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内胆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12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双内胆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内胆电饭煲,包括一壳体、两个锅体、两个盖体、两个加热组件、一隔热板以及一水汽排放组件。每个锅体分别通过一个加热组件对其进行加热,使得双内胆电饭煲既可同时工作,也可单独进行工作。当同时工作时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在两个锅体内分别蒸煮不同的食物,实现多种食物同时烹饪。并且通过一隔热板设置在两个锅体之间,可有效的防止两个锅体之间的热量发生相互传递。
【专利说明】双内胆电饭煲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具,具体涉及一种双内胆电饭煲。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电饭煲通常包括一壳体、一可拆卸的安装在其内部的锅体以及一用于加热锅体的加热组件。此种结构的电饭煲的功能有限,通常在煮饭的时候就不能煲汤,必须要等到饭煮好后,再把锅体空出来,然后才能煲汤,使用不方便,且增加了烹饪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双内胆电饭煲。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双内胆电饭煲,包括一壳体、两个锅体、两个盖体、两个加热组件、一隔热板以及一水汽排放组件;
[0006]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贯穿壳体的上表面;所述两个锅体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两个容置腔内;所述两个盖体均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隔热板固定地安装在壳体上,并位于两个容置腔之间;所述水汽排放组件安装在壳体上,并通过导管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两个加热组件分别用于给两个锅体加热。
[0007]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08]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每个所述盖体对应地覆盖在一个容置腔的上端。
[0009]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每个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一容置孔、一出气口、
以及一进气口。
[0010]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每个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一蒸汽筒;所述蒸汽筒可拆卸的安装在该容置孔内;该蒸汽筒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
[0011]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水汽排放组件包括一储水件、两个水汽加热单元以及若干导管;所述储水件的内部开设有一储水腔,该储水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上;所述水汽加热单元通过导管安装在储水件与盖体之间。
[0012]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每个水汽加热单元上连接有三个导管,分别为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连接在水汽加热单元上,另一端连接在盖体的出气口处;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连接在水汽加热单元上,另一端连接在盖体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导管的一端与水汽加热单元连通,另一端与储水件的储水腔连通。
[0013]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壳体还包括有两个锅体容纳壳,每个锅体容纳壳分别固定在一个容置腔内。
[0014]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每个所述锅体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锅体容纳壳内,且锅体的外壁与锅体容纳壳的内壁之间有间隙。[0015]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每个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一第一加热线圈、一第二加热线圈、以及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加热线圈固定在一个所述锅体容纳壳底壁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加热线圈固定在一个所述锅体容纳壳侧壁的外表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锅体容纳壳底壁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并与ー个所述锅体相抵持。
[0016]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隔热板由阻燃隔热材料制成。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ー种双内胆电饭煲,包括ー壳体、两个锅体、两个盖体、两个加热组件、ー隔热板以及一水汽排放组件。每个锅体分别通过一个加热组件对其进行加热,使得双内胆电饭煲既可同时工作,也可单独进行工作。当同时工作时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在两个锅体内分别蒸煮不同的食物,从而实现多种食物一起烹饪。并且通过在两个锅体之间安装ー隔热板,可有效的防止两个锅体之间的热量发生相互传递。
[0019]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双内胆电饭煲的两个锅体中的水汽排放组件在电饭煲在加热工作时,其可将电饭煲内的水汽进行循环利用,減少电饭煲内的水分的浪费,当加热工作完成吋,两个锅体内多余的水汽可共用一个水汽排放组件排出,防止多余的水分破坏锅体内食物的ロ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内胆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0022]图3为图2中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描述。
具体实施例
[0024]參照图1与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ー种双内胆电饭煲,包括ー壳体10、两个锅体20、两个盖体30、两个加热组件40、一隔热板50以及一水汽排放组件60。所述壳体10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容置腔11,所述容置腔11贯穿壳体10的上表面。所述两个锅体20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两个容置腔11内。所述两个盖体30分别以自由开闭的方式覆盖在所述壳体10的上表面上。所述隔热板50固定地安装在壳体10上,并位于两个容置腔11之间。所述水汽排放组件60安装在壳体10上,并通过导管61与所述盖体30连接。所述两个加热组件40分别用于给两个锅体20加热。
[0025]所述壳体10还包括有两个锅体容纳壳12,每个锅体容纳壳12均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并悬挂式地容置在一个容置腔11内。该锅体容纳壳12上形成有一与锅体20形状大致相同的容置空间(图未标)。
[0026]每个所述锅体20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锅体容纳壳12的容置空间内,且锅体20的外壁与锅体容纳壳12的内壁之间有间隙。
[0027]每个所述盖体30对应ー个容置腔11,以自由开闭的方式覆盖在容置腔11的上方,可用于将锅体20封闭在容置腔11内。所述盖体30上设置有一蒸汽筒31。该盖体30上开设有一容置孔32、一出气ロ 33、以及ー进气ロ 34。所述蒸汽筒31可拆卸的安装在该容置孔32内,该蒸汽筒31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图未标)该通气孔用于将壳体10的容置腔11与外界环境连通。
[0028]每个所述加热组件40包括一第一加热线圈41、一第二加热线圈42、以及ー温度传感器43,所述第一加热线圈41固定在ー个所述锅体容纳壳12底壁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加热线圈42固定在ー个所述锅体容纳壳12侧壁的外表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43安装在一所述锅体容纳壳12底壁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并与ー个所述锅体20相抵持。该两个加热组件40并联在加热电路上,然后可与外界电路进行连接通电,每个加热组件40分别与ー开关(图未标)串联。此种结构的电路,可使得该两个加热组件40分别单独进行工作。
[0029]所述隔热板50为阻燃性隔热材料制成,该阻燃隔热性材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技术手段,例如,有ー层隔热棉与ー层金属固定贴合制成,或者有两个金属层以及设置在两层金属层之间的一层隔热棉结构,所述的金属层可为铝、铜或者铁等金属制成。该阻燃性隔热材料可以有效的防止两个锅体20的热量相互传递。
[0030]參照图3,所述水汽排放组件60包括一储水件62、两个水汽加热単元63以及若干导管61。所述储水件62的内部开设有一储水腔621,该储水件62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10上。所述水汽加热单元通63过导管61安装在储水件62与盖体30之间。具体的,每个水汽加热单元63上连接有三个导管61,分别为第一导管611、第二导管612、第三导管613,所述第一导管611的一端连接在水汽加热单元63上,另一端连接在盖体30的出气ロ 33处;所述第二导管612的一端连接在水汽加热単元63上,另一端连接在盖体30的进气ロ 34连通;所述第三导管613的一端与水汽加热単元63连通,另一端与储水件62的储水腔621连通。所述水汽加热单元63内部为空心的,并在其内部安装有ー加热器。
[00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32]本实用新型的双内胆电饭煲,包括两个锅体20,每个锅体20分别通过ー个加热组件40对其进行加热,使得双内胆电饭煲既可同时工作,也可单独进行工作。当同时工作时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在两个锅体20内分别蒸煮不同的食物,从而达到減少烹饪时间。并且通过一隔热板50设置在两个锅体20之间,可有效的防止两个锅体20之间的热量发生相互传递。
[0033]以进行煮饭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双内胆电饭煲的水汽排放组件60进行说明:首先应将盖体30盖合在所述壳体10上,将所述锅体20封闭在所述壳体10的容置腔11内。为加热组件40通电,所述加热组件40为锅体20进行加热,锅体20内的水因加热形成水蒸汽,部分水蒸汽通过盖体30的出气ロ 33经过第一导管611进入水汽加热单元63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蒸汽经过第二导管612由进气ロ 34进入到所述锅体20内,其他部分的水汽通过蒸汽筒31排放到双内胆电饭煲的外部环境中。当加热组件40断电后,若盖体30未打开时,锅体20内的多余水蒸汽可通过第一导管611进入水汽加热単元63内,再有第三导管613进入到储水件62的储水腔621内。
[0034]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双内胆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两个锅体、两个盖体、两个加热组件、一隔热板以及一水汽排放组件; 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贯穿壳体的上表面;所述两个锅体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两个容置腔内;所述两个盖体均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隔热板固定地安装在壳体上,并位于两个容置腔之间;所述水汽排放组件安装在壳体上,并通过导管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两个加热组件分别用于给两个锅体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内胆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盖体对应地覆盖在一个容置腔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内胆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一容置孔、一出气口、以及一进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内胆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一蒸汽筒;所述蒸汽筒可拆卸的安装在该容置孔内;该蒸汽筒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内胆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排放组件包括一储水件、两个水汽加热单元以及若干导管;所述储水件的内部开设有一储水腔,该储水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上;所述水汽加热单元通过导管安装在储水件与盖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内胆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每个水汽加热单元上连接有三个导管,分别为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连接在水汽加热单元上,另一端连接在盖体的出气口处;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连接在水汽加热单元上,另一端连接在盖体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导管的一端与水汽加热单元连通,另一端与储水件的储水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内胆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有两个锅体容纳壳,每个锅体容纳壳分别固定在一个容置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内胆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锅体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锅体容纳壳内,且锅体的外壁与锅体容纳壳的内壁之间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双内胆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一第一加热线圈、一第二加热线圈、以及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加热线圈固定在一个所述锅体容纳壳底壁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加热线圈固定在一个所述锅体容纳壳侧壁的外表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锅体容纳壳底壁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并与一个所述锅体相抵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内胆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由阻燃隔热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A47J27/12GK203424780SQ201320458032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9日
【发明者】张梅 申请人:广州斯腾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