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循环装置及热风循环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11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风循环装置及热风循环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风循环装置及其热风循环烧烤炉。
技术背景 现有市场上的烤箱、电蒸炉等为提升加热效率,通常设有循环风扇,通过风扇的吹吸作用,强制烹饪腔内的气体流动。然而,仅仅靠风扇的吹吸作用,烹饪腔内远离风扇的空气,风扇的吹吸作用力减弱,且存在空气循环死角,导致此部分的空气温度较低,空气的温度升温速度也较慢,不利于加热效率的提升。若采用功率较大的风扇,虽然可以缓解上述问题,但风扇的功率较大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并且同样存在烹饪腔内远离风扇的空气存在空气循环死角的弊端。此外,还出现了多导风管向烹饪腔内导风的结构,这种导风管道结构复杂,且管道内若残留油污时,清洗不方便,易发生食品污染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安全易清洗的热风循环装置及其热风循环烧烤炉。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热风循环装置,包括产生热风的烧烤加热件、风扇以及将热风导引回烧烤加热件的导风件,该导风件包括位于中心的根部和自根部向四周延伸的导风筋,导风件的中心与风扇送风口的中心重合。所述导风件的中心与风扇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导风筋至少为2条。所述导风筋为4条。所述导风筋的横截面积自根部至延伸方向逐渐减小。一种热风循环烧烤炉,包括所述的热风循环装置、烹饪腔、放置食物的烧烤架,烧烤加热件安装在烹饪腔的一侧,导风件设在正对风扇送风口的烹饪腔壁上。所述导风筋自根部延伸至烹饪腔壁的边缘。所述导风筋在烹饪腔壁上的投影面积自根部至烹饪腔壁的边缘逐渐减小。所述导风筋的侧面设有弧形导风面。所述热风循环烧烤炉还包括蒸汽发生器及加热蒸汽的蒸汽加热腔,蒸汽经热风循环装置在蒸汽加热腔和烹饪腔内循环加热食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热风循环装置,包括产生热风的烧烤加热件、风扇、将热风导引回烧烤加热件的导风件,该导风件包括位于中心的根部和自根部向四周延伸的导风筋,导风件的中心与风扇送风口的中心重合。如此,当由风扇吹过来的热风到达导风件时,热风经导风筋向四周延伸,可以使热风迅速充满整个放置食物的烹饪腔,且沿着烹饪腔的壁返回烧烤加热件处升温,使得烹饪腔内整个空间的空气可以迅速加热,减少了循环死角,提升烧烤效率。当然,若沿着烹饪腔的壁上设置一隔板,隔板与烹饪腔的壁之间形成的空间连通烧烤加热件,这样热风与接触过食物的冷风隔开,烹饪效率更高。进一步地,所述导风件的中心与风扇的中轴线重合。如此,也避免了风扇吹过来的热风,受导风件的到导引左右而发生偏离的现象,又可以保证热风沿着烹饪腔的壁返回烧烤加热件处升温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导风筋的横截面积自根部至延伸方向逐渐减小。如此,逐渐减小的导风筋使导向作用更明显。本实用新型所述热风循环烧烤炉,包括所述的热风循环装置、烹饪腔、放置食物的烧烤架,烧烤加热件安装在烹饪腔的一侧,导风件设在正对风扇送风口的烹饪腔壁上。由于采用了热风循环装置,提升了热风循环烧烤炉的烹饪效率,节约了能源。此外,导风件可以是可拆卸的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热风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风循环烧烤炉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风循环烧烤炉第二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热风循环烧烤炉第三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10、热风循环装置;11、烧烤加热件;12、风扇;13、导风件;131、根部;132、导风筋;133、导风面;20、热风循环烧烤炉;21、烹饪腔;22、烧烤架;23、热风加热腔;231、送风口 ;232、进气口 ;30、热风循环烧烤炉;31、烧烤架;32、加热区;33、热风回流通道;40、热风循环烧烤炉;41、蒸汽发生器;42、蒸汽加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述实施方式一请一并参阅图I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热风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热风循环装置,包括产生热风的烧烤加热件11、风扇12、将热风导引回烧烤加热件11的导风件13,该导风件13包括位于中心的根部131和自根部131向四周延伸的导风筋132,导风件13的中心与风扇12送风口的中心重合。所述烧烤加热件11为干烧加热管。该烧烤加热件11加热产生的热风经风扇12吹向导风件13,由导风件13的导风筋132向四周扩散。所述导风件13的中心与风扇12的中轴线重合。该导风件13的导风筋132至少为2条。为更好的将风扇12吹过来的热风向四周扩散,本实施方式中,导风筋132为4条。所述导风筋132的侧面设有弧形导风面133,该导风筋132的横截面积自根部131至延伸方向逐渐减小。如此,经根部131向导风筋132延伸方向运动的热风受到导风筋132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导向作用,使得热风更贴紧导风筋132延伸扩散更加有序。弧形导风面133具有缓冲和导向作用,减少了风吹到导风筋132上的反弹,进而减少热风在内部的滞留时间,加速其循环。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热风循环烧烤炉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热风循环烧烤炉20包括热风循环装置10、烹饪腔21、放置食物的烧烤架22,烧烤加热件11安装在烹饪腔21的一侧,导风件13设在正对风扇12送风口的烹饪腔21壁上。所述烹饪腔21的一侧设有热风加热腔23,烧烤加热件11及风扇12安装在热风 加热腔23内。热风加热腔23与烹饪腔21之间的壁上设有位于中部的风扇12的送风口231和位于四周的进气口 232。所述导风件13的导风筋132自根部延伸至烹饪腔21壁的边缘。如此,由风扇12吹来的热风可以迅速的导向烹饪腔21壁的边缘,而充满整个烹饪腔21,使整个烹饪腔21温度迅速提升。同样道理,导风筋132在烹饪腔21壁上的投影面积自根部131至烹饪腔21壁的边缘逐渐减小,使得热风导向更有序。另外由于导风筋132延伸至烹饪腔21壁的边缘,使得冷风可以迅速被热风代替,且冷风受到热风的挤压作用,流向烧烤加热件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正对风扇12送风口的烹饪腔21壁上设置导风件13,一方面使得热风可以迅速充满烹饪腔21,快速升温,另外一方面快速的将温度降低的热风循环回烧烤加热件11进行再升温加热,保证了烹饪腔21内的温度,提升了烹饪效率。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设定导风筋132的高度在l(T60mm之间,若该导风筋132高度小于10mm,热风接触到导风筋132与烹饪腔21的壁时间相差较少,在烹饪腔21壁上易发生反弹,导风效果差;若该导风筋132高度大于60mm,则清洗较为困难。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该导风筋132的高度为30mm。本实用新型热风循环烧烤炉20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食物放置在烧烤架22上,烧烤架22放置在烹饪腔21内;启动烧烤加热件11,风扇12将由烧烤加热件11加热的空气经送风口 231吹进烹饪腔21,对食物进行加热;接触过食物的热风,流向导风件13,受导风件13的导向作用向烹饪腔21壁四周扩散,以迅速的充满整个烹饪腔21 ;烹饪腔21内的冷气受到热风的挤压,经进气口 232流向烧烤加热件11,如此,交替循环,烹饪腔21内的温度迅速的达到烹饪食物的温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在正对风扇12送风口 231的烹饪腔壁上的导风件13,将由风扇12吹送的热风迅速扩撒至烹饪腔21内,并且实现了内部空气的循环,即时的提升烹饪腔21内温度,保证了食物烹饪的效率,且保证了烹饪腔21内气体的有序循环,热量补充即时,进一步提升食物烹饪效率。可以理解,所述导风筋的导风面也可以是斜面,即导风筋接触烹饪腔壁的底部面积大于顶部。那么这种本实用新型非本质的变化,也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实施方式二 请参阅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热风循环烧烤炉的第二实施方式,该热风循环烧烤炉30与热风循环烧烤炉20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热风循环烧烤炉30的烧烤架31将烹饪腔21划分为位于烧烤架31内的加热区32及位于烧烤架31外的热风回流通道33。热风回流通道33由烧烤架31与烹饪腔21侧壁形成。所述导风件13的导风筋132自根部延伸至热风回流通道33。烧烤加热件11连通位于烧烤架31内的加热区32与位于烧烤架31外的热风回流通道33。热风经加热区32由导风件13导引至热风回流通道33,再由烧烤加热件11加热,如此循环至烹饪结束。如此,导风件13将加热区32内温度较低的热风通过热风回流通道32迅速的导引回烧烤加热件11,实现再加热,导风件13加速了热风的循环,保证了加热区32内的温度要求,进而提升了烹饪效率。本实施方式中,其余结构和有益效果均与第一实施方式一致,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实施方式三请参阅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热风循环烧烤炉的第三实施方式,该热风循环烧烤炉40与热风循环烧烤炉10的区别在于所述热风循环烧烤炉40还包括蒸汽发生器41及
加热蒸汽的蒸汽加热腔42,蒸汽经热风循环装置10在蒸汽加热腔42和烹饪腔21内循环加热食物。所述蒸汽加热腔42设置在烹饪腔21的一侧,蒸汽加热腔42连通烹饪腔21与蒸汽发生器41,热风循环装置10的风扇12及烧烤加热件11设在蒸汽加热腔42内,烧烤加热件11加热蒸汽,蒸汽发生器41产生的蒸汽经烧烤加热件11加热后,由风扇12输送给烹饪腔21,再由导风件13导引充满腔体,后循环回蒸汽加热腔42内。本实施方式中,将热风循环装置10应用在电蒸炉上,以快速的使高温蒸汽在烹饪腔21和蒸汽加热腔42间循环,以保证烹饪食物的温度。 本实施方式中,其余结构和有益效果均与第一实施方式一致,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热风循环装置,包括产生热风的烧烤加热件、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热风导引回烧烤加热件的导风件,该导风件包括位于中心的根部和自根部向四周延伸的导风筋,导风件的中心与风扇送风口的中心重合。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热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的中心与风扇的中轴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至少为2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为4条。
5.如权利要求I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热风循环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的横截面积自根部至延伸方向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的侧面设有弧形导风面。
7.一种热风循环烧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I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热风循环装置、烹饪腔、放置食物的烧烤架,烧烤加热件安装在烹饪腔的一侧,导风件设在正对风扇送风口的烹饪腔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风循环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自根部延伸至烹饪腔壁的边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风循环烧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在烹饪腔壁上的投影面积自根部至烹饪腔壁的边缘逐渐减小。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热风循环烧烤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发生器及加热蒸汽的蒸汽加热腔,蒸汽经热风循环装置在蒸汽加热腔和烹饪腔内循环加热食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循环装置及其热风循环烧烤炉,包括产生热风的烧烤加热件、风扇、将热风导引回烧烤加热件的导风件,该导风件包括位于中心的根部和自根部向四周延伸的导风筋,导风件的中心与风扇送风口的中心重合。如此,当由风扇吹过来的热风到达导风件时,热风经导风筋向四周延伸,可以使热风迅速充满整个放置食物的烹饪腔,且沿着烹饪腔的壁返回烧烤加热件处升温,使得烹饪腔内整个空间的空气可以迅速加热,减少了循环死角,提升烧烤效率。当然,若沿着烹饪腔的壁上设置一隔板,隔板与烹饪腔的壁之间形成的空间连通烧烤加热件,这样热风与接触过食物的冷风隔开,烹饪效率更高。
文档编号A47J37/06GK202723624SQ20122022407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朱泽春, 崔卫民, 吴志坚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