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压力煲用超压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家用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稳定且能杜绝安全隐患的压力煲用超压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公知的电压力煲都装有安全阀,一种是将限压阀和安全阀整合为一个阀,采用直排式排气管排气,正常工作过程不排气,这种直排式排气管结构的缺点是容易堵塞,堵塞后会导致锅内的高压蒸汽排放不出去,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一种是单独安装一个可自动恢复的安全阀,其工作原理是当锅体内的压力过大时安全阀自动打开,将锅体内的蒸汽通过安全阀排出,防止事故发生,如中国专利号为ZL200420037137. 6的、名称为一种压力锅安全阀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有固定在压力锅锅盖上并带有中央通孔的阀体、截面呈T形的阀芯、固定在阀芯底部的阀座和设置在阀体和阀座间的弹簧,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体的中央通孔内,并与阀体间留有间隙,所述阀芯头部位于阀体外,其头部外径大于所述阀体 的中央通孔,所述阀座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气孔,虽然与现有技术相比,排气更顺畅,使用更安全,但由于安全阀结构是可自动复位的,当安全阀第一次动作后产品往往还能使用,这必将导致出现安全阀动作的异常原因被隐藏掉,产品长期在这种异常情况下工作,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直排式安全阀通道容易阻塞、而可复位安全阀无法发现超压原因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稳定且能杜绝安全隐患的超压安全保护装置。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力煲用超压安全保护装置,安装在锅盖顶部,包括安全阀和安全阀卡位装置,安全阀卡位装置能保证当超压时安全阀动作后不会复位,使用者可以充分检查超压原因,确保超压问题解决后才能再次使用,杜绝安全隐患。作为优选,所述锅盖上设有突起的环形唇边,环形唇边的内侧凹陷形成安全阀底座,所述凹陷的中央设有通气孔,环形唇边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导流槽,阀芯安装准确,移动便捷,多条导流槽的设计使超压排气更顺畅,安全阀不易堵塞,提高了压力锅使用的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安全阀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排列的密封垫、阀芯、压力弹簧和压盖,所述压盖覆盖在所述锅盖的安全阀底座上并与锅盖固定,所述阀芯呈T字形,包括连成一体的T形头部和杆身,所述杆身的尾部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平面与杆身的轴线垂直,所述压力弹簧套装在阀芯上,所述密封垫呈中空状,与阀芯的T形头部相吻合并套装在T形头部上,所述压盖的中央设有弹簧定位座,所述弹簧定位座与所述压力弹簧的直径相吻合,弹簧定位座上的环形凸起与所述锅盖顶面安全阀底座上的环形唇边相配合,安全阀底座与弹簧定位座之间形成空腔,密封垫、阀芯和压力弹簧均设在所述空腔内,空腔的高度与所述阀芯的高度相吻合,环形凸起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凹槽上的导流槽一一对应的泄流通孔,弹簧定位座的顶面中央设有阀芯孔,所述阀芯孔与所述杆身的直径相吻合,密封垫套装在阀芯的T形头部,使安全阀的密封性更好,空腔内的多条泄流通孔设计,使气流的泄流面积更大,且排气气流沿压盖下沿扩散降速降压后喷出,不会直接高压喷出,消除了直排式安全阀的安全隐患。作为优选,所述卡位装置设在所述盖板顶部,包括扭簧、固定扭簧的轴座和定位挡块,所述定位挡块为两个,对称设在所述阀芯孔的两侧,所述扭簧固定在轴座上,扭簧的一侧悬空端设在定位挡块上并贴靠在所述阀芯的杆身上,扭簧的簧丝直径与所述杆身上的环形凹槽相吻合,簧丝受扭力作用紧靠在阀芯的杆身上,当锅内压力超压引起阀芯上抬时,环形凹槽突出压盖表面,使扭簧的悬空端簧丝卡进环形凹槽内阻止阀芯下落,达到卡位的作用,定位挡块则保证簧丝的位置准确。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垫的材质为硅胶,耐热性和密封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锅盖顶部增设安全阀卡位装置,保证当出现超压异常时,安全阀动作后不会复位,方便使用者找出导致超压的原因并彻底解决该问题后,才能再次使用,杜绝了安全隐患,而卡位装置的扭簧设计,结构简单、复位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同时,泄流通道采用多条导流槽设计,改变了气流的直排方式且不易堵塞,气流从压盖下沿降速排出,提高了压力锅使用的安全性。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I中安全阀未动作时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I中安全阀动作后的结构剖视图。图中I.锅盖,11.环形唇边,12.通气孔,13.导流槽,2.密封垫,3.阀芯,31.环形凹槽,4.压力弹簧,5.压盖,51.环形凸起,52.泄流通孔,6.扭簧,7.轴座,8.定位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压力煲用超压安全保护装置,安装在锅盖I顶部,包括安全阀和安全阀卡位装置,锅盖上设计有突起的环形唇边11,环形唇边的内侧凹陷形成安全阀底座,凹陷的中央开有通气孔12,环形唇边的内壁上设计有四条均匀分布的导流槽13 ;安全阀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排列的密封垫2、阀芯3、压力弹簧4和压盖5,压盖覆盖在锅盖的安全阀底座上并与锅盖固定,阀芯呈T字形,包括连成一体的T形头部和杆身,杆身的尾部开有一环形凹槽31,环形凹槽的平面与杆身的轴线垂直,压力弹簧套装在阀芯上,密封垫呈中空状,为硅胶制成,与阀芯的T形头部相吻合并套装在T形头部上,压盖的中央设计有弹簧定位座,弹簧定位座与压力弹簧的直径相吻合,弹簧定位座上的环形凸起51与锅盖顶面安全阀底座上的环形唇边11相配合,安全阀底座与弹簧定位座之间形成空腔,密封垫、阀芯和压力弹簧均设置在空腔内,空腔的高度与阀芯的长度相吻合,环形凸起的侧壁上开有与环形凹槽上的导流槽一一对应的泄流通孔52,弹簧定位座的顶面中央开有阀芯孔,阀芯孔与阀芯的杆身直径相吻合,阀芯的杆身可穿过阀芯孔上下移动;安全阀卡位装置包括扭簧6、固定扭簧的轴座7和定位挡块8,定位挡块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压盖的阀芯孔两侧,扭簧固定在轴座上,扭簧的一侧悬空端簧丝卡在定位挡块上并贴靠在阀芯的杆身上,扭簧的簧丝直径与杆身上的环形凹槽相吻合;安装时,将密封垫套装在阀芯的T形头部上,并将压力弹簧套在杆身上,组装好的阀芯安装在锅盖的安全阀底座内,压盖覆盖在安装座上并使上下导流槽一一对应,杆身尾部插进压盖上的阀芯孔,通过螺丝将压盖紧固在锅盖上,然后,将扭簧的一端固定在轴座上,扭簧的另一悬空端簧丝卡进定位挡块并贴靠在杆身上,当压力锅内压力超压时,顶起阀芯,阀芯的T形头部脱离开通气孔且上抬,气流穿过导流孔进入空腔,并从空腔环形凸起的汇流通孔降压降速扩散喷出,同时,当阀芯的杆身上升至一定程度时,杆身尾部的环形凹槽露出压盖的顶部平面,贴靠于杆身上的簧丝在扭力的作用下滑入环形凹槽内并卡住杆身,当锅内的压力低于限定的安全压力值时,由于簧丝卡住杆身不至下落,安全阀不能自动复位,需检查并排除超压原因后手动复位才能恢复正常,杜绝了安全隐患。以上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了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说明的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增添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压力煲用超压安全保护装置,安装在锅盖(I)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阀和安全阀卡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压力煲用超压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I)上设有突起的环形唇边(11),环形唇边的内侧凹陷形成安全阀底座,所述凹陷的中央设有通气孔(12),环形唇边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导流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压力煲用超压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排列的密封垫(2)、阀芯(3)、压力弹簧(4)和压盖(5),所述压盖覆盖在所述锅盖的安全阀底座上并与锅盖(I)固定,所述阀芯呈T字形,包括连成一体的T形头部和杆身,所述杆身的尾部设有一环形凹槽(31),所述环形凹槽的平面与杆身的轴线垂直,所述压力弹簧套装在阀芯上,所述密封垫呈中空状,与阀芯的T形头部相吻合并套装在T形头部上,所述压盖的中央设有弹簧定位座,所述弹簧定位座与所述压力弹簧的直径相吻合,弹簧定位座上的环形凸起(51)与所述锅盖顶面安全阀底座上的环形唇边(11)相配合,安全阀底座与弹簧定位座之间形成空腔,密封垫、阀芯和压力弹簧均设在所述空腔内,空腔的高度与所述阀芯的高度相吻合,所述环形凸起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凹槽上的导流槽(13)一一对应的泄流通孔(52),弹簧定位座的顶面中央设有阀芯孔,所述阀芯孔与所述杆身的直径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力煲用超压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装置设在所述压盖(5)顶部,包括扭簧(6)、固定扭簧的轴座(7)和定位挡块(8),所述定位挡块为两个,对称设在所述阀芯孔的两侧,所述扭簧固定在轴座上,扭簧的一侧悬空端设在定位挡块上并贴靠在所述阀芯的杆身上,扭簧的簧丝直径与所述杆身上的环形凹槽(31)相吻入口 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力煲用超压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2)的材质为硅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煲用超压安全保护装置,安装在锅盖顶部,包括安全阀和安全阀卡位装置,安全阀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排列的密封垫、阀芯、压力弹簧和压盖,卡位装置包括扭簧、固定扭簧的轴座和定位挡块,定位挡块为两个,对称设在阀芯孔的两侧,扭簧固定在轴座上,扭簧的一侧悬空端设在定位挡块上并贴靠在所述阀芯的杆身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盖顶部增设安全阀卡位装置,保证当出现超压异常时,安全阀动作后不会复位,方便使用者找出导致超压的原因并彻底解决该问题后才能再次使用,杜绝了安全隐患,而泄流通道采用多条导流槽设计,改变了气流的泄流方式且不易堵塞,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A47J27/09GK202681625SQ2012203619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
发明者任富佳, 徐志强, 阮华平 申请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