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板材钻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835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板材钻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切式锚固墙面装饰板用的板材钻孔机,特别涉及一种 钻孔质量好、拉拔力强、加工效率高的自动板材钻孔机。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装饰业的发展,城市建筑物的外观已不仅仅追求造型,更多的 建筑物开始注重外墙装饰的美观、实用和环保,于是,幕墙板材被越来越多 的建筑公司所采用。目前城市建筑物幕墙多使用石板、陶瓷板或微晶石板等 装饰板材,而且其固定方式多采用后切式锚固安装。后切式锚固安装需要现
场在装饰板材背部钻盲孔,以便采用后切式锚栓和L型锚杆将板材悬挂安装 于建筑物的外墙上,而现场钻孔这项工作通常使用板材钻孔机来完成。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板材钻孔机,主要由滚轮工作台、 定位夹紧结构、钻孔装置和机架几部分组成,其中,滚轮工作台由一框架和 排列安装在该框架上的若干个万向滚轮组成,各万向滚轮的顶部构成一滚动 支撑台面,用于移动和承载板材。定位夹紧结构由X向限位板、Y向限位板 以及板材横向夹紧机构组成,将板材在滚动支撑台面上平面定位并夹紧。钻 孔装置用于在板材背面钻盲孔。使用时,先将板材的背面朝上放置在滚动支 撑台面上,并移动到定位位置后4黄向夹紧,然后由钻孔装置在板材背面指定 位置直接钻盲孔。上述板材钻孔机尽管已使用多年,但实践证明仅适合于 25~45mm的厚板钻孔。对于25mm以下的薄板钻孔经常会出现打穿或打碎 现象,造成板材的大量浪费。分析其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由万向滚轮构 成的滚动支撑台面有利于板材移动,但在钻头下压钻孔时,板材的受压点为 悬空支撑,因此容易打穿盲孔。第二,滚动支撑台面由多点的万向滚轮轮桑彖 构成,其支撑的稳定性不好,在钻头下压钻孔过程中,容易引起板材振动, 造成打穿或打碎现象。
悬挂墙面装饰板用钻孔与普通钻孔有所不同,第一,孔不能被打穿,第 二,需要钻出类似"丄"形的孔型,即从纵截面看上部为一直径小的直孔, 下部为一直径大的底孔,见图9所示。为了钻出这种孔型,通常先要利用钻 头打出规定埋深的直孔,然后利用机头上的偏心装置迫使钻头偏转对底孔进 行拓孔。衡量钻孔质量好坏不仅与盲孔中心的定位精度有关,更重要的是孔 腔的形状和尺寸,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该孔所能承受的拉拔力。为了提高背栓
无应力背挂时孔的拉拔力,理论上要求底孔直径要拓得大,而同等埋深条件 下直孔段的侧壁要厚。显然这些要求由于受到偏心装置和钻头等工艺条件的 限制,实现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现有钻孔机虽然解决了在板材上钻出底部带 侧凹底孔的问题,但是由于受到偏心装置的限制,其钻孔型腔不佳,稳定性
不好,直接影响其拉拔力及背栓的无应力背挂效果;另外上述机头还存在结 构和操作复杂,不易维修且钻头易磨损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板材钻孔机 对薄板钻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如何获得较好的钻孔型腔,从而提高钻 孔的拉拔力是本发明着重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板材钻孔机,其目的一是要解决现有钻孔机台面对 薄板钻孔容易打穿和打碎的问题,二是解决现有钻孔机机头钻孔孔型不佳的 问题,从而提高钻孔孔型质量,以进一步提高背栓无应力背挂时孔的拉拔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板材钻孔机,包 括才几架、台面定位机构以及钻孔装置,台面定位才几构由板材水平支撑机构和 支撑水平面内X向、Y向的靠板定位机构组成,其创新在于
所述板材水平支撑机构由固定支撑台面和升降滚轮支撑台面组合构成, 固定支撑台面设有沿X向布置的主支撑板,该主支撑板在Y向位于钻头正 下方,在主支撑板两侧分别设有沿Y向布置的至少两块辅助支撑板,同一侧 的各辅助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主支撑板和辅助支撑板相对机架固定,以 此构成"非"字型漏空的固定支撑台面;升降滚轮支撑台面由一组万向滚轮、 支撑框架和升降机构组成, 一组万向滚轮朝上设置并布置在固定支撑台面形 成的"非"字型漏空区垂直投影的区域中,万向滚轮由固定支撑台面下方的 支撑框架支承,支撑框架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在机架上,使一组万向滚轮轮缘 构成的滚动支撑面相对固定支撑台面呈升、降两种工作状态;
所述钻孔装置由至少一个钻孔机头构成,机头设在板材水平支撑机构上 方,并通过X向布置的丝杠螺母机构活动连接在机架上,使机头相对板材水 平支撑机构可作X向移动;
所述4几头包括主轴回转才几构、Z向进给机构、冷却水供给结构、偏心拓 孔才几构以及弹性压板机构;所述偏心拓孔才几构主要由钻头、主轴、偏心作用 块、移动块和拓孔行程作用机构构成,主轴下端与钻头中段经销栓铰接,使 钻头相对主轴可作摆动偏转,钻头尾部设有控制其摆动偏转的一对第一斜 面,偏心作用块位于钻头上方,其下部对应第一斜面设有一对第二斜面,所
述一对第一斜面与一对第二斜面以凹凸相嵌形式形成侧面滑动配合,偏心作
用块安装在沿z向移动的移动块上并与移动块在主轴回转方向转动连4妾,拓 孔行程作用机构在Z向作用于移动块;所述弹性压板机构设在机头下部,该 弹性压板机构具有一作用于板材钻孔面的弹性压板,弹性压板中央设置通 孔,通孔中心与钻孔中心重合,而且通孔直径大于钻头直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板材支撑水平面"是指板材水平支撑机构上设置 的用于支撑板材的水平面或称水平台面。钻孔时板材》文在该水平面上,使板 材处于水平状态。
2、 上述方案中,所述"X向"是指操作者站在钻孔机前,面朝钻孔机操 作时的水平横向,"Y向"是水平纵向,而"Z向"则是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
3、 上述方案中,"Y向的靠板定位机构""丝杠螺母机构"均由伺服电机 控制其行程,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杠上分别设有互相配合的伞形齿轮。
4、 上述方案中,为了使固定支撑台面具有緩冲作用,可以在主支撑板和 辅助支撑板的上表面贴有软质层,比如橡胶层、软质塑料层等。
5、 上述方案中,为了彻底排除钻孔时板材钻孔中心及其外围附近处于悬 空支撑状态,将主支撑板的上表面设计成高于辅助支撑板的上表面,且高度 差控制在0.3~5mm范围,最好控制在0.5-1.5mm范围,使主支撑板在钻孔 时真正发挥实体支撑作用。因为,由主支撑板和辅助支撑板构成一个较大的 水平面在制造上是有困难的,尤其对钻孔机来说,需要经常搬运到建筑物外 墙装饰现场进行操作,因此在搬运和现场安装时很难保证水平面的平整性。 所以将主支撑板与辅助支撑板设计成落差结构更有利于提高支撑质量。
6、 上述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可以采用气嚢升降机构、气缸升降机构、 丝杆螺母升降机构或杠杆升降机构等具有行程作用的机构。
7、 上述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钻孔机头"可以有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
8、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轴回转机构由电机和主轴构成,电机安装在支架 上并与主轴经同步带同步轮连接,电机可以采用变频电机。
9、 上述方案中,所述Z向进给机构包括Z向导轨、行程作用机构、限位 机构。这里行程作用机构是指一种可以产生行程推动作用的自动机构,自动 行程作用机构可以是一个气缸,也可以是电机带动的丝杠螺母机构,还可以 是直线电机、电磁机构、液压机构等等。限位机构由上限位结构和下限位结
构组成,其中,上限位结构是指上限位传感器,下限位结构由下限位传感器 和可更换的限位块构成,可更换的限位块安装在导杆顶端,导杆底部与下压
板连接,使限位块随导杆移动,下限位传感器对应设在P艮位块的z向运动路径上。
10、 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却水供给结构包括水回转头、进水装置,其中
水回转头经水封和机械封固定在主轴上。
11、 上述方案中,所述钻头的头部端面设有喷水用的圆孔,而钻头柄端 设有锥形沉孔,该锥形沉孔大于主轴下端直径,以使钻头中段与主轴下端经
销栓铰接后,钻头仍能以铰接处为基点摆动。所述钻头为"L"形,也可为 现有技术的"丄,,形钻头。
12、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轴是一空心圓轴,冷却水经其空心流至钻头。
13、 上述方案中,所述拓孔行程作用机构为拓孔气缸,也可以釆用其它 行程作用机构。
14、 上述方案中,所述"偏心作用块与移动块在主轴回转方向转动连接" 可以采用轴承连接来实现。
15、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压板"是指一具有弹性压紧力的压板结构。 该结构由压板与弹性体组合构成,所述弹性体可以是弹簧、橡胶垫以及任何 可以提供弹性力的零部件。
16、 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传感器、电机、自动行程作用机构等均有电 气控制拒控制,由于这些控制技术均属于现有技术,故本方案不作详细解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 本发明利用固定支撑台面作为水平支撑面,再利用弹性压板^U构从打 孔位置上方压紧板材,从而对板材钻孔时的受压点实施了平整、稳固的可靠 支撑,克服了以往因悬空支撑所带来的打穿和打碎的现象。经试验本方案可 以在9mm厚的陶f:板上打出7mm深的盲孔,而薄板完好无损。
2、 本发明固定支撑台面由主支撑板和辅助支撑板构成支撑平面,其中, 为了保证主支撑板充分与板材大面积接触,特意将辅助支撑板的高度降低 0.3~5mm,这样当弹性压板作用于板材钻孔面时,能够使主支撑板与板材充 分实现面接触,其效果相当于增加了板材的厚度,故可以打出更深的盲孔, 而不打穿、打碎。这种设计构思的实质是考虑到主支撑板和辅助支撑板组成 的大平面在加工时很难保证其平整度。既使加工时保证了大平面的平整度, 但输运和现场安装时由于振动和变形等原因实际工作中也很难保证其平整
度。而主支撑板与辅助支撑板之间的高度差由于控制在0.3~5mm的范围内, 因此对整个操作不产生任何副作用。另外,这种设计还可以降低才几架的结构 强度要求(不需要采用一体铸造成型的铸铁机架,可以采用型材焊接机架), 减轻机架重量,有利于搬运和现场施工。
3、 本发明将主支撑板与辅助支撑板设计成"非"字型漏空的固定支撑台 面, 一方面漏空区域可以组合布设升降滚轮支撑台面,另一方面辅助支撑板 作为加强筋在抗变形上对主支撑板起到了良好的加强作用。
4、 本发明板材水平支撑机构由固定支撑台面和升降滚轮支撑台面错位组 合构成,当需要移动板材时升起滚轮支撑台面便可以轻松移动;当需要钻孔 时降下滚轮支撑台面,使板材落在固定支撑台面上进行平整、稳固的可靠支 撑,由此可见这样的^L计既有利于移动,又有利于钻孔,真正实现了两者兼 顾。
5、 本发明采用主轴下端与钻头中段经销栓铰接,使钻头相对主轴可作摆 动偏转,当拓孔气釭在Z向作用于移动块时,移动块经轴承带动偏心作用块 沿导向杆在Z向移动,此时偏心作用块上一对第二斜面与钻头尾部与其相对 应的一对第一斜面以凹凸相嵌形式形成侧面滑动配合,致使钻头相对主轴偏 转,又采用"L"形钻头,使得钻出孔的型腔较好,且钻孔稳定、可靠,克 服了以往钻出的底孔型腔不好的问题。经实验本方案可使钻孔的偏心距从以 往的1.4mm增加到1.8mm,在相同埋深的情况下,其直孔对应板材壁面的 厚度比以往增加了 2mm,提高了钻孔孔型的质量,并进一步提高了背栓无 应力背挂时孔的拉拔力。
端的可更换的限位块构成,可更换的限位块使限位块随导杆移动,下P艮位传 感器对应设在限位块的Z向运动路径上,可以精确的限定钻孔深度,使得钻 孔更稳定,钻出孔的质量更可靠。
7、 本发明的回水转头采用水封和机械封两重封,加固了其强度,克服了 以往在工作时间长以后会容易漏水及电机带动主轴运转引起震动使其容易 断裂的问题。
8、 本发明采用调频电机,可使起钻孔主轴达到更高转速,完成碾磨拓孔, 对于钻陶瓷板材更有益。
9、 本发明机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便于搬运,操作与维修更方 便。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立体示意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主视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俯视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左视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平面定位机构示意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机头结构示意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机头部分水回转头和偏心拓孔机构示意图; 附图8为现有技术钻孔机钻孔的型腔剖面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钻孔的型腔剖面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主支撑板;2、辅助支撑板;3、机架;4、万向滚轮;5、 支撑框架;6、气嚢;7、支架;8、下压板;9、弹簧;10、通孔;11、 X向 定位板;12、 Y向定位板;13、钻头;14、调节螺栓;15、螺母;16、丝杠; 17、伺月l电机;18、固定支撑台面;19、机头;20、丝杠螺母机构;21、 伺月良电机;22、集水槽;23、导杆;24、偏心作用块;25、主轴;26、 Z 导轨;27、滑动块;28、安装座;29、支架;30、进给气缸;31、上限位传 感器;32、下限位传感器;33、卩艮位块;34、变频电才几;35、同步带同步轮; 36、水回转头;37、进水口; 38、拓孔气缸;39、轴承;40、移动块;41、 导向杆;42、水封;43、才几械封;44、销栓;45、第一斜面;46、第二斜面; 47、沉孑L。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一种钻孔质量好、拉拔力强、加工效率 高的自动板材钻孔机,由机架3、台面定位机构、钻孔装置和电气控制拒几 部分组成(由于电气控制部分为现有4支术这里不作详细描述)。
台面定位机构由板材水平支撑机构和支撑水平面内X向、Y向的靠板定 位机构组成。板材水平支撑机构由固定支撑台面18和升降滚轮支撑台面两 者错位组合构成。固定支撑台面18设有一个沿X向(整机正面水平横向) 布置的主支撑板1,该主支撑板1在Y向(整机正面水平纵向)位于钻头13 正下方,使钻头13打孔时的作用点始终落在主支撑板1上,换句话说由主 支撑板1在钻头13正下方承担水平支撑作用。在主支撑板1两侧分别设有
沿Y向布置的辅助支撑板2,其中, 一侧设置四个辅助支撑板2,另一侧设 置五个辅助支撑板2,同一侧的各个辅助支撑板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主 支撑板1和辅助支撑板2固定在机架3上,以此构成"非"字型漏空的固定 支撑台面18。为了使固定支撑台面18具有緩沖作用,在主支撑板l和辅助 支撑板2的上表面贴有橡胶层。为了使主支撑板1在钻孔时真正发挥平整、 稳固实体支撑作用,将主支撑板1上表面设计成高出辅助支撑板2上表面 lmm (图中未画出),彻底排除钻孔时板材钻孔中心及其附近处于悬空支撑 状态。升降滚轮支撑台面由一组万向滚轮4、支撑框架5和气嚢升降机构组 成。各个万向滚轮4均朝上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布置在主支撑板l和辅 助支撑板2形成的"非"字型漏空区垂直投影的区域中,万向滚轮4由固定 支撑台面下方的支撑框架5支承,支撑框架5通过气嚢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 3上,使一组万向滚轮4轮缘构成的滚动支撑面相对固定支撑台面18呈升、 降两种工作状态。气嚢升降机构主要由四个气嚢6构成,四个气嚢6分别设 置在支撑框架5的四个角部下方,气嚢6顶部与支撑框架5连接,底部固定 在支架7上,支架7固定在机架3上。四个气嚢6相互连通并由进气阀和出 气阀(图中未画出)控制。当需要移动板材时,打开进气阀气体进入气嚢6 升起滚轮支撑台面便可以轻松移动板材;当需要钻孔时,打开出气阀气体排 出气嚢6降下滚轮支撑台面,使板材落在固定支撑台面18上进行平整、稳 固的可靠支撑,由此可见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于移动,又有利于钻孔,实现了 两者兼顾。
如图5所示,所述平面定位机构由X向靠板定位机构和Y向靠板定位机 构组成,其作用是提供板材在支撑水平面内的X向和Y向定位。X向靠板 定位机构由X向定位板11构成,该X向定位板11通过调节螺栓14安装在 固定支撑台面左侧,依靠右侧端面对板材进行定位,调整调节螺栓14可以 调节定位位置。Y向靠板定位机由Y向定位板12和丝杠螺母机构构成,Y 向定位板12安装在固定支撑台面后側,依靠前侧端面对板材进行定位。Y 向定位板12与螺母15固定连接,丝杠16与螺母15配合,在丝杠的另一端 设置伺服电机17 (或步进电机)控制丝杠调整Y向定位板12的纵向位置。
如图1、图2、图3所示,钻孔装置由两个钻孔机头19构成,两个钻孔 机头19设在板材水平支撑机构上方,并通过X向布置的丝杠螺母机构20分 别经伺服电机21活动连接在机架上,使机头19相对板材水平支撑机构可作 X向移动。 如图6、图7所示,所述机头19主要由主轴回转机构、Z向进给机构、 冷却水供给结构以及偏心拓孔才几构。
偏心拓孔才几构主要由钻头13、主轴25、偏心作用块24、移动块40和拓 孔气釭38构成,钻头13柄端设有锥形沉孔47,该沉孔47大于主轴下端直 径,主轴25的下端伸入该沉孔47中,并在中段部位经销栓44与钻头13铰 接(见图7),使钻头13相对主轴25可作摆动偏转,即钻头13仍能以铰接 处为基点摆动。钻头13尾部设有控制其摆动偏转的一对第一斜面45 (见图 7),偏心作用块24位于钻头13上方,其下部对应第一斜面45设有一对第 二斜面46, —对第一斜面45与一对第二斜面46以凹凸相嵌形式形成侧面滑 动配合,偏心作用块24安装在沿Z向移动的移动块40上并与移动块40在 主轴25回转方向经轴承39连接,拓孔气缸38在Z向作用于移动块40。上 述一对第一斜面45由凸形的两个外侧面构成,而一对第二斜面46由凹形的 两个内侧面构成。^f旦如果将一对第一斜面45换成由凹形的两个内侧面构成, 一对第二斜面46换成由凸形的两个外侧面构成,这样也能够实现两者间的 滑动配合。
Z轴进给才几构是由Z向导轨26、滑动块27、行程作用机构和限位机构组 成,其中Z向导轨26设于安装座28上,滑动块27安装在支架29上,Z向 导轨26与滑动块27配合起到滑动导向作用,行程作用机构为进给气缸30, 该进给气缸30作用在安装座28与支架29的Z方向上。限位机构包括安装 在支架29上的上限位传感器31和下限位传感器32及^f立于下限位传感器32 正下方的可更换限位块33,限位块23安装在Z向导杆23的正上方,Z向导 杆23通过弹簧9连接下压板8,下压板8的中心设有可供钻头13穿过的通 孔IO,通孔IO中心与钻孔中心重合,下压板的作用是从上方将板材钻孔部 位压紧在主支撑板l,从而提供了平整、稳固的可靠支撑。
主轴回转机构包括变频电机34和主轴25,变频电机34安装在支架29上 并与主轴25经同步带同步轮35连接。
冷却水供给结构包括水回转头36和进水装置(图中未画出),通过进水 口37输入冷却水,经水回转头36进入主轴25中,其中水回转头36经水封 42和才几械封43固定在主轴25上。
工作时,将待加工的板材抬放到固定支撑台面18上,根据打孔需要由设 置好Y向定位板12的具体位置,打开进气阀(图中未画出)气体进入气嚢 6升起滚轮支撑台面移动板材,当移动到X向定位板11及Y向定位板12位
置时,打开出气阀(图中未画出)气体排出气嚢6降下滚轮支撑台面, <吏板 材落在固定支撑台面18上进行平整、稳固的可靠支撑,此时,操作控制面 板(图中未画出),设定机头19的准确位置,并通过伺服电机21控制使机 头19相对板材水平支撑机构在X向通过丝杠螺母机构20移动到准确位置, 开动变频电机34后,变频电机34通过同步带同步轮35带动主轴25做旋转 运动,同时通过进水口 37输入冷却水,经水回转头36进入主轴25中,此 时主轴25的旋转速度逐渐加快,操作控制盘设定机头位置,通过进给气缸 38使机头沿Z导轨26向下运动,当钻头13接触到板材时^更开始钻规定孔径 和埋深的直孔,当限位块33碰触到下限位传感器32时,钻头13即在待加 工板材上钻到规定埋深,延时5s后,拓孔气缸38带动移动块40沿Z向向 下移动,移动块40通过轴承39带动偏心作用块24沿导向杆40向下移动, 此时一对第一斜面45与一对第二斜面46以凹凸相嵌形式配合形成侧面滑 动,使得钻头13倾斜,致使钻头13的中心线与主轴25的旋转轴线具有一 定的夹角,钻头13在自转的同时以销栓44为中心作环状摆动运动(如图7 ), 从而在孔底研磨出侧凹的底孔,完成拓孔。
比较现有技术钻孔机所拓出孔的型腔(如图8)与本发明实施例所拓出孔 的型腔(如图9)可以看出,使用相同直径的钻头在相同埋深h的情况下, 拓出的底孔半径dl 〈d2 ,而其直孔对应板材壁面的厚度hl 〈h2 ,可见使 用本发明所拓出孔的型腔(如图9)较好,解决了现有钻孔机钻孔孔型不佳 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钻孔的孔型质量和背栓无应力背挂时孔的拉拔力。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 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板材钻孔机,包括机架、台面定位机构以及钻孔装置,台面定位机构由板材水平支撑机构和支撑水平面内X向、Y向的靠板定位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水平支撑机构由固定支撑台面和升降滚轮支撑台面组合构成,固定支撑台面设有沿X向布置的主支撑板,该主支撑板在Y向位于钻头正下方,在主支撑板两侧分别设有沿Y向布置的至少两块辅助支撑板,同一侧的各辅助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主支撑板和辅助支撑板相对机架固定,以此构成“非”字型漏空的固定支撑台面;升降滚轮支撑台面由一组万向滚轮、支撑框架和升降机构组成,一组万向滚轮朝上设置并布置在固定支撑台面形成的“非”字型漏空区垂直投影的区域中,万向滚轮由固定支撑台面下方的支撑框架支承,支撑框架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在机架上,使一组万向滚轮轮缘构成的滚动支撑面相对固定支撑台面呈升、降两种工作状态;所述钻孔装置由至少一个钻孔机头构成,机头设在板材水平支撑机构上方,并通过X向布置的丝杠螺母机构活动连接在机架上,使机头相对板材水平支撑机构可作X向移动;所述机头包括主轴回转机构、Z向进给机构、冷却水供给结构、偏心拓孔机构以及弹性压板机构;所述偏心拓孔机构主要由钻头、主轴、偏心作用块、移动块和拓孔行程作用机构构成,主轴下端与钻头中段经销栓铰接,使钻头相对主轴可作摆动偏转,钻头尾部设有控制其摆动偏转的一对第一斜面,偏心作用块位于钻头上方,其下部对应第一斜面设有一对第二斜面,所述一对第一斜面与一对第二斜面以凹凸相嵌形式形成侧面滑动配合,偏心作用块安装在沿Z向移动的移动块上并与移动块在主轴回转方向转动连接,拓孔行程作用机构在Z向作用于移动块;所述弹性压板机构设在机头下部,该弹性压板机构具有一作用于板材钻孔面的弹性压板,弹性压板中央设置通孔,通孔中心与钻孔中心重合,而且通孔直径大于钻头直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板材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和 辅助支撑板的上表面贴有软质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板材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的 上表面在垂直方向上高于辅助支撑板的上表面,且高度差在0.3~5111111范围。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板材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采 用气嚢升降机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板材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进给机构包括z向导轨、进给行程作用机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由上限位结构和下限位结构组成,其中,下限位结构由下限位传感器和可更换的限位块构成, 可更换的限位块安装在导杆顶端,导杆底部与下压板连接,使限位块随导杆移动,下限位传感器对应设在限位块的z向运动路径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板材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供给 结构包括水回转头、进水装置,其中水回转头经水封和机械封固定在主轴 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板材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回转机 构包括电机和钻孔主轴,电机安装在支架上并与钻孔主轴经同步带同步轮连 接,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板材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为"L"形。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板材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下压板 的下表面设有软质层。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板材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 钻孔机头的个数为两个或三个。
全文摘要
一种墙面装饰用后切式锚固自动板材钻孔机,包括机架、固定支撑台面、升降滚轮支撑台面及偏心拓孔机构,固定支撑台面设有沿X向布置主支撑板和沿Y向布置的辅助支撑板,以此构成“非”字型漏空台面;升降滚轮支撑台面为一组滚轮布置在“非”字型漏空区域中由支撑框架支承并通过升降机构使其相对固定支撑台面呈升、降两种状态;偏心拓孔机构由钻头、主轴、偏心作用块、移动块和拓孔行程作用机构构成,主轴下端与钻头中段经销栓铰接,钻头尾部设有一对第一斜面,偏心作用块位于钻头上方,其下部对应第一斜面设有一对第二斜面,偏心作用块安装在移动块上,拓孔行程作用机构在Z向作用于移动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钻孔机对薄板钻孔容易打穿和打碎及钻孔孔型不佳的问题,提高了钻孔孔型质量及背栓无应力背挂时孔的拉拔力。
文档编号B27D3/00GK101100093SQ20071002423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4日
发明者斌 吴, 锋 陆 申请人:吴 斌;陆 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