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966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控制结构,属现有电磁加热控制结构的技术改进。
背景技术
电烹饪器具,尤其是电磁加热的烹饪器具,由于其加热效率高,烹饪速度快、节约电能的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如电磁加热的电压力锅、电磁加热的电饭煲、电磁炉等,这类电磁加热的烹饪器具其温度控制或保护控制结构,大多采用探头座和铝盘结构,将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保护或封装在一起。而电磁加热结构工作时,因电磁场的变化,铝盘发热,从而使位于铝盘内的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产生错误动作,影响烹饪器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因加热控制的错误动作使铝盘受热温度不断上升将铝盘中的探头座熔化,从而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以防止因电磁场变化铝盘发热对热敏电阻测温的影响,避免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产生错误动作,保证电烹饪器具正常工作,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的电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控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电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控制结构,包括支承盘
(I)、电磁感应线圈(2 )、探头座(3 ),其中探头座位于支承盘(I)中央所开的孔内,电磁感应线圈(2)位于支承盘(I)下,在所述探头座(3)内安装有热敏电阻(5)和热熔断器(6),其特征是,在探头座(3)的上面设有用非金属、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探头保护件(4),所述探头保护件(4 )将所述热敏电阻(5 )和热熔断器(6 )封装在探头座(3 )内。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探头保护件(4)为微晶玻璃或耐高温、耐磨拓树脂加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非金属、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探头保护件(4)将热敏电阻(5 )和热熔断器(6 )封装在探头座(3 )内,探头保护件(4 )不会因电磁场的变化而发热,使得热敏电阻(5)感应到的温度就是电烹饪器内胆底面的温度,电烹饪器的控制电路即能正常依据热敏电阻(5)感应到的温度对烹饪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热熔断器(6)也不会因支承盘(I)受热温度不断上升将盘中的探头座(3)熔化,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结构简单、控温准确、安全性高的特点。

图1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整个发热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0010]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电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控制结构,包括铝制支承盘1、电磁感应线圈2、探头座3,其中探头座3位于支承盘I中央所开的孔内,电磁感应线圈2固定于支承盘I下,在所述探头座3内安装有热敏电阻5和热熔断器6,在探头座3的上面设有用非金属、非导磁材料微晶玻璃制成的探头保护件4,所述探头保护件4将所述热敏电阻5和热熔断器6封装在探头座3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非金属、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探头保护件4将热敏电阻5和热熔断器6封装在探头座3内,由于探头保护件4的材料为非金属、非导磁材料,因此不会电烹饪器具工作时因电磁场的变化而发热,使得热敏电阻5感应到的温度就是电烹饪器内胆底面的温度,电烹饪器的控制电路即能正常依据热敏电阻5感应到的温度对烹饪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不会产生错误动作,保证电烹饪器的正常工作;同时,热熔断器6也不会因支承盘I受热温度不断上升将盘中的探头座3熔化,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结构简单、控温准确、安全性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一切电磁加热的烹饪器产品之中,如电磁炉、电磁加热电饭煲、电磁加热电压力锅等等。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控制结构,包括支承盘(I)、电磁感应线圈(2)、探头座(3 ),其中探头座位于支承盘(I)中央所开的孔内,电磁感应线圈(2 )位于支承盘(I)下,在所述探头座(3)内安装有热敏电阻(5)和热熔断器(6),其特征是,在探头座(3)的上面设有用非金属、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探头保护件(4),所述探头保护件(4)将所述热敏电阻(5)和热熔断器(6)封装在探头座(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探头保护件(4)为微晶玻璃 或耐高温、耐磨拓树脂加工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控制结构,包括支承盘、电磁感应线圈、探头座,其中探头座位于支承盘中央所开的孔内,电磁感应线圈位于支承盘下,在所述探头座内安装有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其特征是,在探头座的上面设有用非金属、非导磁材料制成的探头保护件,所述探头保护件将所述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封装在探头座内。本实用新型的探头保护件不会因电磁场的变化而发热,使得热敏电阻感应到的温度就是电烹饪器内胆底面的温度,电烹饪器的控制电路即能正常依据热敏电阻感应到的温度对烹饪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结构简单、控温准确、安全性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A47J36/24GK203153463SQ20132017106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8日
发明者刘建华, 林锋 申请人:广东创迪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