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清洗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61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管清洗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油管清洗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管清洗工具,即一种油管清洗头。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液压油缸生产的专业厂家,短油管的清洗采用喷
砂后用煤油冲洗,锈蚀不严重的也可采用酸洗后磷化,长油管(一般长8 10m) 内孔的清洗一直是一个老大难,工人常用的各种方法,包括喷砂、酸洗和用 海绵气子弹打等,效果均不理想,不容易洗干净,人们只有采用较原始的方 法,用一根长的小油管绑上清洗球或砂布通入油管内孔反复擦洗和冲洗,其 效果尚可,但效率很低,且浪费埸地。

发明内容为了方便快捷地解决长油管的清洗问题,提高效率,保证 油管的清洁度,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油管清洗头的新设计。
这种油管清洗头,包括壳体和接头,均为外径相等的园柱形,它们之间 用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前端固定有轴承,轴承中心固定有叶轮轴, 叶轮轴的后端固定有叶轮,在叶轮和轴承之间的壳体的圆周上,均匀分布2 10个小孔,叶轮轴的前端伸出壳体外,叶轮轴前部的径向孔中插有刷丝,叶 轮轴前端有一轴向孔与插刷丝的径向孔相通,在前端轴向孔中装有螺钉,接 头为中空的,前部通过螺纹与壳体相连接,后端也有螺纹,通过后端的螺纹 与高压软管相连接。
壳体内的轴承为二个角接触微型轴承,中间夹有垫圈。
壳体前端为锥形。
接头的前端和壳体之间套有密封用的0形圈。 刷丝为细纲丝或硬尼龙丝。
使用时,将清洗头的后部接头接上高压油管放入要清洗的油管内孔,开 启高压油将清洗头缓缓伸进油管,油液冲动叶轮轴高速旋转带动刷丝擦洗油 管内的油污、锈蚀等异物,高压油冲动叶轮轴后由壳体小孔冲出冲洗油管内
3壁,油管内壁在清洗头又刷又洗的作用下变得清洁光亮。清洗头在油管内的 移动可以采用手动方式,也可采用自动抽送方式;清洗液可为煤油,也可为 配制的清洗液,其压力为2 4MPa;适用范围为内孔大于①12mm的长油管或 气缸、油缸等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冲洗效率高,连冲带刷很容易把油管洗干净,大 大减轻了以前洗长油管的劳动强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中1、螺钉,2、刷丝,3、轴承,4、垫圈,5、叶轮轴,6、壳体,7、 0形圈,8、接头,9、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
在图1中,壳体6和接头8它们外径相等,通过螺纹连接,壳体6前端 固定有二个角接触微型轴承3,中间夹有垫圈4,轴承3的中心固定有叶轮轴 5,叶轮轴5的后端固定有叶轮9,在叶轮9和轴承3之间的壳体6的圆周上, 均匀分布有12个小孔,叶轮轴5的前端伸出壳体6外,叶轮轴5前部的径向 孔中插有刷丝2,叶轮轴5前端有一轴向孔,与径向孔相通,前端轴向孔中装 有螺钉1,起固定刷丝2的作用,壳体6前端为锥形,接头8为中空的,前部 通过螺纹与壳体6相连,后端通过螺纹与高压软管相连,接头8的前端与壳 体6之间套有密封用的0形圈7。
权利要求1、油管清洗头,包括壳体和接头,均为外径相等的圆柱形,它们之间用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前端固定有轴承,轴承中心固定有叶轮轴,叶轮轴的后端固定有叶轮,在叶轮和轴承之间的壳体的圆周上,均匀分布2~10个小孔,叶轮轴的前端伸出壳体外,叶轮轴前部的径向孔中插有刷丝,叶轮轴前端有一轴向孔与插刷丝的径向孔相通,在前端轴向孔中装有螺钉,接头为中空的,前部通过螺纹与壳体相连接,后端也有螺纹,通过后端的螺纹与高压软管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清洗头,其特征在于,壳体内的轴承为二 个角接触微型轴承,中间夹有垫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清洗头,其特征在于,壳体前端为锥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清洗头,其特征在于,接头的前端和壳体 之间套有密封用的0形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清洗头,其特征在于,刷丝为细钢丝或硬 尼龙丝。
专利摘要油管清洗头,包括壳体和接头,均为外径相等的圆柱形,它们之间用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前端固定有轴承,轴承中心固定有叶轮轴,叶轮轴的后端固定有叶轮,在叶轮和轴承之间的壳体的圆周上,均匀分布2~10个小孔,叶轮轴的前端伸出壳体外,叶轮轴前部的径向孔中插有刷丝,叶轮轴前端有一轴向孔与插刷丝的径向孔相通,在前端轴向孔中装有螺钉,接头为中空的,前部通过螺纹与壳体相连接,后端也有螺纹,通过后端的螺纹与高压软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冲洗效率高,连冲带刷很容易把油管洗干净,大大减轻了以前洗长油管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08B9/045GK201427124SQ20092006366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8日
发明者李志军 申请人:湖南特力液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