真空吸尘器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92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吸尘器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真空吸尘器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5月28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 10-2007-005138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包含于此。技术领域本公开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更具体地讲,本公开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 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该设备吸入外部空气,然后从外部空气中分离出灰尘 或者污物。
背景技术
通常,设置在真空吸尘器中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是这样一种设备,其使 载有污物或者灰尘的空气旋转,从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污物或者灰尘。因为这 种旋风灰尘分离设备能够半永久性地使用,没有频繁更换灰尘袋的任何不便, 所以这种旋风灰尘分离设备近来被广泛地使用。通常,旋风灰尘分离设备包括旋风单元,使吸入的空气形成涡流,从 而从吸入的空气中分离灰尘或者污物;流入管,引导吸入的空气使其沿着旋 风单元的切线方向流入旋风单元;灰尘收集单元,用于在其中收集并储存分 离的灰尘或者污物。如上所述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从吸入的空气中一次性分 离所有大的灰尘或污物、中等的灰尘或污物以及细小的灰尘或污物。因此, 能够容易地过滤相对大和重的灰尘或者污物,而相对细小的灰尘或者污物(例 如,颗粒)易于通过流出管与空气混和在一起被排放。这样,传统的旋风灰 尘分离设备出现了灰尘分离效率变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来,已经提出并应用了这样一种旋风灰尘分离设 备,在该设备中,在旋风单元与流出管之间安装过滤器单元。由于这种旋风 灰尘分离设备在由旋风单元将灰尘或者污物从空气中分离完之后不通过流出 管直接排放空气,而是通过过滤器单元再次过滤细小的灰尘或者污物,所以 可以分离甚至细小的灰尘或者污物(例如,颗粒等)。结果,提高了灰尘分离 效率。但是,这种旋风灰尘分离设备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由于聚集在其中的细小灰尘或者污物使过滤器单元被堵塞,则吸力会变差,从而降低了灰 尘分离效率。因此,需要用户在必要时执行拆卸旋风灰尘分离设备以清洁过 滤器单元的麻烦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正在积极研发一种具有能够自动清洁过滤器的过滤 器清洁系统的真空吸尘器。作为这种真空吸尘器的例子,第2007-17064号美国专利公布中公开了 一 种具有过滤器清洁系统的真空吸尘器,其中,具有与过滤器接触的薄片(flap) 的旋转棒安装在过滤器单元的附近。真空吸尘器的过滤器清洁系统在电机的 作用下使旋转棒旋转,以从过滤器刷掉灰尘或者污物。由于这种真空吸尘器 能够自动地清洁过滤器,所以不需要用户在必要时执行拆卸旋风灰尘分离设 备以清洁过滤器单元的麻烦工作。但是,由于旋转棒由电机驱动,所以会出 现增加制造成本的问题。作为另一个示例,第2006-95062号日本专利公布中公开了一种利用外部 空气将灰尘或者污物从灰尘袋刷掉的电吸尘器(electric cleaner )。在该电吸尘 器中,不使用旋风灰尘分离设备作为过滤器,而是使用灰尘袋。此外,通过 使用经由用于选择性地吸入外部空气的构件吸入的外部空气,电吸尘器使风 扇旋转,并将风扇的旋转力通过齿轮传递到敲击板(rapping plate),以从灰 尘袋刷掉灰尘或者污物。但是,在灰尘袋敲击模式中,如上所述的电吸尘器 不堵塞或者关闭外部空气从吸入嘴进入灰尘袋的空气通道。因此,吸风电机 的吸力被分到两个空气通道中,这样,灰尘袋的清洁效率变差。发明内容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在于提供至少以 下描述的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清洁过滤器单 元中收集的灰尘或者污物而不利用外部动力的真空吸尘器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本公开的另 一方面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真空吸尘器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 该设备在过滤器清洁模式下清洁过滤器,同时关闭通过吸入嘴吸入的空气经 过滤器前进的空气通道,从而提高过滤器清洁效率。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 一种真空吸尘器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包括旋风 单元,具有旋风室,使从外部吸入的第一空气旋转,从而从第一空气中分离灰尘或者污物;过滤器单元,设置在位于旋风单元下游的过滤室中,并具有 过滤器,用于从第一空气中过滤灰尘或者污物;清洁单元,通过利用从外部 吸入的第二空气刷掉聚集在过滤器中的灰尘或者污物;灰尘收集单元,收集 并储存由旋风单元从第 一空气中分离出的灰尘或者污物以及由清洁单元从过 滤器刷掉的灰尘或者污物。
这里,过滤器可以是褶状环形过滤器。
优选但不是必须地,在过滤器清洁模式下,清洁单元在关闭通过真空吸 尘器的吸入嘴吸入的第一空气运动经过旋风单元和过滤器单元的空气通道的 同时,利用第二空气刷掉聚集在过滤器中的灰尘或者污物。
清洁单元可包括过滤器刷擦部分,用于从过滤器刷掉灰尘或者污物; 驱动部分,通过第二空气驱动过滤器刷擦部分;空气通道改变部分,用于改 变空气通道,以在过滤器清洁模式下使第二空气对驱动部分进行驱动。优选 但不是必须地,过滤器刷擦部分包括轮缘构件,具有至少一根辐条,轮缘 构件被支撑在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轴套中的支撑轴上,过滤器围绕着所述支 撑轴套被固定;多根肋,可动并弹性地支撑在轮缘构件上,以当轮缘构件旋 转时与过滤器接触,从而从过滤器上刷掉灰尘或者污物。优选但不是必须地, 驱动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风扇,设置成通过第二空气而旋转;蜗杆,形成在 所述风扇的轴上;蜗轮,形成在支撑轴上,以与蜗杆啮合。此外,空气通道 改变部分可包括空气通道改变阀,空气通道改变阀可设置在盖子、空气排放 导向件以及流出管之中,空气排放导向件用于排放经过过滤器单元的第 一空 气,流出管用于将第一空气从空气排放导向件排放到外部,盖子设置在过滤 器单元之上,并且盖子具有用于吸入第二空气的至少一个空气入口。此时, 优选但不是必须地,空气通道改变阀包括外主体,通过空气排放导向件的 上表面的通孔从盖子延伸到空气排放导向件的底表面,外主体包括上部和下 部,所述上部具有^t此相对地形成的并且与空气流动方向垂直的第一上开口 和第二上开口 ,所述下部具有沿着空气流动方向彼此相对的形成的第一下开 口和第二下开口;内主体,可旋转地插入外主体内,内主体包括上部和下部, 所述上部具有彼此相对的形成的第一上开口和第二上开口 ,所述下部具有彼 此相对的形成的第一下开口和第二下开口以及位于与第一下开口或第二下开 口隔开卯度角的位置的第三下开口;旋钮,形成在内主体上,以使内主体旋 转。灰尘收集单元可包括第一灰尘收集室,设置成围绕旋风室,以收集并 储存由旋风室从第一空气中分离的灰尘或者污物;多个第二灰尘收集室,用 于收集并储存从过滤器刷掉的灰尘或者污物。此时,清洁单元还可包括灰尘 排放引入部分,所述灰尘排放引入部分用于将从过滤器刷掉的灰尘或者污物 引入到所述多个第二灰尘收集室,而使所述灰尘或者污物不再次附着到过滤 器上。优选但不是必须地,灰尘排放引入部分包括多轮缘构件,具有多根 辐条,并且被固定到支撑轴上;刷子,附着到多轮缘构件的所述多根辐条上, 以与用于限定过滤室的分隔板接触,从而将刷掉的灰尘或者污物可1入到所述 多个第二灰尘收集室中。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 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的旋风灰 尘分离设备的透视图2是图1中示出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的分解透视图3是示例性地示出图1中示出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的真空清洁操作的 剖视图4是示例性地示出图1中示出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的过滤器清洁操作 的剖视图5A和图5B分别是示例性地示出图2中示出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的分 隔板壳体和灰尘排放引入部分的结构的透视图和剖视图6A和图6B分别是示例性地示出图2中示出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的过 滤器刷擦部分的结构的透视图和伤'J视图7是示例性地示出图6A和图6B中示出的过滤器刷擦部分的轮缘构件 的肋的部分侧^L图8是示例性地示出图4中示出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的空气通道改变阀 的操作的部分透视图9A和图9B是示例性地示出图2中所示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的空气通 道改变阀的内主体的结构的侧一见图IO是示例性地示出图2中所示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的旋风单元和灰尘收集单元的结构的透视图。
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应被理解为表示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真空吸 尘器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
图1和图2分别是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真空吸尘
器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的透视图和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100 包括旋风单元110、过滤器单元120、清洁单元170以及灰尘收集单元160。 旋风单元110设置有旋风体123、导向构件124 (见图3 )以及栅格构件
127。
旋风体123安装在旋风壳体121内,从而形成^走风室123a,旋风室123a 使从外部吸入的第 一空气旋转,以从第 一空气中第 一次分离灰尘或者污物。 旋风体123的上部是敞开的。导向构件124和栅格构件127设置在旋风体123内。
流入管119将载有灰尘或者污物的第一空气吸入旋风体123内。为此, 连接到吸入嘴(未显示)的流入管119从旋风壳体121的下部的一侧延伸到 旋风体123的下部的一侧。优选但不是必须地,流入管119按照以下形状形 成该形状允许第一空气在穿过旋风壳体121与旋风体123之间的空间,即, 穿过灰尘收集单元160的第一灰尘收集室161 (稍后描述)之后,被引导到 旋风体123中,同时与旋风体123的内周表面接触。旋风壳体121形成旋风 灰尘分离设备100的外观,并且按照近似圆筒状形成。
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构件124用于引导吸入到旋风体123中的第一 空气,以使其向上运动,同时沿着螺旋方向旋转,从而使包含在第一空气中 的相对大的灰尘或者污物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沿着旋风体123的内周表面越过 旋风体123的上部,运动到灰尘收集单元160的第一灰尘收集室161中。为 此,导向构件124设置有沿着旋风体123的内周表面形成的螺旋形的引导表 面。
栅格构件127结合到导向构件124的上部。栅格构件127吸入载有未由 导向构件124从第一空气中分离出的残留在第一空气中的细小灰尘或者污物的第一空气,并将该空气引导到过滤室129。栅格构件127设置有具有多个 细小通孔的栅格体128。所述栅格体128的顶端是敞开的,并呈圓筒状。栅 格体128的顶端结合到分隔板131的空气导向开口 133。
参照图5A和图5B,分隔板131与圓筒状的分隔板壳体130—体地形成, 分隔板131形成在分隔板壳体130的下部。分隔板壳体130结合到旋风壳体 121的上部。分隔板131限定了旋风室123a和过滤室129。在分隔板131的 中间形成与栅格体128的顶端结合的空气导向开口 133。在分隔板131的外 围边缘形成四个灰尘排放开口 134,所述四个灰尘排;故开口 134将过滤室129 中的灰尘或者污物被排放到灰尘收集单元160的四个第二灰尘收集室163(稍 后描述)中。
再次参照图1和图2,过滤器单元120设置有过滤器壳体141和过滤器 125。过滤器壳体141形成为圓筒状,并且结合到分隔板壳体130的上部。如 图3和图4所示,过滤器壳体141连同分隔板壳体130 —起形成过滤室129。 过滤器125由褶状环形过滤器126形成,并且被固定到过滤器壳体141的下 部。过滤器125再次过滤没有由旋风室123a从第一空气中分离而是留在第一 空气中的细小的灰尘或者污物。
空气排放导向件136与过滤器壳体141 一体地形成,空气排放导向件136 形成在过滤器壳体141的上部的一侧上。空气排放导向件136设置有流出管 138,以排放在过滤室129中经过过滤器125的第一空气。用于提供吸力的真 空吸尘器的吸风电机(未显示)直接或者间接地连接到流出管138。在空气 排放导向件136的流出管138附近设置有空气通道改变部分193(稍后描述)。
清洁单元170在过滤器清洁模式下利用第二空气刷掉过滤器中聚集的灰 尘或者污物,该清洁单元170包括过滤器刷擦部分171、驱动部分180以及 空气通道改变部分193。
如图6A和图6B所示,过滤器刷擦部分171设置有轮缘构件173,该轮 缘构件173具有至少一个(例如,四个)径向布置的辐条174。轮缘构件173 固定到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套筒135中的支撑轴176上,从而轮缘构件173 与支撑轴176—起旋转,其中,过滤器125绕着支撑套筒135固定。在轮缘 构件173的两根辐条174可运动并弹性地设置两根肋177的情况下,当轮缘 构件173通过驱动部分180旋转时,两根肋177的每个与褶状环形过滤器126 的过滤表面126a接触,以从过滤表面126a上刷掉灰尘或者污物。如图7所示,所述肋177的每个按照板状形成,并且在其上部的两端上形成铰链轴 177a。铰链轴177a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固定支架178的铰链孔(未显示)中。 为了可运动并弹性地支撑肋177,在铰链轴177a上安装弹簧179 (例如,扭 转弹簧)。所述弹簧179的每个在其一端固定到辐条174上,其另一端固定到 肋177上,从而相应的肋177保持在待用位置,在该位置,止动件177b压靠 着辐条174的下表面,同时与所述下表面接触。因此,当轮缘构件173沿着 一个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如图7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时,所述 肋177的每个反复运动,即,所述肋的每个绕着铰链轴177a沿顺时针方向被 推动,然后返回到待用位置,从而刷掉聚集在过滤表面126a中的灰尘或者污 物(例如,颗粒等)。
参照图2、图4和图8,设置有两个风扇181的驱动部分180进行驱动, 从而通过第二空气使过滤器刷擦部分171的轮缘构件173旋转。风扇181固 定到由两个轴承183可旋转地支撑的轴184的两端。所述风扇181的每个被 安装成使其一半插入到形成在过滤器壳体141的上表面中的安装空间186内。 风扇181通过第二空气而旋转,所述第二空气通过设置在过滤器壳体141上 的盖子188的入口 188a和188b ^L吸入。如图3和图8所示,盖子188通过 分隔件188c被分成两个空气流动空间,在所述空间的每个中,第二空气在对 应的风扇的作用下流动。在两个轴承183之间的轴184上形成蜗杆189。蜗 杆189与安装在轮缘构件173的支撑轴176上的蜗轮191啮合。此时,蜗杆 189和蜗轮191的轮齿被形成为,使得当风扇181在第二空气的作用下旋转 时,轮缘构件173的支撑轴176沿图6A的逆时针方向(图7中的箭头所示 的方向)旋转。
因此,如果风扇181在第二空气的作用下旋转,则固定风扇181的轴184 也旋转。当轴184旋转时,蜗杆189和蜗轮191旋转,从而形成在支撑轴176 上的轮缘构件17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样,轮缘构件173的肋177在与褶 状环形过滤器126的过滤表面126a接触的同时刷掉聚集在过滤表面126a中 的灰尘或者污物。
空气通道改变部分193改变空气通道,以使第二空气在过滤器清洁模式 下对驱动部分180进4亍驱动,空气通道改变部分193由空气通道改变阀194 制成。
如图8所示,空气通道改变阀194设置在盖子188的两个空气流动空间、空气排放导向件136以及空气排放导向件136的流出管138之间。如图3和 图4所示,空气通道改变阀194包括呈圓筒状的外主体195和内主体198。 外主体195通过空气排放导向件136的上表面的通孔136a从盖子188的内部 延伸到空气排放导向件136的底表面。位于盖子188中的外主体195的上部 具有彼此相对形成的并且与空气流动方向垂直的第一上开口 196a和第二上开 口 (图4中示出了一个),位于空气排放导向件136中的外主体195的下部具 有沿着空气流动方向彼此相对地形成的第一下开口 197a和第二下开口 197b。 如图9A和图9B所示,内主体198可旋转地插入到外主体195中,并且内主 体198具有形成在其上部的旋钮205。内主体198的上部具有4皮此相对地形 成的第一上开口 199a和第二上开口 199b,内主体198的下部具有彼此相对地 形成的第一下开口 200a、第二下开口 200b和第三下开口 200c,该第三下开 口 200c位于与第一下开口 200a或第二下开口 200b隔开大约卯度角的位置 上。
因此,如图4和图8所示,如果执行过滤器清洁模式,则用户将旋钮205 旋转到过滤器清洁位置,即,旋转到使内主体198的第一上开口 199a、第二 上开口 199b和第三下开口 200c与外主体195的第一上开口 196a、第二上开 口和第二下开口 197b连通的位置,在吸风电机的吸力的作用下,第二空气通 过盖子188的空气入口 188a和188b被吸入,运动经过驱动部分180的风扇 181,然后经空气通道改变阀194被流出管138排出。此时,由于空气通道改 变阀194的外主体195的第一下开口 197a^皮内主体198堵塞,所以第一空气 没有被吸入到旋风壳体121的流入管119中。
相反地,如图3所示,如果执行真空清洁模式,则用户将旋钮旋转到真 空清洁位置,即,旋转到使内主体198的第一下开口 200a和第二下开口 200b 与外主体195的第一下开口 197a和第二下开口 197b连通的位置,在吸风电 机的吸力的作用下,第一空气通过旋风壳体121的流入管119纟皮吸入,流动 经过旋风单元110和过滤器单元120,然后经空气通道改变阀194被流出管 138排出。此时,由于空气通道改变阀194的外主体195的第一上开口 196a 和第二上开口被内主体198堵塞,所以第二空气没有通过盖子188的空气入 口 188a和188b被吸入。
如上所述,在过滤器清洁模式下,空气通道改变部分193的空气通道改 变阀194关闭这样的空气通道,即,第一空气通过与吸入嘴连接的流入管119被吸入,然后运动经过旋风单元110和过滤器单元120的空气通道,打开这 样空气通道,即,第二空气通过盖子188的空气入口 188a和188b被吸入, 然后运动经驱动部分180的风扇181的空气通道。因此,吸风电机的吸力4皮 施加到后面这条空气通道。这样,驱动部分180的风扇181的旋转力被加大, 从而提高了清洁效率。参照图2和图10,灰尘收集单元160收集并储存由旋风室123a从第一 空气离心地分离出的灰尘或者污物以及由清洁单元170从过滤器125刷掉的 灰尘或者污物。为此,灰尘收集单元160设置有第一灰尘收集室161和四个 第二灰尘收集室163。第一灰尘收集室161围绕旋风室123设置,并呈圓筒 结构,其上端由分隔板131限定,其下端由旋风壳体121限定。第一灰尘收 集室161收集并储存由旋风室123a从第一空气中分离出的灰尘或者污物。第 二灰尘收集室163由四个第二灰尘收集室163形成,所述四个第二灰尘收集 室163按照大约90度角的间隔布置在旋风壳体121内部。如图3和图4所示, 第二灰尘收集室163分别与分隔板131的灰尘排放开口 134(见图5A)连接。 第二灰尘收集室163收集并储存由清洁单元170从过滤器125刷掉的并通过 灰尘排放开口 134排放的灰尘或者污物。此时,如图5A和图5B所示,为了使通过过滤器刷擦部分171的肋177 从过滤器125刷掉的灰尘或者污物进入到第二灰尘收集室163,而不会再次 附着到过滤器125上,清洁单元170还可以包括灰尘排放引入部分210。灰尘排放引入部分210包括具有四根辐条213的多轮缘构件211。多轮 缘构件211被固定到轮缘构件177的支撑轴176的下部。如图5B所示,刷子 215附着到多轮缘构件211的辐条213的下表面。当多轮缘构件211旋转时, 刷子215与分隔板131的上表面接触,从而刷掉聚集在分隔板131的上表面 上的灰尘或者污物,并将刷掉的灰尘或者污物引入到灰尘排放开口 134中。以下,将参照图l至图IO详细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旋风灰 尘分离设备100的操作。首先,如图3所示,假设真空吸尘器的操作模式是清洁将被清洁的表面 的真空清洁冲莫式,则空气通道改变阀194的旋钮205位于真空清洁位置。在 这个位置,空调通道改变阀194的外主体195的第一上开口 196a和第二上开 口被内主体198堵塞。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真空吸尘器的吸风电机被操作,则载有灰尘或者污物的外部的第一空气通过流入管119流入到旋风体123的旋风室123a中。流 入的第一空气通过导向构件124形成涡流。由于涡流的离心力,在第一空气 中包含的相对大的灰尘或者污物上升越过旋风室123a,然后落入到灰尘收集 单元160的第一灰尘收集室161中。这样,相对大的灰尘或者污物被收集并 储存到第一灰尘收集室161中。此外,除去了灰尘的第一空气穿过栅格构件127,通过分隔板131的空 气导向开口 133向上运动,然后流入过滤室129。流入过滤室129的第一空 气保持向上运动,从而细小的灰尘或者污物由过滤器125再次过滤。过滤了 灰尘的第一空气运动到空气排放导向件136,经空气通道改变阀194通过流 出管138被排放。在完成如上所述的真空清洁模式之后,如果用户想要清洁聚集在过滤器 125中的灰尘或者污物,则她或者他将旋钮205的位置改变到过滤器清洁位 置,如图4和图8所示。在这个位置,空气通道改变阀194的外主体195的 第一下开口 197a^皮内主体198堵塞。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真空吸尘器的吸风电机被操作,则外部的第二空气 通过盖子188的空气入口 188a和188b辟皮吸入到盖子188的空气流动空间中。 被吸入到盖子188的空气流动空间中的第二空气在经过风扇181的同时,使 风扇181旋转,然后经空气通道改变阀194通过流出管138被排放。当风扇181如上所述旋转时,固定风扇181的轴184也旋转,如图8所 示。当轴184旋转时,蜗杆189和蜗轮191旋转,从而形成在支撑轴176上 轮缘构件173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样,轮缘构件173上的肋177在与褶 状环形过滤器126的过滤表面126a接触的同时,将聚集在过滤表面126a中 的灰尘或者污物刷掉,如图6A至图7所示。此时,固定到支撑轴176的下部上的多轮缘构件211与支撑轴176—起 旋转。因此,如图5B所示,多轮缘构件211的刷子215与分隔板131的上表 面接触,从而刷掉了聚集在分隔板131的上表面上的灰尘或者污物,并将刷 掉的灰尘或者污物引入到灰尘排放开口 134中。引入到灰尘排放开口 134中 的灰尘或者污物被储存在第二灰尘收集室163中。从上述描述中清楚的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旋风灰尘分离设 备具有能够自动清洁聚集在过滤器单元中的灰尘或者污物的清洁单元。因此, 不需要用户在必要时执行拆卸旋风灰尘分离设备以清洁过滤器单元的麻烦工作。而且,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通过利用外部的 第二空气来驱动清洁单元。所以,不需要用于驱动清洁单元的单独的电机, 从而使制造成本降低。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被构造成使得在 过滤器清洁模式下,清洁单元关闭这样的空气通道,即,通过吸入嘴被吸入 的外部的第一空气运动经过旋风单元和过滤器单元的空气通道。因此,提高 了过滤器清洁效率。虽然已经显示并描述了本公开的代表性实施例以举例说明本公开的原 理,但是本公开不限于特定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 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 和改变。因此,应该认为,各种改变及其等同物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吸尘器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包括旋风单元,具有旋风室,使从外部吸入的第一空气旋转,以从第一空气中分离灰尘或者污物;过滤器单元,设置在位于旋风单元下游的过滤室中,并具有过滤器,用于从第一空气中过滤没有被旋风单元分离的灰尘或者污物;清洁单元,通过利用从外部吸入的第二空气刷掉聚集在过滤器中的灰尘或者污物;灰尘收集单元,收集并储存由旋风单元从第一空气中分离出的灰尘或者污物以及由清洁单元从过滤器刷掉的灰尘或者污物。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设备,其中,过滤器包括褶状环形过滤器。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设备,其中,旋风灰尘分离设备具有过滤器清洁 模式,其中,在过滤器清洁模式下,清洁单元关闭通过真空吸尘器的吸入嘴 吸入的第一空气运动经过旋风单元和过滤器单元的空气通道。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设备,其中,清洁单元包括 过滤器刷擦部分,用于从过滤器刷掉灰尘或者污物; 驱动部分,通过第二空气驱动过滤器刷擦部分;空气通道改变部分,用于改变空气通道,以在过滤器清洁模式下使第二 空气对驱动部分进行驱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过滤器刷擦部分包括 轮缘构件,具有至少一根辐条,所述轮缘构件被支撑在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轴套中的支撑轴上,过滤器围绕着所述支撑轴套被固定;多根肋,可动并弹性地支撑在轮缘构件上,以当轮缘构件旋转时与过滤 器接触,从而从过滤器上刷掉灰尘或者污物。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驱动部分包括 至少一个风扇,被设置成通过第二空气而旋转; 蜗杆,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的轴上;蜗轮,形成在支撑轴上,以与蜗杆啮合。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空气通道改变部分包括空气通道改变阀,其中,空气通道改变阀设置在盖子、空气排放导向件以及流出管之中, 空气排放导向件用于排放经过过滤器单元的第一空气,流出管用于将第一空 气从空气排放导向件排放到外部,其中,盖子设置在过滤器单元之上,并且 盖子具有用于吸入第二空气的至少一个空气入口 。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空气通道改变阀包括外主体,通过空气排放导向件的上表面的通孔从盖子延伸到空气排放导 向件的底表面,外主体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具有彼此相对地形成的并 且与空气流动方向垂直的第一上开口和第二上开口 ,所述下部具有沿着空气 流动方向彼此相对的形成的第一下开口和第二下开口;内主体,可旋转地插入外主体内,内主体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具 有彼此相对的形成的第一上开口和第二上开口 ,所述下部具有彼此相对的形 成的第一下开口和第二下开口以及位于与第一下开口或第二下开口隔开卯 度角的位置的第三下开口;旋钮,形成在内主体上,以使内主体旋转。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灰尘收集单元包括 第一灰尘收集室,设置成围绕旋风室,以收集并储存由旋风室从第一空气中分离的灰尘或者污物;多个第二灰尘收集室,用于收集并储存从过滤器刷掉的灰尘或者污物。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清洁单元还包括灰尘排放引入部 分,所述灰尘排放引入部分用于将从过滤器刷掉的灰尘或者污物引入到所述 多个第二灰尘收集室,而使所述灰尘或污物不再次附着到过滤器上。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灰尘排放引入部分包括 多轮缘构件,具有多根辐条,并且被固定到支撑轴上;刷子,附着到多轮缘构件的所述多根辐条上,以与用于限定过滤室的分 隔板接触,从而将刷掉的灰尘或者污物引入到所述多个第二灰尘收集室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吸尘器的旋风灰尘分离设备,该旋风灰尘分离设备包括旋风单元,具有旋风室,使从外部吸入的第一空气旋转,以从第一空气中分离灰尘或者污物;过滤器单元,设置在位于旋风单元下游的过滤室中,并具有过滤器,以从第一空气中过滤灰尘或者污物;清洁单元,通过利用从外部吸入的第二空气刷掉聚集在过滤器中的灰尘或者污物;灰尘收集单元,收集并储存由旋风单元从第一空气中分离出的灰尘或者污物以及由清洁单元从过滤器刷掉的灰尘或者污物。
文档编号A47L9/16GK101313833SQ200810081708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8日
发明者吴长根, 车胜龙 申请人: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