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健身轮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79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健身轮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健身用品有关,更详而言之,乃是指一种操作更为方便、顺畅的改良的健身轮构造。
按,


图1所示,是为一习用的健身轮,包含有一中空轴棒11,由其一端向中段位置开设一长槽12;一涡卷弹簧13,是以其中央的定位片131嵌置于该长槽12内;二滚轮14,各该滚轮14中央具有一圆孔15,而分别以该圆孔15由该轴棒的两端套入,该二滚轮14并相互接合于该轴棒11中央,并将该涡卷弹簧13限位于该二滚轮14内,该二滚轮14于其圆孔15的周缘设有对应的中空导柱16,用以供螺拴17螺接固定,其中一导柱16’具有较短的长度,而得对应连接的螺栓17露出来,藉以供该涡卷弹簧13外端的定位片132钩接。该习用的健身轮于操作时,使用者是俯身操作,以双手握住轴棒11两端,使滚轮沿地面向前向后滚动,藉以达到运动的目的;在滚轮向前滚动时,会使得该涡卷弹簧卷缩,而产生反向的弹性复弹力,在使用者向前操作一段距离之后欲向后操作时,该涡卷弹簧13即会提供回复时的辅助力。
前述习用健身轮在使用时具有如下缺失一、由于该习用健身轮在使用时仅以相互结合的该二滚轮来滚抵于地面,因此当使用者手持该中空轴棒的两端来运动时,较不稳定,其重心容易在运动状态下偏移,导致向左、或向右倾斜的意外。
二、涡卷弹簧所能提供的复归弹力较小,换言之,该习用健身轮提供给使用者的回复助力较小,其功效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改良的健身轮构造,其操作时较习用者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健身轮构造,其可提供较大的回复助力。
缘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良的健身轮构造,包含有一壳体,具有开口朝下的一容室;一握杆,其体身套穿于该壳体,该握杆的两端是外露于该壳体的两侧,以便供人手握持;一主轮,具有一盘状身部,以其轮心套穿于该握杆,而位于该容室内,该主轮得于受外力作用时以该握杆为轴转动;二副轮组,是枢设于该壳体内,并对应该主轮的前、后方而位于该主轮的下方,该二副轮组是与该主轮连接且露出于该壳体下方,而滚抵于地面,得于受推滚动时带动该主轮转动;至少一弹性复归装置,设于该主轮与该壳体之间,用以使该主轮于转动后向原来的角位置复归。
其中各该副轮组具有一轴杆、以及至少一滚轮,而以该轴杆套穿于该滚轮,并以该轴杆的两端枢设于该容室内的壳体体壁。
其中该副轮组是以其轴杆杆壁连接于该主轮的轮缘,藉以连动该主轮。
其中该主轮周缘是环设有啮接齿,各该副轮组的轴杆周面则环设有啮齿部,而啮接于该主轮。
其中该副轮组具有二滚轮,而固接于该轴杆的两端,且位于该容室内。
其中该主轮的轮缘是贴接于该等副轮组的轴杆,该等副轮组是以摩擦连动的方式带动该主轮转动。
其中该副轮组是以其滚轮的轮缘连接于该主轮的轮缘,藉以连动该主轮。
其还包含有一底罩,是由该壳体的下方罩盖住该容室,该底罩对应于各该副轮组的滚轮位置各设有一透孔,于该底罩罩住于该壳体的底部时,该等透孔即可供该等滚轮透出。
其中该弹性复归装置是为一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体身是套接于该握杆,并以其第一、第二端分别固接于该主轮的体身、以及该壳体,于该主轮转动时,该扭力弹簧即随该主轮移动而产生角位移。
其中该主轮身部的预定位置是设有一嵌位孔,该壳体预定位置是设有一定位孔,该扭力弹簧是以其第一、第二端分别插置于该嵌位孔、以及该定位孔内。
其中该主轮两侧与该壳体间是分别设有一限位件,各该限位件套穿于该握杆,用以保持该主轮位于该容室中央。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特征及功效,以下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习用健身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局部透视的示意图,显示主轮、副轮组、与弹性复归装置间的连接关系;图5是沿图4中5-5剖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显示使用者由起始点向前推动的状态。
请参阅图2至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良的健身轮构造20,主要是由一壳体21、一底罩25、一握杆28、一主轮31、二副轮组41、以及二弹性复归装置51所组成,其中该壳体21,具有开口朝下的一容室22,于该壳体21的预定部位设有相对的二穿孔23;该底罩25,是由该壳体21的下方罩盖于该容室22,该底罩25并设有预定数目的长孔26,且该底罩25顶面的预定位置设有二定位孔27;该握杆28,套穿于该等穿孔23,且两端是外露于该壳体21的两侧,并于各该外露端套设一握套29,以便提供人手握持时的舒适性;该主轮31,具有一盘状身部32,中央具有一轴孔33,套穿于该握杆28而位于该容室22内,得于受外力作用时,以该握杆28为轴于该容室22内转动,该主轮的身部32两端面各具有一嵌位孔34,且该身部32的周缘环设有多数的啮接齿35;该二副轮组41,各具有一轴杆43、以及分别固设于该轴杆43两端的二滚轮45,其中,各该轴杆43的表面设有啮齿部44,如图4所示,该二副轮组41是位于该壳体的容室22内,且分别位于该主轮31下方的前、后位置,并各以其轴杆43枢接于该壳体21体壁,各该轴杆43并以其啮齿部44啮接于该主轮31的啮接齿35;该二副轮组41的滚轮45是由该容室22穿经该底罩的长孔25露出于该壳体底缘,而得滚抵于地面,于使用者将该健身轮20沿地面操作时,该等滚轮45是沿地面滚动,而藉该等轴杆43带动该主轮31转动;该二弹性复归装置51,于本实施例中是各为一扭力弹簧,如图5所示,各该弹性复归装置51是分别位于该主轮31两端与该壳体21之间,而以其体身的旋绕部位套穿于该握杆28上;如图4所示,各该弹性复归装置51是以其第一端511插置于该主轮31的嵌位孔34,第二端512插置于该底罩25的定位孔27,藉此,当该主轮31转动时,各族弹性复归装置51即会受连动而产生角位移,进而产生复归的弹性力;另包含有二限位件59,如图3及图5所示,是呈套管状,各具有一缺口591,各该限位件59是对应于该主轮31的两端而分别套接于该握杆28,并以该缺口591对应于各该弹性复归装置51的第二端512,该二限位件59位于该等弹性复归装置51与该壳体21之间,用以保持该主轮位于该壳体21内的中央。
使用时,如图6所示,使用者是手持该握杆28两端的握套29,并蹲下将该健身轮20置于地面,使该等滚轮45抵于地面,图中假想线所示,即为该健身轮20的起始位置,使用者可由该起始位置将该健身轮20向前推动,在该等滚轮45向前滚动的过程中,会藉由其轴杆43与该主轮31啮接的连接关系而带动该主轮31沿该握杆28向后转动,连带使该二弹性复归装置51的第一端511产生向后旋转的角位移,该二弹性复归装置51的第二端512则因插接于该底罩25的定位孔27而无法随之向后转动,藉此而得使该二弹性复归装置51产生使该主轮31向前复归的弹性能,图6所示,即为使用者向前推进预定距离后的状态;当使用者在向前推后欲向回拉时,该二弹性复归装置51所储存的弹性能即可辅助使用者向回拉动,使得使用者感到较为轻松、顺畅,而藉由反复操作上述步骤,可达到运动的目的。
须加以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轮31与该等副轮组41间并不以啮接的关系为限,而得于主轮31周缘设置一磨擦带(图中未示),并使该等副轮组的轴杆43贴接于该磨擦带,而得于该等副轮组41滚动时,带动该主轮31转动。
此外,尚须补充的一点是,该主轮31与该等副轮组41间并不以主轮轮缘连接于该等轴杆43局限,而亦得以主轮连接于副轮的滚轮45轮缘,亦得产生相同的效果。
再者,各该副轮组41亦得仅装设一滚轮45,亦能产生滚抵于地面且与该主轮31连动的功效。
最后须再补充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于壳体底部设置该底罩为限,未设置该底罩时,该二弹性复归装置是以其第二端插置于该壳体配合设置的定位孔(未示),亦可产生与前揭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健身轮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壳体,具有开口朝下的一容室;一握杆,套穿于该壳体,该握杆的两端外露于该壳体的两侧;以便供人手握持;一主轮,具有一盘状身部,以其轮心套穿于该握杆,而位于该容室内,该主轮得于受外力作用时以该握杆为轴转动;二副轮组,是枢设于该壳体内,并对应该主轮的前、后方而位于该主轮的下方,该二副轮组是与该主轮连接且露出于该壳体下方,而滚抵于地面,得于受推滚动时带动该主轮持动;至少一弹性复归装置,设于该主轮与该壳体之间。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健身轮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副轮组具有一轴杆、以及至少一滚轮,而以该轴杆套穿于该滚轮,并以该轴杆的两端枢设于该容室内的壳体体壁。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健身轮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副轮组是以其轴杆杆壁连接于该主轮的轮缘。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健身轮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轮周缘是环设有啮接齿,各该副轮组的轴杆周面则环设有啮齿部,而啮接于该主轮。
5.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健身轮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副轮组具有二滚轮,而固接于该轴杆的两端,且位于该容室内。
6.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健身轮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轮的轮缘是贴接于该等副轮组的轴杆,该等副轮组是以摩擦连动的方式带动该主轮转动。
7.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健身轮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副轮组是以其滚轮的轮缘连接于该主轮的轮缘。
8.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健身轮构造,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有一底罩,是由该壳体的下方罩盖住该容室,该底罩对应于各该副轮组的滚轮位置各设有一透孔。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健身轮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复归装置是为一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体身是套接于该握杆,并以其第一、第二端分别固接于该主轮的体身、以及该壳体。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良的健身轮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轮身部的预定位置是设有一嵌位孔,该壳体预定位置是设有一定位孔,该扭力弹簧是以其第一、第二端分别插置于该嵌位孔、以及该定位孔内。
11.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健身轮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轮两侧与该壳体间是分别设有一限位件,各该限位件套穿于该握杆。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健身轮构造,有一容室;一握杆体身套穿于壳体,握杆的两端是外露于壳体的两侧;一主轮具有一盘状身部,以其轮心套穿于握杆位于容室内,主轮得于受外力作用时以握杆为轴转动;二副轮组枢设于壳体内,并对应主轮的前、后方而位于主轮的下方,二副轮组是与主轮连接且露出于壳体下方,而滚抵于地面,得于受推滚动时带动主轮转动;至少一弹性复归装置,设于主轮与壳体之间,用以使主轮于转动后向原来的角位置复归。
文档编号A63B22/00GK2379157SQ9921673
公开日2000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5日
发明者汤念祖, 余惠南 申请人:汤念祖, 余惠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