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自助扶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自助扶瓶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固定瓶子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不方便引用流食,比如医院中需要照顾的病人等。现在的孩子大多需要吃奶粉,奶粉通常是泡在奶瓶中,孩子吃奶粉时,自己无能力手扶奶瓶,大人手扶奶瓶较长时间时,特别是孩子躺在床上时,手会比较累。还有骑车时等体育活动中,因为喝水而失去平衡等影响赛事等情况发生。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自助扶瓶装置,代替人工扶持瓶用以喂食。[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自助扶瓶装置包括有前、后竖斜支架和前、后横杆组成;并且前、后横杆上分别设有可活动凹槽;其中前、后竖斜支架分别与可调节高度的前、 后横杆构成三角形支架结构;前横杠低于后横杆水平位置。所述前、后竖斜支架开合通过交叉处带有刻度拨片调节大小。所述的前、后竖斜支架与前、后横杆之间的活动连接为前、后竖斜支架上轨道连接前、后横杆;或前、后横杆顶端环状套连前、后竖斜支架。扶瓶装置的制作材料可采用外面柔软材料包裹铁质或钢制等具有韧性的材料。[0005]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取支架方式,稳定装置本身,防止瘫痪病人、婴儿身体扭动时,把装置碰倒。而且,支架避开人体部位,可以避免对病人或婴儿的身体占压。装置各个组成部分的宽度、高度均可以根据身体状况、工作环境、个人偏好等情况进行调节。前后托的大小、深度、高度根据身体状况、工作环境、个人偏好等需要进行调整。
[0006]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如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可知,本装置由可前后左右移动的前竖斜支架2、后竖斜支架I分别与可上下调节高度的前横杆4和后横杆3共同构成三角型支架结构。前横杆4上设有可活动凹槽为前托瓶掐口 5 ;后横杆3上设有可活动凹槽为后托瓶掐口 6用以托起瓶底部。前横杆4低于后横杆3水平位置,确保安装上瓶子后保持瓶口向下的结构。使用时将瓶口放入口中,根据喂食者使用状况调节位置即可。前、后竖斜支架通过交叉处带有刻度的拨片7控制开合大小。本结构制作材料可采用外面柔软材料包裹铁质或钢制等具有韧性的材料制成。前、后竖斜支架底端可做成环状将绳子穿过其中固定于身体某处;也可以做成吸盘底座用于固定玻璃或光滑面处。[0008]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根据脸型的胖瘦,瓶子的大小,使用者的睡姿进行调整,能代替人工扶瓶,减轻长时间手扶瓶的劳累,用于婴儿喂奶时可以把大人解放出来去干别的事, 还可用于瘫痪病人,可边简单喂流食边做其他工作。无自食能力扶喂装置电脑一族、钓鱼爱好者、赖人、游戏发烧友、运动员(包括自行车运动员,可以边骑车边用)等,腾不出来手一族等均可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助扶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前、后竖斜支架和前、后横杆组成;所述的前、后横杆上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前、后竖斜支架分别与前、后横杆构成三角形支架结构;前横杠低于后横杆水平位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扶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活动凹槽。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扶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之间交叉处设有刻度拨片。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扶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竖斜支架与前、后横杆之间连接为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竖斜支架与前、后横杆之间的活动连接为前、后竖斜支架上轨道连接前、后横杆;或前、后横杆顶端环状套连前、后竖斜支架。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扶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的制作材料为外面柔软材料包裹铁质或钢制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自助扶瓶装置包括有前、后竖斜支架和前、后横杆组成;并且前、后横杆上分别设有可活动凹槽;其中前、后竖斜支架分别与可调节高度的前、后横杆构成三角形支架结构;前横杠低于后横杆水平位置。用以替代人工扶瓶,减轻长时间手扶瓶的劳累,用于婴儿喂奶、瘫痪病人,可边简单喂流食边做其他工作。无自食能力扶喂装置电脑一族、钓鱼爱好者、赖人、游戏发烧友、运动员如包括自行车运动员,可以边骑车边用等,腾不出来手一族等均可。
文档编号A47G29/093GK202724280SQ20122034247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吴颖, 王赤坤, 张里祥 申请人:王赤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