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训练用缓冲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95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育训练用缓冲垫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体育训练用缓冲垫。



背景技术:

体育缓冲垫是体育训练中一种必不可少的保护类器材,它可以在运动员落地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以及减少一些高危动作发生意外造成的非正常落地造成的伤害,然而当前的缓冲垫多数采用多层海绵垫的叠加或者弹性网类装置,这种缓冲垫,当局部受力后,造成局部及其附近部位的牵引,造成一个凹陷的现象,而这种凹陷容易造成运动员落地不稳导致扭伤,或者意外落地的二次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体育训练用缓冲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育训练用缓冲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育训练用缓冲垫,包括底垫层,所述底垫层上表面四周一体成型有承载外壁,所述承载外壁一体成型有半球型气塞,所述承载外壁上端紧密贴合有布局顶层,所述布局顶层一体成型有承载气柱和辅助气柱,所述辅助气柱四个为一组均匀分布在承载气柱的四周,所述承载气柱与一组辅助气柱构成的载荷结构均匀分布在布局顶层上,所述承载气柱的上端覆有海绵垫层。

优选的,所述承载气柱上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辅助气柱的高度为承载气柱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辅助气柱的壁厚为承载气柱的壁厚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布局顶层分布承载气柱和辅助气柱,使得原有的牵引凹陷现象得以改善,独立的承载气柱,使得受到载荷后,只有单个气柱会发生形变,而其他气柱受到影响后会发生少量的变形,甚至是不变形,而辅助气柱使得承载气柱受力后避免发生侧倾,同时分载承载气柱变形时溢出的气体压力,从而避免承载气柱非预测性变形引发的不必要的问题发生,降低训练时的意外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垫布局示意图。

图中:1、底垫层,2、承载外壁,3、辅助气柱,4、载荷气柱,5、半球形气塞,6、布局顶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体育训练用缓冲垫,包括底垫层1,是整个缓冲垫直接接触地面的承载层,所述底垫层1上表面四周一体成型有承载外壁2,构建整个缓冲垫气垫部分的腔室的外壁,以及承载承载气柱4受到载荷后变形时从中排出的气体的压力,所述承载外壁2一体成型有半球型气塞5,通过半球形气塞5使得气体压入气垫后,避免漏气,使得气垫在使用时一直保持良好的充气膨起状态,所述承载外壁2上端紧密贴合有布局顶层6,构成完整的密封性的气垫,使得使用时没有漏气,从而保证工作状态,所述布局顶层6一体成型有承载气柱4和辅助气柱3,是整个缓冲垫中主要发生变形及避免牵引变形的结构,通过图1可以看到每一个承载气柱4和每一个辅助气柱3都是单独与布局顶层6、承载外壁2和底垫层1构成的腔室单独连通,实现独立功能,通过独立的承载气柱4及其辅助气柱3实现独立变形的功能,所述辅助气柱3四个为一组均匀分布在承载气柱4的四周,使得承载气柱4受力后倾覆性和形变产生的气体压力均匀分载,所述承载气柱4与一组辅助气柱3构成的载荷结构均匀分布在布局顶层6上,通过均匀分布,使得载荷气柱4的顶面构成上面的多个支撑点,得以将受力进行分散,所述承载气柱4的上端覆有海绵垫层,避免运动员与气垫进行直接接触,造成擦伤。

具体而言,所述承载气柱4上表面设有防滑纹路,避免海绵垫层在使用过程中滑落。

具体而言,所述辅助气柱3的高度为承载气柱4的一半,更好的防止承载气柱4的倾覆。

具体而言,所述辅助气柱3的壁厚为承载气柱4的壁厚的两倍,能够更好的分载承载气柱4变形后的气压。

工作原理:通过球形气塞5向缓冲垫中注入气体使得气垫部分膨胀起来,即承载气柱4和辅助气柱3充气后达到站立的效果,当运动员落在缓冲垫上后,承载气柱4受到载荷,发生形变,其内部气体向外排出,其气动压力由辅助气柱3和承载外壁2进行分载,而每个承载气柱4都是单独发生形变,避免了牵引性的凹陷的发生,使得运动员的落地更加稳定,降低意外的扭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