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台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37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跑步台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跑步台的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有关跑步台的缓冲结构,一般是跑步机具有一框架,框架相对内侧装设有可循环运动的跑步带;其前端底部两侧设有支撑杆,可将框架托起与地面保持适当的高度,另端底部设有一固定座;一与框架宽度相同的弹片,其具一适当长度,该弹片一前端锁固在固定座的底部,另端底部两侧向下固设有对称的脚架,可置放于地面;而该结构的弹片与框架之间相距有适当的高度,以使该结构的框架后端可藉由固定座所连结的弹片,达到具一上下弹力振动的功能;其中,框架两侧位在弹片处设有对称贯穿孔,并且套设一周缘设有齿环的调整杆,该调整杆的上下端面分别贴触在框架与弹片的相对内侧面,而框架供调整杆贴触的端面是形成有适当长度的齿条,可供调整杆的齿环啮合定位,据此,移动调整杆前后位移可改变弹片后段部与框架连结的悬空距离,即达到改变框架后端部的避震弹力的大小;上述结构虽然具有避震以及可调整弹力大小的功能,但其缺点是1、框架后端底部仅藉由一弹片连结将其托起,使得框架在垂直受力时,会产生连续振动频率的现象,此频率若与使用者的运动步伐频率有所落差,则脚部在踩踏时,使用者无法判断出跑步带的正确高度,此状况容易造成该部位的运动伤害;2、框架后端底部主要利用其所连结的弹片,令其后端可呈一腾空托起状态,以达到具弹力吸震功效;据此,该框架后端所连结的弹片长度是有所限制的;弹片若过长,则其后端上缘会完全贴触在框架底面,而丧失其应有的功能;若过短,则会有降低其吸震的功能,所以,弹片仅能设定在固定的长度范围内,以致该结构设计的调整避震结构功效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跑步台的缓冲结构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跑步台的缓冲结构,该跑步台一端枢设在一框架后端相对内侧,该框架则提供可枢设于跑步机的基座相对内侧,该跑步台位在前端两侧与框架前端相对内侧之间连结设立有一缓冲结构,从而使该跑步台受力振动时,具有较佳吸收能量及较佳缓和弹性力的效能;其结构包括一框架前端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对称前滑轮、底滑轮及导管,导管于轴向设有一调整螺杆,并依序套置一设有内螺孔的滑块、弹簧、限位块;该调整螺杆末端接设有调整装置,可调整弹簧的压缩或拉伸负荷值;一设于跑步台前端两侧设有对称双纵向穿孔,可供两钢索一端穿套定位,后端两侧枢设在框架后端相对内侧;两组硬质绳索,一端穿套在框架的导管内固定于限位块上,另端贴抵在底滑轮下方,并绕过前滑轮,再由跑步台上方穿过其穿孔予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跑步台具有一最佳的吸震功效,而且可利用操作调整装置带动装设在框架两侧的调整螺杆同步限位转动,进而调整滑块前后位移,以改变弹簧的压缩负荷,即达到可调整跑步台吸震缓冲弹力大小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组合仰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俯视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设有马达带动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组合俯视参考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组合侧视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组合俯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该跑步台10是枢设在框架20的相对内侧,而该框架20是可枢设在跑步机的基座相对内侧(该部份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创作重点,所以此图并未画出);位在跑步台10与框架20之间设计装设有一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包括于框架20的前端相对内侧分别依序设有对称的前滑轮21、底滑轮22、及导管23,该前滑轮21和底滑轮22都设有两环槽211、221,可提供双绳索30分置限位;该导管23内于轴向套设有一调整螺杆24,并依序于调整螺杆24上套置一设有内螺孔251的滑块25、一压缩弹簧26、一限位块27;其中,该导管23前端本实施例设为封闭端(也可设计成开放端),另端为开放端,该封闭端横向间隔适距各设有一穿孔231,近开放端缘设有平行横杆232,另,导管23于上下管壁设有对称导槽233;该调整螺杆24前端为螺纹段241可供滑块25的内螺孔251螺合,另端设有凹环槽242,可供导管23的平行横杆232夹制,使其受限仅能作定点转动的功能,加上调整螺杆24套设有滑块25及限位块27,使其可保持位在导管23的中心轴位置;该滑块25于外缘设有对称凸耳252,可套在导管23的对称导槽233内,使滑块25仅能作前后位移,滑块25横向设有两圆孔253与导管23的两穿孔231相对应;该限位块27于上下端也设有对称凸耳271,该对称凸耳271可滑套于导管23的上下导槽233内,且限位块27于横向同样设有与导管23的穿孔231相对应的前窄后宽的双圆孔272;一跑步台10前端两侧设有对称双纵向穿孔12,可供两绳索30一端穿套定位,后端两侧与框架20后端相对内侧之间枢设连结有活动支点13;两组等长度的以绳索30,其一端分别穿套过导管23前端的穿孔231、滑块25的圆孔253、最后穿过限位块27的圆孔272予以固定,另端贴抵在底滑轮22下方,并绕过前滑轮21,再由跑步台10上方穿过其穿孔12后予以固定;其中,该绳索30为硬质金属线;如附图4至附图5所示,该跑步台10可藉由后端与框架20后端相对内侧所枢设的活动支点13作为一限位支撑,其前端两侧则利用对称双硬质绳索30连接呈悬挂状态,使其形成一活动端,其中,前滑轮21的装设位置高于跑步台顶端面;当跑步台10垂直受力向下倾斜时其前端所连接的绳索30便随之向下拉引,进而牵动另端的绳索30往前移动,又绳索30另端固设在限位块27上,因此,该限位块27会同步往前位移,而推挤弹簧26呈储力状态;当施压在跑步台10上的力量消失时,该呈储力状态的弹簧26便会将所储存的能量释出,而推移限位块27至原定位处,使得固设在限位块27上的绳索30同步牵动,将另端下沉的绳索30向上拉起,使跑步台10回复呈原状态;该跑步台10是利用绳索30连结,以及配合弹簧26具吸收和释放能量的性质,提供跑步台10具有较佳的缓冲功能,并使跑步台10在上下作动时的频率保持在一平稳状态;再者,为适应各种不同体重的使用者操作,并且使跑步台10可维持在最佳的避震缓冲状态,本实用新型于框架20预定处设有一可随时调整弹簧的压缩负荷的调整装置28,该调整装置28包括在调整螺杆24末端固设有伞形齿轮281;框架20约中间段设有一横杆282,该横杆282设有两伞形齿轮2821与两调整螺杆24的伞形齿轮281相啮合,横杆282一端延伸出框架外接设有一握把283,以方便调整横杆282转动;其中,该框架20与横杆282之间套设有轴承284,以使横杆282转动时较为顺畅;因此,当横杆282转动时,可藉由横杆282上的两伞形齿轮2821带动装设在框架20两侧导管23内的调整螺杆24一端的伞形齿轮281同步作动,即达到使两调整螺杆24可同步呈顺时钟或逆时钟旋转;当调整螺杆24转动时,可带动滑块25前、后位移,以达到可调整压缩弹簧26的压缩负荷的目的;其中,该调整装置28可配合装设电动马达40带动横杆282作动,即在框架20相对内侧架设一平台29供马达40锁定,于马达40的传动轴41接设一转轮42,横杆282位在转轮42对应处固设一转轮2822,再于两转轮2822、42之间套设一传动环43;其中,上述转轮2822、42和传传动环43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盘和链条配合;上述调整装置分别于调整螺杆24和横杆282上装设有呈相互啮合的伞形齿轮281、8221,达到可经由横杆282上的伞形齿轮2821带动调整螺杆24转动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也可采蜗杆与蜗轮相互配合,即在调整螺杆一端固设蜗轮,于横杆上设置蜗杆,蜗杆与蜗轮相啮合后,同样可藉由转动蜗杆来带动蜗轮旋转,使螺合于调整螺杆上的滑块呈水平移动;又者,上述所提及可调整改变弹簧的压缩负荷的调整装置28,其另一等效实施例三如附图6所示,该调整装置28包括于两侧调整螺杆24末端固设一连结横杆243,该连结横杆243中点设有一螺孔2431;框架20相对内侧位在连结横杆243后端设有一支杆201及一固定座202,该支杆201设有通孔2011可供驱动装置50的螺杆52套置;该固定座202主要是提供一驱动装置50的马达51锁设定位;该驱动装置50包括一螺杆52,其前端螺锁于连结横杆243的螺孔2431;一马达51,能驱动螺杆52旋动,以带动连结横杆243前、后位移;藉由驱动装置50可带动装设在框图架20两侧的调整螺杆24同步前后位移,以达到可调整改变弹簧26的压缩负荷;上述结构是直接在两调整杆24的末端接设一连结横杆243,再利用驱动装置50直接牵动连结横杆243以直线带动方式令其可前后位移,此种方式不需要再利用转动调整螺杆24,使其所螺合的滑块产生位移;因此,该调整螺杆24不需要再设计有螺纹段241,而滑块253可直接改采定位方式固设于调整螺杆24的前端;且原结构在导管23后端设计欲使调整螺杆24可限位定点转动的两平行横杆232在实施例三结构中不需要再设立;如附图7所示,该结构主要在框架两侧与跑步台之间各以一绳索连结,因此,于跑步台前端两侧各设一穿孔;而框架前端所设立的前滑轮及底滑轮也仅配合设计一环槽,前述结构因与结构实施例一几乎完全相同,所以该部分图予以省略,其结构不同处主要在于导管23前端设计为开放端,后端则设计为封闭端,并在封闭端设有一螺孔234,该螺孔234螺锁有调整螺杆24,该调整螺杆24前端伸入导管23内,枢设有一可自由转动的扣环244,另端固设有一调整钮245;一拉伸弹簧261置设在导管23内,其一端勾结在调整螺杆24的扣环244,另端与绳索相互连结;所以当跑步台垂直受力牵动与拉伸弹簧261连结的绳索30向前位移时,即可藉由拉伸弹簧261的拉伸作用达到具产生缓冲的功能;再者,可利用旋转调整螺杆24后端的调整钮245使调整螺杆24前后位移,以达到可改变拉伸弹簧261的拉伸受力负荷的目的;其中,为了更方便转动调整钮245,本实用新型的框架20在两侧架位于调整钮245处开设有视窗孔203,据此,即可由视窗孔203处伸入框架20内去执行转动调整钮245的操作;又,为了使对称调整杆24前后位移时,可保持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可于两侧视窗孔203的外侧加设刻度表,以作为显示调整钮245停留的正确位置;如附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另一等效实施例示意图,其主要在于两侧调整螺杆24末端固设一连结横杆243,该连结横杆243中点设有一螺孔2431;框架20相对内侧位在连结横杆243后端设有一支杆201及一固定座202,该支杆201设有通孔2011可供驱动装置50的螺杆52套置;该固定座202主要是提供一驱动装置50的马达51锁设定位;该驱动装置50包括一螺杆52,其前端螺锁于连结横杆243的螺孔2431;一马达51能驱动螺杆52旋动,以带动连结横杆243前、后位移;藉由驱动装置50可带动装设在框架20两侧的调整螺杆24同步前后位移,以达到可调整改变拉伸弹簧261的拉伸负荷,
权利要求1.一种跑步台的缓冲装置,该跑步台枢设在一框架相对内侧,该框架可提供枢设在跑步机的基座相对内侧,其特征在于该缓冲装置包括于框架预定端相对内侧分别依序设有对称前滑轮、底滑轮及导管,该导管于轴向装设有一调整螺杆,调整螺杆上依序套置一设有内螺孔的滑块、一弹簧、一限位块;该导管后端设有平行横杆;该调整螺杆前端为螺纹段可供滑块的内螺孔螺合,另端设有凹环槽,可供平行横杆夹制令其仅能限位定点转动;该跑步台相对框架设有前滑轮的一端两侧设有对称双纵向穿孔,可供两钢索一端穿套定位,跑步台后端两侧枢设在框架后端相对内侧成一活动支点;两组等长的双绳索,一端可穿套入导管内固定于限位块,另端贴抵在底滑轮下方,并绕过前滑轮,再由跑步台上方穿过其穿孔后予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步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管前端为封闭端,另端为开放端,位在封闭端横向间隔适距各设有一穿孔,可供双绳索穿套;该滑块横向设有两圆孔与导管的两穿孔相对应,可供双绳索穿套;该限位块于横向设有与导管的穿孔相对就的前窄后宽的双圆孔,可供双绳索一端穿套后予以固定在宽圆孔处;且该导管于上下管壁设有对称导槽,该滑块和限位块于上下端缘各设有对称凸耳,可套于导槽内,以限制滑块与限位块仅能作前后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步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装设在框架前端相对内侧的前滑轮和底滑轮,都设有两环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步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框架预定处设有一可随时调整改变压缩弹簧的压缩负荷的调整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跑步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调整装置包括在调整螺杆末端固设有伞形齿轮;框架设有一横杆,该横杆设有两伞形齿轮与两调整螺杆的伞形齿轮相啮合,横杆一端延伸出框架外接设有一握把,可转动调整横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跑步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调整装置可配合装设一减速马达带动横杆作动,即在框架相对内侧架设一平台供一马达锁定,于马达的传动轴接设一转轮;于横杆位在转轮对应处固设一转轮;一传动环套于两转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跑步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调整装置包括于两侧调整螺杆末端固设一连结横杆,该连结横杆中点设有一螺孔;框架相对内侧位在连结横杆后端设有一支杆及一固定座,该支杆设有通孔可供驱动装置的螺杆套置;该固定座提供一驱动装置的马达锁设定位;该驱动装置包括一螺杆,其前端螺锁于连结横杆的螺孔;一马达能驱动螺杆旋动,以带动连结横杆前后位移。
8.一种跑步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装置包括于框架前端两则与跑步台之间各以一绳索连结;该跑步台连结端两则各设穿孔,另端两侧枢设在框架后端相对内侧成一活动支点;该框架前端设有前滑轮、底滑轮及一导管,导管前端为开放端,后端为封闭端,并于封闭端设有一可调整前后位移的调整螺杆,该调整螺杆伸入导管内的端部枢设有一可自由转动的扣环,另端固设有一调整钮;一拉伸弹簧置设在导管内,其一端勾结在调整螺杆的扣环,另端与绳索相互连结;该绳索一端连结于拉伸弹簧的端部,另端贴抵在底滑轮下方,并绕过前滑轮,再由跑步台上方穿过其穿孔后予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跑步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框架两侧架位于调整钮处开设有对称视窗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跑步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两调整螺杆末端固设有一连结横杆,该连结横杆中点设有一螺孔;框架相对内侧位在连结横杆后端设有一支杆及一固定座,该支杆设有通孔可供驱动装置的螺杆套置;该固定座可提供一驱动装置的马达锁设定位;该驱动装置包括一螺杆,其前端螺锁于连结横杆的螺孔;一马达能驱动螺杆旋动,并带动连结横杆前后位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跑步台的缓冲结构,其结构包括一框架前端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对称前滑轮、底滑轮及导管,导管于轴向设有一调整螺杆,并依序套置一设有内螺孔的滑块、弹簧、限位块;该调整螺杆末端接设有调整装置;一设于跑步台前端两侧设有对称双纵向穿孔,后端两侧枢设在框架后端相对内侧;两组硬质绳索,一端穿套在框架的导管内固定于限位块上,另端贴抵在底滑轮下方,并绕过前滑轮,再由跑步台上方穿过其穿孔予以固定;优点在于跑步台具有一最佳的吸震功效,而且可达到调整跑步台吸震缓冲弹力大小的目的。
文档编号A63B22/00GK2784033SQ200420012128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3日
发明者张煌东 申请人:张煌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