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杆握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49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杆握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球杆握把。
背景技术
现行的球杆握把大都也采取了防滑措施,例如防滑凸起等防滑部,但效果却不太理想,若防滑部摩擦太大,则很有可能因为挥杆时用力过猛而导致使用者磨伤手;若防滑部摩擦过小,则又起不到很好的防滑的效果,同时,现有的防滑部大都不够美观,而且握在手中感觉也很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防滑效果好又抓握舒适的球杆握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球杆握把,包括握把本体以及设置在握把本体外表面的防滑部,防滑部又包括水波纹、鱼网纹和主体花纹。进一步地,水波纹为成波纹状环绕在所述握把本体外表面的多条条状凸起间隔组成。进一步地,多条条状凸起由细到粗分布。进一步地,鱼网纹由多条条状凸起交叉编织形成。进一步地,主体花纹为由四个棱形组成的星形凸起。进一步地,水波纹为上下间隔分布的两条,位于握把本体的尾端,鱼网纹分布于握把本体正面的水波纹以上的长圆环形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水波纹和鱼网纹配合的防滑部,能更有效地增强握把的防滑效果与手握触感。

图Ia和图I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球杆握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球杆握把的表面展开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球杆握把的正面展开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球杆握把的背面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参看图Ia和图lb,该球杆握把包括锥柱状的握把本体1以及设置在握把本体1 外表面的防滑部2,结合图2、图3和图4可以看出,该防滑部2又包括水波纹21、鱼网纹 22和主体花纹23,其中,水波纹21为上下间隔分布的两条,分别为成波纹状环绕在握把本体1尾端(图3中下端)外表面的多条条状凸起间隔组成,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由细到粗设置,使得该两条水波纹21处于握把本体1正面(如图3所示)的部分位于手腕抓握处, 而处于握把本体1背面(如图4所示)的部分恰好位于抓握时食指与无名指的扣住处,不但起到类似于刹车的效果,还能增加更好的握感。鱼网纹22由多条条状凸起交叉编织形成,分布于握把本体1正面的水波纹21以上的长圆环形中,配合尾端的水波纹21,能更有效地增强防滑效果与手握触感。主体花纹 23为由四个棱形组成的星形凸起,分布在握把本体1上除水波纹21和鱼网纹22的区域,不但美观而且更能增加握把的磨擦力。另以主体花纹23变化处与鱼网纹22作为边界设计相同一个颜色,从而增加整支握把的美感。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球杆握把,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把本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握把本体(1)外表面的防滑部O),所述防滑部( 又包括水波纹(21)、鱼网纹0 和主体花纹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杆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波纹为成波纹状环绕在所述握把本体(1)外表面的多条条状凸起间隔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杆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条状凸起由细到粗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杆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网纹0 由多条条状凸起交叉编织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杆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花纹为由四个棱形组成的星形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杆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波纹为上下间隔分布的两条,位于所述握把本体(1)的尾端,所述鱼网纹0 分布于所述握把本体(1)正面的所述水波纹以上的长圆环形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杆握把。该球杆握把包括握把本体以及设置在握把本体外表面的防滑部,防滑部又包括水波纹、鱼网纹和主体花纹。由于采用水波纹和鱼网纹配合的防滑部,能更有效地增强握把的防滑效果与手握触感。
文档编号A63B53/14GK202211979SQ201120293129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张登和 申请人:张登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