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通过利用冷却的导向圆盘在被置于旋转状态的管体上进行焊接制造翅片管的方法

文档序号:154589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通过利用冷却的导向圆盘在被置于旋转状态的管体上进行焊接制造翅片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由金属构成的翅片管特别是热交换器管的方法,其中, 以切线方向将至少一个形成翅片的、连续的带供给一个被置于旋转状态的管体并且大致螺 线形地缠绕在该管体上,借助一个焊接装置在使用一种焊接填料的情况下将所述带的面对 管体的侧面与管表面连接,将所述焊接装置的工作端引入到在管表面和待缠绕的带之间的 自由楔中并且将待缠绕的带引入到在导向圆盘之间的焊接区域之后不远处,这些导向圆盘 直至紧贴管表面。
背景技术
由EP 0604439B1已知一种这样的方法。利用该已知的方法已经可取得很好的结 果。该方法唯一的薄弱环节是导向圆盘的使用寿命,导向圆盘在其经受极大变形的转向区 域内导引待缠绕的钢带。导向圆盘在其下面的区域内离管体以及焊接部位贴得很近,以至 于它们遭受很强的热负荷以及受到在焊接部位的区域内出现的焊接溅射物的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更好地保护导向圆盘并提高其使用寿命。按照本发明,该任务通过冷却导向圆盘来解决。通过这种措施将实现,在导向圆盘关键区域内的热负荷大大降低并且同时焊接溅 射物也更少粘附。优选的是,用一种冷却液进行冷却。冷却液可以容易地施加到导向圆盘上,以至于 在充分利用汽化冷情况下进行很好的冷却。该方法可以特别好地实施,如果用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水不仅易于施加,而且还 以足够的量廉价地存在。为了达到特别有利的效果,使用一种其中添加了一种水溶性的焊接分离剂的冷却 水。该焊接分离剂可以在此以10体积%的数量级混入冷却水。通过这种措施不仅实现了对导向圆盘进行冷却继而使导向圆盘材料得以保护,而 且还通过使用焊接分离剂实现了焊接溅射物不再粘着在导向圆盘上继而使导向圆盘在很 长时期保持其光滑的表面,光滑表面是用于无瑕疵翅片管的一个前提条件。优选的是,一种由植物性酯、乳化剂和稳定剂构成混合物作为焊接分离剂。一种这 样的焊接分离剂在使用该冷却液时不仅具有一种对导向圆盘很积极的影响而且还可生物 分解而且完全无毒,这既不对操作人员造成负担,也不对环境造成负担。冷却液在一个远离焊接部位的地方被供给正在旋转的导向圆盘。在此这样选择供 给部位,以致冷却液的水成分在到达焊接部位之前不远处被完全汽化,而在导向圆盘的关 键区域只有比水具有更高沸点的焊接分离剂还附着在导向圆盘上,以至于导向圆盘受到最 佳保护而不受焊接溅射物影响。通过汽化的冷却水,不仅导向圆盘的被相应加载的区域被冷却,而且那些尚未汽化的焊接分离剂也同时保持冷却,以至于焊接分离剂在焊接部位附 近的关键区域内才开始汽化,并且在此不仅阻止焊珠的烧结,而且还促成在焊接部位的区 域内的一种附加的冷却效应。汽化的焊接分离剂在焊接部位之后可以被抽出。


在附图中示例性地表示本发明,下面借助附图对其详细说明。其中图1 一种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形式的透视图,在该方法中,将形成翅片的钢 带以垂直位置螺线形地缠绕在管体上并且借助一条焊缝连接所述带的面对管体的狭窄侧图2通过翅片管的那个其中待缠绕的钢带接触到管体上的区域的剖面视图,所述 钢带借助所述焊接装置与管体连接并借助导向圆盘进行导引,图3沿图2的剖线III-III截取的剖面的放大视图,图4沿图2的剖线IV-IV的剖面视图,图5沿图2的剖线V-V的剖面视图,图6与图2类似的剖面视图,还图示了冷却液的供给装置,图7沿图6的剖线VII-VII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在所供给的带的多种不同变化形式中都适合使用。已知,如附 图中所示,待缠绕的钢带以垂直于管体轴线的位置缠绕到管体上。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特别 好地适用于这些变化形式,因为由于导向圆盘的强大负荷,该方法导致极好的改善结果。然 而,如果待缠绕的钢带以U-形或L-形供给管体,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使用。在这些变化 形式中也使用导向圆盘,但其中,这些导向圆盘被更少地施加负荷,因为这些导向圆盘至少 部分地通过所供给的钢带的形状受到保护,而不会受到在焊接区域内现存热量以及焊接溅 射物的影响。然而在这样的变化形式中,导向圆盘的使用寿命确实也提高了。按照附图,要通过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热交换器管1包括一个管体2,为增大 热交换器面积,一条从一个储备卷筒取下的翅片带4螺线形地绕置在管体的表面3上并且 经由一条焊缝5与管表面连接,但其中,储备卷筒在附图中没有示出。按照附图的图1,要在其表面3上绕置翅片带4的管体2借助一个夹紧装置6保 持,为了实施该方法,该夹紧装置被置于旋转状态并且因此使管体2绕其纵轴线旋转。一个 焊接装置7用于施加焊缝5。为了实施焊接过程,要么处在夹紧装置6中的管体2通过夹紧 装置6的移动而沿着焊接装置7被引导,要么焊接装置7本身在一个附图中未示出的滑座 上平行于管体2方向连续移动。一个电极8从焊接装置7伸入到在管体2的表面3和以切线方向待缠绕到管体2 上的翅片带4之间的自由楔中。通过电极8,可以自动供给一个用作焊接加添材料的、自行 消耗的、连续的焊条9。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如特别由图2可以看出的那样,焊条9以在待缠绕翅片 带4接触到管表面3上的接触区域10之前一段距离被供给。焊条9在焊条9的端部和管表面3之间产生的电弧中熔化并且在管表面3上生成一条焊道11,翅片带4的面对管体2 的狭窄面被压入该焊道中。如由附图可以看出的那样,直接在待缠绕到管体2上的翅片带4的接触区域10上 方或之后以很短距离设置导向圆盘12和13,这些导向圆盘侧向搭接翅片带4并保持在其垂 直于管体2对准的位置。紧贴管表面3以及焊缝5并且相反于管体2的旋转方向旋转的导向圆盘12和13 分别在位于管体2以及焊缝5附近的区域内承受极大的热负荷。除此之外,它们还受到从 焊接区域飞溅来的焊接溅射物的影响,这些溅射物由于其高的温度而趋于附着在它们所接 触的表面上。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用一种冷却液14对导向圆盘12、13进行加载,该冷却液 借助一个例如安装在导向圆盘12、13的最高点上方喷嘴15施加到导向圆盘12、13上。尤 其在遭受最大热负荷以及焊接溅射物的最外面的边缘区域内进行喷洒。将冷却水用作为冷却液,向这种冷却水中混入一种水溶性的焊接分离剂。该焊接 分离剂以大约10体积%的比例加入冷却水中。使用一种由植物性酯、乳化剂和稳定剂构成 的混合物作为焊接分离剂。但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焊接分离剂。焊接分离剂具有比水更高的沸点。就此而言,首先水成分汽化并且在此冷却这两 个导向圆盘12、13。但利用这种冷却效应还同时保持焊接分离剂冷却,以至于焊接分离剂暂 时尚未汽化并且作为保护薄膜分布在导向圆盘的外部区域。如此进行冷却液供给量的一种 最佳的调节,以致水成分在到达焊接部位之前不远处完全被汽化,而焊接分离剂则作为保 护薄膜留在导向圆盘的受危害的区域上。由此特别是在焊接部位的区域内确保很好地保护 导向圆盘不被焊接溅射物烧结。在进入焊接部位的区域内时,在这里导向圆盘的边缘再次 严重受热,分离剂最终也汽化并产生一种用于导向圆盘的附加的冷却效应。然后,被汽化的焊接分离剂16接着在焊接部位之后被抽出。为此,可以设置一个 在附图中未示的经由一个抽吸接管施以低压的排气罩。附图标记一览表1热交换器管2管体3管表面4翅片带5焊缝6夹紧装置7焊接装置8电极9焊条10接触区域11焊道12导向圆盘13导向圆盘14冷却液
15 喷嘴16焊接分离剂
权利要求
1.用于制造由金属构成的翅片管特别是热交换器管的方法,其中,以切线方向将至少 一个形成翅片的、连续的带供给一个被置于旋转状态的管体并且大致螺线形地缠绕在该管 体上,借助一个焊接装置在使用一种焊接填料情况下将所述带的面对管体的侧面与管表面 连接,将所述焊接装置的工作端引入到在管表面和待缠绕的带之间的自由楔中并且将待缠 绕的带引入到在导向圆盘之间的焊接区域之后不远处,这些导向圆盘直至紧贴管表面,其 特征在于,对导向圆盘进行冷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一种冷却液进行冷却。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冷却水进行冷却。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冷却水中添加一种水溶性的焊接分离剂。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冷却水中加入大约10体积%的焊接分 离剂。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由植物性酯、乳化剂和稳定 剂构成的混合物作为焊接分离剂。
7.按照权利要求2至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远离焊接部位的地方给导 向圆盘供给冷却液。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上方给导向圆盘供给冷却液。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冷却液喷洒到导向圆盘上。
10.按照权利要求7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此配量地给导向圆盘供给冷 却液,以致水成分在到达焊接部位之前被汽化,而比水具有更高沸点的焊接分离剂只在焊 接部位之中或之后才汽化。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焊接部位之后将汽化的分离剂抽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由金属构成的翅片管特别是热交换器管的方法,其中,以切线方向将至少一个形成翅片(1)的、连续的带(4)供给一个被置于旋转状态的管体(2)并且缠绕在管体上,借助一个焊接装置(7、8)在使用一种焊接填料(9)情况下将所述带(4)的面对管体(2)的侧面与管表面连接,并且将待缠绕的带(4)引入到在导向圆盘(12)之间的焊接区域之后不远处,这些导向圆盘直到紧贴管表面和焊接部位。为了提高导向圆盘(12)的使用寿命,对导向圆盘(12)进行冷却,而且用冷却水进行冷却,向这种冷却水中加入大约10体积%的焊接分离剂。
文档编号B08B3/04GK102099144SQ200980127373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6日
发明者格奥尔格·布鲁恩德曼 申请人:格奥尔格·布鲁恩德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