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的摆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702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玩偶的摆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玩偶的摆动装置,其主要是针对肩部的直接带动设计及利用不等比齿轮来作为传动方式,使玩偶主体在摆动时更加细致,且可贴切表现肢体不同比例的玩偶的摆动特性,并具有原案的诸多优点。
请参阅


图1、2所示,为原案的立体分解图及主齿轨部份的前视局部剖面示意图,此案为创作人先前申请的第98200808·2号的玩偶的摆动装置新型专利,且业于1999年9月8日授权公告第CN2336844Y号在案可稽,其主要包括玩偶主体、动力装置及复数轴杆,其中该玩偶主体的二肩部封盖左右侧利用二轴杆将二侧腰部封盖的上轴部穿设定位于其内,腰部封盖的上轴部穿设定位于其内,腰部封盖的下轴处,以一横置的中间轴座及二侧脚部封盖的上轴部利用二轴杆同时穿设定位,然后在二侧脚部封盖的下轴部位置亦以二轴杆与二脚部座体的轴部穿设定位,再用两胸部封盖于前述组件的前后侧盖合定位,此时,其玩偶内部动力装置的座体上依序设有一马达、皮带、传动轮及动力齿轮,该动力齿轮啮合于两侧脚部封盖的主齿轨上,另外其脚部封盖的辅助齿轨啮合于前后胸部盖板相对位置的两齿轨片上,形成马达在顺、逆时针转动时,依序带动皮带、传动轮及动力齿轮,使动力齿轮两侧啮合的主齿轮同时上、下旋动偏移有一相对角度,使脚部封盖形成一倾斜角度,并同时使齿轨片在辅助齿轨上同时偏移,以利于玩偶主体上方形成与下方脚部封盖相反方向的倾斜角度,故可得知原案是以上轴部的二轴点来控制肩部封盖的摆动,使肩部封盖的动作较为松散,且其各相邻部位的摆动皆呈相同角度的倾斜状态,因一般不同造型的玩偶躯体及其腿部间所形成的比例不相同,如果仅利用一般等比齿轮的传动设计,无法贴切且细腻的表现不同比例大小的玩偶主体的摆动特性,故原案尚存在有上述不足而有待作进一步改进。
缘是,创作人有鉴于原案的不足,故以原案的优良设计为基础,再重新作一研究与改良,并经由实际测试后,得到一种适用范围更广泛且摆动更细腻的结构,以应用于一般具有摆动特性的玩偶上。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玩偶的摆动装置,它利用动力装置中摆动座的固定柱直接带动后背盖,使与后背盖结合的前胸盖及二者间定位的头部与手臂同时动作,使玩偶主体的上半身动作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玩偶的摆动装置,它利用动力装置的动力齿轮前方小齿轮上方所啮合的摆动座下方的齿部所具有的摆动角度与下方啮合的二腿部的齿轨所具有的摆动角度不同,来贴切且细腻的表现不同比例大小的玩偶主体的摆动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玩偶的摆动装置,主要包括玩偶主体及带动玩偶主体摆动的动力装置,并以复数轴件使用于玩偶主体的各轴部相互定位,该玩偶主体的前、后躯体间定位有动力装置的各组件于其内,二侧下方分别连接于腿部的上轴部,且腿部的下轴部活动接设于脚座的轴部,动力装置末端的动力齿轮啮合在摆动座的齿部与二腿部内侧的齿轨上,摆动座的转动轴部连接在座体的轴部处定位,且前胸盖及后背盖固定于摆动座的固定柱上。由上述构件,可形成动力齿轮在顺、逆时针转动时,上端的摆动座与下方两侧的腿部齿轨同时可旋动偏移一相对角度,并利用摆动座的固定柱直接带动后背盖及与后背盖相结合的前胸盖同时动作,使腿部与肩胸部之间形成一相反的倾斜摆动状态,以达到玩偶主体的上半身动作可更加顺畅动作。
该玩偶主体的二腿部上各设有凸柱,二凸柱上固定有一能辅助玩偶主体在摆动时具有更加细腻动作的制动弹簧。
该座体固定有可以顺、逆时针方向依序带动皮带轮、传动齿轮及动力齿轮转动的马达。
该座体的皮带轮外覆有一护盖。
该玩偶主体的头部及二手臂固定在前胸盖与后背盖之间。
该动力装置的动力齿轮前方小齿轮上方所啮合的摆动座下方的齿部所具有的角度与下方啮合的二腿部的齿轨所具有的角度不同。
该前、后躯体在结合后上方所形成的圆孔中固定有一喇叭于其内。
该玩偶主体设有在摆动时的动作可配合一般音乐的节奏旋律作不规则摆动动作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将玩偶主体的头部、二手臂及座体皆设于前胸盖与后背盖间,且前胸盖及后背盖穿过后躯片的限位孔而定位在摆动座的固定柱上,而摆动座上方的轴部则连接在座体的轴部处定位,故当座体上动力装置的马达在转动时,便依序带动一级或一级以上的减速用齿轮及动力齿轮转动,而较大外径的动力齿轮便带动摆动座旋动,另外径较小的小齿轮则带动两侧啮合的腿部齿轨同时旋动一角度,且因摆动座下方齿部接近平行状态配合圆形的动力齿轮后,其摆动幅度便小于等比啮合状的小齿轮带动腿部齿轨后的转动角度,即形成玩偶主体各轴部处可产生细腻生动的左右摆动状态,并同时兼具原案所拥有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图1为原案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原案的主齿轨部份的前视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组合后的局部立体外观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齿轨部份的前视局部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动力齿轮转动前的前视示意图图8为图7在动力齿轮顺时针转动时的动作示意图图9为图7在动力齿轮逆时针转动时的动作示意图请参阅图3、4、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局部立体分解图及组合后的局部立体外观图,其主要包括有玩偶主体1、动力装置2、轴杆3;其中该玩偶主体1的上方为头部11,头部11与手臂14同时被固定在前胸盖12及后背盖13内,且此后背盖13上开设有二限位孔132,以利于动力装置2中摆动座27的固定柱272穿过且固定于后背盖13上,下方则具有前躯体121及后躯体131,前躯体121的表面穿设有复数透音孔1211,前躯体121及后躯体131下端的二侧设置有二腿部15,腿部15上方圆弧部的中心凸设一上轴部151,圆弧部上缘至两腿部15相邻内侧处各设置有弧形齿轨1511,二腿部15内部各设置一凸柱154,且在二凸柱154之间挂置有一制动弹簧152,另外在脚部15下方亦设置有一下轴部153,此下轴部153可与脚座16的轴161以二轴杆3穿置连接,以构成玩偶主体的整体架构。
该动力装置2的座体21容置定位在前躯体121与后躯体131之间,上方为一轴部211,其下方二侧设有固定部212,以利将座体21固定于前驱体121上,并在轴部211略下方装设有一马达22,马达22前方转轴连接有皮带传动轮23,并以护盖25内侧二轴杆3穿置在二皮带传动轮23轴心且定位于座体21上,皮带传动轮23下方啮合一传动齿轮24,可带动座体21另一侧略下方轴杆3所穿置的动力齿轮26转动,并于动力齿轮26一侧设有直径较小的小齿轮261,再以一摆动连杆27的轴部271结合在座体的轴部211,此时其摆动座27的齿273啮入在小齿轮261,再以一喇叭28固定在前、后躯体121、131上方所形成的圆孔中,便构成动力装置2的整体。
该轴杆3为一细长金属杆体,以穿置在玩偶主体1的转动关节,可提供各相邻构件呈相反摆动状态。
请参阅图6、7、8所示,当座体21上马达22由预设电源供电后,便可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依序带动皮带传动轮23、传动齿轮24及动力齿轮26,并使动力齿轮26的小齿轮261所啮合的两侧腿部15的齿轨1511与上端摆动座27的齿部273同时呈相反角度的旋动偏移,以利于使前、后躯体121、131与腿部15呈一相反倾斜角度的摆动动作,而前胸盖12与后背盖13则呈水平状态,并可使玩偶主体1在摆动时的动作配合一般音乐的节奏旋律摇动,即可产生活泼有趣的摆动特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改善原案的不足,而使玩偶主体的摆动动作看起来更加顺畅自然,且可兼具原案稳定的摇摆动作,诚为不可多得的新型创作产品,极具新颖性及进步性,完全符合专利申请条件,依专利法提出申请,敬请详查并赐准本案专利,以保障创作者的权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1.一种玩偶的摆动装置,主要包括玩偶主体及带动玩偶主体摆动的动力装置,并以复数轴件使用于玩偶主体的各轴部相互定位,其特征在于该玩偶主体的前、后躯体间定位有动力装置的各组件于其内,二侧下方分别连接于腿部的上轴部,且腿部的下轴部活动接设于脚座的轴部,动力装置末端的动力齿轮啮合在摆动座的齿部与二腿部内侧的齿轨上,摆动座的转动轴部连接在座体的轴部处定位,且前胸盖及后背盖固定于摆动座的固定柱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偶的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玩偶主体的二腿部上各设有凸柱,二凸柱上固定有一能辅助玩偶主体在摆动时具有更加细腻动作的制动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偶的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固定有可以顺、逆时针方向依序带动皮带轮、传动齿轮及动力齿轮转动的马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玩偶的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皮带轮外覆有一护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偶的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玩偶主体的头部及二手臂固定在前胸盖与后背盖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偶的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装置的动力齿轮前方小齿轮上方所啮合的摆动座下方的齿部所具有的角度与下方啮合的二腿部的齿轨所具有的角度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偶的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后躯体在结合后上方所形成的圆孔中固定有一喇叭于其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偶的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玩偶主体设有在摆动时的动作可配合一般音乐的节奏旋律作不规则摆动动作的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玩偶的摆动装置,玩偶主体的前、后躯体间定位有动力装置,二侧下方分别连接于腿部的上轴部,腿部的下轴部活动接设于脚座的轴部,动力装置末端的动力齿轮啮合在摆动座的齿部与二腿部内侧的齿轨上,摆动座的转动轴部连接在座体的轴部处,前胸盖及后背盖固定于摆动座的固定柱上。该装置使玩偶主体在摆动时更加细致,且可贴切表现肢体不同比例的玩偶的摆动特性,并具有原案的诸多优点。
文档编号A63H13/02GK2407807SQ9925730
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3日
发明者周金隆 申请人:诠丰玩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