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倒立机躺板定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的定位构造,特别涉及一种倒立机的躺板定位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的倒立机是在支撑架的两侧之间以可旋转的方式结合一躺板结合架,在躺板结合架底端设有一夹脚器,又在该躺板结合架上结合提供使用者躺着的躺板;当使用者使用倒立机时,是躺在躺板上并将脚踝夹固在夹脚器上,接着翻转躺板的角度,让使用者成为头朝下脚朝上的姿势,以此达到拉伸背部肌肉以及脊椎、膝关节、脚踝等关节的健身效果。所述倒立机虽可达到倒立健身的效果,但由于现有倒立机的躺板结合架与支撑架 之间缺乏煞车定位的构造,因此躺板的角度只有竖直以及倒置两种角度,缺乏角度调整定位的构造使得倒立机的矫正使用无法随使用者的需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由于现有倒立机缺乏躺板定位角度的构造,因此无法提供使用者更佳的调整使用效果。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倒立机的躺板与支撑架之间设有可调整角度的煞车构造,以此达到倒立机的躺板定位角度可自由调整的功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立机躺板定位构造,包括有一支撑架,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杆,在该各支撑杆的顶端分别结合一有转轴管,该各转轴管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形管体,且该两转轴管的内端分别凸出于该各支撑杆的内面,在其中一转轴管中间的外周面套设结合有一圆形的煞车定位轮,在该煞车定位轮的外周面形成有一摩擦面;一摆动定位架,其设有一煞车定位器,该煞车定位器设有一转轴,该转轴以可旋转的形态穿设在设有煞车定位轮的转轴管,在该转轴的内端朝下伸设有一侧连结杆,且在该转轴的内端朝前伸设有一转轴座,在该转轴座上、下两侧朝外各凸设有一上转轴及一下转轴;在该煞车定位轮的上方设有一圆弧形的上夹合片,在该上夹合片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上枢转管及朝后凸设有一上延伸板,该上枢转管套设在该上转轴,该上延伸板的中间穿设有一上穿孔,且在该上夹合片的内面结合有一抵靠该摩擦面的上煞车皮;在该煞车定位轮的下方设有一圆弧形的下夹合片,在该下夹合片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下枢转管及朝后凸设有一下延伸板,该下枢转管套设在该下转轴,该下延伸板的中间穿设有一下穿孔,又在该下夹合片的内面结合有一抵靠该摩擦面的下煞车皮;在上、下穿孔间穿置一拉杆,该拉杆底端扣在下穿孔上且顶端穿出上穿孔,在该拉杆的周围套设有一弹簧,该弹簧两端各抵靠在上、下延伸板,又在该杆的顶端以可前、后转动形态枢接有一凸轮块,在该凸轮块顶部朝上伸设有一把手;该摆动定位架又设有一相对转轴,该相对转轴以可旋转的形态穿设在另一转轴管,在相对转轴的内端朝下伸设有一相对侧连结杆;以及一躺板结合架,该躺板结合架结合在该摆动定位架的相对侧连结杆以及侧连结杆之间,并且可供该躺板结合在顶部。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拉杆朝上伸出该上穿孔的顶端形成有一直径大于上穿孔的头部,在该头部沿左、右方向横向穿设有一内枢孔;所述凸轮块的底部是平面,以该平面抵靠在该上延伸板的顶面,又在凸轮块的后面与底面之间形成有一弧形面,在该凸轮块的底面凹设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容置沟,通过该容置沟套在该头部,又在该凸轮块底部的前侧左、右贯穿有一外枢孔,该外枢孔距离凸轮块后面的长度长于外枢孔距离凸轮块底面的长度,在内、外枢孔之间穿设有一枢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拉杆的底端周面形成有一螺纹部,在该螺纹部螺合一螺帽,通过该螺帽抵靠在所述下延伸板的底面。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各转轴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塞设固定有一轴承衬环,所述相对转轴以及所述转轴分别穿设在各转轴管的两轴承衬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将该躺板结合在躺板结合架上,此时躺板能够以左、右两侧的转轴管为旋转中心进行摆动位置的调整,视使用者的需求改变躺板的角度,当需要固定躺板的角度位置时,将把该手拉动,使该凸轮块凸出的部分紧迫上延伸板,使该上、下夹合片的上、下煞车皮夹紧煞车定位轮的周面,此时煞车定位器会紧夹固定在煞车定位轮的周围,同时固定躺板的倾斜角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该煞车定位器通过拉动把手的操作,能在任何躺板倾斜、转动的位置,通过该上、下夹合片的上、下煞车皮夹紧煞车定位轮的周面产生固定位置的效果,因此可让使用者随需求改变躺板的倾斜角度,使倒立机发挥较佳的矫正效果,并且由于操作仅需拉动把手而已,因此具有操作简单的功效,方便使用者利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部分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另一部分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部分侧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侧视部分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支撑架101躺板摆动空间11支撑杆12转轴管13轴承衬环 14煞车定位轮141摩擦面20摆动定位架21煞车定位器 211转轴212侧连结杆 213转轴座2131上转轴 2132下转轴22相对转轴 221相对侧连结杆23上夹合片 231上枢转管232上延伸板 233上穿孔[0032]234上煞车皮 24下夹合片241下枢转管 242下延伸板243下穿孔244下煞车皮25拉杆251头部2511内枢孔252螺纹部253螺帽26弹簧27凸轮块271弧形面272容置沟273外枢孔274枢轴275把手30躺板结合架40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立机躺板定位构造,如图I至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有—支撑架10,为一架体并且在其中间形成有一躺板摆动空间101,在支撑架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杆11,在各支撑杆11的顶端分别结合有一转轴管12,各转轴管12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形管体,且两转轴管12的内端分别凸出于各支撑杆11的内面,在各转轴管12的左、右两端分别塞设固定有一轴承衬环13,又在其中一转轴管12,以本优选实施例而言,是在右侧转轴管12中间的外周面套设结合有一煞车定位轮14,该煞车定位轮14是圆盘体并且在外周面形成有一圆环形的摩擦面141。一摆动定位架20,在设有煞车定位轮14的转轴管12处结合有一煞车定位器21,且在另一个转轴管12的两轴承衬环13以可旋转的形态穿设一相对转轴22,其中该相对转轴22的内端凸出于所在的转轴管12的内端,在相对转轴22的内端朝下伸设有一相对侧连结杆221,该煞车定位器21设有一转轴211,通过转轴211以可旋转的形态穿设在设有煞车定位轮14的转轴管12的两轴承衬环13,该转轴211的内端凸出于所在的转轴管12的内端,在转轴211的内端朝下伸设有一侧连结杆212 ;且在转轴211的内端朝前伸设有一转轴座213,该转轴座213是由转轴211内端朝前延伸的长板体并具有左、右相对的内、外侧面,在转轴座213外侧面前端部的上、下两侧,分别以垂直外侧面的方向朝外凸伸有一上转轴2131以及一下转轴2132 ;在煞车定位轮14的上方设有一圆弧形的上夹合片23,在上夹合片23的前端设有一上枢转管231,上夹合片23通过上枢转管231以可摆动的形态套设在上转轴2131上,又在上夹合片23的后端朝后伸设有一上延伸板232,在上延伸板232的中间芽设有一上芽孔233,又在上夹合片23的内面结合有一上煞车皮234,通过上煞车皮234抵靠在煞车定位轮14周围的摩擦面141上;在煞车定位轮14的下方设有一圆弧形的下夹合片24,在下夹合片24的前端设有一下枢转管241,下夹合片24通过下枢转管241以可摆动的形态套设在下转轴2132上,又在下夹合片24的后端朝后伸设有一下延伸板242,在下延伸板242的中间穿设有一下穿孔243,又在下夹合片24的内面结合有一下煞车皮244,通过下煞车皮244抵靠在煞车定位轮14周围的摩擦面141 ;在上夹合片23的上穿孔233与下夹合片24的下穿孔243之间穿置一拉杆25,该拉杆25在朝上伸出上穿孔233的顶端形成有一直径大于上穿孔233的头部251,在头部251沿左、右方向横向穿设有一内枢孔2511,又在拉杆25朝下伸出下穿孔243的底端的周面形成有一螺纹部252,在螺纹部252螺合一螺帽253,通过螺帽253抵靠在下延伸板242的底面,又在拉杆25的周围套设有一弹簧26,该弹簧26的两端分别抵靠在上延伸板232以及下延伸板242上;配合拉杆25顶端的头部251设有一凸轮块27,该凸轮块27的底部是平面,以平面抵靠在上延伸板232的顶面,又在凸轮块27的后面与底面之间形成有一弧形面271,在凸轮块27的底面凹设有一前、后两端贯穿凸轮块27前、后两面的容置沟272,凸轮块27通过容 置沟272套在头部251上,又在凸轮块27底部前侧的左、右侧面之间穿设有一外枢孔273,该外枢孔273距离凸轮块27后面的长度长于外枢孔273距离凸轮块27底面的长度,在外枢孔273与内枢孔2511之间穿设有一枢轴274,又在凸轮块27顶部朝上并朝前伸设有一把手 275。一躺板结合架30,该躺板结合架30结合在摆动定位架20的相对侧连结杆221以及侧连结杆212之间,使躺板结合架30的顶部可结合一躺板40。本实用新型除所述优选实施例是将煞车定位器21结合在右侧的转轴管12以外,也可将煞车定位轮14的构造套设固定在左侧转轴管12中间的周围,并将煞车定位器21以及相对转轴22的结合位置互换,同样可达到躺板40通过煞车定位器21配合煞车定位轮14产生煞车定位的效果,如此构造左、右位置的改变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I至图3所示,躺板40以及躺板结合架30能够以左、右两侧的转轴管12为旋转中心进行摆动位置的调整,使躺板40能随使用者的需求改变倾斜的角度,当需要固定躺板40的角度时,如图4至图6所示,将把手275朝后拉动,使凸轮块27较为凸出的后面转向下方并使上、下夹合片23、24夹紧煞车定位轮14周围的摩擦面141,此时煞车定位器21会紧夹固定在煞车定位轮14的周围,同时固定躺板结合架30以及躺板40的倾斜角度;当需要再次改变躺板40倾斜角度时,只要将把手275向前推动,即可将上、下夹合片23、24由紧夹煞车定位轮14周围的位置松开,此时即可使躺板40以左、右两侧的转轴管12为旋转中心再度进行摆动位置的调整。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倒立机躺板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支撑架,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杆,在该各支撑杆的顶端分别结合有一转轴管,该各转轴管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形管体,且该两转轴管的内端分别凸出于该各支撑杆的内面,在其中一转轴管中间的外周面套设结合有一圆形的煞车定位轮,在该煞车定位轮的外周面形成有一摩擦面; 一摆动定位架,其设有一煞车定位器,该煞车定位器设有一转轴,该转轴以可旋转的形态穿设在设有煞车定位轮的转轴管,在该转轴的内端朝下伸设有一侧连结杆,且在该转轴的内端朝前伸设有一转轴座,在该转轴座上、下两侧朝外各凸设有一上转轴及一下转轴;在该煞车定位轮的上方设有一圆弧形的上夹合片,在该上夹合片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上枢转管及朝后凸设有一上延伸板,该上枢转管套设在该上转轴,该上延伸板的中间穿设有一上穿孔,且在该上夹合片的内面结合有一抵靠该摩擦面的上煞车皮; 在该煞车定位轮的下方设有一圆弧形的下夹合片,在该下夹合片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下枢转管及朝后凸设有一下延伸板,该下枢转管套设在该下转轴,该下延伸板的中间穿设有一下穿孔,又在该下夹合片的内面结合有一抵靠该摩擦面的下煞车皮;在上、下穿孔间穿置一拉杆,该拉杆底端扣在下穿孔上且顶端穿出上穿孔,在该拉杆的周围套设有一弹簧,该弹簧两端各抵靠在上、下延伸板,且在该拉杆的顶端以可前、后转动形态枢接有一凸轮块,在该凸轮块顶部朝上伸设有一把手;该摆动定位架又设有一相对转轴,该相对转轴以可旋转的形态穿设在另一转轴管,在相对转轴的内端朝下伸设有一相对侧连结杆;以及 一躺板结合架,该躺板结合架结合在该摆动定位架的相对侧连结杆以及侧连结杆之间,并且可供该躺板结合在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倒立机躺板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杆朝上伸出该上穿孔的顶端形成有一直径大于上穿孔的头部,在该头部沿左、右方向横向穿设有一内枢孔;所述凸轮块的底部是平面,以该平面抵靠在该上延伸板的顶面,又在凸轮块的后面与底面之间形成有一弧形面,在该凸轮块的底面凹设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容置沟,通过该容置沟套在该头部,又在该凸轮块底部的前侧左、右贯穿有一外枢孔,该外枢孔距离凸轮块后面的长度长于外枢孔距离凸轮块底面的长度,在内、外枢孔之间穿设有一枢轴。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倒立机躺板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杆的底端周面形成有一螺纹部,在该螺纹部螺合一螺帽,通过该螺帽抵靠在所述下延伸板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立机躺板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转轴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塞设固定有一轴承衬环,所述相对转轴以及所述转轴分别穿设在该各转轴管的两轴承衬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倒立机躺板定位构造,是在支撑架顶部两侧设有两转轴管,在其中一转轴管的周围设有一煞车定位轮,又在该两转轴管穿设有两转轴,各转轴的内端朝下伸设一侧连结杆,在与该煞车定位轮同侧的转轴内端朝前伸设一转轴座,在该转轴座上、下两侧枢接两圆弧形的夹合片,通过该两夹合片内侧的煞车皮抵靠该煞车定位轮,在该两夹合片的自由端之间设有一弹簧并穿置一拉杆,在该拉杆的顶端枢接一具有把手的凸轮块,又在该两侧连结杆之间结合一供躺板设置的躺板结合架;以此,当使用者需要定位该躺板的角度时,只要拉下把手,即可通过该两煞车皮紧夹煞车定位轮的方式固定躺板的角度,因此可提供使用者方便操作的躺板调整角度功能。
文档编号A63B26/00GK202605650SQ20122026332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魏早广 申请人:佩洛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