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5263发布日期:2019-03-30 09:1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玩具陀螺包括防御型陀螺、攻击型陀螺、可拆装陀螺以及爆裂陀螺等。陀螺发射器包括齿条发射器以及拉绳发射器。主流的玩具陀螺主要包括防御型和攻击型,然而,玩具陀螺在战斗时只有一个方向,攻击和防御不可转换,功能相对单一,观赏性不强。另外,发射器在发射陀螺时只有一个发射方向,趣味性较差,不能很好地满足玩家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所述发射器的发射方向可以改变,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玩家的多样化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包括:手持部;发射头,所述发射头可翻转地设在所述手持部上,所述发射头用于保持被发射件;翻转蓄能器,所述翻转蓄能器连接在所述手持部和所述发射头之间,所述翻转蓄能器构造成在释能时驱动所述发射头翻转;限转组件,所述限转组件设在所述手持部上,所述限转组件在限转位置和任转位置之间可活动,在限转位置所述限转组件与所述发射头相配合以限制翻转,在任转位置所述限转组件与所述发射头脱离配合,在任转位置所述翻转蓄能器驱动所述发射头连续转动直至所述翻转蓄能器完全释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在所述限转位置,限转组件与发射头相配合,这样可以限制发射头的翻转并使翻转蓄能器保持在蓄能位置;在所述任转位置,限转组件与发射头脱离配合,翻转蓄能器驱动发射头连续转动直至翻转蓄能器完全释能。由此,通过使限转组件在所述限转位置和所述任转位置之间活动,有利于实现发射器的多次翻转,且增强了趣味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玩家的多样化需求。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射头的翻转轴伸入到所述手持部内,所述翻转蓄能器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外套所述翻转轴且固定连接在所述手持部上;翻转卷簧,所述翻转卷簧设在所述固定盒内,所述翻转卷簧的内端与所述翻转轴相连,所述翻转卷簧的外端与所述固定盒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转组件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在所述发射头的翻转轴上;限转开关,所述限转开关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手持部上,所述限转开关构造成常与所述配合部相配合以锁止所述发射头,所述限转开关在触发后脱离所述配合部。

进一步地,所述配合部为配合凸块,所述限转开关上设有用于卡住所述配合部的限位凸块。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发射头朝向所述翻转蓄能器蓄能的方向上,所述限位凸块和所述配合凸块的迎向彼此的表面中,至少一个为用于导向所述限位凸块脱离所述配合凸块的导向面。

可选地,所述配合凸块包括沿轴向间隔开设置的第一配合凸块、第二配合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包括间隔开设置在所述限转开关上的第一限位凸块、第二限位凸块;其中,在所述翻转轴的轴向上,当所述限转开关触发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与所述第一配合凸块相对应,所述第二限位凸块与所述第二配合凸块相错开;当所述限转开关释放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与所述第一配合凸块相错开,所述第二限位凸块与所述第二配合凸块相对应;且,当所述第一限位凸块卡在所述第一配合凸块上时,所述第二限位凸块和所述第二配合凸块相对所述翻转轴形成的中心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凸块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配合凸块位于同一圆周面上且间隔180度;所述第二配合凸块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配合凸块位于同一圆周面上且间隔180度。

可选地,所述手持部为握柄状,所述手持部的水平两侧分别为拇指握持侧和四指握持侧,所述限转开关设在拇指握持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射器还包括翻转驱动器,所述翻转驱动器包括:联转盘,所述联转盘与所述发射头的翻转轴相连;缓速件,所述缓速件设在所述手持部上;缓速弹性件,所述缓速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缓速件与所述联转盘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缓速件为缓速盘且设在所述联转盘的轴向一侧,所述缓速盘与所述联转盘朝向彼此的面是齿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的一个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的一个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中限转开关的一个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中翻转轴的一个立体图。

附图标记:

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100,

手持部1,

发射头2,翻转轴21,

翻转蓄能器41,固定盒411,翻转卷簧412,

限转组件5,配合部51,配合凸块511,第一配合凸块5111,第二配合凸块5112,限转开关52,限转开关521,导向面5210,第一限位凸块5211,第二限位凸块5212,限位板522,定位柱5221,弹簧54,

翻转驱动器9,联转盘91,缓速件92,缓速弹性件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100,包括:手持部1、发射头2、翻转蓄能器41以及限转组件5。翻转蓄能器41可以为例如发条盘等具有蓄能作用的部件等。

具体而言,发射头2可翻转地设在手持部1上,发射头2用于保持被发射件;所述被发射件可以为例如玩具陀螺等。翻转蓄能器41连接在手持部1和发射头2之间,翻转蓄能器41构造成在释能时驱动发射头2翻转。由此,通过翻转蓄能器41可以蓄积一定的能量,在翻转蓄能器41释放能量时可以驱动发射头2翻转,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变发射器100发射所述被发射件的方向,增强了趣味性,进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玩家的多样化需求。

限转组件5设在手持部1上,限转组件5在限转位置和任转位置之间可活动,在所述限转位置,限转组件5与发射头2相配合以限制翻转;在所述任转位置,限转组件5与发射头2脱离配合,在所述任转位置,翻转蓄能器41驱动发射头2连续转动直至翻转蓄能器41完全释能。由此,通过使限转组件5在所述限转位置和所述任转位置之间活动,有利于实现发射器100的多次翻转。

其中,在所述限转位置,限转组件5与发射头2相配合,这样可以限制发射头2的翻转并使翻转蓄能器41保持在蓄能位置;在所述任转位置,限转组件5与发射头2脱离配合,翻转蓄能器41驱动发射头2连续转动直至翻转蓄能器41完全释能。

例如,翻转蓄能器41在驱动发射头2翻转的过程中需要释放一定的能量,当翻转蓄能器41中蓄积的能量完全释放后,在尚未对翻转蓄能器41重新蓄能的前提下,翻转蓄能器41不能继续驱动发射头2翻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100,在所述限转位置,限转组件5与发射头2相配合,这样可以限制发射头2的翻转并使翻转蓄能器41保持在蓄能位置;在所述任转位置,限转组件5与发射头2脱离配合,翻转蓄能器41驱动发射头2连续转动直至翻转蓄能器41完全释能。由此,通过使限转组件5在所述限转位置和所述任转位置之间活动,有利于实现发射器100的多次翻转,增强了趣味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玩家的多样化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2和图3,发射头2的翻转轴21可以伸入到手持部1内,翻转蓄能器41可以包括:固定盒411以及翻转卷簧412,翻转轴21的一端(例如图3中翻转轴21的右端)可以与发射头2固定连接,翻转轴21的另一端(例如图3中翻转轴21的左端)可以与翻转卷簧412相连。

具体地,固定盒411外套翻转轴21且固定连接在手持部1上,例如,固定盒411可以固定连接于手持部1的容置腔内。翻转卷簧412设在固定盒411内,翻转卷簧412的内端可以与翻转轴21相连,翻转卷簧412的外端可以与固定盒411相连。由此,通过转动发射头2可以带动翻转轴21转动,并使翻转卷簧412转动蓄能且进一步定位于蓄能状态。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5,限转组件5包括:配合部51以及限转开关52。

具体地,配合部51设在发射头2的翻转轴21上;发射头2在每翻转设定角度后,配合部51被锁住。限转开关52可活动地设在手持部1上,限转开关52被构造成常与配合部51相配合以锁止发射头2,限转开关52在触发后脱离配合部51。由此,通过限转开关52与配合部51的配合,可以限制发射头2的翻转;当限转开关52被触发后,限转开关52与配合部51脱离,此时发射头2可翻转。

例如,限转开关52上设有限位部521的一侧还形成有限位板522,所述限位板522上形成有朝向翻转蓄能器41向左延伸的定位柱5221。也就是说,限转开关52上还可形成有限位板522,限位板522可以位于限转开关52的设有限位部521的一侧,所述限位板522上形成有定位柱5221,所述定位柱5221可以朝向翻转蓄能器41向左延伸。

其中,限转开关52可以通过弹簧54常与配合部51相配合,所述弹簧54的一端(例如图3中弹簧54的左端)止抵翻转蓄能器41,且所述弹簧54的另一端(例如图3中弹簧54的右端)外套在所述定位柱5221上且止抵所述限位板522。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转组件5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主要以限转组件5包括配合部51以及限转开关52为例进行描述,然而,这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进一步地,结合图3至图5,配合部51可以为配合凸块511,发射头2的翻转轴21伸入到手持部1内,配合凸块511设在翻转轴21上,限转开关52上设有限位凸块521,限位凸块521用于卡住配合部51,配合凸块511卡在限位部521上时锁止发射头2。由此,通过配合凸块511与限位凸块521的配合可以锁止发射头2,从而能够限制发射头2的翻转,使用可靠性好。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3至图5,配合凸块511包括第一配合凸块5111和第二配合凸块5112,第一配合凸块5111和第二配合凸块5112可以沿轴向间隔开设置,例如,第一配合凸块5111和第二配合凸块5112可以沿图5中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翻转轴21上可以设有两个第一配合凸块5111和两个第二配合凸块5112,两个第一配合凸块5111在翻转轴21的周向上对称布置,两个第二配合凸块5112在翻转轴21的周向上对称布置。具体地,第一配合凸块5111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配合凸块5111可以位于同一圆周面上且间隔180度;第二配合凸块5112为两个,两个第二配合凸块5112可以位于同一圆周面上且间隔180度。

限位部521可以设在限转开关52上,限位部521包括第一限位凸块5211和第二限位凸块5212,第一限位凸块5211和第二限位凸块5212可以在限转开关52上间隔开设置。

其中,在翻转轴21的轴向上,当限转开关52触发后,第一限位凸块5211与第一配合凸块5111相对应,第二限位凸块5212与第二配合凸块5112相错开,翻转蓄能器41(例如翻转卷簧412)释能实现发射头2的翻转。当限转开关52释放后,第一限位凸块5211与第一配合凸块5111相错开,第二限位凸块5212与第二配合凸块5112相对应,限转开关52在弹簧54的作用下回位,第二限位凸块5212卡在第二配合凸块5112上,以限制发射头2转动。且当第一限位凸块5211卡在第一配合凸块5111上时,第二限位凸块5212和第二配合凸块5112相对翻转轴21形成的中心角为锐角。由此,使得限转开关52在触发后释放回位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时间差,使用可靠性好。

具体而言,当触发该限转开关52时,第二限位凸块5212与第二配合凸块5112脱离,同时第一限位凸块5211会移动到第一配合凸块5111的上端,此时,翻转轴21在翻转卷簧412的释能作用下转动约180°后,原本位于限转开关52远端的那个第一配合凸块5111转动至第一限位凸块5211的位置与其(第一限位凸块5211)配合,实现定位,此时松开(释放)限转开关52,限转开关52在弹簧54的作用下回位,第二限位凸块5212可伸入到第二配合凸块5112的下方,翻转轴21仅发生略微的转动,使第二配合凸块5112定位到第二限位凸块5212上实现定位。再次触发该限转开关52,可以实现第二次翻转,以此类推,直至翻转卷簧412的能量全部释放完毕。故可实现一次翻转卷簧412上链,达到发射器100多次翻转的效果。

优选地,在发射头2朝向翻转蓄能器41蓄能的方向上,限位部521(例如限位凸块)和配合凸块511的迎向彼此的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为用于导向所述限位凸块脱离配合凸块511的导向面5210。例如,在发射头2朝向翻转蓄能器41蓄能的方向上,限位部521与配合凸块511迎向彼此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可以为导向面5210,所述导向面5210用于导向所述限位凸块脱离配合凸块511。

具体地,参照图3和图4,在弹簧54的作用下,限转开关52处于第二限位凸块5212和第二配合凸块5112相配合的初始状态,为了实现手动转动发射头2不会导致两者卡死,在第二限位凸块5212上设有导向面5210,通过该导向面5210可实现翻转轴21在转动时第二配合凸块5112可挤压限转开关52移位,实现正常转动。

可选地,手持部1为握柄状,手持部1的水平两侧分别为拇指握持侧和四指握持侧,限转开关52可以设在所述拇指握持侧。由此,使得玩家可以将手放置在所述四指握持侧,通过将限转开关52设在所述拇指握持侧,便于玩家通过拇指操控限转开关52,易于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100还可以包括翻转驱动器9,所述翻转驱动器9包括:联转盘91、缓速件92以及缓速弹性件93。

具体地,联转盘91与发射头2的翻转轴21相连;缓速件92设在手持部1上;缓速弹性件93用于驱动缓速件92与联转盘91相贴合。由此,通过翻转驱动器9可以减缓翻转蓄能件41的释能过程,有利于提高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100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缓速件92为缓速盘,并且所述缓速盘可以设在联转盘91的轴向一侧,所述缓速盘与联转盘91朝向彼此的面是齿形面。例如,所述缓速盘可以设在联转盘91的轴向的左侧,所述缓速盘最右侧的面与联转盘91最左侧的面均可以形成为齿形面。由此,有利于减缓翻转蓄能器41的释能过程,使用安全性好。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100,包括:手持部1、发射头2、翻转蓄能器41以及限转组件5。

具体而言,发射头2可翻转地设在手持部1上,发射头2用于保持被发射件;翻转蓄能器41连接在手持部1和发射头2之间,翻转蓄能器41构造成在释能时驱动发射头2翻转。

限转组件5设在手持部1上,限转组件5在限转位置和任转位置之间可活动,在所述限转位置,限转组件5与发射头2相配合以限制翻转;在所述任转位置,限转组件5与发射头2脱离配合,在所述任转位置,翻转蓄能器41驱动发射头2连续转动直至翻转蓄能器41完全释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2和图3,发射头2的翻转轴21可以伸入到手持部1内,翻转蓄能器41可以包括:固定盒411以及翻转卷簧412,翻转轴21的一端(例如图3中翻转轴21的右端)可以与发射头2固定连接,翻转轴21的另一端(例如图3中翻转轴21的左端)可以与翻转卷簧412相连。

具体地,固定盒411外套翻转轴21且固定连接在手持部1上。翻转卷簧412设在固定盒411内,翻转卷簧412的内端可以与翻转轴21相连,翻转卷簧412的外端可以与固定盒411相连。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5,限转组件5包括:配合部51以及限转开关52。

具体地,配合部51设在发射头2的翻转轴21上;发射头2在每翻转设定角度后,配合部51被锁住。限转开关52可活动地设在手持部1上,限转开关52被构造成常与配合部51相配合以锁止发射头2,限转开关52在触发后脱离配合部51。

例如,限转开关52上设有限位部521的一侧还形成有限位板522,所述限位板522上形成有朝向翻转蓄能器41向左延伸的定位柱5221。也就是说,限转开关52上还可形成有限位板522,限位板522可以位于限转开关52的设有限位部521的一侧,所述限位板522上形成有定位柱5221,所述定位柱5221可以朝向翻转蓄能器41向左延伸。

其中,限转开关52可以通过弹簧54常与配合部51相配合,所述弹簧54的一端(例如图3中弹簧54的左端)止抵翻转蓄能器41,且所述弹簧54的另一端(例如图3中弹簧54的右端)外套在所述定位柱5221上且止抵所述限位板522。

进一步地,结合图3至图5,配合部51可以为配合凸块511,发射头2的翻转轴21伸入到手持部1内,配合凸块511设在翻转轴21上,限转开关52上设有限位凸块521,限位凸块521用于卡住配合部51,配合凸块511卡在限位部521上时锁止发射头2。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3至图5,配合凸块511包括第一配合凸块5111和第二配合凸块5112,第一配合凸块5111和第二配合凸块5112可以沿轴向间隔开设置,例如,第一配合凸块5111和第二配合凸块5112可以沿图5中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翻转轴21上可以设有两个第一配合凸块5111和两个第二配合凸块5112,两个第一配合凸块5111在翻转轴21的周向上对称布置,两个第二配合凸块5112在翻转轴21的周向上对称布置。具体地,第一配合凸块5111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配合凸块5111可以位于同一圆周面上且间隔180度;第二配合凸块5112为两个,两个第二配合凸块5112可以位于同一圆周面上且间隔180度。

限位部521可以设在限转开关52上,限位部521包括第一限位凸块5211和第二限位凸块5212,第一限位凸块5211和第二限位凸块5212可以在限转开关52上间隔开设置。

其中,在翻转轴21的轴向上,当限转开关52触发后,第一限位凸块5211与第一配合凸块5111相对应,第二限位凸块5212与第二配合凸块5112相错开,翻转蓄能器41(例如翻转卷簧412)释能实现发射头2的翻转。当限转开关52释放后,第一限位凸块5211与第一配合凸块5111相错开,第二限位凸块5212与第二配合凸块5112相对应,限转开关52在弹簧54的作用下回位,第二限位凸块5212卡在第二配合凸块5112上,以限制发射头2转动。且当第一限位凸块5211卡在第一配合凸块5111上时,第二限位凸块5212和第二配合凸块5112相对翻转轴21形成的中心角为锐角。

具体而言,当触发该限转开关52时,第二限位凸块5212与第二配合凸块5112脱离,同时第一限位凸块5211会移动到第一配合凸块5111的上端,此时,翻转轴21在翻转卷簧412的释能作用下转动约180°后,原本位于限转开关52远端的那个第一配合凸块5111转动至第一限位凸块5211的位置与其(第一限位凸块5211)配合,实现定位,此时松开(释放)限转开关52,限转开关52在弹簧54的作用下回位,第二限位凸块5212可伸入到第二配合凸块5112的下方,翻转轴21仅发生略微的转动,使第二配合凸块5112定位到第二限位凸块5212上实现定位。再次触发该限转开关52,可以实现第二次翻转,以此类推,直至翻转卷簧412的能量全部释放完毕。故可实现一次翻转卷簧412上链,达到发射器100多次翻转的效果。

优选地,在发射头2朝向翻转蓄能器41蓄能的方向上,限位部521(例如限位凸块)和配合凸块511的迎向彼此的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为用于导向所述限位凸块脱离配合凸块511的导向面5210。

具体地,参照图3和图4,在弹簧54的作用下,限转开关52处于第二限位凸块5212和第二配合凸块5112相配合的初始状态,为了实现手动转动发射头2不会导致两者卡死,在第二限位凸块5212上设有导向面5210,通过该导向面5210可实现翻转轴21在转动时第二配合凸块5112可挤压限转开关52移位,实现正常转动。

可选地,手持部1为握柄状,手持部1的水平两侧分别为拇指握持侧和四指握持侧,限转开关52设在拇指握持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100还可以包括翻转驱动器9,所述翻转驱动器9包括:联转盘91、缓速件92以及缓速弹性件93。

具体地,联转盘91与发射头2的翻转轴21相连;缓速件92设在手持部1上;缓速弹性件93用于驱动缓速件92与联转盘91相贴合。

进一步地,缓速件92为缓速盘,并且所述缓速盘可以设在联转盘91的轴向一侧,所述缓速盘与联转盘91朝向彼此的面是齿形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100,在所述限转位置,限转组件5与发射头2相配合,这样可以限制发射头2的翻转并使翻转蓄能器41保持在蓄能位置;在所述任转位置,限转组件5与发射头2脱离配合,翻转蓄能器41驱动发射头2连续转动直至翻转蓄能器41完全释能。由此,通过使限转组件5在所述限转位置和所述任转位置之间活动,有利于实现发射器100的多次翻转,增强了趣味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玩家的多样化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多次翻转的发射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