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碗机干燥装置及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49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洗碗机干燥装置及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清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碗机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干燥功能的洗碗机,因其使用方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现有的家用洗碗机为了增加干燥效果,一般采用强制干燥装置,即在洗碗机内部的进风口处增加风机等组件,使洗净后的餐具充分干燥,方便下次使用。但许多市售的洗碗机,如果洗涤剂泡沫较多,在洗涤过程中泡沫或食物残渣会从洗碗机的内胆进风口处倒流进入风机内部, 对风机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洗碗机内的泡沫或食物残渣倒流进入风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逆流,干燥效果好的洗碗机干燥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碗机干燥装置,包括风机以及风道,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位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风道内设有防逆流组件,所述防逆流组件包括用于封闭风道并可单向开启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开启方向与风机的送风方向一致,所述挡板包括固定端及活动端。优选地,所述风道的截面呈矩形,所述挡板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风道的截面长度, 所述防逆流组件还包括与挡板配合的限位件。优选地,所述防逆流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挡板的固定端,所述弹性件在封闭风道的方向上常推动挡板。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扭力弹簧。优选地,所述风道呈倒U型。优选地,所述风道包括靠近进风口的进风道和靠近出风口的出风道,所述防逆流组件位于所述出风道内。优选地,所述挡板呈弧形,其弯曲方向与风机的送风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洗碗机,包括内胆、及位于内胆外侧的洗碗机干燥装置,所述内胆设有内胆进风口和内胆出风口,所述洗碗机干燥装置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洗碗机干燥装置,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与内胆进风口连接。优选地,所述内胆进风口处设有若干个栅板。优选地,所述内胆出风口设于内胆的上部。本实用新型的洗碗机干燥装置在洗碗机清洗餐具时,防逆流组件封闭风道,阻止泡沫及食物残渣倒流进入风机;烘干时,挡板开启风道,气体进入洗碗机内部对餐具进行干燥。本实用新型的洗碗机干燥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泡沫及食物残渣倒流进入风机,同时洗碗机又具有较好的干燥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碗机干燥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洗碗机干燥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洗碗机干燥装置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方式的洗碗机干燥装置示意图。图如是本实用新型挡板呈弧形的洗碗机干燥装置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洗碗机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洗碗机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碗机干燥装置1,包括风机2以及风道3,所述风道3包括进风口 31和出风口 32,所述风机2位于所述风道3的进风口 31处,所述风道内设有防逆流组件4,所述防逆流组件4包括用于封闭风道3并可单向开启的挡板41,所述挡板41的开启方向与风机2的送风方向一致,所述挡板包括固定端41a及活动端41b。风道的截面形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优选为矩形。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是挡板的长度L大于风道的截面长度D(挡板的宽度与风道的截面宽度应相适配,以封闭风道),即图1所示的情况,风道3呈水平设置,进风口 31处设有风机2。挡板的固定端41a通过销轴铰接于风道3 —侧的内壁;挡板41的活动端41b可抵靠在风道3另一侧的内壁。当洗碗机处于干燥工作状态时,风机2工作,外界气体被送入风道3,送风方向如图中箭头a所示,挡板41在气体的推动下绕着固定端41a往箭头a的方向转动,风道被开启;当洗碗机处于餐具清洗工作状态时,风机2停止工作,清洗时产生的泡沫或食物残渣沿着风道3倒流至挡板41处时,推动挡板41往封闭风道的方向, 即图中箭头b的方向转动,当挡板的活动端41b抵靠到风道的内壁时,挡板41不再转动,风道被封闭,挡板起到阻挡泡沫或食物残渣倒流进入风机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是挡板41的长度L略小于或等于风道的截面长度D,如图3,在风道另一侧的内壁对应于固定端41a的位置设置一与挡板41配合的限位件 42,限位件42阻挡挡板沿箭头b的方向转动,并不影响挡板的开启。需要注意的是限位件 42的高度H略高于挡板的活动端41b即可,过高则可能影响风道内气体的流动。为了让开启的挡板41尽快回复封闭风道,防逆流组件还包括了弹性件43,如图2, 弹性件43位于挡板的固定端41a,该弹性件在封闭风道的方向上,即箭头b的方向上常推动挡板41。本实施例中,风道3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柱431,弹性件43为扭力弹簧,其一端与固定柱431固定,另一端与挡板41抵靠。当洗碗机处于干燥工作状态时,风机2工作,气体推动挡板41朝向箭头a方向转动并带动扭力弹簧扭转储能,风道3被开启;当洗碗机处于餐具清洗工作状态时,风机2停止工作,扭力弹簧释放开启过程中存储的能量,对挡板41施加扭力,使挡板41往箭头b的方向转动并最终封闭风道。作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优选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风道3呈倒U型,包括靠近进风口 31的进风道33和靠近出风口 32的出风道34,进风口 31处设有风机2。风道设置成倒 U型,可以延长风道沿送风方向上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泡沫或食物残渣倒流。防逆流组件4位于出风道34内,有利于在风道3远离风机2的一端将泡沫或食物残渣阻挡住。防逆流组件4包括挡板41、弹性件43、及限位件42。挡板的固定端41a通过销轴铰接于风道3 —侧的内壁,在风道另一侧的内壁对应于固定端41a的位置设置一与挡板41 配合的限位件42。弹性件43位于挡板的固定端41a,该弹性件在封闭风道的方向上,即箭头b的方向上常推动挡板41。挡板41可以呈弧形,其弯曲方向与风机的送风方向一致,有利于气体推动挡板打开风道,如图如。当洗碗机处于干燥工作状态时,风机2工作,外界气体被送入风道3,挡板41在气体的推动下绕着固定端41a往箭头a的方向转动并带动弹性件43进行储能,风道被开启; 当洗碗机处于餐具清洗工作状态时,风机2停止工作,弹性件43释放开启过程中存储的能量,使挡板往箭头b的方向转动并最终抵靠在限位件42上,风道被封闭,阻挡泡沫或食物残渣倒流进入风机从而对风机产生损害。如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洗碗机5,包括内胆6、及洗碗机干燥装置1。 该洗碗机干燥装置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洗碗机干燥装置,其位于内胆6外侧,内胆6设有内胆进风口 61和内胆出风口 62,风道3的出风口 32与内胆进风口 61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风机2位于内胆6的底部,内胆进风口 61位于内胆6的侧面下方,风机2与内胆进风口 61通过风道3连接,风道3位于内胆6的一侧。内胆进风口 61处设有若干个栅板611,以阻挡体积较大的泡沫或食物残渣进入风道,在内胆进风口 61处还可设置加热管(图中未示出)对送入的气体进行加热,以达到快速干燥的目的;内胆出风口 62设于内胆的上部,避免从洗碗机出来的热气烫伤人体。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洗碗机干燥装置(1),包括风机(2)以及风道(3),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所述风机(2)位于所述进风口(31)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有防逆流组件(4),所述防逆流组件包括用于封闭风道并可单向开启的挡板(41),所述挡板的开启方向与风机的送风方向一致,所述挡板包括固定端(41a)及活动端(41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截面呈矩形,所述挡板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风道的截面长度,所述防逆流组件还包括与挡板配合的限位件(4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流组件还包括弹性件(43),所述弹性件位于挡板的固定端(41a),所述弹性件在封闭风道的方向上常推动挡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碗机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3)为扭力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呈倒U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碗机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靠近进风口的进风道(33)和靠近出风口的出风道(34),所述防逆流组件位于所述出风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呈弧形,其弯曲方向与风机的送风方向一致。
8.—种洗碗机(5),包括内胆(6)、及位于内胆外侧的洗碗机干燥装置(1),所述内胆设有内胆进风口(61)和内胆出风口(62),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碗机干燥装置为权利要求1-7 任一项所述的洗碗机干燥装置,所述风道的出风口( 32 )与内胆进风口( 61)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进风口处设有若干个栅板 (611)。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出风口(62)设于内胆的上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碗机干燥装置,包括风机以及风道,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位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处,所述风道内设有防逆流组件,所述防逆流组件包括用于封闭风道并可单向开启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开启方向与风机的送风方向一致,所述挡板包括固定端及活动端。本实用新型的洗碗机干燥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泡沫及食物残渣倒流进入风机,并且干燥效果好。
文档编号A47L15/48GK202005733SQ201120070699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江向荣, 郭强, 马兰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