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23591阅读:来源:国知局
前端朝上的状态下小幅挥动控制器C,则机器人玩具主体I在躯体部20向右侧拧且刀A挥到上方的状态下,左侧的脚部按照控制器C挥动的次数被向前方推进。
[0046]且在进行上述动作时,机器人玩具主体I的头部50 —直朝向前方。
[0047]<机器人玩具主体构造的细节>
[0048]接下来,对机器人玩具主体I的细节进行说明。
[0049]躯体部20由图2所示的前盖20a与后盖20b组成外部轮廓。该躯体部20内装有动力传递机构。
[0050]该动力传递机构如图5A及图5B所示,且具备安装在外壳13上的减速齿轮组15。
[0051]该减速齿轮组15的构造为:固定在电动机16的轴16a上的行星齿轮15b咬合在大径齿轮15c上,与该大齿轮15c同轴固定的小径齿轮15d咬合在大径齿轮15e上,最终齿轮15a与该大径齿轮15e同轴固定。而该减速齿轮组15的最终齿轮15a如图4所示,从外壳13露出外部。
[0052]最终齿轮15a咬合在转盘17内周面上形成的内齿齿轮17a上。
[0053]因此,电动机16的动力会通过减速齿轮组15减速,并通过最终齿轮15a转动转盘
17。该转盘17的旋转被利用到下述躯体部20、腕部30及脚部40的动作中。
[0054]组装有减速齿轮组15的外壳13的中心部贯穿转盘17,突出于该转盘17的上方。该突出部13a为圆柱形,突出部13a的内部为下方开口的空洞,该空洞中设有上述的电动机16。如图5A所示,该突出部13a中固定有固定轴18A。而该固定轴18A上形成有固定齿轮18。
[0055]且如图4所示,固定轴18A的上端安装有头部50。
[0056]转盘17的上表面,在该转盘17呈左右对称位置时的机器人玩具主体I的背部相应位置上,设有圆柱形的突起17b。而相对于腰部10可在水平方向旋转的躯体部20上,形成有与突起17b相嵌合的凹部18b。该突起17b在转盘17旋转时,通过按压凹部18b的边缘,使得躯体部20向与转盘17相同的方向转动。
[0057]此外,固定轴18A如图6A与图6B所示,在上述固定齿轮18的顶上部位,在圆周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形成有2个凹槽18B。而躯体部20内侧则设有嵌合锁定部件19。该嵌合锁定部件19上形成有与上述凹槽18B嵌合的嵌合锁定片19a。该嵌合锁定部件19被安装在躯体部20上,使得嵌合锁定片19a与固定轴18A相对,同时通过弹簧19b被压焊在固定轴18A上。上述部位构成防反转机构。
[0058]躯体部20的旋转范围,例如,可通过转盘17或躯体部20的一部分抵靠到设于腰部10的挡块上(图上未显示)来进行限制,但在实施例中,只要将控制杆41如图10所示,收纳到在腰部10的基台12的两侧形成的缺口 12a中,便可通过将控制杆41抵到缺口 12a边缘来进行限制。通过这样对旋转范围的限制,便可决定躯体部20的右侧最大范围抒动位置与左侧最大范围拧动位置。在该位置上,嵌合锁定片19a与2个凹槽18B的其中之一嵌合,阻止躯体部20的反转。该躯体部20的反转阻止,在电动机16将躯体部20向反方向旋转时被解除。
[0059]此外,上述固定齿轮18如图3所示,与冠齿轮31咬合。该冠齿轮31安装在躯体部20上。详细来说,如图8所示,即冠齿轮31的轴部31a上形成有与该轴部31a同心的环状凹部31b,该环状凹部31b被前盖20a与后盖20b夹住且可旋转,通过此结构将冠齿轮31安装在躯体部20上。而在躯体部20的内侧与右肩相对应且不妨碍该躯体部20旋转的部位设有加强环,相对应地,也可以在冠齿轮31上设有从外向内贯穿该冠齿轮31的旋转中心的铁制铆钉,通过将该铆钉铆进躯体部20的加强环中,使得冠齿轮31安装在躯体部20上。在该安装状态下,冠齿轮31与固定齿轮18咬合,随着躯体部20的旋转,冠齿轮31 —边自转一边绕着固定齿轮18公转。
[0060]然后,在冠齿轮31的轴部31a的从躯体部20往外突出的部分上,如图7B所示,在外周面形成I个以上(实施例中为3个)的凸部31c。另一方面,腕部30的基部32,如图7A所示,形成环状。该基部32上形成开叉部32a,从而使得基部32可因弹性而易于在半径方向上打开。该基部32的内周面上,在圆周方向形成多个凹部32b。
[0061]此外,冠齿轮31如图8所示,轴部31a被嵌合压入腕部30的基部32中。此时,若想要调节腕部30的旋转方向的位置,如果强制性旋转基部32,则基部32会因弹性变形而扩开,越过冠齿轮31的凸部31c而旋转,其它凹部32b嵌入凸部31c中被嵌合锁定。
[0062]此时,最好让冠齿轮31的齿数等同于基部32内周面的凹部32b的个数,或让基部32内周面凹部32b的个数是冠齿轮31齿数的倍数。另外最好让基部32内周面凹部32b的个数为凸部31c个数的整倍数。这样便可恰当地调整腕部30的初始位置了。若不恰当地调整位置,刀A便不能充分地往下挥。
[0063]脚部40设在腰部10的两侧。脚部40的内部如图9A及图9B所示,控制杆41呈上下方向延伸。该控制杆41在中间部位可以轴41a为中心摇动。而该控制杆41在弹簧42的作用下,被附加了如图9A所示的逆时针方向的力。
[0064]控制杆41的下半部安装有前轮43。该前轮43的内面,附设有一体化且同轴的棘轮44。该前轮43与棘轮44的轴45插入控制杆41下端处形成的长孔41b中,可在该长孔中移动与旋转。
[0065]且控制杆41的下部安装有棘齿部件46。该棘齿部件46的棘齿46a与棘轮44相对而设。
[0066]此外,脚部40的后端下部设有后轮47。
[0067]控制杆41的上端,在初始位置上时由于弹簧42的附加力,位于后方的位置(图9A)。在该位置上,若从后方向控制杆41的上端施加一个作用力F,控制杆41便会克服掉弹簧42的附加力,以轴41a为中心,沿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由于前轮43被牢牢按压在地面上,前轮43的轴45便会在长孔41b内向棘齿部件46的棘齿46a的方向移动,棘齿部件46的棘齿46a与棘轮44的齿咬合,从而锁定前轮43。其结果为,随着控制杆41的动作,前轮43蹬地面,与该控制杆41相对应的脚部40向前方移动(参照图9B)。
[0068]之后,若撤消向控制杆41上端施加的作用力F,控制杆41便会因弹簧42的附加力,以轴41a为中心,沿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因长孔41b影响,前轮43的轴45的移动要迟于棘齿部件46的棘齿46a的移动,棘齿部件46的棘齿46a解除与棘轮44的齿的咬合,前轮43得到解放,前轮43转动,与该控制杆41相对应的脚部40保持停止状态。
[0069]如上所述,在用长孔41b轴支撑前轮43与棘轮44的同时,棘轮44的齿由于与棘齿部件46的棘齿46a相对应,会形成一个单向的离合机构,使得机器人玩具主体I能够顺利地行走。
[0070]控制杆41在转盘17的旋转作用下动作。该控制杆41如图10所示,被收纳在腰部10的基台12的两侧面形成的缺口 12a中。而另一方面,转盘17的周面上如图6B与图10所示,形成有作为控制杆操作用接触部的突起17c。转盘17旋转后,在突起17c的作用下,控制杆41被按压,控制杆41便会克服掉弹簧42的附加力而动作。
[0071]下面,对控制器C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
[0072]机器人玩具主体I的线路结构如图12所示。该机器人玩具主体I具备控制装置61、信号接收部62、电源开关63及电动机16。控制装置61通过信号接收部62接收控制器C发出的动作操作信号,并按照该动作操作信号,通过电动机16来对机器人玩具主体I进行动作操作。
[0073]具体来说,即控制装置61根据控制器C挥动的方式,挥动刀A,或推进脚部40。此时,控制装置61仅在需要的时间内运转电动机16,之后便停止电动机16。
[0074]<控制器C的构造>
[0075]如图13所示,控制器C具备控制装置71、信号发射部72、加速度传感器73以及各种开关按钮74。
[0076]控制装置71按照程序,根据加速度传感器73检测到的信号,判断控制器C的挥动方式。然后,控制装置71将与挥动方式相对应的动作控制信号从信号发射部72发送到机器人玩具主体I。且无论有无控制器C的挥动,控制装置71都可通过各种开关按钮74的操作,将动作控制信号从信号发射部72发送到机器人玩具主体I。
[0077]此外,控制器C还可配备扬声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71可根据程序,从扬声器中输出推进机器人玩具主体I时的推进音,以及挥动刀A时的声音。
[0078]此外,控制器C还可配备机器人玩具主体I的充电器。
[0079]<机器人玩具主体的动作详情>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