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41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吸尘器,特别涉及减低电动吸尘器的噪音的技术。
以往,电动吸尘器是在吸尘器本体形成有集尘室及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且由形成于吸尘器本体的吸入口所吸引的空气是经过集尘室及电动送风机收容室而从排气口排出,然而近年来随着吸入力增大的要求,而使电动送风机的驱动音及送风声所造成的噪音增大,进而给使用者不愉快的感觉。
因此,为了减低电动吸尘器的噪音,已知有例如日本实开昭57-27244号公报(A47L9/00)所示,将电动吸尘器的排气流路形成涡旋状,以减低电动吸尘器的噪音。
然而,仅仅使在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内的电动吸尘器的排气流路变长,不会充分地减低噪音。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低噪音的电动吸尘器。
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线盘收容部,邻接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该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收容部连通;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收容部,并与排气室连通;其中在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上述马达箱的开口侧形成较上述开口部小而与线盘收容部连通的通气孔。
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线盘收容部,邻接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该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收容部连通;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收容部,并与排气室连通;其中改变上述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间隔。
本发明的第3方案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线盘收容部,邻接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该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收容部连通;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收容部,并与排气室连通;其中使线盘收容部的连通孔的面积较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与马达箱的间隔的面积小。
本发明的第4方案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线盘收容部,邻接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该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收容部连通;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收容部,并与排气室连通;其中使排气室的断面积较上述孔的面积大。
本发明的第5方案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壳盖,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之间存有间隔并配设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上方;空间部,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侧方;线盘收容部,配设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下方,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该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收容部连通;回旋流路,由上述开口朝向开口部,而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旋于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之间;以及排气流路,自上述开口部连通至上述排气口本发明的第6方案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壳盖,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之间存有间隔并配设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上方;空间部,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侧方;凹部,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下方;线盘盒,配设于该凹部,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该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盒连通;回旋流路,由上述开口朝向开口部,而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旋于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之间;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盒,并与排气室连通。
本发明的第7方案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线盘收容部,邻接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而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回旋流路,朝向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而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旋于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之间;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收容部,并与排气室连通;其中使上述线盘收容部的电线引出口位于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开口部相反侧。
本发明的第8方案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线盘收容部,邻接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该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收容部连通;回旋流路,由上述开口朝向上述开口部,而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旋于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之间;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收容部,并与排气室连通;其中在上述排气口内面的开口部侧配设有非通气性构件。
本发明的第9方案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线盘收容部,邻接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而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收容部连通;回旋流路,由上述开口朝向上述开口部,而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旋于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之间;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收容部,并与排气室连通;其中在排气室的上述马达箱的开口侧形成有排气口。
本发明的第10方案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藉助隔壁将内部区隔成集尘室及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吸入口,形成于吸尘器本体,并连通至集尘室;电动送风机,被收容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及连通口,形成于上述隔壁,使集尘室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连通;其中在上述连通口周缘朝向电动送风机的吸气口形成环状的筒状体。
本发明的第11方案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藉助隔壁将内部区隔成集尘室及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吸入口,形成于吸尘器本体,并连通至集尘室;电动送风机,被收容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及连通口,形成于上述隔壁,而使集尘室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连通;其中使上述连通口形成于相对于电动送风机的吸入口下方侧,以闭塞电动送风机的吸入口的上方侧。
本发明的第12方案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具有集尘室及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电动送风机,被收容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及排气口,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其中与排气口之间存有间隔而配设遮音板,且上述遮音板具有多个排气用开口,并使排气用开口间的格板部大体朝向上述排气口。
本发明的第13方案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具有集尘室及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电动送风机,被收容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排气口,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以及滤清器,配设于该排气口;其中在上述滤清器的排气室侧配设遮音板,且上述遮音板具有多个排气用开口,并使排气用开口间的格板部大体朝向上述排气口。
本发明的第14方案的电动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具有集尘室及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及电动送风机,藉助防振垫而被收容支持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其中将支持构件介设于上述防振垫与吸尘器本体之间,且重叠硬度或材料不同的多种材料来构成该支持构件。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动吸尘器的剖面图。
图2为图1重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3为图1重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4为图1取下上壳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A线剖面图。
图6为图4中的B-B线剖面图。
图7为下壳体的俯视图。
图8为线盘盒的上构件的侧视图。
图9为线盘盒的上构件的俯视图。
图10为装有制动臂的上构件的俯视图。
图11为下壳体的剖面图。
图12为滤清器壳盖的平面图。
图13为重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14为防撞构件的上视图。
图15为防撞构件的侧视图。
图16为防撞构件的剖面图。
图17为吸尘器本体的后侧视图。
图18为显示排气口部分的平面图。
图19为遮音板的平面图。
图20为显示使手柄倒下的状态的重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21为显示使手柄立起的状态的重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22为吸尘器本体的侧视图。
图23为吸尘器本体的俯视图。
图24为显示使手柄立起的状态的吸尘器本体的侧视图。
图25为显示使手柄立起的状态的部分剖面的侧视图。
以下,依据附图来详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1是由上下壳体2、3、下述的集尘室21、壳盖31、收容室盖23及线盘盒49所构成的吸尘器本体,藉助隔壁而将上述收容室所形成的空间内区隔成前后,而在前方及后方分别形成可拆装地收容有未图示的集尘袋的集尘室5及收容有电动送风机6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
8为形成于上述隔壁4中央部的连通口,藉助该连通口而使集尘室5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连通。上述连通口8相对于电动送风机6的吸气口9而形成于下方侧,并藉助隔壁4而闭塞电动送风机6的吸气口的上部。
10是可拆装地装设于上述隔壁而配设于集尘室5内的滤清器壳盖,其装设有滤清器11。上述滤清器壳体10面对着上述隔壁4的连通口8而形成开口12,用于闭塞上部。且藉助隔壁4及滤清器壳体来闭塞电动送风机6的吸入口的上部,而可遮断自电动送风机6的吸入口9朝斜上方漏出的噪音,进而可减低噪音。
13是形成于上述隔壁4的后面并朝向电动送风机6而与电动送风机6的吸入口略成同心圆状的圆筒状肋,且使其端部接近于上述电动送风机6的吸入口9,而可防止自电动送风机6朝向集尘室5所产生的噪音扩散至周围方向,进而更减低噪音。
14是形成于上述下壳体2前部而与上述集尘室5连通的吸入口,且其可拆装地连接有未图示的可挠性软管。上述吸入口14配设于隔壁4的连通口下方,大体在吸入口、连通口8及电动送风机6的吸入口9的直线上。可有效地将由吸入口14所吸入的空气吸入至电动送风机6的吸入口9。
15是配设于上述下壳体3前部侧方的防撞构件,且与在下述集尘盖闭基时抵压于集尘盖21而封闭集尘盖21开口缘的封闭部16形成一体。17是形成于上述防撞构件15的贯穿孔,贯穿有一体形成于下壳体3的肋部18,且在该肋部18形成有连接配设于吸入口14的未图示的端子及未图示的控制基板的导线19的保持部20。上述防撞构件15的上部被上壳体2所覆盖,且在上壳体2与下壳体3之间夹持防撞构件15,而可靠地固定防撞构件15,进而防止防撞构件15的脱离,同时藉助上壳体2来覆盖导线19及肋部18等,而防止导线19露出外部。
21是可开闭地闭塞上述集尘室5上方开口的集尘盖。22是形成于上述集尘盖21配件的收容室,收容有未图示的间隙用吸入构件等的配件且可开闭地被收容室盖23所闭塞。由于在集尘盖21形成有配件收容室22,同时设有收容室盖23,故可更可靠地隔断自集尘盖21朝向使用者漏出的噪音,而可减低使用者所承受的不愉快感觉。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藉助使立设于下壳体3的直立壁24及由上壳体2下垂形成的下垂壁25抵接而被区隔形成。26是形成于上述下壳体3的直立壁的外侧而与直立壁24存有间隙的外壁,且延伸设置成大体与上壳体2的下垂壁25的基部同高,而在组合上下壳体2、3的状态下,使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的侧部成为具有二重壁构造。在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上面贴有由毛毡所构成的吸音材料27,同时在上述下垂壁25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外侧亦贴有由毛毡所构成的吸音材料28。
29是形成于上述外壁26的车轮保持部,且在车轮保持部29以可转动方式支持车轮30。上述车轮形成大体遮盖电动送风机6的侧部的直径。
31是与上述壳体2存有间隙并配设于上述壳体2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上部的壳盖,且藉助配设有壳盖31而使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的上方成为二重壁构造。在上述壳盖31内面贴有由毛毡所构成的吸音材料32。
33是配设于上述电动送风机6的前面的整流板,且被夹持于支持上述电动送风机6的缓冲体34与电动送风机6之间,并在整流板33的中央部形成有连通至电动送风机6的吸气口9的开口筒状部35,可使朝向电动送风机6的空气平顺地被电动送风机6的吸入口吸入。
36是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6的后部的合成树脂制的马达箱,且将其前面开口端安装于上述缓冲体34的后方端部,可以缓冲体34及马达箱36来覆盖电动送风机6。37是安于上述电动送风机6的后部的弹性材料,其保持上述马达箱36的后端部,同时被下述隔板所支持而固定电动送风机6。
在本实施例中,38是形成于马达箱36侧面的一部分而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底面一侧的开口,可将上述电动送风机6的排气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的一侧排出。且自上述开口37所排出的排气在马达箱37的外周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内面之间回旋,并经过下述开口部而流入至线盘盒49。39是朝向上述马达箱36的开口而配设的由毛毡所构成的吸音材料,其形成引导由上述开口所排出的排气回旋于形成于马达箱36外周与内面之间的排气流路的形状。
上述马达箱36外周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侧壁,亦即上壳体2的下垂壁25及下壳体3的直立壁24的间隔形成较马达箱36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上壁的间隔宽,藉助改变形成于马达箱36外周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内面之间的排气流路的断面积,使排气收缩、扩散,进而减低噪音。
40是突出形成于上述马达箱36的卡合部,其接近于由上述上壳体2下垂形成的卡止部,在被施加落下等的冲击时,藉助卡合部40抵接于卡止部41而阻止电动送风机6的移动,进而可防止在被施加落下等的冲击时吸尘器本体1破损。
42是构成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的后壁的隔板,且藉助该隔板42而在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后方区隔形成排气室43,同时藉助隔板42而遮断由电动送风机6朝向后方所透过的噪音,进而可减低噪音。上述隔板42支持弹性体37,防止冲击所造成的电动送风机6的移动。在上述隔板42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贴有毛毡等的吸音材料44,可更加减低漏至吸尘器本体1后方的电动送风机6的噪音。
45是形成于下壳体3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底面的多个通气孔,且经过通气孔45而使由马达箱36的开口38所排出的空气的一部分流入至下述的线盘盒49,以提高线盘48的冷却效率。
46是形成于下壳体3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底面另一侧的开口部,且由上述马达箱36的开口38所排出而在形成在马达箱36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内面之间的排气流路回旋的电动送风机6的排气(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吸尘器本体1后方观察回旋成倒“ ”字状)经过开口部46而排出至线盘盒49。
47是形成于上述下壳体3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下方的凹部,其配设有以可绕垂直轴转动方式收容线盘48的线盘盒49。上述线盘盒49由上下构件50、51构成,并以上下构件50、51覆盖上述线盘48,且在构成线盘盒49的状态下装于吸尘器本体1的凹部47。
52是以可在水平方向摇动的方式配设于线盘盒49的上构件51的制动臂,且藉助操作配设于上述吸尘器本体1的线盘钮53,而可摇动操作制动臂52,进而解除线盘48的制动滚子54的卡合,以卷起电线。制动臂52在将线盘48配设于凹部47的状态下位于上述下壳体3的开口部46的吸尘器本体1后方。55是形成于上述上构件50的突出部,其卡合于制动臂52的制动滚子54的支持部56,在操作线盘钮53时,即使施加垂直方向的力于制动臂52,制动臂亦不会朝垂直方向移动,而导向水平方向移动。
57是配设于覆盖上述下壳体3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底部的制动臂52的位置的具有非通性的壳盖构件,在本实施例中,由消音材料所构成。在形成在上述马达箱36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之间的排气流路回旋的电动送风机6的排气撞及壳盖构件57,藉助壳盖构件57来消音,同时藉助壳盖构件57将排气导入至开口部46,使排气不会直接撞及线盘48的制动臂52,而有效率地导向开口部46,并集中地流入线盘盒49内,进而藉助使回旋的空气撞及制动臂52来使空气成为紊流,以防止噪音的发生。
又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以非通气性的消音材料来覆盖制动臂52,但是也可使覆盖制动臂52的部分与下壳体3一体形成。在此构造中,最好在覆盖下壳体3的制动臂52的部分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侧贴装消音材料。
上述线盘盒49在配设于凹部47的状态下,使电线引出口58位于与下壳体3的开口部46相反侧,由于作为对回旋于马达箱36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之间的空气的线盘盒49侧的出口的开口部46为自电线引出口58最远的位置,故流入至线盘盒49内的空气不易自电线引出口58流出至吸尘器本体1,可防止排气流路的短路,进而不会降低噪音的抑制效率。
在上述线盘48的上侧壁形成有多个孔59,经过下壳体3的开口部46及孔59而将电动送风机6的排气引导至线盘48。在将上述线盘盒49配设于吸尘器本体1的凹部47的状态下,藉助马达箱36、下壳体3及线壳盒49而使电动送风机6的下方形成三重壁构造。
60是形成于上述线盘盒49的上构件50的连通孔,61是形成于上述线盘盒49的上构件50的集尘室5侧面的吸气缝,自上述马达箱36的开口38所排出的电动送风机6的排气的一部分经过上述下壳体3的开口部46而流入至凹部47,进而经过连通孔60及吸气缝61而流入至线盘盒49。
此时,连通孔60及吸气缝61的面积较在马达箱36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之间的断面积小,而由于电动送风机6的排气在连通孔60及吸气缝61收缩,且在线盘盒49内扩散,故可减低噪音。
62是形成于上述线盘盒49的上构件50的排气室43侧的排气缝,且经过该排气缝62来连通线盘盒49内及排气室43,由于排气自线盘盒49流向排气室时,排气在排气缝62收缩后,在排气室43扩散,故可减低噪音。
63是贴装于上述排气室43底部的吸尘器本体1背面侧而朝向排气缝62的由毛毡等所构成的吸音材料,由排气缝62所排出的排气撞及吸音材料63,而可减低噪音。64是贴装于上述隔板42的排气室42的由毛毡等所构成的吸音材料。
65是大体全面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1的排气室43后部的多个排气口,在该排气口65的吸尘器本体1内侧配设有形成蛇腹状的滤清器。67是贴装于上述排气室43背面侧的具有难通气性的被覆构件,其亦覆盖排气口65的滤清器66的内面侧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下壳体3的开口部46侧,可防止自上述线盘盒49经过排气缝62而流入至排气室43的空气从排气口65的开口部46侧部分集中地排出至吸尘器本体1外,藉助将排气分散衰减后自排气口65排出至排气室全体。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粗毛毛毡当作上述被覆构件67。
68是配设于上述滤清器66的排气室43侧的大体成透明的由合成树脂材料所构成的隔音板,其形成多个排气口69,并使排气用开口69间的格板部70大体朝上述排气口65,并自排气用开口69将排气经过滤清器66而从排气口65排出,同时可藉助遮音板68的格板部而遮断自排气口65漏出的噪音。
上述隔音板68的排气用开口69延伸设置至被覆构件67所覆盖的部分为止,并藉助形成蛇腹状的滤清器66而使通过被覆构件67的排气自排气口65排出,以提高排气效率。
71是在将壳盖31装于上壳体2的状态下,自吸尘器本体1的上面横过侧面而形成的台阶部,且在该台阶部71侧面的集尘盖21侧形成有长孔72于壳盖31,同时在上壳体2形成有朝向长孔72的支持部73。74是形成于上述台阶部71上面的集尘盖21侧的圆弧状槽,用以令下述手柄75的转动轴侧端部转动。
75是以可转动的方式将转动轴76枢设于上述长孔72及支持部73而配设于台阶部71的手柄,且在使手柄75倒下的状态下,构成自吸尘器本体1的上面横过侧面的外观的一部分。上述手柄75在立起时,使转动轴76侧端部在形成于上壳体2上面的圆弧状槽74转动。在手柄75立起时,转动轴76侧端部位于圆弧状槽74内,因而即使施加使转动轴76自长孔72及支持部73脱落的力于手柄75,手柄75也不会脱落。
且若驱动电动送风机6,则自吸入口14所吸入的空气通过集尘室5而被吸入至电动送风机6,以冷却电动送风机6,由马达箱36的开口38排出。由开口38所排出的排气撞及消音材料39而被引导成回旋于形成在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内面与马达箱36外面之间的排气流路。由于自开口38所排出的排气撞及消音材料39,故能够有效地减低自马达箱36的开口所漏出的电动送风机6的噪音。又由于贴装消音材料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内面,故可使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内面平滑,使排气平滑地回旋,进而可抑制噪音的发生,同时可藉助消音材料来消音,而可减低噪音。
自马达箱36所排出的排气的一部分经过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底面的通气孔45及线盘盒49的连通孔57而被引导至线盘盒49,同时大部分回旋于马达箱36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之间,并藉助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底面来流入至凹部47,进而藉助线盘盒49的吸气缝61及连通孔60来引导至线盘盒49。
藉助自马达箱36的开口38侧的通气孔45被导入至线盘盒49内的排气以及自形成于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底面的马达箱36的开口38相反侧的开口部46所引导的排气而均匀地冷却线盘48全体,之后被引导至线盘盒49内的排气由线盘盒49的排气缝62排出。自排气缝62所排出的排气撞及贴装于排气室43背面侧的消音材料63而被消音,进而自吸尘器本体1背面侧的排气口65排出。
在隔壁4的电动送风机6的侧面形成有接近于电动送风机6的吸气口9的圆筒形肋13,可防止噪音自隔壁4与电动送风机6之间朝周围方向扩散。又藉助隔壁4的滤清器壳盖10来闭塞电动送风机6的吸气口9的上部,同时在集尘盖21形成有配件收容室22及收容室盖23,可减低自电动送风机6的吸气口9的上部朝斜前上方漏向使用者的噪音,以减低使用者所感觉得到的噪音,进而可减低不愉快的感觉又藉助马达箱36来覆盖电动送风机6,同时藉助上下壳体2、3的直立壁24、下垂壁25及外壁26来覆盖电动送风机6的侧方而成为二重壁构造,并藉助上壳体2及壳盖31来覆盖电动送风机6的上方,从而成为二重壁构造,又藉助构成下壳体3及壳盖31而在电动送风机6下方形成三重壁构造,此外在上述二重壁构造及三重壁构造包括马达箱36而以三重或四重的壁来构成电动送风机6的全部周围,进而可更加抑制电动送风机6的噪音。
又自马达箱36的开口38所排出的空气回旋于形成在马达箱36外周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内面之间的排气流路,可增长流路,进而抑制噪音,且籍助改变排气流路的断面积,可抑制噪音。
此外,将此排气的一部分自形成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底面的马达箱36的开口38侧的通气孔45被引导至线盘盒49内,同时将此排气的大部分形成于与马达箱36的开口38侧相反侧的开口部46而被引导至线盘盒49,进而可有效地冷却线盘48。
在排气自马达箱36的开口38被排出至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内时,将电动送风机6的排气扩散,同时在自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侧壁与马达箱36之间朝向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上壁之间时,使流路的断面积变窄,使排气收缩,进而再在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的另一侧壁与马达箱36之间扩散,同时回旋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内壁与马达箱36之间。
且电动送风机6的排气在经过形成于下壳体3的开口部46及线盘盒49的连通孔60而被引导至线盘盒49内时收缩,并在线盘盒49内扩散后,在经过线盘盒49的排气缝62而流入至排气室43时收缩,再在排气室43内扩散,由排气口56排出,又藉助交互地使排气扩散及收缩,可抑制电动送风机6的排气所造成的噪音。
又将电动送风机6的排气引导至线盘盒49内而冷却线盘48后,排出至电动送风机收容室7后方的排气室65,可以自窄的空间排出至大的空间来减低流速,进而可减低噪音。
此外,由于将隔音板68的格板部70大体朝排气口65,故可抑制来自排气口65的噪音的漏出,可减低噪音。来自排气室43的排气自排气用开口69经过滤清器66从排气口65排出,进而不藉助遮音板68来阻碍排气。又由于遮音板以大体透明的材料来构成,故在由吸尘器本体1背面观看时,遮音板不显眼,所以不影响外观。
依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内回旋后,引导至线盘收容部及排气室,增长了排气流路,可减低噪音,同时在线盘收容部中可冷却线盘。
又自马达箱的开口所排出的排气的大部分回旋于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间隙,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亦藉助形成于马达箱开口侧的通气口而流入至线盘收容部,故可达到充分地冷却线盘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内回旋后,引导至线盘收容部及排气室、增长了排气流路,因而可减低噪音,同时在线盘收容部中可冷却线盘。
又改变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间隔,可使排气收缩、扩散,进而可达到更减低电动送风机的排气所造成的噪音等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内回旋后,引导至线盘收容部及排气室,增长了排气流路,因而可减低噪音,同时在线盘收容部中可冷却线盘。
又使线盘收容部的连通孔的开口面积较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间隔的断面积小,故电动送风机的排气流入线盘收容部时收缩,而通过线盘收容部使之扩散,因而可达到更减低电动送风机的排气所造成的噪音等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第4方案,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内回旋后,引导至线盘收容部及排气室,增长了排气流路,因而可减低噪音,同时在线盘收容部中可冷却线盘。
又使排气室的断面积较线盘收容部的孔的面积大,可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自线盘收容部流入至排气室时扩散,因而可达到更减低电动送风机的排气所造成的噪音等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第5方案,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内回旋后,引导至排气室,增长了排气流路,进而可减低噪音。
又以马达箱覆盖电动送风机,同时各以二重壁来构成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上方、侧方、后方、下方,以三重壁来覆盖电动送风机的周围,进而可抑制电动送风机的透过音而达到减低噪音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第6方案,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内回旋后,引导至线盘收容部及排气室,增长了排气流路,因而可减低噪音,同时在线盘收容部中可冷却线盘。
又以马达箱覆盖电动送风机,同时各以二重壁来构成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上方、侧方、后方、下方,以三重壁来覆盖电动送风机的周围,因而可达到抑制电动送风机的透过音而减低噪音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第7方案,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内回旋后,引导至排气室,增长了排气流路,因而可减低噪音。
又使线盘收容部的电线引出口位于与吸尘器本体的开口侧的相反侧,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相对于线盘收容部的流入口成为离电线引出口最远的位置,故排气不易自电线引出口流出至吸尘器本体外,可防止排气流路的短路,进而可达到防止排气的噪音抑制效率得以提高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第8方案,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内回旋后,引导至排气室,增长了排气流路,进而可减低噪音。
又在排气口的开口部侧配设具有非通气性的被覆构件,使自线盘收容部并经过孔而流入至排气室的空气不会扩散至排气室内,可防止自排气口的开口部附近部分集中地排出至吸尘器本体外,进而因排气扩散至排气室内而被衰减,故可达到抑制于排气口噪音的产生等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第9方案,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在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内回旋后,引导至排气室,增长了排气流路,进而可减低噪音。
又在排气室的一侧形成排气口,使自线盘收容部并经过孔而流入至排气室的空气不会扩散至排气室内,可防止自排气口的开口部附近部分集中地排出至吸尘器本体外,进而因排气扩散至排气室内而被衰减,故可达到抑制于排气口的噪音的产生等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第10方案,自电动送风机的吸气口所吸引的空气撞及风扇时所产生的撞击声以及风扇马达所产生而放出至电动送风机的吸气口的声音不会扩至外方,而聚集于设在隔板的筒状体的狭窄处的声音撞及筒状体后放出至宽广的空间,故与音响箱效果相似而使放射音衰减,进而可达到抑制在排气口产生噪音等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第11方案,构件简单且可抑制自电动送风机的吸气口朝向使用者的噪音的泄漏,进而达到可使噪音减低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第12方案,不阻碍排气,可抑制来自排气口的噪音的泄漏,进而可减低噪音,同时可防止针等自排气口进入至吸尘器本体内,以达到提高安全性等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第13方案,可净化排气而排出,同时不阻碍排气,可抑制来自排气口的噪音的泄漏,进而可减低噪音,同时可防止针等自排气口进入至吸尘器本体内,具有提高安全性等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第14方案,构造简单且可抑制电动送风机的振动传导至吸尘器本体,可达到使噪音减低等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线盘收容部,邻接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该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收容部连通;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收容部,并与排气室连通;在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上述马达箱的开口侧形成较上述开口部小而与线盘收容部连通的通气孔。
2.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线盘收容部,邻接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该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收容部连通;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收容部,并与排气室连通;改变上述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间隔。
3.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线盘收容部,邻接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该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收容部连通;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收容部,并与排气室连通;使线盘收容部的连通孔的面积较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与马达箱的间隔的面积小。
4.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于前方形成集尘室,且于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线盘收容部,邻接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而以可转动之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该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收容部连通;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收容部,并与排气室连通;使排气室的断面积较上述孔的面积大。
5.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壳盖,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之间存有间隔地配设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上方;空间部,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侧方;线盘收容部,配设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下方,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该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收容部连通;回旋流路,由上述开口朝向开口部,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旋于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之间;以及排气流路,自上述开口部连通至上述排气口。
6.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壳盖,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之间存有间隔地配设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上方;空间部,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侧方;凹部,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下方;线盘盒,配设于该凹部,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该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盒连通;回旋流路,由上述开口朝向开口部,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旋于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之间;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盒,并与排气室连通
7.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线盘收容部,邻接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而以可转动之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回旋流路,朝向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而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旋于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之间;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收容部,并与排气室连通;使上述线盘收容部的电线引出口位于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开口部相反侧。
8.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线盘收容部,邻接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而以可转动之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排气口,形成于该吸尘器本体的排气室;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该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收容部连通;回旋流路,由上述开口朝向上述开口部,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旋于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之间;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收容部,并与排气室连通;在上述排气口内面的开口部侧配设有非通气性构件。
9.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在前方形成集尘室,且在后方形成收容电动送风机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线盘收容部,邻接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可转动的方式收容线盘;排气室,区隔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马达箱,至少覆盖上述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侧;开口,形成于该马达箱,并朝向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一侧;开口部,形成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线盘收容部连通;回旋流路,由上述开口朝向上述开口部,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旋于马达箱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之间;以及孔,形成于上述线盘收容部,并与排气室连通;在排气室的上述马达箱的开口侧形成有排气口。
10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藉助隔壁将内部区隔成集尘室及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吸入口,形成于吸尘器本体,并连通至集尘室;电动送风机,被收容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及连通口,形成于上述隔壁,使集尘室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连通;在上述连通口周缘朝向电动送风机的吸气口形成环状的筒状体。
1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藉助隔壁将内部区隔成集尘室及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吸入口,形成于吸尘器本体,并连通至集尘室;电动送风机,被收容于上述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及连通口,形成于上述隔壁,使集尘室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连通;使上述连通口形成于相对于电动送风机的吸入口下方侧,以闭塞电动送风机的吸入口的上方侧。
12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具有集尘室及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电动送风机,被收容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及排气口,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与排气口之间存有间隔地配设隔音板,且上述遮音板具有多个排气用开口,并使排气用开口间的格板部大体朝向上述排气口。
13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具有集尘室及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电动送风机,被收容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排气口,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以及滤清器,配设于该排气口;在上述滤清器的排气室侧配设隔音板,且上述隔音板具有多个排气用开口,并使排气用开口间的格板部大体朝向上述排气口。
14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本体,具有集尘室及电动送风机收容室;以及电动送风机,藉助防振垫而被收容支持于该吸尘器本体的电动送风机收容室;支持构件介设于上述防振垫与吸尘器本体之间,且重叠硬度或材料不同的多种材料来构成该支持构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减低噪音的电动吸尘器。该电动吸尘器在吸尘器本体的前方配设有集尘室,并在后方以上下方式配设有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及线盘盒,并在电动送风机收容室后方形成排气室,其中以马达箱覆盖电动送风机,并在马达箱外周部的一侧形成开口,同时在与电动送风机收容室的开口相反侧形成有连通至线盘盒的开口部,且在线盘盒的后方壁形成有连通线盘盒内及排气室的缝。
文档编号A47L5/12GK1187335SQ9710870
公开日1998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7日
发明者杂古昭彦, 齐藤和雄, 小寺定基, 森田明宏, 藤吉俊行, 小林利造, 末次直树, 会田谦次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