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网球发球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6407发布日期:2018-06-15 21:3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网球发球装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体育运动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网球自动发球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网球训练时,传统方式基本都依靠两人对练,使得练习者的时间安排不自由。而为了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和方便性,通常会使用大量的网球以加大训练的强度,然而,此时陪练人员(主要是发球员)的运动量会非常高,不仅影响训练的效果,而且会使陪练人员非常疲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发明各种网球发球装置,有的以弹射方式或撞击方式发球,有的以轮式甩球的方式发球,有些此类发球机能方便的进行多角度和多方位连续发球。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网球发球大多存在发球力度不易控制,设备结构复杂,角度调整控制不方便,采用摆臂结构或撞击方式导致设备体积大,且安还存在全隐患较大的问题。而采用轮式甩出发球的则一般采用两个发球轮配合进行,一个发球轮配一个马达,设备成本高,控制难度大。另外,目前的网球发球装置通常一次只能发出一个球,只适合一个人练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设计更合理、只需要一个发球轮即可发球、体积较小、可以多人同时进行练习的自动网球发球装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网球发球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壳、控制机构、发球机构、下球机构及储球机构,发球机构连接下球机构,下球机构连接储球机构,储球机构安装于下球机构上方并固定于机壳上,发球机构及下球机构连接控制机构,其中,

发球机构包括发球轮、发球马达和发球道,发球马达固定在发球道的一侧,发球轮与发球马达连接,发球道为朝上翘起的弧形结构,形成一个起飞器,发球轮安装于发球道中与发球道的弧形部位配合形成发球结构;

下球机构包括有下球道和分球器,分球器安装于下球道的入口处形成对网球以固定频率下球的控制结构,分球器连接有分球马达;

储球机构位于下球道及分球器的上方,下球道及分球器与储球机构对接,下球道的出口对接有出球导轨,出球导轨与发球道连接;

出球导轨安装于一底板上,机壳固定于该底板上将前述发球机构和下球机构罩盖在内,在机壳的侧面设有出球口,出球导轨从出球口伸出;

网球从储球机构中进入下球机构的下球道,通过分球器的带动,使网球按特定频率落入到出球导轨中,再由出球导轨滚落到发球道,在高速旋转的发球轮的配合下将网球迅速甩出实现发球。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一分球梁,分球梁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底板上,在分球梁中间位置底面设置有一升降轴,升降轴套有一垫圈,升降轴固定在底板上形成对分球梁升降控制结构;分球梁的内部为一导槽,出球导轨的入球端安装于分球梁的导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发球机构包括有左右两处,两处发球机构形成左右对称的发球结构,两出球导轨以左右对称的方式通过轴销固定在分球梁中。这样可以两边同时进行发球,甚至还可以设置三处或四处下球机构和发球机构进行发球,以适应更多人练习的场合。

进一步地,下球机构包括有左右两组下球道和分球器,两组下球道和分球器以左右对称的结构安装于机壳中,其中左边的下球道与左边的出球导轨对接,右边的下球道与右边的出球导轨对接。

进一步地,每一下球道包括有一接球盘,接球盘中均匀分布有四处坑状结构,每一坑状结构的底部连接有一下球筒,下球筒位于分球梁上方与出球导轨对接。

进一步地,每一下球道的接球盘上均设有一分球器,分球器包括有呈十字螺旋状的分球架,分球架连接一转轴,转轴通过一固定盘安装于接球盘中,分球马达连接转轴形成分球架的旋转驱动结构,分球马达按一定的转速工作,使分球架以一定的转速旋转,从而使网球以一定的频率落入到出球导轨中;分球马达安装于分球梁中。

进一步地,在底板的底面安装有支脚和万向轮,便于进行位置移动,而移动到位后通过支脚便于固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储球机构为一球篮,在球篮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向球篮内部的栅孔,这样既可以减少球篮的用料,降低成本,又可以通过栅孔观察球篮内部剩余网球的情况,以便及时添加网球。

所述升降轴固定在一升降杆上,升降杆安装在一支撑杆上并连接有升降电机形成升降结构,在支撑杆上安装有控制器,升降电机连接控制器;支撑杆安装于一伸缩三角架上,升降电机及支撑杆一起安装于一底座上,这样可以实现发球机构的高度调节。

还包括有一摄像头,摄像头通过一伸缩杆安装于底板上,摄像头朝向发球机构,用于拍摄练习时的动作。

将网球装到球篮中(大约可以装100个网球),网球落入到接球盘中,由分球器控制落球的速度,经过下球筒落入到出球导轨中,然后沿出球导轨滚到发球道,通过发球道与高速旋转的发球轮的配合,将网球迅速甩出,从而达到发球效果。

首先、网球顺着发球道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落到地面的;其次、为适应拦网技术的需求,由于在出球导轨的末端装了形成起飞器的发球道,当球滑行到末端接触起飞器时,网球在发球轮的作用下自动呈抛物线向前飞起以供球员拦击。

本发明通过控制机构的控制,在储球机构、下球机构、出球导轨及发球机构的相互配合下,可以顺畅、迅速地将网球发出,同时由于设置至少两组发球机构,因而可以同时针对至少两个人进行练习;另外,发球机构通过一个发球轮与发球道配合发球,克服了传统需要两个发球轮才能发球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分解结构图;

图4为分球器与下球道的配合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加装支撑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为机壳,2为球篮,3为下球道,4为分球器,5为分球马达,6为分球梁,7为底板,8为出球导轨,9为发球轮,10为发球马达,11为发球道,12为支撑架,13为垫圈,14为升降轴,15为支脚,16为万向轮,17为栅孔,18为接球盘,19为下球筒,20为转轴,21为固定盘,22为分球架,23为升降杆,24为支撑杆,25为控制器,26为升降电机,27为伸缩三角架,28为摄像头,29为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自动网球发球装备,包括有机壳1、控制机构、发球机构、下球机构及储球机构,发球机构连接下球机构,下球机构连接储球机构,储球机构安装于下球机构上方并固定于机壳1上,发球机构及下球机构连接控制机构,其中,

发球机构包括发球轮9、发球马达10和发球道11,发球马达10固定在发球道11的一侧,发球轮9与发球马达10连接,发球道11为朝上翘起的弧形结构,发球轮9安装于发球道11中与发球道11的弧形部位配合形成发球结构;

下球机构包括有下球道3和分球器4,分球器4安装于下球道3的入口处形成对网球以固定频率下球的控制结构,分球器4连接有分球马达5;

储球机构位于下球道3及分球器4的上方,下球道3及分球器4与储球机构对接,下球道3的出口对接有出球导轨8,出球导轨8与发球道11连接;

出球导轨8安装于一底板7上,机壳1固定于该底板7上将前述发球机构和下球机构罩盖在内,在机壳1的侧面设有出球口,出球导轨8从出球口伸出;

网球从储球机构中进入下球机构的下球道3,通过分球器4的带动,使网球按特定频率落入到出球导轨8中,再由出球导轨8滚落到发球道11,在高速旋转的发球轮9的配合下将网球迅速甩出实现发球。

还包括有一分球梁6,分球梁6通过支撑架12安装在底板7上,在分球梁6中间位置底面设置有一升降轴14,升降轴14套有一垫圈13,升降轴14固定在底板7上形成对分球梁6升降控制结构;分球梁6的内部为一导槽,出球导轨8的入球端安装于分球梁6的导槽中。

所述发球机构包括有左右两处,两处发球机构形成左右对称的发球结构,两出球导轨8以左右对称的方式通过轴销固定在分球梁6中。这样可以两边同时进行发球,甚至还可以设置三处或四处下球机构和发球机构进行发球,以适应更多人练习的场合。

下球机构包括有左右两组下球道3和分球器4,两组下球道3和分球器4以左右对称的结构安装于机壳1中,其中左边的下球道3与左边的出球导轨8对接,右边的下球道3与右边的出球导轨8对接。

每一下球道3包括有一接球盘18,接球盘18中均匀分布有四处坑状结构,每一坑状结构的底部连接有一下球筒19,下球筒19位于分球梁6上方与出球导轨8对接。

每一下球道3的接球盘18上均设有一分球器4,分球器4包括有呈十字螺旋状的分球架22,分球架22连接一转轴20,转轴20通过一固定盘21安装于接球盘18中,分球马达5连接转轴20形成分球架22的旋转驱动结构,分球马达5按一定的转速工作,使分球架22以一定的转速旋转,从而使网球以一定的频率落入到出球导轨8中;分球马达5安装于分球梁6中。

在底板7的底面安装有支脚15和万向轮16,便于进行位置移动,而移动到位后通过支脚15便于固定位置。

所述储球机构为一球篮2,在球篮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向球篮内部的栅孔17,这样既可以减少球篮2的用料,降低成本,又可以通过栅孔17观察球篮2内部剩余网球的情况,以便及时添加网球。

参照图5,所述升降轴14固定在一升降杆23上,升降杆23安装在一支撑杆24上并连接有升降电机26形成升降结构,在支撑杆24上安装有控制器25,升降电机26连接控制器25;支撑杆24安装于一伸缩三角架27上,升降电机26及支撑杆24一起安装于一底座上,这样可以实现发球机构的高度调节。

还包括有一摄像头28,摄像头28通过一伸缩杆29安装于底板7上,摄像头28朝向发球机构,用于拍摄练习时的动作。

将网球装到球篮2中(大约可以装100个网球),网球落入到接球盘18中,由分球器4控制落球的速度,经过下球筒19落入到出球导轨8中,然后沿出球导轨8滚到发球道11,通过发球道11与高速旋转的发球轮9的配合,将网球迅速甩出,从而达到发球效果。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