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所谓的卧式电动吸尘器具备吸尘器主体,收纳电动鼓风机,并且能够行走;吸入口体,具有灰尘的吸入口,并能够在地面上行走或滑行;以及集尘软管(hose),将吸尘器主体和吸入口体之间连通连接,为长条形且具有挠性。集尘软管通过弯曲来调整吸尘器主体与吸入口体之间的相对位移,从而保持两者的连通连接。此外,集尘软管使吸入口体能够容易地相对于吸尘器主体相对移动,从而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然而,集尘软管的端部固定于用来与吸尘器主体连接的接头、及用户所把持的手动操作管。为了实现集尘软管的末端的露出防止及保护,接头及手动操作管具备对集尘软管的端部进行覆盖的保护罩。而且,关于集尘软管的弯曲,相比于集尘软管的中央部分,更集中在固定于接头及手动操作管的端部。因此,每当较大幅度弯曲时,该集尘软管的端部就会被压贴于保护罩的开口边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15920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往的电动吸尘器通过对保护罩的开口边缘实施倒角,来防止压贴在保护罩的开口边缘部分上的集尘软管的损伤。然而,保护罩开口边缘的倒角由于保护罩的壁厚的原因,不是较大径的圆弧,与弯曲的集尘软管的弯曲半径相比是非常小的圆弧。因此,若集尘软管弯曲,则保护罩开口边缘(特别是倒角部分)与集尘软管的外表面以点接触状态或线接触状态压贴或摩擦,从防止集尘软管损伤的观点来看,应该说不够充分。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可靠地防止集尘软管的弯曲集中的端部的损伤的电动吸尘器。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具备吸入口体,具有吸入口 ;电动鼓风机,产生负压;挠性的集尘软管,具有螺旋形状或环状的线材和比上述线材柔软且将上述线材内包的挠性的管,并且在上述线材的螺旋之间或环之间所夹持的上述管的壁厚阻碍螺旋间隔或环间隔的缩短之前,能够维持非压曲状态地进行弯曲,该挠性的集尘软管将上述电动鼓风机和上述吸入口体连通连接;保护罩,覆盖上述集尘软管的端部的外周;以及上述保护罩的开口边缘部,以与上述集尘软管的非压曲状态下的最小弯曲半径相同的曲率扩口。由此,能够防止集尘软管与保护罩开口边缘的接触部分处的面压的增大,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集尘软管的损伤。
图I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0018]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集尘软管的图。[0019]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手动操作管与集尘软管的连接部分的截面图。[0020]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连接管与集尘软管的连接部分的截面图。[0021]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集尘软管的弯曲时的电动吸尘器的手动操作管与集尘软管的连接部分的截面图。[0022]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集尘软管的弯曲时的电动吸尘器的连接管与集尘软管的连接部分的截面图。[0023]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集尘软管的弯曲时的电动吸尘器的集尘软管与开口边缘部的接触部分的放大截面图。[0024]附图标记说明[0025]I电动吸尘器[0026]2吸尘器主体[0027]3管部[0028]5主体壳[0029]6车轮[0030]7灰尘分离集尘部[0031]8电动鼓风机[0032]9主体控制部[0033]11电源线[0034]12主体连接口[0035]14电源插头[0036]19连接管[0037]21集尘软管[0038]22手动操作管[0039]23把持部[0040]24操作部[0041]24a停止开关[0042]24b起动开关[0043]25延长管[0044]26吸入口体[0045]28吸入口[0046]29旋转清扫体[0047]31电动机[0048]35线材[0049]36导线[0050]37管[0051]38槽[0052]39被覆体[0053]41第一直管部[0054]42第二直管部[0055]43曲管部[0056]45旋转管[0057]48内保持管部[0058]49保护罩[0059]51第一把持部[0060]52第二把持部[0061]53软管引导部[0062]55凹部[0063]58内保持管部[0064]59保护罩[0065]61手柄[0066]62嵌合构造[0067]65开口边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至图7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的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I是所谓的卧式电动吸尘器。电动吸尘器I具备吸尘器主体2,能够在被扫除面上行走;以及管部3,能够拆装自由地与吸尘器主体2连接。吸尘器主体2具备主体壳5 对车轮6,分别位于主体壳5的两侧方;灰尘分离集尘部7,位于主体壳5的前半部,并且拆装自由;电动鼓风机8,位于主体壳5的后半部;主体控制部9,主要控制电动鼓风机8的运转;以及电源线11,对电动鼓风机8导入电力。主体壳5具有能够与灰尘分离集尘部7连接的主体连接口 12。主体连接口 12是吸尘器主体2的包含有灰尘的空气的入口。车轮6是大径的行走轮。灰尘分离集尘部7将包含有灰尘的空气分离成空气和灰尘,进行捕集并蓄积,该包含有灰尘的空气是通过伴随着电动鼓风机8的运转而产生的负压,由吸尘器主体吸入的。电动鼓风机8产生负压,该负压用于吸入空气从而将灰尘吸入到灰尘分离集尘部7中。电动鼓风机8位于主体壳5内,与灰尘分离集尘部7、主体连接口 12及管部3连通。主体控制部9具有预先设定的多个运转模式。此外,主体控制部9从管部3读取操作信号,从预先设定的多个运转模式中择一地选择与操作信号对应的任意的运转模式,按照所选择的运转模式使电动鼓风机8运转。预先设定的多个运转模式分别与从管部3读取的操作信号建立对应,具有相互不同的输入值(电动鼓风机8的输入值)。电源线11在自由端部具备电源插头14。管部3通过伴随着电动鼓风机8的运转而从吸尘器主体2作用的负压,从被扫除面将包含有灰尘的空气吸入并引导至吸尘器主体2。管部3具备作为接头的连接管19,能够拆装自由地与吸尘器主体2连接;集尘软管21,与连接管19连通连接;手动操作管22,与集尘软管21连通连接;把持部23,从手动操作管22突出;操作部24,位于把持部23上;延长管25,能够拆装自由地与手动操作管22连接;以及吸入口体26,能够拆装自由地与延长管25连接。连接管19经由主体连接口 12与灰尘分离集尘部7连通连接。集尘软管21是长条形且具有挠性的大致圆筒形状的软管,集尘软管21的一侧端部(空气流动的下游侧的端部)与连接管19连接。集尘软管21经由连接管19与灰尘分离集尘部7连通连接。手动操作管22位于集尘软管21与延长管25之间。手动操作管22的一侧端部(空气流动的下游侧的端部)与集尘软管21的另一侧端部(空气流动的上游侧的端部)连接。手动操作管22经由集尘软管21及连接管19与灰尘分离集尘部7连通连接。把持部23是使用者为了操作电动吸尘器I而用手把持的部分。把持部23具有与手相应的适当的形状并从手动操作管22突出,以便使用者能够容易用手把持。操作部24具备与各个运转模式对应的开关。具体地说,操作部24具备使电动鼓风机8的运转停止的停止开关24a ;以及使电动鼓风机8的运转开始的起动开关24b。操作部24也可以代替起动开关24b而分别单独具备弱运转开关(省略图示)、中运转开关(省略图示)及强运转开关(省略图示)。电动吸尘器I的使用者对操作部24进行操作,从而择一地选择电动鼓风机8的运转模式。延长管25是可伸缩的细长的大致圆筒状的管。延长管25具有将多个筒状管重叠而成的可伸缩(telescopic)构造。延长管25的一侧端部(下游侧的端部)拆装自由地与手动操作管22的另一侧端部(上游侧的端部)连接。延长管25经由手动操作管22、集尘软管21及连接管19与灰尘分离集尘部7连通连接。吸入口体26拆装自由地与延长管25的另一侧端部(上游侧的端部)连接。此外,吸入口体26具有能够在木地板或地毯等被扫除面上自由行走或自由滑行的构造,并且在行走状态或滑行状态下与被扫除面对置的底面上具有吸入口 28。进而,吸入口体26具备旋转自由的旋转清扫体29,位于吸入口 28上;以及电动机31,能够对旋转清扫体29进行旋转驱动。吸入口体26经由延长管25、手动操作管22、集尘软管21及连接管19与灰尘分离集尘部7连通连接。电动吸尘器I通过起动开关24b的运转开始操作,使电动鼓风机8的运转开始,在吸尘器主体2的内部产生负压(吸入负压)。电动吸尘器I例如在电动鼓风机8处于停止的状态下,通过起动开关24b的运转开始操作,首先使电动鼓风机8以强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接着通过起动开关24b的运转开始操作,使电动鼓风机8以中运转模式进行运转。进而,通过起动开关24b的运转开始操作,使电动鼓风机8以弱运转模式进行运转,之后进行重复。强运转模式、中运转模式及弱运转模式是预先设定的多个运转模式。输入值按照强运转模式、中运转模式、弱运转模式的顺序降低。在吸尘器主体2的内部产生的负压,从主体连接口 12经由与该主体连接口的上游侧连通连接的集尘软管21、手动操作管22和延长管25,作用于吸入口体26的吸入口 28。通过作用于吸入口 28的负压,电动吸尘器I将被扫除面上积留的灰尘与空气一起从吸入口 28吸入,从而对被扫除面进行扫除。电动吸尘器I通过灰尘分离集尘部7将吸入到吸入口 28中的包含有灰尘的空气分离成空气和灰尘。电动吸尘器I将从包含有灰尘的空气中分离出的灰尘捕集并蓄积在灰尘分离集尘部7中。另一方面,电动吸尘器I将从包含有灰尘的空气中分离出的空气从灰尘分离集尘部7吸入电动鼓风机8后,从吸尘器主体2排出。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集尘软管的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I的集尘软管21具备螺旋形状的线材35 ;与线材35 —起延伸的导线36 ;以及将线材35及导线36包围内部的挠性的管37。线材35为了将集尘软管21的形状保持为管状,优选为具有相应的强度和刚性的构件,并且为了保持集尘软管21的挠性,优选为能够较大幅度弯曲的构件,例如使用硬钢线或钢琴线。此外,线材35还兼顾从吸尘器主体2侧向吸入口体26的电动机31导入电力的电力线的作用。另外,线材35也可以代替螺旋形状,而设置成将多个环状的线材35依次排列,也可是使C字形状的圆弧的开放端在沿着集尘软管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分依次连接而成的蛇形状的线材35。导线36在吸尘器主体2和手动操作管22之间传送信号。管37是比线材35柔软的软质聚氯乙烯等树脂制的构件,是集尘软管21的表皮。管37是在内周面具有螺旋状的槽38的波纹状的管,将位于槽38内的线材35及导线36内包。由聚丙烯等材料形成的被覆体39将线材35及导线36捆束并粘接或熔接在管37的槽38中,从而将管37、线材35及导线36 —体化,形成集尘软管21。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手动操作管与集尘软管的连接部分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连接管与集尘软管的连接部分的截面图。[0108]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I的手动操作管22是侧视时弯折成倒V字形状的管。手动操作管22具备能够与延长管25连接的第一直管部41 ;与集尘软管21连结的第二直管部42 ;以及位于第一直管部41与第二直管部42之间的曲管部43。第二直管部42具备旋转管45,该旋转管45保持集尘软管21的端部,并且能够绕着第二直管部42及集尘软管21的中心线进行旋转。旋转管45具备内保持管部48(由点划线表示),配合于集尘软管21的内周面而插入;以及保护罩49,与内保持管部48协动而将集尘软管21夹持固定。把持部23具备第一把持部51,以曲管部43为起端,与第二直管部42并列,在与第一直管部41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大致平行方向上延伸;第二把持部52,从第一把持部51弯折,向与第一直管部41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软管引导部53,与第一把持部51及第二把持部52 —起描绘出三角形状;以及凹部55,位于第一把持部51的起端部。第一把持部51及第二把持部52都是电动吸尘器I的用户用手握持的部分。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I的连接管19与图3所示的手动操作管22的旋转管45同样,具备内保持管部58(由点划线表示),配合于集尘软管21的内周面而插入;以及保护罩59,与内保持管部58协动,将集尘软管21夹持固定。此外,连接管19具备从保护罩59延伸的手柄61。手柄61具有如下形状在使连接管19与吸尘器主体2的主体连接口 12连接的状态下,能够用于带动吸尘器主体2转动的形状。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I的保护罩49、59都是将大致半圆筒形状的构件螺合而形成为一体的筒形状,覆盖集尘软管21端部的外周。保护罩49、59具备未图示的凸部,从保护罩49、59的内表面的适当位置延伸,进入到集尘软管21的波纹的凹凸部,从而成为集尘软管21的脱离防止构件。保护罩49、59及内保持管部48、58分别具备适当地嵌合的凹凸的嵌合构造62、63,一体化且稳固进行保持,以便尘软管21不脱离。另外,图3中的保护罩49及内保持管部48可以是一体成型品,并且图4中的保护罩59及内保持管部58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品。而且,保护罩49、59都具有以曲率R平缓地扩口的开口边缘部65。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集尘软管弯曲时的电动吸尘器的手动操作管与集尘软管的连接部分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集尘软管弯曲时的电动吸尘器的连接管与集尘软管的连接部分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集尘软管弯曲时的电动吸尘器的集尘软管与开口边缘部的接触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I的集尘软管21,在线材35的螺旋之间或环之间夹设的导线36、被覆体39及管37的壁厚阻碍螺旋间隔或环间隔的缩短之前,能够保持非压曲状态进行弯曲。将该集尘软管21的非压曲状态下的弯曲半径设为最小弯曲半径Rmin。而且,保护罩49、59的开口边缘部65的曲率R与集尘软管21的非压曲状态下的最小弯曲半径Rmin相同。此外,开口边缘部65优选使曲率R的中心角度Θ处于80° 110°的范围内,本实施方式的中心角度Θ设为90°。进而,开口边缘部65在保护罩49、59的端部延伸为凸缘状。这样构成的电动吸尘器I,在用户握持把持部23而使吸入口体26行走或滑行时,通过使集尘软管21弯曲来调整吸尘器主体2与手动操作管22的相对位移,从而两者的连通连接。关于该集尘软管21的弯曲,相比于集尘软管21的中央部分,更集中在固定于连接管19或手动操作管22的端部(图5、图6)。在以往的电动吸尘器的情况下,集尘软管的弯曲集中于端部,挠性的管的一部分以点接触状态或线接触状态与保护罩的开口边缘压贴或摩擦,由此可能会产生集尘软管的损伤。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I中,即使集尘软管21的弯曲集中于端部,也由于构成为管37与适应于集尘软管21最小弯曲半径Rmin的开口边缘部65进行面接触,从而能够防止接触部分处的面压增大,能够可靠地防止集尘软管21的损伤。另外,说明了曲率R与最小弯曲半径Rmin “相同”,但是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的“相同”是在能够防止接触部分处的面压增大而可靠地防止集尘软管21的损伤的范围内,作为包括曲率R与最小弯曲半径Rmin大致相同情况在内的用语来使用的。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I由于将开口边缘部65设置成曲率R的中心角度在80° 110°的范围内,因此,即使连接管19的中心线方向与手动操作管22的中心线方向成为在俯视时大致正交的位置关系,也能够可靠地维持开口边缘部65与管37的面接触状态。另外,说明了使中心角度Θ为80° 110°,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能够可靠地维持开口边缘部65与管37的面接触状态的范围中,也包括大约为80° 110°的范围。进而,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I通过使开口边缘部65在保护罩49、59的端部延伸成凸缘状,无需增加保护罩49、59的壁厚,能够抑制手动操作管22及连接管19的多余的
重量增加。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I能够可靠地防止集尘软管21的弯曲集中的端部的损伤。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示出,并不意欲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宗旨内,并且,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吸入口体,具有吸入口 ;电动鼓风机,产生负压;挠性的集尘软管,具有螺旋形状或环状的线材和比上述线材柔软且将上述线材内包的挠性的管,并且在上述线材的螺旋之间或环之间所夹持的上述管的壁厚阻碍螺旋间隔或环间隔的缩短之前,能够维持非压曲状态地进行弯曲,该挠性的集尘软管将上述电动鼓风机和上述吸入口体连通连接;保护罩,覆盖上述集尘软管的端部的外周;以及上述保护罩的开口边缘部,以与上述集尘软管的非压曲状态下的最小弯曲半径相同的曲率扩口。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口边缘部的上述曲率的中心角度在80° 110°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口边缘部延伸为凸缘状。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集尘软管的弯曲集中的端部损伤的电动吸尘器。电动吸尘器(1)具备挠性的集尘软管(21),具有螺旋形状的线材(35)和比线材(35)柔软且将线材内包的挠性的管(37),并且在线材(35)的螺旋之间夹持的管(37)的壁厚阻碍螺旋间隔的缩短之前,能够维持非压曲状态地进行弯曲,该挠性的集尘软管将电动鼓风机(8)和吸入口体(26)连通连接;保护罩(49),覆盖集尘软管(21)的端部的外周;保护罩(49)的开口边缘部,以与集尘软管(21)的非压曲状态下的最小弯曲半径大致相同的曲率扩口。
文档编号A47L5/12GK202739917SQ20122022862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
发明者江部清, 町田幸雄, 田中正俊, 高井保志, 川村直子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 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