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架设于桌球桌上的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962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以架设于桌球桌上的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桌球发球机的结构,尤指一种用以架设于桌球桌上的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
桌球为一种非常普遍的运动,尤其是当室外运动空间不足时,更是一项相当受到大众喜好的活动。这项运动除了能有效的提供全身性的活动之外,更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人的专注力与反应力。而且占室内空间少,不怕户外的风吹雨打,实为一项优良的运动之一。
可是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要想增进自身的技术能力,除了要有一位好的教练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要能经常性的练习。但由于工商社会中,不分工作日或是一般休假日,人人都有各式各样的事情必须忙碌。因此,要能寻得一位永不缺席的伙伴,实在是难上加难。
有些业者为克服上述的缺点,便研发了传统式的发球机,以便习者能时常练习,并在技上能有所提高。不幸的是,传统式的发球机使用者,必须走近发球机以手动调整的方式对发球机进行动作模式或功能的选择与设定,对使用者而言实在不太方便,而且也是不理想的操作方法,使得使用者的兴致大减,最后甚至弃之不用,这倒是原发球机在设计之初,所始料未及的事。
虽然以后亦有提出较为人性化的构思,譬如美国专利5485995及5566936二案,但其整体的设计仍不尽理想。至于美国专利4917380或5009421二发球机的改良结构,不仅结构复杂,使用的零件价格昂贵,甚至在使用上也有许多不便之处,而其控制的过程与运作的顺畅度亦有令人不悦的缺点。
另有一些站立式的发球机,亦因占地较大,控制不够精确,而遭致市场销售失败的命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人性化的用以架设于桌球桌上的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该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可自动、手动地,或按程序设定地控制该发球机的发球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红外线控制的用以架设于桌球桌上的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以架设于桌球桌上的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即具有一发球机本体,该发球机本体可与一桌球桌相接;且该发球机本体具有一微电脑控制主机,以便自动或手动地控制该发球机本体上所设的一球定位机构,及与该球定位机构相接的一出球机构;其中该球定位机构具有一仰角控制马达,以调整该出球机构射出球时的高、低角度;及一摇摆控制马达,以调整该出球机构射出球时的左、右方向;而其中该出球机构具有一送球装置及一发球装置;该送球装置具有一可盛放数个球的集球托盘,以便将该数个球通过一送球器从该发球机本体之内,经由该球定位机构,并依序传送至该出球机构的发球装置之内;又其中该发球装置内设有一可控制球速的推进轮,通过该推进轮与该球的摩擦弹射,可将由该送球器传送到的数个球依序发出;此时,该微电脑控制主机亦同时命令该送球器立即补充不足之球;其中该发球装置的推进轮,可由一旋球控制马达来改变该推进轮与球摩擦弹射时所在位置的角度,进而控制球于弹射送出时的旋转方向。通过上述的结构,该微电脑控制主机可用自设或预设程式的方式,使得该桌球发球机得以自动或手动地作出不同的方向和角度的连续或间歇式的旋转球。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球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习知产品的安装实施例;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安装时的实施例;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集球托盘的折合后的状态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电脑控制主机的控制流程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电脑控制主机发生错误时的控制流程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的微电脑控制主机接受红外线遥控控制时的控制流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组成方块图。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
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以架设于桌球桌上的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其包括一发球机本体1,该发球机本体1可与一桌球桌8相接(请参阅图5或图6);且该发球机本体1具有一微电脑控制主机(图中未示出),以便自动或手动地控制该发球机本体1上所设的一球定位机构,及与该球定位机构相接的一出球机构。
请参阅图2及图3,其中该球定位机构,具有一仰角控制马达2,以调整该出球机构射出球时的高低角度,而其中该仰角控制马达2可加设一组角度感知器21,21′,以便该微电脑控制主机能作出更精确的高低球控制;以及一摇摆控制马达3,以调整该出球机构射出球时的左右方向,而同样地,其中该控制左右方向的摇摆控制马达亦可加设一角度感知器31,31,以便该微电脑控制主机能作更精确的左右方向控制。
另外,该出球机构具有一送球装置及一发球装置;该送球装置具有一可盛放数个球的集球托盘4,该集球托盘4是呈一斜面的,以便将该数个球通过一送球器5从该发球机本体1之内,经由该球定位机构,并依序传送至该出球机构的发球装置之内。
请参阅图4,此外,其中该发球装置内设有一推进轮6,借助该推进轮6与球的瞬间且强力的摩擦弹射,可将由该送球器5传送到的数个球依序发出;且其球速亦能因推进轮6所为的不同弹射力,而加以变化;当球射出后,一发球感知器71将此一讯号传至该微电脑控制主机,同时亦命令该送球器5立即推入一待射的球(即补充不足之球);更重要的是,这时仰角控制马达2及摇摆控制马达3已按电脑控制主机的设定到达一预设的定位,并为下一次发球作准备。
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4,其中该发球装置的推进轮6可由一旋球控制马达7来改变该推进轮6与球摩擦弹射时所在位置的角度,进而控制球于弹射送出时的旋转方向(即使球作上旋、下旋、左旋、右旋或侧旋的动作);其中该旋球控制马达7亦可加设一角度感知器72,以便该微电脑控制主机能作不同类型的旋球型式控制。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角度感知器21,21,角度感知器31,31′,发球感知器71及角度感知器72的感测,使得仰角控制马达2,摇摆控制马达3以及旋球控制马达7能作全方位的控制,于是令本实用新型所发的球能随时作仰角、左右的摇摆方向或旋球的角度、连续或间接模式以及自动或手动等人性化的控制。
请参阅图5,其为习知产品安装时的实施例,其中该发球机本体1安装于一球桌8的一侧,并利用一纲架9来阻挡使用者所击出的球。但通常所拦截下来的球,因反弹的力过大,该集球托盘4的斜面无法聚集使用者所击出的球,而该发球机本体1的可利用性也大打折扣。
请参阅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时的实施例,其中该发球机本体1安装于一球桌8的一侧,并利用一纲架9来阻挡使用者所击出的球。而其中又利用一布幔11来减低球的冲撞力。所拦截下来的球,借助集球托盘4的斜面能自动地为该发球机本体1所利用。
如图6所示,为了方便使用者的操作,其中该微电脑控制主机更可加设一红外线控制器10,以便遥控该微电脑控制主机的控制程式或控制方式,达到多样训练的目的。
请参阅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其中该集球托盘4可折合于该发球机本体1之上,以减少存放空间,让使用者携行或运用时更加方便。
请参阅图6及图8,当使用者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架设好后,再将电源打开,此时该电脑控制主机将随时起动系统,并同时进入系统的自动测试。请同时参阅图9,若测试有问题时,将及时停止所有马达的动作,并利用一LED显示幕,告知使用者发生何种错误;同时启动蜂鸣器告知使用者立即加以注意。
若侦测无误,则该电脑控制主机将处于备用状态;请参阅
图10,若此时接收到红外线控制器10的信号,则电脑控制主机将依照指示进行不同的控制程序。若无接收到红外线控制器10的信号,则电脑控制主机将依先前所设定的发球模式(仰角、左右的摇摆方向或旋球的角度;连续或间接模式;自动或手动等)启动送球器5,最后利用推进轮6将球射出。有关上述操作过程的整体系统的控制要点,还请参阅
图11所示。
通过上述的结构,该微电脑控制主机可以自设或预设程式的方式,使得该桌球发球机得以自动或手动地作不同的方向、角度的连续或间歇式的旋转球。
权利要求1.一种用以架设于桌球桌上的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其包括一发球机本体,该发球机本体可与一桌球桌相接;且该发球机本体具有一微电脑控制主机,以便自动或手动地控制该发球机本体上所设的一球定位机构,及与该球定位机构相接的一出球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球定位机构,其具有用以调整该出球机构射出球时的高、低角度的一仰角控制马达;用以调整该出球机构射出球时的左、右方向的一摇摆控制马达;该出球机构具有一送球装置及一发球装置,该送球装置具有一可盛放数个球的集球托盘和一送球器;该发球装置内设有一可控制发球速度的推进轮和一控制球旋转方向的旋球控制马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微电脑控制主机还可加设一以便遥控该微电脑控制主机的红外线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集球托盘可折合于该发球机本体之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仰角控制马达可加设一组以便该微电脑控制主机能作更精确的球抛射角度控制的角度感知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摇摆控制马达可加设一组以便该微电脑控制主机能作更精确的左、右方向射球控制的角度感知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旋球控制马达可加设一以便该微电脑控制主机能作更精确的旋球控制的角度感知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架设于桌球桌上的桌球发球机的改良结构,其包括:发球机本体;微电脑控制主机,以控制发球机本体上的球定位机构,及与球定位机构相接的出球机构;其中该球定位机构具有仰角控制马达和摇摆控制马达;出球机构具有送球装置及发球装置;通过可盛放球的集球托盘,以便将球通过送球器从发球机本体内经由球定位机构,进而将球经由旋球控制马达,并依序传送至出球机构的发球装置中,最后将球发射出。
文档编号A63B67/04GK2376321SQ99226140
公开日2000年5月3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1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1日
发明者柯振群 申请人:柯振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