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板贴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90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合板贴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贴面板加工装置。
贴面工序是贴面板加工流程中的一环。其任务是将切片拼贴到胶合板上。拼贴的要求是整齐、均匀、无缝、无皱。其准备工作是,把切片剪切成统一规格(其长度大于合板标准长度,其宽度大于理论宽度,所谓理论宽度是指,合板宽度除以一张合板所需切片的张数),把合板正面布胶。目前贴面工序均采用手工操作,其基本方法是拼接与沾贴同时进行,其过程为将合板放在工作台上,把切片移到合板上方相应位置,然后放到合板上,再对切片位置进行调整,并使相邻切片之间有1mm左右的搭头,以消除实际宽度大于理论宽度的部分,进而满足无缝的要求。调整时经常会使切片产生一些皱纹,为了消除皱纹,使切片与合板充分沾着,有时还要用括板在切片上括几下。
手工操作的缺点在于目测不精确、动作不稳定、切片沾在合板上不便调整,因此,较难保证拼贴要求,其效率也较低,以每张合板贴8张切片计,一般每2人每小时可加工60张贴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贴面装置,以实现自动沾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工作台面上方设置至少一对移动吸咀,工作时,先将合板放在工作台面上,再将切片交给移动吸咀,由移动吸咀把切片吸放到合板上。
该装置不仅可以实现自动沾贴,经过改进后还可以自动完成拼接,进而改善贴面质量、提高贴面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主视示意图,其中凸轮往复机构4未示出;图2是
图1的俯视图,其中气缸3未示出;图3是凸轮住复机构4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其中切片进给机构未示出;图6是图4切片进给机构的俯视图;图7是实施例3的主视示意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其中拼接单元右端被剖去;图9是图7拼接单元Ⅰ-Ⅰ剖面图;
图10是图7隔板38和同步齿形带30的示意图;
图11是
图10的俯视图;
图12是图8曲柄滑块机构33的A向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4的主视示意图;
图14是
图13Ⅱ-Ⅱ剖面图。

图1、2、3,实施例1包括工作台面1,工作台面1两端对称布置有一对凸轮往复机构4,该机构有一悬臂伸在工作台面1上,悬臂上固定一气缸3,吸咀2固定在气缸3轴上,凸轮往复机构4在左、右两个极限位置(以下简称左、右位)均有片刻停留;工作台面1上还设有皮带输送机构5(该机构可用链条输送机构、输送辊等代替,生产中常见)、两组定位条6和一组定位轮7,定位条6由气缸(或电磁铁)驱动,定位条6的数量由切片规格而定,各组相邻定位条6之间的距离等于切片的理论宽度,两组中处于对称位置的定位条6的连线与皮带输送方向垂直,与定位轮7的工作面垂直;工作台面1上方、吸咀2的右位的下方还设有一切片台面8,切片台面8一侧设有横向定位板9,一端设有纵向定位板10,横向定位板9的工作面与上述连线平行,与纵向定位板10的工作面垂直;最后一对定位条6的连线与横向定位板9在工作台面1上的垂直投影的距离,等于合板宽度与吸咀2的水平行程之和。
其工作过程为开机后,皮带输送机构5、凸轮往复机构4连续运转,气缸3收缩,吸咀2关闭,定位条6全部顶起。将一张切片放在切片台面8上,并利用横向定位板9、纵向定位板10使切片定位;将合板放在工作台面1上,使其顶端紧靠定位轮7,合板由皮带输送机构5向前输送,当合板被第一对定位条6挡住,且凸轮往复机构4处于右位时,吸咀2通负压,吸住切片台面8上的切片,然后,凸轮往复机构4转到左位,气缸3轴顶出,将切片压到合板上同时吸咀2放开切片,气缸3轴复位后,凸轮往复机构4将吸咀2送回右位吸取下一张切片,与此同时,第一对定位条6拉下,合板被送到下一对定位条6前,等待贴面。如此往复,每个周期,往切片台面8上放一张切片,并使之定位,再由吸咀2把切片取走并贴到合板上。合板贴满后,最后一对定位条6拉下,合板由皮带输送机构5送走,随后,从第一对定位条开始,各对定位条6顺次顶起,整个装置恢复初始状态。
该实施例在工作台面和一对移动吸咀的基础上增设了合板和切片定位装置,合板与切片在输送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对应关系,因此能够精确保证整齐、均匀、无缝的要求,切片贴到合板上也不需要再进行位置调整,较手工更容易达到无皱的效果。其效率主要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往切片台面上提供定位切片的数量。以每张合板贴8张切片计,若每6秒提供一张切片,则贴一张合板需48秒,考虑到各种因素,以80%的效率计,每小时可加工60张贴面板;若每3秒提供一张切片,则每小时可加工120张贴面板。
如图4、5、6,实施例2包括几组吸咀2,吸咀2固定在一根转轴11上,转轴11穿过设在工作台面1两端的两根摇杆12顶端的支承孔,悬卧在工作台面1上方,转轴11两端装有同步带轮13,与之相配的另两个同步带轮14分别固定在两个摇杆12的摆动中心;工作台面1上方、吸咀2的右位倾斜布置一切片台面8,切片台面8上设有横向定位板9;工作台面1上还设有皮带输送机构5、一对定位条6和一组定位轮7,定位条6由气缸17驱动,气缸17固定在齿条15顶端,齿条15架在导轨(图中未示出)上,齿轮16由电磁离合器切换的数控装置控制,该装置以光栅盘检测反馈齿轮16转角,两个定位条6的连线与横向定位板9的工作面和切片台面8的交线平行且定位条6连线的初始位置,与上述交线沿吸咀2的运动路线移到工作台面1上的轨迹重合;围绕切片台面8,还设有一切片进给机构,该机构包括皮带输送机构18、预定位板19、调整吸咀20、导板21、活动导板22、导轮23以及光电开关24、25、26,其中,皮带输送机构18的主动轮处于切片台面8的背面上部,导轮23处于主动轮上方,导板21处于皮带上方、主动轮与导轮23之间,导板21中间开槽,以便导轮23透过该槽与皮带接触,导板21前端成弧形,伸在切片台面8上,活动导板22与导板21配对使用,其上口固定在一根轴上,且与导板21前端搭接,其初始位置斜覆在切片台面8上,且与切片台面8之间有一定间隙,该间隙从上而下逐渐减小,至横向定位板9处的间隙量以2mm左右为宜,预定位板19设在皮带之间且固定在一根轴上,其工作面与前述连线平行,调整吸咀20设在预定位板19一端外侧、皮带工作面上方,光电开关24也设在该端,两只光电开关25设在皮带工作面上方,且从输送方向尽量靠近预定位板19的工作面,光电开关26设在切片台面8背面。
摇杆12与活动导板22、预定位板19的动作关系是摇杆12处于右位时,活动导板22顺时针迅速打开;摇杆12处于左位时,活动导板22复位,预定位板9打开,逆时针转到皮带工作面下方。
其工作过程为开机后,皮带输送机构5、18连续运转,摇杆12不动,定位条6、活动导板22、预定位板19均处于初始位置。将一张切片放到皮带输送机构18上,并使切片的纵边与预定位板19大致平行,使切片顶端与一设定参照面大致对齐,切片由皮带送到预定位板19前,在横向上预先定位,同时触动光电开关25,使调整吸咀20通负压,吸住切片往外拉,当切片顶端触动光电开关24时,调整吸咀20放开切片,并复位,这样切片在纵向上也实现了定位。将合板放到工作台面1上,使其顶端紧靠定位轮7,合板由皮带向前输送,当合板被定位条6挡住,摇杆12开始动作,若摇杆12先从任意位置转到右位,活动导板22打开,预定位板19不动,切片台面8上没有切片,摇杆只能空转,转到左位时,活动导板22复位,预定位板19打开,切片失去阻力,继续向前,当切片后边缘越过光电开关25时,预定位板19复位,复位后,再将下一张切片放到皮带输送机构18上。切片由皮带和导轮23共同输出后,沿导板21前端弧形和活动导板22转到切片台面8上,并自动滑到横向定位板9上定位,同时触动光电开头26,为吸咀2动作做准备,当摇杆12再次转到右位时,吸咀2通负压吸住切片,并为电磁离合器动作做准备,活动寻板22打开,当摇杆12再次回到左位时,吸咀2关闭,将切片放到合板上,活动导板22复位,预定位板19打开,给下一张切片让路,在摇杆12从左往右返回途中,电磁离合器动作,光栅盘反馈齿轮16转角信号,当转角达到设定值,即齿条15移动的距离等于切片理论宽度时,电磁离合器停止。如此往复,每个周期,提供一张切片,切片即由该装置自动定位并拼贴到合板上,当最后一张切片贴完,脉冲计数器累计到设定数目时,定位条6拉下,合板由皮带送走,齿条15返回到初始位置,整个装置恢复初始状态。
该实施例中由于切片与合板均能够实现自动定位,移动吸咀能够准确、快捷将切片贴到合板上,因此既能保证足够的拼接精度,又能提高贴面效率。
如图7、8、9、10、11、12,实施例3的工作台面由一组输送辊27组成,工作台面一侧设有定位板28,一端设有定位条6,输送辊27和定位板28之间有一倾角;工作台面一侧还有一切片进给机构,该机构与实施例2中的切片进给机构大致相同,它包括皮带输送机构18、横向定位板9、预定位板19、调整吸咀20、光电开关24、25、26;横向定位板9外侧、皮带输送机构18两侧上方,设有吸咀32;吸咀32由曲柄滑块机构33驱动;工作台面和切片进给机构上方设有几个拼接单元(图中示出两个),该单元包括同步轮29、同步齿形带30、负压管道31和若干只隔板38,隔板38中央开孔,两端各用一类似订书针形状的带扣分别固定在两根同步齿形带30上,隔板38与同步齿形带30组成一特殊形式的输送带,输送带上的气孔即为吸咀2,负压管道31有一条形吸口,该吸口处于两根同步齿形带30之间,与吸咀2相对,为保证负压管道31提供的负压充分透过吸咀2,可将条形吸口制成弧形,其弧度根据同步齿形带30张紧后的下垂幅度而定;工作台面上方还设有压条34和光电开关36,压条34由双滑块机构35驱动,光电开关36用以控制压条34的动作。
同步轮29与曲柄滑块机构33同步动作,即曲柄滑块机构33每转一圈,同步轮29拖动同步齿形带30移动一定距离,该距离等于切片理论宽度。其同步关系由齿轮变速机构实现,该变速机构使曲柄滑块机构33与同步轮29的转速比为1∶L/zmnπ,式中L为合板宽度,z为同步轮29的齿数,m为同步齿形带30的模数,n为一张合板所需切片张数,π取近似值3.1416,1/π可分解为1/3×10/7×10/8×10/11×10/17。
其工作过程为开机后,负压管道31通负压,同步轮29、曲柄滑块机构33、皮带输送机构18连续运转,将合板放到输送辊27上定位。
将一张切片放到皮带输送机构18上,并使切片的纵边与预定位板19大致平行,使切片顶端与一设定参照面大致对齐,切片由皮带送到预定位板19前,在横向上预先定位,同时触动光电开关25,使调整吸咀20通负压,吸住切片往外拉,当切片顶端触动光电开关24时,调整吸咀20放开切片,并复位,这样切片在纵向上也实现了定位。预定位后,当吸咀32处于下位时,预定位板19打开,切片越过光电开关25时,预定位板19复位,切片被送到横向定位板9前定位,并触动光电开关26,为吸咀32通负压做准备,当吸咀32再次回到下位时,吸住切片,吸咀32到达上位时,放开切片,把切片交给吸咀2,如此往复,预定位板19每往复一次,往皮带输送机构18上放一张切片,该切片便自动被拼接到吸咀2上,当切片达到预定数目时,停止提供切片,由光电开关26控制的计数器使预定位板19停止动作,当吸咀2上首张切片的前缘触动光电开关36时,双滑块机构35动作,压条34下压,将切片压到合板上,压条34复位后,定位条6随即拉到工作台面下方,合板由输送辊27送走,定位条6复位为下一张合板做准备。

图13、14,实施例4的工作台面上设有定位板28、定位条6;工作台面一侧设有一如实施例3的切片进给机构,横向定位板9外侧、皮带输送机构18两侧上方,设有吸咀32;工作台面和切片进给机构上方设有一对吸咀2,吸咀2上部设有与负压源相通的气孔,下部有一条形吸口,其长度大致等于合板宽度;吸咀2架在导轨37上,且与齿条15并排联接,齿条15经齿轮变速与曲柄滑块机构33同步动作,工作台面左上部设有光电开关36。
其工作过程与实施例3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光电开关36被触动后,吸咀2停止不动,负压源关闭,切片自动脱落到合板上,随后,变速机构反转,使吸咀2返回初始位置。
该实施例的主要缺点是结构庞大。
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合板贴面装置,它包括工作台面,其特征是工作台面上方设有至少一对移动吸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工作台面两端设有一对凸轮往复机构(4),该机构有一悬臂伸在工作台面上,悬臂上固定一气缸(3),吸咀固定在气缸(3)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吸咀固定在一根转轴(11)上,转轴(11)穿过两根摇杆(12)顶端的支承孔悬卧在工作台面上,转轴(11)两端装有同步轮(13),与该同步轮(13)相配的另两个同步轮(14)分别固定在两个摇杆(12)的摆动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吸咀固定在同步齿形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吸咀固定在齿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工作台面上还设有合板输送机构、两组定位条(6),定位条(6)沿输送方向布置,各组相邻定位条(6)工作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切片理论宽度,两组处于对称位置的定位条(6)的连线与合板输送方向垂直,工作台面上方、吸咀右极限位置下方还有一切片台面(8),切片台面(8)一侧设有横向定位板(9),横向定位板(9)与切片台面(8)的交线与定位条(6)的连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工作台面上还设有合板输送机构,一对定位条(6),定位条(6)的连线与合板输送方向垂直,工作台面上方、吸咀右极限位置设有一切片台面(8),切片台面(8)倾斜布置,切片台面(8)下口设有横向定位板(9),横向定位板(9)的工作面与切片台面(8)的交线和定位条(6)连线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3、7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皮带输送机构(18)、预定位板(19)、调整吸咀(20)、导板(21)、活动导板(22)、导轮(23)以及光电开关(24)、(25)、(26),其中皮带输送机构(18)的主动轮处于切片台面(8)的背面上部,导轮(23)处于主动轮上方,导板(21)处于皮带上方、主动轮与导轮(23)之间,导板(21)前端成弧形,伸在切片台面(8)上,活动导板(22)与导板(21)配对使用,斜覆在切片台面上,预定位板处于皮带之间,其工作面与定位条连线平行,调整吸咀(20)设在预定位板(19)工作面外侧一端、皮带工作面上方,光电开关(24)也设在该端,两只光电开关(25)设在皮带工作面上方,光电开关(26)设在切片台面(8)背面。
9.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拼接单元,该单元悬卧在工作台面上方,且部分伸出工作台面,它包括若干只隔板(38)、两根同步齿形带(30)和负压管道(31),隔板(38)两端用一类似订书针形状的带扣固定在两根同步齿形带(30)上,使两根同步齿形带(30)之间形成若干均匀分布的透气孔,该气孔即为吸咀,负压管道(31)有一条形吸口,该吸口处于两根同步齿形带(30)之间,与吸咀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1和5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吸咀有一条形吸口,其长度大致等于合板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工作台面一侧设有定位板(28),顶端设有定位条(6),工作台面一侧还有一切片台面(8),切片台面(8)一侧设有横向定位板(9),横向定位板(9)的工作面与定位板(28)工作面平行,切片台面(8)两端上方设有吸咀(32),吸咀(32)由曲柄滑块机构(33)驱动,工作台面左侧上方设有光电开关(36)。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工作台面上设有压条(3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贴面板加工装置。它包括工作台面和至少一对移动吸嘴,移动吸嘴处于工作台面上方。该装置不仅可以实现自动粘贴,经过改进还可以实现自动拼接,进而改善贴面质量、提高贴面效率。
文档编号B27N3/00GK2463154SQ0021940
公开日2001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9日
发明者江月骥, 江日升 申请人:江月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