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508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卫生炒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尤其是烹调用的炒锅。
人们在煎炒烹调操作时,会有很多油烟自锅中溢出,不仅玷污了厨台灶具,而且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有害影响,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中国专利局1994年6月1日公告的一种“密闭旋转式炒锅”(公告号为CN2166741Y),该技术是在烹饪的圆形锅体上加有一个可转动、组合有锅铲、加料装置等的锅盖,实施密闭烹饪操作,但由于该锅上的锅铲是穿过锅盖的孔对锅内的食物进行翻炒,不符合厨师的操作习惯,使用甚为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防止油烟溢出,又符合厨师操作习惯的卫生炒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卫生炒锅由锅体和锅盖两部分组合而成,锅体边上装有手把,在锅体边上顶端,即锅口,设置有外凸缘;与锅体配合的锅盖,其盖口的形状和大小与锅口相对应,锅口内侧尺寸大小还可以稍大于盖口外侧尺寸的大小,并在盖口处设置一止口,使盖口部分嵌入锅口内并搭在止口上。盖口的边上还设有勾扣和把手,当勾扣勾上锅口凸缘上时,位于勾扣对面的手把洽好与锅体上的手把相对正,当手握住锅体锅盖的手把时,可使锅体锅盖合为一体作密闭操作任厨师作抛炒操作而不会脱离。
上述锅体也可制成在手把安装处边高最低而其对面的边高最高的不等高锅边结构,在手把对面部分的锅边还向手把一边倾斜,而且该部分锅边与锅底面的接合部为大圆弧过渡,其曲率半径至少大于20毫米。
上述的卫生炒锅锅口形状可制成圆形,也可制成方形;锅体部分的锅底可制成凹底也可制成平底;锅盖部分的顶面可以是凸顶也可制成平顶;所述的勾扣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分别安装在手把对面盖口的部分边域内,该区域为二分之一以下的盖口部分,最好在盖口的三分之一部分内;为使烹饪时观察到锅内的食物的颜色和翻动情况,锅盖顶面可以镶嵌玻璃等耐温透明无毒材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不仅具有密闭操作炒锅的卫生特点,而且习惯于厨师的抛翻操作,由于锅体手把对面锅边较高且与锅底圆滑过渡,使食物在锅内抛翻更加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半剖视示意图。
如图所示,卫生炒锅由锅体1和锅盖2两部分组成,锅体边上装有手把3,锅口上制成向外翻的凸缘6,锅盖2的边上设置的勾扣5勾上上述外凸缘6并盖上锅体1时,装在勾扣5对面边上的手把4正好与锅体1上的手把3对正,锅体1的锅口内侧略大于锅盖口外侧的尺寸,并在锅口处设有止口7,使锅盖部分嵌入锅口而搭在止口7上。图中锅体1为平低,锅边呈前高后低形状,前部锅边稍向手把3、4方向倾斜并与锅低呈大圆弧过渡,锅盖2为平顶,边高是相等的,锅盖2盖上锅体1时,该炒锅前部形成一个较大的空腔以便于食物在锅内抛翻。
权利要求1.一种卫生炒锅,含有锅体(1),锅盖(2)和手把(3),其特征是在所述锅体(1)边上装有手把(3),在锅边上端锅口设有外凸缘(6);所述锅盖(2)的盖口形状与大小与锅口的形状与大小相对应,在其边上设有勾扣(5),在勾扣(5)对面的锅盖边上设有上把手(4),当锅盖(2)上的勾扣(5)勾上锅体(1)上的外凸缘(6)并盖到锅体(1)上时,上手把(4)正好与锅体(1)上的手把(3)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炒锅,其特征是所述锅体(1)周边高度不等,在装有手把(3)的边高最低,而其对面上的边高为最高,手把(3)对面部分的锅边向手把(3)一边倾斜,而且该部分锅边与锅底面的接合部为大圆弧过渡,其曲率半径至少大于2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卫生炒锅,其特征是所述锅体(1)上的锅口内侧尺寸稍大于锅盖(2)盖口的外部尺寸,所述锅口上还设有止口(7),当锅盖(2)盖到锅体(1)上时,盖口部分嵌入锅口内而搭在止口(7)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卫生炒锅,其特征是所述锅盖(2)顶部镶嵌有一块透明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生炒锅,其特征是所述锅盖(2)顶部镶嵌有一块透明玻璃。
专利摘要一种炊事用卫生炒锅,由在锅口上设有外凸缘和手把的锅体和在盖口边上设有钩扣和手把的锅盖组成,在锅盖上的钩扣勾上锅体外凸缘时,可将锅体锅盖上的把手对齐而将两者合成一体,握住锅体锅盖手把可使该卫生炒锅实现密闭下的抛炒操作,防止烹调油烟的溢出。
文档编号A47J37/10GK2267740SQ9621294
公开日1997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18日
发明者黄日金 申请人:黄日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