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起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287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陀螺起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设备,具体地指一种陀螺起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身体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对于能够在娱乐中锻炼身体的活动是最受欢迎的,比如,打陀螺娱乐活动。在休闲公园的空地上,早晚都能看到有许多人在打陀螺,其中以退休老人锻炼者最多。在现有的打陀螺娱乐活动中存在以不足1、中型或偏大型的陀螺起动非常困难。由 于起动陀螺时,都是用绳子按一定方向绕上陀螺几圈,然后一只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及中指做成V形状托起陀螺,另一只手与之配合,用杆子用力抽陀螺上绕的绳子,从而使陀螺从空中有一定的旋转速度而落地。对于小型的陀螺起动,用这传统的方法很简实用,但对于中型或偏大型的陀螺,用这传统的方法起动就非常困难。2、按传统起动陀螺方法起动陀螺,只能用右手打陀螺,而左手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也就是说只能单手锻炼,不能方便双手锻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陀螺起动器,使用该陀螺起动器,无论陀螺大小,都能够让它轻易起动起来,而且能够在定点位置旋转起动。同时,人们使用陀螺起动器可以根据自己锻炼左手或右手的意愿,轻易地使陀螺进行逆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起动。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陀螺起动器,它包括固定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提手,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穿过固定板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动轴顶部的齿轮,设置在转动轴底部的挂钩和开口挂环、其中,所述挂钩的底端通过扭簧连接转动折杆的一端,转动折杆的另一端与开口挂环底端相匹配,齿轮两侧的固定板上分别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和齿轮之间形成齿槽;它还包括能穿过齿槽且与齿轮匹配的齿条。所述固定板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固定有轴承,所述转动轴置于轴承内。所述轴承的底端设有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固定压板。所述通孔为阶梯孔,所述轴承固定在阶梯孔的下层台阶内,所述转动轴上设有能将转动轴限位在阶梯孔的上层台阶和轴承之间的凸台。所述挡板内设有圆柱滚动轮。所述挂钩和开口挂环均与转动轴的底部铰接。所述转动折杆的另一端与开口挂环底端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小于陀螺扣环的览度。所述齿条的厚度小于齿槽的宽度。所述齿条包括有齿段和无齿段,所述齿条的后端为无齿段,所述无齿段的厚度小于有齿段厚度。本发明需配合带有陀螺扣环的陀螺使用,使用本发明能够让各种大小的陀螺轻易启动起来,而且能够在定点位置旋转起动。同时,人们使用陀螺起动器可以根据自己锻炼左手或右手的意愿,轻易地使陀螺进行逆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起动,使得双手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转动轴与固定板之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转动折杆和开口挂环对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齿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提手、2-固定压板、3-转动轴、4-铰链、5-挂钩、5. 1_转动折杆、6_扭簧、7-开口挂环、8-挡板、9-通孔、10-齿槽、11-固定板、12-圆柱滚动轮、13-轴承、14-凸台、15-齿轮、16-陀螺扣环、17-陀螺、18-拉绳、19-齿条、19. I-有齿段、19. 2-无齿段、19. 3-拉环、20-间隙。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中I 6所示的陀螺起动器,包括固定板11、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的提手I、穿过固定板11的转动轴3、固定在转动轴3顶部的齿轮15,设置在转动轴3底部的挂钩5和开口挂环7、其中,挂钩5的底端通过扭簧6连接转动折杆5. I的一端,转动折杆5. I的另一端与开口挂环7底端相匹配,齿轮15两侧的固定板11上分别设有挡板8,所述挡板8和齿轮15之间形成齿槽10 ;它还包括能穿过齿槽10且与齿轮15匹配的齿条19。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板11上开设通孔9,通孔9内固定有轴承13,所述转动轴3置于轴承13内。上述技术方案中,轴承13的底端设有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的固定压板2。实现对轴承13的限位。上述技术方案中,通孔9为阶梯孔,所述轴承13固定在阶梯孔的下层台阶内,转动轴3上设有能将转动轴3限位在阶梯孔的上层台阶和轴承13之间的凸台14。上述技术方案中,挡板8内设有圆柱滚动轮12。用于减小齿条19通过时的阻力。上述技术方案中,挂钩5和开口挂环7均与转动轴3的底部通过铰链4铰接。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转动折杆5. I转动到与开口挂环7底端对应的位置时,转动折杆5. I的另一端与开口挂环7底端之间具有间隙20,该间隙20小于陀螺扣环16的宽度。上述技术方案中,齿条19的厚度小于齿槽10的宽度。所述齿条19的厚度指齿条19的齿头到齿条19底面的距离,所述齿槽10的宽度指齿轮15的齿头到圆柱滚动轮12的直线距离。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条19包括有齿段19. I和无齿段19. 2,所述齿条19的后端为无齿段19. 2,所述无齿段19. 2的厚度小于有齿段19. I厚度。上述有齿段19. I厚度指齿头到齿条19底面的距离,所述无齿段19. 2位于有齿段19. I与拉环19. 3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述齿轮15为圆柱齿轮。
本发明使用时首先用陀螺扣环16固定在陀螺17的顶部正中央位置,以便于悬挂。 然后一手提陀螺起动器提手1,另一手把陀螺扣环16串入起动器的挂钩5上,陀螺扣环16过转动折杆5. I后,顺势再往下一拉,转动折杆5. I向下转动,并与对侧的开口挂环7对合,形成一封闭环,从而把陀螺悬挂好,这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锻炼左手或右手的意愿,把齿条19放入左齿槽10或右齿槽10,再一用力拉齿条19,齿条19带动转动轴3旋转,再经转动折杆5. I和开口挂环7带动悬挂的陀螺17旋转,这样轻易地使陀螺进行逆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起动,手提旋转的陀螺17,往地上轻轻一放,由于转动折杆5. I失去陀螺17的重力,在的扭簧6作用下,转动折杆5. I折回,封闭的开口环又成了开口的开口环。再一提起,陀螺上的陀螺扣环16就轻易从陀螺起动器的开口环退出,从而使陀螺起动器就自动与旋转陀螺分开了。同时,本发明的另一种使用方法是根据自己锻炼左手或右手的意愿,是用拉绳18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绕上陀螺17几圈,如前面所述方法一手提陀螺起动器,一手把绕有拉绳18的陀螺扣环16串入起动器的挂钩5上,陀螺扣环16过转动折杆5. I后,顺势再往下一拉,转动折杆5. I向下转动,并与对侧的开口挂环7对合,形成一封闭环,从而把陀螺悬挂好。如图4、图5所示,这时,再用手一拉绳子,轻易地使陀螺进行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起动。手提旋转的陀螺17,往地上(可在指定点)轻轻一放,再一提起(原理和上述原理一样),陀螺起动器就自动与旋转陀螺分开了。这样就可以随意打陀螺。同时,本发明的第三种起动陀螺方法一手提陀螺起动器,一手把陀螺扣环串16入起动器的挂钩5上,陀螺扣环16过转动折杆5. I后,顺势再往下一拉,转动折杆5. I向下转动,并与对侧的开口挂环7对合,形成一封闭环,从而把陀螺悬挂好。将悬挂的陀螺提起与眼同高,这时根据自己锻炼左手或右手的意愿,用手直接反复按选定的方向拍击陀螺的圆切面,使陀螺旋转达到一速度。手提旋转的陀螺,往地上(可在指定点)轻轻一放,再一提起,陀螺起动器就自动与旋转陀螺分开了。这样就可以随意打陀螺。由于中型及偏大的陀螺惯性较大,起动时,拉一次齿条19,陀螺17达不到预期的旋转速度,由于齿条19的厚度小于齿槽10的宽度。这时可将齿条19再次放入齿槽10内,再次用力拉齿条19,从而可使陀螺17旋转加速。上述加速动作可重复N次,直到陀螺旋转速度达到满意为止。本齿条19的后端设有无齿段19. 2,且相对有齿条段19. I要薄一些。当转动轴3转动时,上述无齿段19. 2从齿槽10的上部放入齿槽10内,此时齿条19不会影响转动轴3的转动。再次用力拉齿条19时,无齿段19. 2可作为导向区,需要对旋转的齿轮15进行加速时,该导向区域段能够保证齿轮15与有齿条段19. I平稳啮合,从而使陀螺17再次加速。而普通的全齿齿条,在齿轮轴转动时,无法再次放入齿槽。强行放入会导致齿轮15卡死。
权利要求
1.一种陀螺起动器,它包括固定板(11)、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的提手(I),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穿过固定板(11)的转动轴(3)、固定在转动轴(3)顶部的齿轮(15),设置在转动轴(3)底部的挂钩(5)和开口挂环(7)、其中,所述挂钩(5)的底端通过扭簧(6)连接转动折杆(5. I)的一端,转动折杆(5. I)的另一端与开口挂环(7)底端相匹配,齿轮(15)两侧的固定板(11)上分别设有挡板(8),所述挡板(8)和齿轮(15)之间形成齿槽(10);它还包括能穿过齿槽(10)且与齿轮(15)匹配的齿条(19)。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上开设通孔(9),通孔(9)内固定有轴承(13),所述转动轴(3)置于轴承(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3)的底端设有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的固定压板(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9)为阶梯孔,所述轴承(13)固定在阶梯孔的下层台阶内,所述转动轴(3)上设有能将转动轴(3)限位在阶梯孔的上层台阶和轴承(13)之间的凸台(14)。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内设有圆柱滚动轮(12)。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5)和开口挂环(7)均与转动轴(3)的底部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折杆(5.I)的另一端与开口挂环(7)底端之间具有间隙(20),所述间隙(20)小于陀螺扣环(16)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9)的厚度小于齿槽(10)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I或8所述的陀螺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9)包括有齿段(19. I)和无齿段(19. 2),所述齿条(19)的后端为无齿段(19. 2),所述无齿段(19.2)的厚度小于有齿段(19. I)厚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陀螺起动器,它包括固定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提手、穿过固定板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动轴顶部的齿轮,设置在转动轴底部的挂钩和开口挂环、其中,所述挂钩的底端通过扭簧连接转动折杆的一端,转动折杆的另一端与开口挂环底端相匹配,齿轮两侧的固定板上分别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和齿轮之间形成齿槽;它还包括能穿过齿槽且与齿轮匹配的齿条。使用本发明能够让各种大小的陀螺轻易启动起来,而且能够在定点位置旋转起动。同时,人们使用陀螺起动器可以根据自己锻炼左手或右手的意愿,轻易地使陀螺进行逆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起动,使得双手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文档编号A63H1/00GK102614668SQ20121007622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
发明者罗德军 申请人:江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