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无级调节踩踏高度的多级升降式跷跷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5987发布日期:2020-10-13 07:5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无级调节踩踏高度的多级升降式跷跷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娱乐健身设施技术领域,更准确的说涉及一种可无级调节踩踏高度的多级升降式跷跷板。



背景技术:

跷跷板趣味性强,结构简单,是一种广泛普及的娱乐健身设施。一般跷跷板是将一长板条状平衡板的中央枢固在支座上,使坐在平衡板两端的游戏者以支座枢点为支点高低升降摆荡,人到跷跷板的固定点的距离分别是力臂,重力加速度导致一上一下,高者重力加速度要大于低者,所以高者下降,同时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将低者翘起来,循环运动。传统的跷跷板不能调节高度,对于身高不同的使用者,在玩耍时腿部受到跷跷板固定高度的限制不能完全伸展,腿部一直处于弯曲状态,娱乐过程中没有舒适感。此外,支座一端倾斜时会带动身体产生大的倾斜,处于低位的人会后倾,容易滑落,安全性较差。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型结构的跷跷板,能够调节高度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且能够解决传统的翘翘板存在摆动后身体倾斜角过大的问题,提高使用体验和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无级调节踩踏高度的多级升降式跷跷板,包括支撑组件、连杆组件以及两个升降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地表,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可转动的连接,两个所述升降组件分别与所述连杆组件的两端连接,所述连杆组件为多级传动结构,所述支撑组件可改变高度,所述连杆组件限制所述升降组件的倾斜角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无级调节踩踏高度的多级升降式跷跷板,包括支撑组件、连杆组件以及两个升降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地表,所述连杆组件中部与所述支撑组件可转动的连接,两个所述升降组件分别与所述连杆组件的两端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为螺纹定位结构,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旋转改变高度;所述连杆组件采用多级传动结构,所述支撑组件经过多级传动后升高或降低。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固定台以及螺柱,所述底座安装在地表,所述螺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台底部,所述螺柱与所述底座顶部可旋转的连接,且所述螺柱旋转时旋入或旋出所述底座,所述连杆组件中部与所述固定台可转动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组一级上连杆、两组一级下连杆、两组二级下连杆、两组斜拉杆以及两组二级上连杆,所述二级上连杆具有与其一体化的尾拉杆,所述尾拉杆与所述二级上连杆呈夹角,每组连杆包括两根连杆;两根所述一级上连杆的中部分别通过固定销与所述固定台顶端两侧可转动的连接;两根所述一级下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固定销与所述固定台底端两侧可转动的连接,两组所述一级下连杆对称设置;两组所述二级下连杆分别通过固定销与两组所述一级下连杆远离所述固定台的端部连接,且两组所述二级下连杆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升降组件;所述二级上连杆与所述尾拉杆交界处通过固定销与所述一级上连杆连接,所述二级上连杆远离所述尾拉杆的端部通过固定销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且两组所述二级上连杆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升降组件;所述斜拉杆一端通过固定销与所述尾拉杆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一级下连杆连接所述固定台的端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具有轴线垂直于水平面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开口位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螺柱旋入所述螺纹孔中。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锁链组件,所述锁链组件包括锁链和圆形卡盘,所述圆形卡盘与所述底座可转动的连接,所述锁链一端与所述圆形卡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台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直杆和升降框,所述升降框安装在所述竖直杆顶部,所述竖直杆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框上具有凹陷的座框,且所述座框上垂直安装握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无级调节踩踏高度的多级升降式跷跷板的优点在于:通过多级传动的连杆组件可以提高跷跷板的翘起高度,提高了跷跷板的趣味性;通过连杆组件可以限制升降组件的倾斜角度,防止身体倾斜角过大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通过改变升降组件的高度,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游玩,适配性强,使用体验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无级调节踩踏高度的多级升降式跷跷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无级调节踩踏高度的多级升降式跷跷板的正视图。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无级调节踩踏高度的多级升降式跷跷板的左视图。

如图4所示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如图5所示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无级调节踩踏高度的多级升降式跷跷板包括支撑组件10、连杆组件20以及两个升降组件30,所述支撑组件10安装在地表,所述连杆组件20中部与所述支撑组件10可转动的连接,两个所述升降组件30分别与所述连杆组件20的两端连接。所述支撑组件10可改变自身高度,且所述支撑组件10采用螺纹定位结构,通过旋转改变高度,并在停止旋转后锁定高度。所述连杆组件20采用多级传动结构,所述支撑组件10经过多级传动后升高或降低。同时,所述连杆组件20通过多级传动结构限定所述升降组件30在运动过程中的倾斜角度,防止乘坐者身体倾斜角度过大。

具体的,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底座11、固定台12以及螺柱13,所述底座11安装在地表,所述螺柱13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台12底部,所述螺柱13与所述底座11顶部可旋转的连接,且所述螺柱13旋转时旋入或旋出所述底座11,所述连杆组件20中部与所述固定台12可转动的连接。通过所述固定台12带动所述螺柱13旋转,可以改变所述固定台12的高度,从而改变所述连杆组件20整体高度,从而适配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进一步的,参见图5,所述底座11具有轴线垂直于水平面的螺纹孔111,所述螺纹孔111的开口位于所述底座11顶部,所述螺柱13旋入所述螺纹孔111中,所述螺纹孔111限定所述螺柱13在竖直方向的高度。

所述支撑组件10进一步包括锁链组件14,所述锁链组件14包括锁链141和圆形卡盘142。所述圆形卡盘142环绕设置在所述底座11的顶部,且所述圆形卡盘142与所述底座11可转动的连接。所述锁链141一端与所述圆形卡盘14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台12连接。通过所述锁链组件14可以限制所述固定台12的高度,防止所述螺柱13旋出所述螺纹孔111,同时所述锁链组件14还可以起到防盗、防破坏的作用。

所述连杆组件20包括一组一级上连杆21、两组一级下连杆22、两组二级下连杆23、两组斜拉杆24以及两组二级上连杆25。每组连杆包括两根连杆。两根所述一级上连杆21的中部分别通过固定销211与所述固定台12顶端两侧可转动的连接。两根所述一级下连杆22的一端分别通过固定销与所述固定台12底端两侧可转动的连接,两组所述一级下连杆22对称设置。两组所述二级下连杆22分别通过固定销与两组所述一级下连杆22远离所述固定台12的端部连接,且两组所述二级下连杆22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升降组件30。所述二级上连杆25具有与其一体化的尾拉杆251,所述尾拉杆251与所述二级上连杆25呈夹角,所述二级上连杆25与所述尾拉杆251交界处通过固定销与所述一级上连杆21连接,所述二级上连杆25远离所述尾拉杆251的端部通过固定销与所述升降组件30连接,且两组所述二级上连杆25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升降组件30。所述斜拉杆24一端通过固定销与所述尾拉杆25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一级下连杆22连接所述固定台12的端部连接。

所述升降组件30包括竖直杆31和升降框32,所述升降框32安装在所述竖直杆31顶部,所述竖直杆31与所述连杆组件20连接。具体的,两个所述二级下连杆23分别通过固定销与所述竖直杆31的下端两侧连接,两个所述二级上连杆25分别通过固定销与所述竖直杆31的上端两侧连接。

所述升降框32上具有凹陷的座框321,且所述座框321上垂直安装握把322。乘坐时,坐在所述座框321中抓握所述握把322,以保持身体平稳。

所述可无级调节踩踏高度的多级升降式跷跷板在使用时,游玩者坐在所述升降框32上,处于低位的人通过双脚施力向上弹起,此时所述一级上连杆21带动一侧的所述一级下连杆22翘起,并驱动另一侧的所述一级下连杆22下落,且翘起一侧的所述斜拉杆24驱动所述尾拉杆251及所述二级上连杆25翘起,带动所述竖直杆31进一步上升,提高所述升降框32的上升高度。同时所述竖直杆31受到所述二级下连杆23的限制,不会产生大角度倾斜。有效提高了跷跷板的升降高度,同时确保了安全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