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型游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047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掌上型游戏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游戏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根据游戏玩家的需求而进行拆分或组合的 掌上型游戏机。
背景技术
游戏机通常包括显示器、主机、控制器以及供电系统等。所述供电系统用于供电,以使 得显示器、主机、控制器均可进行工作。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游戏界面。所述主机用于根据 控制器的指令处理游戏进程。所述控制器用于供游戏玩家操作,从而将游戏玩家的指令转换 成主机可识别的指令并传输至主机。鉴于众多游戏玩家的各种需求,控制器的设计也越来越 人性化,可参见Michael A. Palazzolo等人在IEEE Region 5, 2003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中发表的文献"Adaptation of a Video Game Controller for Use by a Quadriplegic Incorporating Real-Time Speech Processing"。
现有技术中,掌上型游戏机的显示器、主机、控制器以及供电系统通常为一体结构。游 戏玩家进行游戏时,需要双手把持掌上型游戏机以对掌上型游戏机的控制器进行操作,从而 控制游戏进程。然而, 一体结构的掌上型游戏机具有如下缺点第一,其具有较大的重量与 体积,不便于游戏玩家进行携带;第二,其显示器和控制器位置相近,游戏玩家的双手必须
在显示器附近进行操作,因此可能造成游戏玩家双手操作的不自然或者双眼观察的不舒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掌上型游戏机,其可根据游戏玩家的需求而进行拆分或组合,方
便了游戏玩家的携带和游戏。

发明内容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掌上型游戏机。
一种掌上型游戏机,其包括一个游戏机本体以及至少一个用于与游戏机本体分离地对游 戏机本体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游戏机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控制器具有至少一个 与所述凸起对应配合的四槽,从而所述控制器还可通过四槽与游戏机本体组合成一体并对游 戏机本体进行控制。
本技术方案的掌上型游戏机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掌上型游戏机包括游戏机本体以及可 与游戏机本体组合或分离的控制器,从而使得掌上型游戏机可根据游戏玩家的需求而进行拆 分或组合,便于游戏玩家将其拆分进行携带以及游戏;其次,本技术方案的掌上型游戏机使得游戏玩家的双手可以在距游戏机本体一定距离处进行操作,从而可使得游戏玩家的双手和 眼睛均处于较自然舒服的状态下进行游戏;再次,当掌上型游戏机包括两个控制器时,本技 术方案的掌上型游戏机还可以使得游戏玩家的双手分别在两个控制器上进行操作控制,使得 游戏玩家的双手在进行游戏时更为自然且更不易疲累。


图l为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掌上型游戏机的的拆分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掌上型游戏机的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掌上型游戏机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l,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掌上型游戏机100包括游戏机本体110和两个控制 器120。所述游戏机本体110和两个控制器120之间具有信息连接,以使得游戏玩家可通过操 作控制器120而对游戏机本体110进行控制。具体地,游戏机本体110和两个控制器120之间可 以通过连接电缆实现信息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实现信息连接。本实施例中,游戏机本 体110和两个控制器120通过无线方式实现信息连接。
所述游戏机本体110包括主体部111、电路板(图未示)、无线接收器(图未示)、显示 屏幕112以及两个凸起113。所述电路板设置于主体部lll内,其上集成有游戏内容。所述无 线接收器与电路板相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120的无线信号,并将该无线信号转换成游 戏信号后传输给电路板,从而对电路板上的游戏内容进行控制。所述显示屏幕112位于主体 部lll的一个表面,并与电路板相连接,从而显示屏幕112可用于显示游戏内容的游戏界面。 所述两个凸起113分别自主体部111向显示屏幕112两侧延伸,且每一凸起113可设置有与电路 板相连接的喇叭114,以表现游戏音效。所述凸起113的形状不限。本实施例中,主体部lll 呈长方体形,凸起113也为长方体形。
优选地,所述凸起113远离显示屏幕112的一侧还具有一个滑槽115,以便于与控制器 120进行卡扣配合。
所述控制器120包括壳体121、设置于壳体121表面的控制按键122以及设置于壳体121内 的无线发射器(图未示)。所述控制按键122用于供游戏玩家操作,其可以包括方向操控按 键1221和功能按键1222。所述无线发射器与控制按键122相连接,并根据游戏玩家对控制按 键122的操作而将操作指令转换成无线信号发送给游戏机本体110内的无线接收器,从而实现 游戏玩家对游戏内容的控制。
每一控制器120均具有一个贯穿壳体121的凹槽123,所述凹槽123与凸起113对应配合,
5从而使得两个控制器120可组合于游戏机本体110两侧。所述控制器120的形状不限,其可以 为圆柱形、棱柱形或其它符合人体工学的曲面外形。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120为圆柱形 ,凹槽123为长方体形。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120还可以包括与滑槽115相对应的滑动扣件124,其设置于控制器 120远离游戏机本体110的一侧,可以上下调整滑动从而滑入或滑出滑槽l 15。
另外,所述游戏机本体110和两个控制器120均可设置有电池组,以对游戏机本体110和 两个控制器120进行供电。
从而,本技术方案的掌上型游戏机100可以具有两种状态组合状态和拆分状态。当两 个控制器120分别通过凹槽123结合于游戏机本体110的两个凸起113时,两个凸起113上的喇 叭114被控制器120遮蔽,控制器120与游戏机本体110可形成一体结构的组合状态的掌上型游 戏机IOO,如图2所示。此时,可进一步使得滑动扣件123的一部分可滑入滑槽115内,从而实 现控制器120与游戏机本体110的相对固定。当滑动扣件123从滑槽115内滑出时,游戏玩家即 可轻易将两个控制器120分别从游戏机本体110的两个凸起113取出,使得控制器120与游戏机 本体110相分离,从而形成拆分状态的掌上型游戏机IOO,如图1所示。
当然,除如本实施例所示外,掌上型游戏机可以仅包括一个控制器,也可以包括两个以 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也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凹槽,仅需游戏机本体具有与凹槽数量相对 应的凸起即可。
本技术方案的掌上型游戏机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掌上型游戏机包括游戏机本体以及可 与游戏机本体组合或分离的控制器,从而使得掌上型游戏机可根据游戏玩家的需求而进行拆 分或组合,便于游戏玩家将其拆分进行携带以及游戏;其次,本技术方案的掌上型游戏机使 得游戏玩家的双手可以在距游戏机本体一定距离处进行操作,从而可使得游戏玩家的双手和 眼睛均处于较自然舒服的状态下进行游戏;再次,当掌上型游戏机包括两个控制器时,本技 术方案的掌上型游戏机还可以使得游戏玩家的双手分别在两个控制器上进行操作控制,使得 游戏玩家的双手在进行游戏时更为自然且更不易疲累。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 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掌上型游戏机,其包括一个游戏机本体以及至少一个用于与游戏机本体分离地对游戏机本体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游戏机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控制器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凸起对应配合的凹槽,从而所述控制器还可通过凹槽与游戏机本体组合成一体并对游戏机本体进行控制。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掌上型游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 控制器为两个控制器,所述两个控制器各具有一个四槽,所述至少一个凸起为两个凸起,所 述两个控制器可组合于游戏机本体的两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掌上型游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戏机本 体还包括主体部、电路板以及显示屏幕,所述电路板集成有游戏内容,其设置于主体部内, 所述显示屏幕与电路板相连接,用于显示游戏界面,所述两个凸起自主体部向显示屏幕两侧 延伸。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掌上型游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 圆柱形、四方形及符合人体工学曲面外形。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掌上型游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置 有喇叭,所述喇叭用于表现游戏音效。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掌上型游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 游戏机本体组合成一体时,所述喇叭被控制器遮蔽。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掌上型游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具有 滑槽,所述控制器具有滑动扣件,所述滑动扣件与滑槽对应配合,用于滑入或滑出滑槽,从 而使得控制器与游戏机本体实现相对固定或相对松开。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掌上型游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掌上型游 戏机还包括电池组,以对游戏机本体和控制器进行供电。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掌上型游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戏机本 体具有无线接收器,所述控制器具有无线发射器,所述游戏机本体与控制器通过无限接收器和无线发射器以无线方式实现信号连接。
10.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掌上型游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戏机本 体与控制器通过连接电缆实现信号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掌上型游戏机,其包括一个游戏机本体以及至少一个用于与游戏机本体分离地对游戏机本体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游戏机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控制器具有一个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对应配合,以使得控制器还可与游戏机本体组合成一体后对游戏机本体进行控制。本技术方案的掌上型游戏机可根据游戏玩家的需求而进行拆分或组合。
文档编号A63F13/00GK101601931SQ20081030210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1日
发明者张仁淙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