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美操用防滑保护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7671发布日期:2018-12-21 19:3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健美操用防滑保护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健美操用防滑保护带。



背景技术:

护腕呈圆筒形状,可作为在大多体育运动时佩戴在手腕或者手臂上起到保护的作用。手腕是人们最常活动的身体部位之一,也是最易受伤的部位之一,运动员手腕处出现筋腱炎的机率较高,因此,为避免手腕不被扭伤或加速痊愈,配套护腕是其中一个有效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技术的护腕种类多样,功用也多样;比如,公布号为CN 105688400 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护腕,包括护腕本体,所述护腕本体由外层和内层围成筒状腕套结构,其特点是所述护腕本体的外层上设有透气网,所述护腕本体的内层中间位置设有按摩垫,按摩垫上设有多个按摩球,所述护腕本体的内层靠近按摩垫两端处还设有环形磁疗包,磁疗包内设有多个磁片,所述护腕本体还包括松紧带,所述松紧带设置在护腕本体的两端;该技术方案的按摩垫能起到按摩手腕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护腕使用对伤者的康复效果。公布号为CN 106666867 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护腕,包括护腕本体,所述护腕本体是由若干连接筋交织形成网状的筒状腕套结构,所述连接筋从内到外依次包括骨架、吸汗层和防磨层。所述护腕本体上叠放有若干储存袋,所述若干储存袋间一边固定连接,所述若干储存袋的固定连接边的对边采用魔术贴连接。本发明使用结实的材料制成网状结构,并使用吸汗海绵,夏季使用凉爽吸汗;在护腕上设置透明的储存袋,可以在运动时将物品(如手机、工作提醒纸条等)放在储存袋内,避免丢失,并方便查看。

由上述公开的护腕技术方案可知,护腕除了基本的保护作用外,还具有了按摩、治疗、储存及吸汗凉爽的效果,即便如此,但现有技术的护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体育运动中,比如在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中,经常因运动员托举配合动作发生脱手失误,进而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而脱手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之间握持手腕或支撑配合时,由于手腕上有汗液,致使手腕湿滑,摩擦力小,以造成配合运动员握持或托举不稳而发生脱手失误的安全事故,因此,设计一种可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训练质量与安全保障的手腕防滑保护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美操用防滑保护带,可有效避免因手腕湿滑造成造成配合运动员握持或托举不稳而发生脱手失误的安全事故,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满足健美操教学与训练等相关体育运动的安全使用需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健美操用防滑保护带,包括套体,所述套体由外层和内层合围而成且呈筒状腕套结构,所述外层由具有弹性的胶质材料制成,在外层的外壁上设有若干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以及若干通孔,所述若干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以及若干通孔呈交错设置,所述外层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位置相对应的第三凸起与第四凸起,所述内层为柔性包裹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的最大凸出高度为3-6mm,所述第二凸起的最大凸出高度不大于第一凸起的最大凸出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与外层的接触面均呈椭圆状,且第一凸起的接触面大于第二凸起的接触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凸起与第一凸起的大小形状相同,第四凸起与第二凸起的大小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由硅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腕套结构为整体式或搭扣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包裹层包括防磨外层与海绵里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弹性外层的内壁与外壁上分别对应设置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与第四凸起的结构设计,外壁上的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可起到防滑的作用,第三凸起与第四凸起可起到按摩的效果,弹性的套体可隔离手腕与队友的手握持或托举配合时的直接接触,避免了手腕的汗液产生湿滑,进而造成握持不稳而脱手的情况发生,提高健美操的安全性;同时在外层上开设的若干通孔可起到透气的效果,结合柔性包裹层,有效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并具有结构简单与实用性强的特点,适于运动相关对护腕保护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健美操用防滑保护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健美操用防滑保护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健美操用防滑保护带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外”、“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健美操用防滑保护带,包括套体,所述套体由外层1和内层2合围而成且呈筒状腕套结构,上述筒状腕套结构优选为整体式或搭扣式结构,整体式结构为闭环体,穿戴时,可从手直接套上,搭扣式结构即为开环体,分开为块状,扣合即可构成筒状,适于从手腕侧向扣合,当然也可采用其它成熟扣合技术手段实现,此处不作赘述;所述外层由具有弹性的胶质材料制成,弹性要求可满足整体式结构的穿戴,适于不同外径大小手腕的需要,同时,也可增加穿戴舒适性,还可增加队友手部握持的支承稳定感,起到防滑的效果,比如在队友握持在套体上时,套体可隔离手腕与队友的手的直接接触,避免了手腕的汗液产生湿滑,进而造成握持不稳而脱手的情况发生,提高健美操的安全性;优选的,外层由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或称硅橡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反应、机体排异反应极少,与体液以及组织接触过程中能保持其原有的弹性和柔软度,不被降解,安全可靠,且可清洁后反复使用,满足长时安全使用需要;在外层的外壁上设有若干第一凸起11、第二凸起12以及若干通孔13,所述若干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以及若干通孔呈交错设置,设置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可起到进一步加强防滑的作用,具体的,可增加外层与队友手部握持配合之间的摩擦,交错设置也可进一步防止手部轻易滑动或移位,提高防滑或防脱手的稳定性,设置通孔可起到透气的作用,提高使用舒适性;所述外层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位置相对应的第三凸起14与第四凸起15,所述内层为柔性包裹层,可以理解的是柔性包裹层是柔性材质,实际穿戴时,柔性包裹层被弹性挤压,设置的第三凸起与第四凸起即可透过柔性包裹层隐性与皮肤顶凸或硬顶,另外,在健美操托举或配合动作时,也即在队友握持外层时,外层被外力挤压变形,第三凸起与第四凸起不可避免会对皮肤产生顶凸,进而形成按摩的效果,此处可结合按摩椅的按摩结构原理,按摩椅的外层为皮质或柔质,按摩轮或硬杆在里层,按摩时,按摩轮通过旋转或移动对人体形成按摩,具体结构此处不作赘述;柔性包裹层与皮肤表面接触,利于提高使用的舒适性,避免外层胶质材料与皮肤摩擦或直接接触而造成皮肤摩伤或不适的问题,满足使用需要;上述柔性包裹层与外层之间优选采用粘接固定,选择粘接方式可便于快速固定成型,制造生产容易。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并结合人体工程学及实际的应用经验,所述第一凸起的最大凸出高度为3-6mm,比如3mm或4mm高时,适于未成年人的应用,5mm或6mm高时,适于成年人的应用,进而满足不同手部或年龄人群的防滑保护需要,所述第二凸起的最大凸出高度不大于第一凸起的最大凸出高度,以加强防滑的效果。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与外层的接触面均呈椭圆状,且第一凸起的接触面大于第二凸起的接触面,优选椭圆的长度方向与套体的轴向相一致,进而有效结合脱手的方向或握持用力产生的摩擦力方向,以提高防滑效果的同时,进而提高配合或握持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凸起与第一凸起的大小形状相同,第四凸起与第二凸起的大小形状相同,进而在满足按摩效果的同时,适于模具一体制造成型,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柔性包裹层包括防磨外层21与海绵里层22,防磨外层具有防磨的作用,增加使用寿命,海绵具有吸汗的效果,且柔软舒适感良好。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