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毛球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8842阅读:1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羽毛球网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更加方便的羽毛球网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运动在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运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羽毛球这项运动也是大家们喜爱的运动之一。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1873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位叫鲍弗特的公爵,在他的领地开游园会,有几个从印度回来的退役军官就向大家介绍了一种隔网用拍子来回击打毽球的游戏,人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这项活动极富趣味性,很快就在上层社会社交场上风行开来。"伯明顿"(Badminton)即成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1893年,英国14个羽毛球俱乐部组成羽毛球协会,即全英公开赛的前身。自1992年起,羽毛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羽毛球是一项室内,室外兼顾的运动。依据参与的人数,可以分为单打与双打。羽毛球运动对选手的体格要求并不很高,却比较讲究耐力普通羽毛球拍一般由拍头、拍杆、拍柄及拍框与拍杆的接头构成。一支球拍的长度不超过68厘米,其中球拍柄与球拍杆长度不超过41厘米,拍框长度为28厘米,宽为23厘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球拍的发展向着重量越来越轻、拍框越来越硬、拍杆弹性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适合东方人发展。而现有技术中的羽毛球架大多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式,将场地上钻个洞,将羽毛球架杆插入洞中,这种羽毛球架固定效果好;另一种是移动式的通过设置底盘来固定羽毛球网架杆,这种方式又给羽毛球架的移动带来了诸多不便。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20919007.3,公开了一种羽毛球架,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羽毛球架容易偏移、羽毛球网容易破损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两个竖向立杆,两个立杆的上端横向设有可转动的滚轴,滚轴的两端分别经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与立杆连接,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连接有置于立杆外侧的摇柄,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上固定有弹性包裹袋,摇柄上挂有记分牌,滚轴上设有横向的开口,横向开口内设有多个弯钩,弯钩上挂有羽毛球网,立杆上设有多个插孔,立杆的下端经螺丝固定在立杆的底座内,任意立杆的一侧设有羽毛球筒;本实用新型帮助羽毛球架稳固的固定在校园操场内,不会轻易发生偏移,即使羽毛球架被学生奔跑时触碰到也不会翻倒,同时,延长了羽毛球网的寿命。该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收起羽毛球架网的装置,可这种设计球架拆卸不易,并且其收网的方式扔需人工操作,仍有诸多不便之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20331094.0公开了一种羽毛球架,它包括两个立杆(1)、配重箱(2)、桩管(3)及辅助固定锥管(6);所述桩管(3)经连接臂(4)与配重箱(2)固定相接;所述立杆(1)的下端与桩管(3)固定插接;在所述桩管(3)内设有柱形槽口(5);所述辅助固定锥管(6)的下端与柱形槽口(5)插接固定;所述辅助固定锥管(6)的上端与立杆(1)固定套接;在所述配重箱(2)内设有配重(7);在所述立杆(1)之间固定设有紧固臂(10);在所述连接臂(4)上设有地脚螺栓装配孔(8)。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杆、配重箱、桩管及辅助固定锥管的组合设计,其结构简单,强度高,架体稳定,不易受外力撞击而产生偏移。其固定式的设计移动及其不便,并且地脚的设计在水泥面上反而影响使用,并且拆卸也极其麻烦。

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式网球架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移动不便,在拆卸时球网由于较大收起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更加方便的羽毛球网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羽毛球网架拆卸麻烦,移动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毛球网架包括底座、竖杆、球网,竖杆固定连接于底座上表面,可以通过焊接,也可通过上下设置的螺纹将竖杆拧在底座上来固定。在所述竖杆两端头设置有弹簧,用来转动转动轴,当球网拉出后形成反向弹力,可使转动轴及球网恢复原状,即将球网收回到竖杆中。竖杆的侧面设置有容纳球网通过的通道,球网从此处拉出,当收网时可从此处将网自动收入竖杆内。在竖杆内部还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两端头与竖杆两端头设置的弹簧一端相连,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竖杆上,所述球网一端固定在转动轴上另一端与外部牵拉杆相连;如此当球网拉出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将弹簧压紧,形成反作用力,当球网需要收回时只要松开球网的另一端头,即可自动收回竖杆内。外部牵拉杆设置在竖杆外部,在球网拉出后将球网的外露端,卡接在外部牵拉杆上,并且其厚度及长度大于球网通道不会随着球网的收缩而进入竖杆,从而保证球网可自由通过,可外部牵拉杆卡于外面。在另一个网球架上设置的卡接部,在使用时将球网拉出,将牵拉杆悬挂于卡接部上。

在竖杆侧面设置有电子计分器,通过蓄电池来提供电源。

所述电子计分器可通过遥控器控制其显示的比分,遥控器与电子计分器相配合,用来控制电子计分器上的分数。

在底座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用来固定竖杆,使整个网球架更加稳定。

底座内部为空心设计,在底座的上部设置有盖子,可用来存储衣物及贵重物品等。

底座的下部设置有轮子,可使网球架移动更加方便。

在紧挨轮子的上边沿设置有刹车装置,在网球架放到合适位置后将刹车装置按下,刹车装置将轮子固定,从而使整个网球架固定。

卡接部为卡勾,用于配合球网的外部牵拉杆,将外部牵拉杆卡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网球架移动更加便捷,拆卸更加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实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这些附图所直接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是羽毛球架其中一个架子的结构示意图;

1—底座 2—竖杆 3—球网 4—外部牵拉杆 5—弹簧

6—转动轴 7—通道 8—轮子 9—刹车装置 11—电子计分器

13—支撑杆

图2是羽毛球网架与图1对应的架子结构示意图;

10—卡接部 12—盖子

图3是羽毛球架实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竖杆2横切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毛球网架包括底座1、竖杆2、球网3,竖杆2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表面,可以通过焊接,将竖杆2焊接在底座1上。在所述竖杆2两端头设置有弹簧5,用来转动转动轴6,当球网3拉出后形成反向弹力,可使转动轴6及球网3恢复原状,即将球网收回到竖杆2中。竖杆2的侧面设置有容纳球网3通过的通道7,球网3从通道7中拉出,当收网时可从此处将球网3自动收入竖杆2内。在竖杆2内部还设置有转动轴6,转动轴6两端头与竖杆2两端头设置的弹簧5一端相连,弹簧5另一端固定在竖杆2上,所述球网3一端固定在转动轴6上另一端与外部牵拉杆4相连;如此当球网3拉出带动转动轴6转动从而将弹簧5压紧,形成反作用力,当球网3需要收回时只要松开球网3的另一端头,即外部牵拉杆4,球网3即可在弹簧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自动收回竖杆2内。外部牵拉4杆设置在竖杆2外部,在球网3拉出后将球网3的外露端,卡接在外部牵拉杆4上,并且其厚度及长度大于通道7不会随着球网3的收缩而进入竖杆2,从而保证球网3可自由通过,可外部牵拉杆4卡于通道外。在另一个网球架上设置有卡钩10,其中卡钩10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与外部牵拉杆两端的对称位置,如图3在使用时将球网3拉出,将外部牵拉杆4悬挂于卡接部上,即可正常进行羽毛球运动。这种设计在羽毛球网架拆卸时更加方便

实施例2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毛球网架包括底座1、竖杆2、球网3,竖杆2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表面,可以通过焊接,将竖杆焊接在底座1上。在所述竖杆2两端头设置有弹簧5,用来转动转动轴6,当球网3拉出后形成反向弹力,可使转动轴6及球网3恢复原状,即将球网收回到竖杆2中。竖杆2的侧面设置有容纳球网3通过的通道7,球网3从通道7中拉出,当收网时可从此处将球网3自动收入竖杆2内。在竖杆2内部还设置有转动轴6,转动轴6两端头与竖杆2两端头设置的弹簧5一端相连,弹簧5另一端固定在竖杆2上,所述球网3一端固定在转动轴6上另一端与外部牵拉杆4相连;如此当球网3拉出带动转动轴6转动从而将弹簧5压紧,形成反作用力,当球网3需要收回时只要松开球网3的另一端头,即外部牵拉杆4,球网3即可在弹簧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自动收回竖杆2内。外部牵拉4杆设置在竖杆2外部,在球网3拉出后将球网3的外露端,卡接在外部牵拉杆4上,并且其厚度及长度大于通道7不会随着球网3的收缩而进入竖杆2,从而保证球网3可自由通过,可外部牵拉杆4卡于通道外。在另一个网球架上设置的卡钩10,本实施例中卡钩10为三个分布在与外部牵拉杆对应的上中下位置。如图3在使用时将球网3拉出,将外部牵拉杆4悬挂于卡接部上,即可正常进行羽毛球运动。在羽毛球网架的另一个杆架中的竖杆2上设置有电子计分器11,电子计分器11与电子遥控器配合,通过电子遥控器来控制电子计分器上的比分,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羽毛球网架。这种羽毛球网架的设计在羽毛球网架拆卸时更加方便,运动时省去了人工计分的不便。

实施例3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毛球网架包括底座1、竖杆2、球网3,竖杆2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表面,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将竖杆拧在底座1上来固定。在所述竖杆2两端头设置有弹簧5,用来转动转动轴6,当球网3拉出后形成反向弹力,可使转动轴6及球网3恢复原状,即将球网收回到竖杆2中。竖杆2的侧面设置有容纳球网3通过的通道7,球网3从通道7中拉出,当收网时可从此处将球网3自动收入竖杆2内。在竖杆2内部还设置有转动轴6,转动轴6两端头与竖杆2两端头设置的弹簧5一端相连,弹簧5另一端固定在竖杆2上,所述球网3一端固定在转动轴6上另一端与外部牵拉杆4相连;如此当球网3拉出带动转动轴6转动从而将弹簧5压紧,形成反作用力,当球网3需要收回时只要松开球网3的另一端头,即外部牵拉杆4,球网3即可在弹簧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自动收回竖杆2内。外部牵拉4杆设置在竖杆2外部,在球网3拉出后将球网3的外露端,卡接在外部牵拉杆4上,并且其厚度及长度大于通道7不会随着球网3的收缩而进入竖杆2,从而保证球网3可自由通过,可外部牵拉杆4卡于通道外。在另一个网球架上设置的卡接部10,本实施例中其卡接部为两个夹子,用于夹住外部牵拉杆。如图3在使用时将球网3拉出,将外部牵拉杆4夹持在夹子上,即可正常进行羽毛球运动。在羽毛球网架的另一个杆架中的竖杆2上设置有电子计分器11,电子计分器11与电子遥控器配合,通过电子遥控器来控制电子计分器上的比分,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羽毛球网架。在底座1上还设置有支撑杆13,用于加固整个羽毛球架的竖杆2。这种羽毛球网架的设计在羽毛球网架拆卸时更加方便,运动时省去了人工计分的不便。

实施例4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毛球网架包括底座1、竖杆2、球网3,竖杆2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表面,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将竖杆拧在底座1上。在所述竖杆2两端头设置有弹簧5,用来转动转动轴6,当球网3拉出后形成反向弹力,可使转动轴6及球网3恢复原状,即将球网收回到竖杆2中。竖杆2的侧面设置有容纳球网3通过的通道7,球网3从通道7中拉出,当收网时可从此处将球网3自动收入竖杆2内。在竖杆2内部还设置有转动轴6,转动轴6两端头与竖杆2两端头设置的弹簧5一端相连,弹簧5另一端固定在竖杆2上,所述球网3一端固定在转动轴6上另一端与外部牵拉杆4相连;如此当球网3拉出带动转动轴6转动从而将弹簧5压紧,形成反作用力,当球网3需要收回时只要松开球网3的另一端头,即外部牵拉杆4,球网3即可在弹簧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自动收回竖杆2内。外部牵拉4杆设置在竖杆2外部,在球网3拉出后将球网3的外露端,卡接在外部牵拉杆4上,并且其厚度及长度大于通道7不会随着球网3的收缩而进入竖杆2,从而保证球网3可自由通过,可外部牵拉杆4卡于通道外。在另一个网球架上设置的卡接部10,本实施例中卡接部10为两个夹子设置在与外部牵拉杆端头两端。如图3在使用时将球网3拉出,将外部牵拉杆4悬挂于卡接部上,即可正常进行羽毛球运动。在羽毛球网架的另一个杆架中的竖杆2上设置有电子计分器11,电子计分器11与电子遥控器配合,通过电子遥控器来控制电子计分器上的比分,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羽毛球网架。在底座1上还设置有支撑杆13,用于加固整个羽毛球架的竖杆2。底座1的内部为空心设计,在其上表面还设计有一可以开合的盖子,用于打开或关闭空心底座,这种设计可以将运动人员的物品放入其中,使用更加方便,这种羽毛球网架的设计在羽毛球网架拆卸时更加方便,运动时省去了人工计分的不便,支架的设计对羽毛球架进行了加固,空心结构与盖子12的设计使使用者更加方便。

实施例5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毛球网架包括底座1、竖杆2、球网3,竖杆2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表面,可以通过焊接,将竖杆2焊接在底座1上。在所述竖杆2两端头设置有弹簧5,用来转动转动轴6,当球网3拉出后形成反向弹力,可使转动轴6及球网3恢复原状,即将球网收回到竖杆2中。竖杆2的侧面设置有容纳球网3通过的通道7,球网3从通道7中拉出,当收网时可从此处将球网3自动收入竖杆2内。在竖杆2内部还设置有转动轴6,转动轴6两端头与竖杆2两端头设置的弹簧5一端相连,弹簧5另一端固定在竖杆2上,所述球网3一端固定在转动轴6上另一端与外部牵拉杆4相连;如此当球网3拉出带动转动轴6转动从而将弹簧5压紧,形成反作用力,当球网3需要收回时只要松开球网3的另一端头,即外部牵拉杆4,球网3即可在弹簧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自动收回竖杆2内。外部牵拉4杆设置在竖杆2外部,在球网3拉出后将球网3的外露端,卡接在外部牵拉杆4上,并且其厚度及长度大于通道7不会随着球网3的收缩而进入竖杆2,从而保证球网3可自由通过,可外部牵拉杆4卡于通道外。在另一个网球架上设置的卡钩10,其中卡接部10为一个与外部牵拉杆的长度一样的卡钩。如图3在使用时将球网3拉出,将外部牵拉杆4悬挂于卡钩上,即可正常进行羽毛球运动。在羽毛球网架的另一个杆架中的竖杆2上设置有电子计分器11,电子计分器11与电子遥控器配合,通过电子遥控器来控制电子计分器上的比分,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羽毛球网架。在底座1上还设置有支撑杆13,用于加固整个羽毛球架的竖杆2。底座1的内部为空心设计,在其上表面还设计有一可以开合的盖子,用于打开或关闭空心底座,这种设计可以将运动人员的物品放入其中,使用更加方便;在羽毛球网架的底座1的下部还设置有轮子8,方便羽毛球架进行移动,在轮子的外部还设置有刹车装置9,用于固定轮子,进而固定整个羽毛球网架,在使用时,打开刹车装置9,将羽毛球网架摆好后,将刹车装置按下,这样就将整个网架进行固定了。这种羽毛球网架的设计在羽毛球网架移动轻巧,拆卸时更加方便,运动时省去了人工计分的不便,支架的设计对羽毛球架进行了加固,空心结构与盖子12的设计使使用者更加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