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肺功能锻炼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累及肺脏,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高达8.2%,主要表现有气短、气喘和呼吸费力等,早期仅在劳力时出现,之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患者胸廓形态异常,如胸部过度膨胀、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腹上角)增宽和腹部膨凸等,常见呼吸变浅、频率增快、辅助呼吸肌(如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参加呼吸运动,重症患者可见胸腹矛盾运动,患者不时用缩唇呼吸以增加呼出气量,呼吸困难加重时常采取前倾坐位,低氧血症患者可出现黏膜和皮肤发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肺通气功能检查时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与肺气肿密切相关,严重者外周气道阻塞,气流受限和气道陷闭引起的肺过度充气,肺气体交换能力降低,产生低氧血症,并可出现高碳酸血症。全身不良效应可使患者的活动能力受限加剧,生命质量下降。肺功能的康复训练对进行性气流受限、严重呼吸困难而很少活动的肺通气功能受限者,可以减少反复加重,维持病情稳定,对改善其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有积极的作用。目前肺功能的康复训练主要内容有:进行缩唇呼吸及避免快速浅表呼吸,以帮助患者克服急性呼吸困难等措施,方法单调,也有吹气球和用肺功能训练装置吹气球,呼出气体时气道压力波动不易控制,不能有效调节气道的压力,康复效果有待提高。肌肉训练有全身性运动和呼吸肌锻炼,前者包括步行、登楼梯、踏车等,后者有腹式呼吸锻炼等。
国内现有的肺部功能康复仪、肺气肿辅助呼吸器、肺气肿康复治疗器等,大多为重复使用,存在卫生问题,且结构较复杂,不能有效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肺功能锻炼瓶,其结构 简单,造价较低,可以作为一次性用品,卫生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锻炼瓶包括瓶体和吹气管,所述瓶体为长方体结构,用于容纳液体;所述瓶体上设置有加液口,所述加液口设置于瓶体上表面的几何中心上;所述吹气管通过所述加液口插入瓶体内,所述加液口与所述吹气管之间有间隙,空气可以自由进出;所述吹气管分为两个部分,插入所述瓶体内的部分为硬管,露在瓶体外的部分为软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加液口的高度与所述瓶体上表面相平,所述加液口的内沿通过若干辐射状的连接件与内环相连,所述吹气管通过所述内环插入所述瓶体内。
可替代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加液口高出所述瓶体上表面,加液口外侧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上螺接有盖体,所述盖体内沿若干辐射状的连接件与内环相连,所述吹气管通过所述内环插入所述瓶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盖体上的连接件为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为扇环形;所述内环上还铰接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连接片组成一个圆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瓶体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用于测量加水量,便于直观的读取和记录使用者恢复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瓶体上还设置有悬挂件,用于将该瓶悬挂在其他物体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瓶体、吹气管均为透明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软管的长度不小于1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整个瓶体采用塑料材质,成本较低,且使用方便。瓶内的气压可调节,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2、加液口;3、吹气管;4、悬挂件;5、连接件;6、盖体;31、软管;32、硬管;61、内环;62、连接片;63、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一种肺功能锻炼瓶,如附图1所述,该锻炼瓶包括瓶体1和吹气管3,所述瓶体1为长方体结构,用于容纳液体;所述瓶体1上设置有加液口2,所述加液口2设置于瓶体1上表面的几何中心上;所述吹气管3通过所述加液口2插入瓶体1内,所述加液口2与所述吹气管3之间有间隙,空气可以自由进出;所述吹气管3分为两个部分,插入所述瓶体1内的部分为硬管32,露在瓶体1外的部分为软管31。
考虑到在使用的过程中,吹气管3在瓶体1中晃动,需要用使用者用手扶着吹气管3,非常麻烦,因而发明人对加液口2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加液口2的高度与所述瓶体1上表面相平,所述加液口2的内沿通过若干辐射状的连接件5与内环61相连,所述吹气管3通过所述内环61插入所述瓶体1内,所述内环61与所述吹气管3间隙配合。
所述瓶体1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用于测量加水量,便于直观的读取和记录使用者恢复的过程。所述瓶体1上还设置有悬挂件4,用于将该瓶悬挂在其他物体上。所述瓶体1、吹气管3均为透明塑料材质。所述软管31的长度不小于1m。
实施例一
如附图2所示,该锻炼瓶包括瓶体1和吹气管3,所述瓶体1为长方体结构,用于容纳液体;所述瓶体1上设置有加液口2,所述加液口2设置于瓶体1上表面的几何中心上;所述吹气管3通过所述加液口2插入瓶体1内,所述加液口2与所述吹气管3之间有间隙,空气可以自由进出;所述吹气管3分为两个部分,插入所述瓶体1内的部分为硬管32,露在瓶体1外的部分为软管31。
在使用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想瓶体1内加水的过程中,由于存在连接件5的阻挡,水会溅到瓶体1上表面,因此对加液口2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加液口2高出所述瓶体1上表面,加液口2外侧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上螺接有盖体6,加液时,可将盖体6取掉,因此不会存在液体飞溅的问题。所述盖体6内沿三个辐射状的连接件5与内环61相连,所述吹气管3通过所述内环61插入所述瓶体1内,所述内环61与所述吹气管3密封配合。
考虑到使用者需要瓶内的压力可调,故对盖体6的结构进行改进,将出气孔设置为可调节结构(当吹进气体的速度大于瓶中空气外溢的速度,则瓶中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此时,如附图3所示,所述盖体6上的连接件5为连接片62,所述连接片62为扇环形;所述内环61上还铰接挡片63,所述挡片63与所述连接片62组成一个圆环。通过扭动挡片63的位置实现出气孔可调节。
所述瓶体1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用于测量加水量,便于直观的读取和记录使用者恢复的过程。所述瓶体1上还设置有悬挂件4,用于将该瓶悬挂在其他物体上。所述瓶体1、吹气管3均为透明塑料材质。所述软管31的长度为1m,直径为5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