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腹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1204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健腹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健腹装置较常见的结构为中间两个滚轮贴合,然后一根把手管贯穿两个滚轮,使用者俯卧地面,双手抓住把手管的两端,将健腹装置前推或后拉,身体配合伸展或拱起,多次往复运动起到锻炼效果。但是现有的健腹装置虽然采用两片滚轮,但轮子的宽度较窄,初学者不容易把握重心,且由于健腹装置对于使用者的手臂、腹部力量要求较高,一般初学者难以完成多次,容易起放弃的想法,很难起到显著的健腹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且能满足使用者在各个锻炼阶段特殊要求的健腹装置。
[000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健腹装置,包括外罩、机座、滚轮和把手管,所述外罩的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机座成矩形框状,且左右两侧壁的上端设有套管,所述外罩扣合在机座上,且通孔与套管的位置对齐,所述把手管贯穿通孔与套管,且把手管露出套管的部分套接有把手套;所述机座的下部一前一后安装有两根轮轴,且两根轮轴与机座底部的高度相同,所述滚轮安装在轮轴的两端,所述机座内还安装有发条箱,且发条箱与轮轴相连接。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罩的上端面成圆弧面,且上端面与前后壁面圆滑过渡。采用外罩既可以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机座内,提高健腹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外罩的上端面成圆弧面较光滑,在使用者发生意外磕碰时,能有效降低使用者的意外伤害。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根轮轴,配有四个滚轮,故具有稳定性好,且本实用新型配有发条箱,发条是为了在向前推动时积蓄能量,往回拉时发条复位产生推力,较为省力,适合初学者,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可反过来用,增加难度。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可拆卸,减小体积,利于包装运输。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0010]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健腹装置,包括外罩1、机座2、滚轮3和把手管7,所述外罩I的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机座2成矩形框状,且左右两侧壁的上端设有套管6,所述外罩I扣合在机座2上,且通孔与套管6的位置对齐,所述把手管7贯穿通孔与套管6,且把手管7露出套管的部分套接有把手套8 ;所述机座的下部一前一后安装有两根轮轴4,且两根轮轴4与机座3底部的高度相同,所述滚轮3安装在轮轴4的两端,所述机座内还安装有发条箱5,且发条箱5与轮轴4相连接。所述外罩I的上端面成圆弧面,且上端面与前后壁面圆滑过渡。采用外罩既可以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机座内,提高健腹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外罩的上端面成圆弧面较光滑,在使用者发生意外磕碰时,能有效降低使用者的意外伤害。
【主权项】
1.一种健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I)、机座(2)、滚轮(3)和把手管(7),所述外罩(I)的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机座(2)成矩形框状,且左右两侧壁的上端设有套管(6),所述外罩(I)扣合在机座(2)上,且通孔与套管(6)的位置对齐,所述把手管(7)贯穿通孔与套管(6),且把手管(7)露出套管的部分套接有把手套(8);所述机座的下部一前一后安装有两根轮轴(4),且两根轮轴(4)与机座(3)底部的高度相同,所述滚轮(3)安装在轮轴(4)的两端,所述机座内还安装有发条箱(5),且发条箱(5)与轮轴(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I)的上端面成圆弧面,且上端面与前后壁面圆滑过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健腹装置,包括外罩、机座、滚轮和把手管,所述外罩的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小孔,所述机座成矩形框状,且左右两侧壁的上端设有套管,所述外罩扣合在机座上,且小孔与套管的位置对齐,所述把手管贯穿小孔与套管,且把手管露出套管的部分套接有把手套;所述机座的下部一前一后安装有两根轮轴,且两根轮轴与机座底部的高度相同,所述滚轮安装在轮轴的两端,所述机座内还安装有发条箱,且发条箱与轮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组装方便,且能满足使用者在各个锻炼阶段特殊要求。
【IPC分类】A63B22-20
【公开号】CN204319640
【申请号】CN201420701116
【发明人】张依朦
【申请人】张依朦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