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头带,属于运动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跑步等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运动者的额头难免会出汗,汗液顺着额头由两侧脸颊流下,但运动过程中会出现汗液分流到眼睛内的情况,导致在进行跑步的同时需要不时的用手去擦汗,影响运动者运动过程中的舒适度。目前的头带吸汗效果不佳,由于吸棉包体积的限制无法一直保持吸汗的效果,同时头带的均码的设计,容易使人在佩戴头带时头部有压迫感。
公开号为CN205216145U在2016年5月11日公布一种不饱和的自排汗头带的实用新型专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带为带状结构其两端分别为排汗首端和排汗尾端,排汗首端和排汗尾端相互内外重叠,并缝合连接;所述的排汗首端和排汗尾端的重叠处为方形结构,方形结构的两个对角线上设有缝合线构成的排汗槽;所述的内层、中间层、外层头带结构其张力依次增加。该实用新型专利虽然有提到使用缝合线构成排汗槽来实现自排汗的功能,但其并没有设置引导槽来使额头上产生的汗液流向排汗槽,其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无法及时排汗的问题。同时首尾端的整体对角缝合导致整个头带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压迫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引汗排汗效果好、且对头部压迫小的头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头带,包括头带主体、头带首端、头带尾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主体前端内侧设置有导汗槽,所述头带主体两边设置有吸汗棉包,所述头带首端和头带尾端通过设置缝纫线部分重叠固定,所述头带主体后侧两端设置有透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导汗槽由中间向两侧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导汗槽设置有两层,所述两层导汗槽大小一致且两层导汗槽的间距大于导汗槽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导汗槽的长度为头带主体长度的30%~70%。
作为优选:所述导汗槽尾端为圆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吸汗棉包设置在头带主体的内侧的上下边缘且头带主体可以完全遮挡住吸汗棉包。
作为优选:所述头带首端和头带尾端的边缘为斜边且倾斜的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头带首端和头带尾端的重叠固定部分为利用缝纫线连续重叠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头带首端和头带尾端的重叠固定部分为头带主体上部。
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孔之间分层等距排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头带主体前端内侧设置有导汗槽,导汗槽由中间向两侧倾斜,可以使额头部位产生的汗液顺着导汗槽倾斜的流向耳后两侧,保证不会在长时间运动后,头带吸汗能力饱和,导致汗水分流向眼睛,两层导汗槽的设计可以进一步保障导汗的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单一的导汗槽由于受力面积过小,使头部有紧迫感,导致的额头产生压痕;2、通过在吸汗棉包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帮助汗水的吸收,另一方面可以充当缓冲垫,减少头带对头部的压力;3、通过头带首端和头带尾端通过设置缝纫线部分重叠固定,重叠固定部分为头带主体上部,使得头带的下部佩戴范围更大一些,符合人体头部的曲线,使得头带佩戴时,在保证不脱落的前提下,提升了佩戴是舒适感;4、通过设置透气孔可以便于头部后侧的散热,同时由于导汗槽将额头的汗液引导到后侧,后侧的感到闷热,通过透气孔可以消除这个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头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头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头带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头带的结构示意图四。
附图标记:1、头带首端;2、头带主体;3、头带尾端;4、导汗槽;5、吸汗棉包;6、透气孔;7、缝纫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头带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头带,包括头带主体2、头带首端1、头带尾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主体2前端内侧设置有导汗槽4,所述头带主体2两边设置有吸汗棉包5,所述头带首端1和头带尾端3通过设置缝纫线7部分重叠固定,所述头带主体2后侧两端设置有透气孔6。
所述导汗槽4由中间向两侧倾斜。所述导汗槽4设置有两层,所述两层导汗槽4大小一致且两层导汗槽4的间距大于导汗槽的4宽度。所述导汗槽4的长度为头带主体2长度的30%~70%。所述导汗槽4尾端为圆弧形。
所述吸汗棉包5设置在头带主体2的内侧的上下边缘且头带主体2可以完全遮挡住吸汗棉包5。所述头带首端1和头带尾端3的边缘为斜边且倾斜的方向相反,所述头带首端1和头带尾端3的重叠固定部分为利用缝纫线7连续重叠固定。所述头带首端1和头带尾端3的重叠固定部分为头带主体2上部。所述透气孔6之间分层等距排列。
通过在头带主体2前端内侧设置有导汗槽4,导汗槽4由中间向两侧倾斜,可以使额头部位产生的汗液顺着导汗槽4倾斜的流向耳后两侧,保证不会在长时间运动后,头带吸汗能力饱和,导致汗水分流向眼睛,两层导汗槽4的设计可以进一步保障导汗的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单一的导汗槽4由于受力面积过小,使头部有紧迫感,导致的额头产生压痕。
通过在吸汗棉包5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帮助汗水的吸收,另一方面可以充当缓冲垫,减少头带对头部的压力。
通过头带首端1和头带尾端3通过设置缝纫线7部分重叠固定,重叠固定部分为头带主体2上部,使得头带的下部佩戴范围更大一些,符合人体头部的曲线,使得头带佩戴时,在保证不脱落的前提下,提升了佩戴是舒适感。
通过设置透气孔6可以便于头部后侧的散热,同时由于导汗槽4将额头的汗液引导到后侧,后侧的感到闷热,通过透气孔6可以消除这个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