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新型的鞭打陀螺,它是一种不需要首先发起,而能直接用鞭抽打即可自立旋转的鞭打自立陀螺。
背景技术:
在技术背景中,自古至今,包括现在市场上的各种材料和各种花样的鞭打陀螺,其外形结构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它们螺体的上部基本呈圆柱体,下部呈圆锥体,钢球镶嵌在锥尖中央处。这些古老的和现代的鞭打陀螺,都必须首先要用双手或者先将鞭绳缠绕在陀螺上,然后用力发起,让它先能立着旋转,随后再用鞭抽打,以保持其继续旋转。其不足之处是,都必须要有一个首先发起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彻底消除上面所述的那种古老传统的发起过程,创造一种新型的直接就可用鞭打起的自立旋转陀螺。
附图说明
图1中,1-螺体,2-钢球,3-螺堵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一种将螺体1制成空心方式的示意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主要由螺体1、钢球2和螺堵3组成。螺体1是一个完全由圆弧组成的曲线的回转体,外形和结构如图1所示。E F为回转轴,其回转轴长为L;大头端部的球面半径为Re,小头端部的球面半径为Rf,Re>Rf,约Re=(1.1~1.3)Rf;在靠近E F中间部位的A B处,有一个最大的回转直径,称为大径D,D<L,约D=(0.65~0.85)L;大径D的中心到大端顶点E的距离为1,称短半轴,约1=(0.42~0.48)L;Rg和Rh是连接大径D分别与Re、Rf相切的圆弧。沿着回转轴中心线E F打一通孔Φ,在小端孔口攻内螺文M,以便旋入螺堵3;在大端孔口加工一孔d,钢球2就镶嵌在孔d中。回转轴的中心通过钢球的中心,与钢球的外露球面相交于C点。C点就是本实用新型陀螺的旋转中心点,亦即立转的支撑点。
本实用新型陀螺的结构特点是,(1)螺体是一个曲线回转体;(2)最大回转直径小于回转轴长;(3)大端的球面半径大于小端的球面半径;(4)大端一头的短半轴小于回转轴长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彻底消除了自古至今所有鞭打陀螺的必须要首先发起的过程,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首先发起,用鞭直接抽打即可自立旋转。
本实用新型一开始就可将其随意放在地上,支点先是在Rh上。当用鞭子直接抽打时,本陀螺就开始先绕Rh上的支点旋转,随着不停地旋转,支点会由Rh移到Rg上,再由Rg移到Re上,随着鞭子的不断抽打和快速的旋转,支点会继续由Re往大头端部移动,直到最后移到钢球的C点上,由此达到了本实用新型陀螺完全自立旋转的神奇效果。本实用新型已经过实际验证,奇迹般的自立旋转的神奇效果已被事实所证明。
为了便于实施,本专利提供一个具体实例,按图1其各有关尺寸如下:D=Φ100,L=132,l=60,Re=42,Rf=34,Rg=66.25,Rh=87.125,Φ=Φ5,d=Φ20,M=M6,h=11。
根据以上尺寸,按图1就可上数控车床直接加工出一个本实用新型陀螺的实例。若以大径D为基准,根据上面的尺寸,按大径D的比例,各尺寸相应放大或缩小,就可做出各种大小不同的本实用新型陀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也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具体实施。
可用木材、铝材、胶木和塑料等各种材料,上数控车床加工成实体陀螺;
尚可用铝料压铸或用塑料注塑加工成实体陀螺;
也可以从A B处一分为二,分别进行压铸、注塑或上数控车床加工成两个内凹形零件,然后再通过压合或粘合将其组合成一体,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空心陀螺。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