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重组材家具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5144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竹重组材家具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竹重组材家具制造方法,属于竹材家具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还尚未有报道利用竹材纵向疏解成通长且保持原有纤维排列的疏松网状竹 丝束,并经施胶、组坯、成型模压而成一定规格的竹重组材,通过家具机械的加工而成的竹 重组材家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竹重组材家具制造方法,其目的旨在利用竹重组材制成各种 类型和各种结构(固装式、拆装式、折叠式等)的竹重组材家具。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竹重组材家具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 步骤一、配料(开料),将竹重组材的板材、型材或方材按照产品零部件的尺寸、规格和 质量要求采用横截圆锯、纵解圆锯、细木工带锯、推台式开料锯配料设备锯切成各种规格和 形状毛料堆放在干燥处;二、刨光或精截,对出现翘曲、扭曲和各种变形的毛料,以获得准确的尺寸、形状和 光洁的表面,必须先在毛料上加工出正确的基准面,作为后续规格尺寸加工时的精基准,对 毛料的四个表面进行加工和截去端头,切除预留的加工余量,使其变成具有符合要求而且 尺寸和几何形状精确的净料,其中对平面和侧面的基准面采用铣削方式加工,在平刨或铣 床上完成,端面的基准面用推台圆锯机、悬臂式万能圆锯机或双头截断锯横截锯加工,基准 相对面的加工在压刨、三面刨、四面刨、铣床、多片锯设备上完成;三、胶拼或贴面装饰,对于尺寸大、幅面宽的零件需要采用窄料、短料或小料胶拼 工艺而制成,对有些竹重组材家具所使用的零件需要采用薄竹,如竹薄木、竹皮、竹单板饰 面材料进行表面饰面或贴面处理;所述的胶拼工艺指板方材长度上胶接(短料接长)、宽度 上胶拼(窄料拼宽)和厚度上胶厚(薄料层积)等,常用胶粘剂为脲醛树脂胶、聚醋酸乙 烯酯乳液胶、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异氰酸酯胶或聚氨酯类胶等;涂胶量控制在200 250g/m2 (冷压)或180 220g/m2 (热压);侧向水平压力控制在0. 7 0. 8Mpa,垂直压力 控制在0. 1 0. 2Mpa ;四、边部精裁或铣异型(铣边),竹重组材板式零件经过方材胶拼或表面装饰贴面 胶压后,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进行板边切削加工和边部铣型加工,即采用精密开料锯或电 子开料锯进行精裁加工,其中边部铣型或铣边应按照型边要求的线型,采用相应的成型铣 刀或者借助于夹具、模具辅助设备,在立式下轴铣床、立式上轴铣床(即镂铣机)、双端铣各 种铣床上加工;五、开榫或打眼(或钻孔),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出各种接合用的榫头、榫眼、圆榫 孔、连接件接合孔、榫槽和榫簧(企口),使之成为符合结构设计要求的零件,其中各种榫头
4可利用开榫机或铣床加工;各种榫眼和圆孔采用各种钻床及上轴铣床(镂铣机)加工,对于 符合“32—”系列规定的圆孔,常用单排钻、三排钻和多排钻进行钻孔加工;榫槽和榫簧(企 口)用刨床、铣床、锯机和机床加工;六、型面加工,表面镂铣与雕刻铣型各种型面或曲面或线型在上轴铣床、多轴仿 形铣床、镂铣机和数控加工中心(CNC)设备上采用各种端铣刀头对零件表面进行浮雕或线 雕加工;七、表面修整加工(精细砂光)进行表面修整与砂光处理,表面修整加工采用各种类型的砂光机进行砂光处理, 以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缺陷,除去零部件表面上各种不平度,减少尺寸偏差,降低粗 糙度.使零部件形状尺寸正确、表面光洁,达到油漆涂饰与装饰表面的要求(细光或精光程 度);八、部件装配与加工部件装配包括木框装配和箱框装配,竹重组材家具的部件以木框、板件或箱框的 形式出现,它们在机床上修整加工的原则和零件机械加工一样,从做出精基准面开始,先加 工出一个光洁的表面作为基准面,然后再精确地进行部件修整加工;九、表面涂饰涂饰采用喷涂方法,漆膜为透明涂饰,按漆膜厚度分为厚膜涂饰、中膜涂饰和薄膜 涂饰(油饰),按其光泽高低可分为亮光涂饰、半亚光涂饰和亚光涂饰;按颜色不同分为本 色、栗壳色、柚木色、胡桃木色和红木色;十、总装配经过修整加工和表面涂饰后的零部件,在配套之后按产品设计图样和技术要求, 采用规定的接合方式,将各种零部件及配件进行总装配,组装成具有结构形式的完整制品, 总装配的先后顺序取决于产品的结构形式,非拆装式家具先装配后涂饰,而拆装式家具则 是先涂饰后装配;i^一、包装。本发明的优点利用竹重组材制成的各种类型和各种结构(固装式、拆装式、折叠 式等)的竹重组材家具替代实木家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纹色质感,材料资源丰富、利 用率高、加工方便、绿色环保。
具体实施例方式制作工艺流程竹重组材一配料(开料)一刨光或精截一(胶拼或贴面装饰)一边部精裁或铣异 型(铣边)一开榫或打眼或钻孔一型面加工(表面镂铣与雕刻铣型)一表面修整加工(精 细砂光)—部件装配一部件加工与修整一涂饰一成品零部件质量检验一总装配一竹重组 材家具一包装。2、主要工艺技术步骤(1)配料(开料)竹重组材家具零部件的主要原材料是竹重组材的各种板材、型材或方材。零部件 的制作通常从配料开始,经过配料将竹重组材的板材、型材或方材锯切成一定尺寸(通常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的毛料。配料就是按照产品零部件的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将板方 材锯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毛料的加工过程。配料主要是在满足工艺加工和产品质量要求的 基础上,使原料达到最合理、最充分地利用。为了保证竹重组材家具的装饰质量和效果,对各种竹重组材基材(又称素板)都 应进行严格的挑选,必须根据零部件的用途和尺寸来合理选择基材的种类、材质、厚度和幅 面规格等。配料包括横截与纵解等锯制加工工序,由于目前竹重组材的主要形式是板材、型 材或方材,因此,配料时主要采用横截圆锯、纵解圆锯、细木工带锯、推台式开料锯(又称精 密开料锯、导向锯)等配料设备。锯解开料后的板材应堆放在干燥处。(2)刨光或精截经过配料,将竹重组材的板材、型材或板方材按零件的规格尺寸和技术要求锯成 毛料,但有时毛料可能出现翘曲、扭曲等各种变形,再加上配料加工时都是使用粗基准,毛 料的形状和尺寸总会有误差,表面粗糙不平。为了保证后续工序的加工质量,以获得准确的 尺寸、形状和光洁的表面,必须先在毛料上加工出正确的基准面,作为后续规格尺寸加工时 的精基准。因此,毛料的加工通常是从基准面加工开始的。毛料加工是指将配料后的毛料 经基准面加工和相对面加工而成为合乎规格尺寸要求的净料的加工过程。主要是对毛料的 四个表面进行加工和截去端头,切除预留的加工余量,使其变成具有符合要求而且尺寸和 几何形状精确的净料。主要包括基准面加工、相对面加工、精截等。平面和侧面的基准面可以采用铣削方式加工,常在平刨或铣床上完成;端面的基 准面一般用推台圆锯机、悬臂式万能圆锯机或双头截断锯(双端锯)等横截锯加工。基准 相对面的加工,也称为规格尺寸加工,一般可以在压刨、三面刨、四面刨、铣床、多片锯等设 备上完成。(3)胶拼或贴面装饰在竹重组材家具生产中,方材零件一般可以直接从整块竹重组材型材中锯解出 来,这对于尺寸不太大的零件是可以满足质量要求的,但对于尺寸较大、幅面较宽的零件一 般需要采用窄料、短料或小料胶拼(即方材胶合)工艺而制成,这样不仅能扩大零件幅面与 断面尺寸,提高材料利用率,同时也能使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稳定、减少变形开裂和保证产品 质量,还能改善产品的强度和刚度等力学性能。另外,为了美化制品外观,改善使用性能,保 护表面,提高强度,有些竹重组材家具所使用的零件需要采用薄竹(竹薄木、竹皮、竹单板) 等饰面材料进行表面饰面或贴面处理。(4)边部精裁或铣异型(铣边)竹重组材板式零件经过方材胶拼或表面装饰贴面胶压后,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还 需要进行板边切削加工(齐边加工或尺寸精加工)以及边部铣型等加工。常采用精密开 料锯或电子开料锯等进行精裁加工。边部铣型或铣边通常是按照型边要求的线型,采用相 应的成型铣刀或者借助于夹具、模具等辅助设备,在立式下轴铣床、立式上轴铣床(即镂铣 机)、双端铣等各种铣床上加工等。(5)开榫或打眼(或钻孔)为了便于零件间接合,有些竹重组材零件的加工,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对其进一步 加工出各种接合用的榫头、榫眼、圆榫孔、连接件接合孔、榫槽和榫簧(企口)等,使之成为 符合结构设计要求的零件。各种榫头可以利用开榫机或铣床加工;各种榫眼和圆孔可以采
6用各种钻床及上轴铣床(镂铣机)加工,对于符合“32mm”系列规定的圆孔,常用单排钻、三 排钻和多排钻等进行钻孔加工;榫槽和榫簧(企口)一般可以用刨床、铣床、锯机和专用机 床加工。(6)型面加工(表面镂铣与雕刻铣型)零件表面上镂铣图案或雕刻线型也是竹重组材家具的重要装饰方法之一。各种型 面或曲面或线型一般可在上轴铣床、多轴仿形铣床、镂铣机和数控加工中心(CNC)等设备 上采用各种端铣刀头对零件表面进行浮雕或线雕加工。(7)表面修整加工(精细砂光)为了提高竹重组材家具零部件表面装饰效果和改善表面加工质量,一般还需要对 其进行表面修整与砂光处理,表面修整加工通常采用各种类型的砂光机进行砂光处理,以 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缺陷,除去零部件表面上各种不平度,减少尺寸偏差,降低粗糙 度.使零部件形状尺寸正确、表面光洁,达到油漆涂饰与装饰表面的要求(细光或精光程 度)(8)部件装配与加工竹重组材家具的部件装配是按照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的结构和工艺,使用手 工工具或机械设备.将零件组装成部件。竹重组材家具的部件装配主要包括木框装配和箱 框装配。在小型企业单件或少量生产时,部件加工基本上都是手工进行的,在批量生产的情 况下,部件的修整加工都可以在机床上进行,无论从生产率和加工精度方面考虑,机械化修 整加工都比手工加工要好些。竹重组材家具的部件常以木框、板件或箱框的形式出现,它们 在机床上修整加工的原则也和零件机械加工一样,也是从做出精基准面开始的,先加工出 一个光洁的表面作为基准面,然后再精确地进行部件修整加工。(9)表面涂饰竹重组材家具的零部件,需要进行表面涂饰处理,使其表面覆盖一层具有一定硬 度、耐水、耐候等性能的漆膜保护层,并避免或减弱阳光、水分、大气、外力等的影响和化学 物质、虫菌等的侵蚀,防止制品翘曲、变形、开裂、磨损等,以便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能加 强和渲染竹集成材纹理的天然质感,形成各种色彩和不同的光泽度,提高竹重组材家具的 外观质量和装饰效果。竹重组材家具零部件涂饰一般采用喷涂方法,漆膜大多为透明涂饰,按漆膜厚度 可分为厚膜涂饰、中膜涂饰和薄膜涂饰(油饰)等,按其光泽高低可分为亮光涂饰、半亚光 涂饰和亚光涂饰;按颜色不同还可分为本色、栗壳色、柚木色、胡桃木色和红木色等。(10)总装配经过修整加工和表面涂饰后的零部件,在配套之后就可以按产品设计图样和技术 要求,采用一定的接合方式,将各种零部件及配件进行总装配,组装成具有一定结构形式的 完整制品。结构不同的各种竹重组材家具,其总装配过程的复杂程度和顺序也不相同。总装配与涂饰的顺序视具体情况而言,它们总装配的先后顺序取决于产品的结构 形式。非拆装式家具一般是先装配后涂饰;而拆装式家具则是先涂饰后装配。(11)包装对于非拆装式竹重组材家具成品,一般采用整体包装;而对于拆装式竹重组材家 具,常对零部件以拆装形式包装后发送至销售地点。后者适合于标准化和部件化的生产、储存、包装、运输、销售,占地面积小、搬运方便,是现代家具中广泛采用的加工方式。
8
权利要求
竹重组材家具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一、配料或开料,将竹重组材的板材、型材或方材按照产品零部件的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采用横截圆锯、纵解圆锯、细木工带锯、推台式开料锯配料设备锯切成各种规格和形状毛料堆放在干燥处;二、刨光或精截,对出现翘曲、扭曲和各种变形的毛料,以获得准确的尺寸、形状和光洁的表面,必须先在毛料上加工出正确的基准面,作为后续规格尺寸加工时的精基准,对毛料的四个表面进行加工和截去端头,切除预留的加工余量,使其变成具有符合要求而且尺寸和几何形状精确的净料,其中对平面和侧面的基准面采用铣削方式加工,在平刨或铣床上完成,端面的基准面用推台圆锯机、悬臂式万能圆锯机或双头截断锯横截锯加工,基准相对面的加工在压刨、三面刨、四面刨、铣床、多片锯设备上完成;三、胶拼或贴面装饰,对于尺寸大、幅面宽的零件需要采用窄料、短料或小料胶拼工艺而制成,对有些竹重组材家具所使用的零件需要采用薄竹,如竹薄木、竹皮、竹单板饰面材料进行表面饰面或贴面处理;所述的胶拼工艺指板方材长度上胶接即短料接长、宽度上胶拼即窄料拼宽和厚度上胶厚即薄料层积,常用胶粘剂为脲醛树脂胶、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异氰酸酯胶或聚氨酯类胶;涂胶量控制在冷压200~250g/m2或热压180~220g/m2;侧向水平压力控制在0.7~0.8Mpa,垂直压力控制在0.1~0.2Mpa;四、边部精裁或铣异型,竹重组材板式零件经过方材胶拼或表面装饰贴面胶压后,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进行板边切削加工和边部铣型加工,即采用精密开料锯或电子开料锯进行精裁加工,其中边部铣型或铣边应按照型边要求的线型,采用相应的成型铣刀或者借助于夹具、模具辅助设备,在立式下轴铣床、立式上轴铣床即镂铣机、双端铣各种铣床上加工;五、开榫或打眼或钻孔,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出各种接合用的榫头、榫眼、圆榫孔、连接件接合孔、榫槽和榫簧,使之成为符合结构设计要求的零件,其中各种榫头可利用开榫机或铣床加工;各种榫眼和圆孔采用各种钻床及上轴铣床加工,对于符合“32mm”系列规定的圆孔,常用单排钻、三排钻和多排钻进行钻孔加工;榫槽和榫簧用刨床、铣床、锯机和机床加工;六、型面加工,表面镂铣与雕刻铣型各种型面或曲面或线型在上轴铣床、多轴仿形铣床、镂铣机和数控加工中心CNC设备上采用各种端铣刀头对零件表面进行浮雕或线雕加工;七、表面修整加工即精细砂光,进行表面修整与砂光处理,表面修整加工采用各种类型的砂光机进行砂光处理,以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缺陷,除去零部件表面上各种不平度,减少尺寸偏差,降低粗糙度.使零部件形状尺寸正确、表面光洁,达到油漆涂饰与装饰表面的要求,细光或精光程度;八、部件装配与加工,部件装配包括木框装配和箱框装配,竹重组材家具的部件以木框、板件或箱框的形式出现,它们在机床上修整加工的原则和零件机械加工一样,从做出精基准面开始,先加工出一个光洁的表面作为基准面,然后再精确地进行部件修整加工;九、表面涂饰,涂饰采用喷涂方法,漆膜为透明涂饰,按漆膜厚度分为厚膜涂饰、中膜涂饰和薄膜涂饰,按其光泽高低可分为亮光涂饰、半亚光涂饰和亚光涂饰;按颜色不同分为本色、栗壳色、柚木色、胡桃木色和红木色;十、总装配,经过修整加工和表面涂饰后的零部件,在配套之后按产品设计图样和技术要求,采用规定的接合方式,将各种零部件及配件进行总装配,组装成具有结构形式的完整制品,总装配的先后顺序取决于产品的结构形式,非拆装式家具先装配后涂饰,而拆装式家具则是先涂饰后装配;十一、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竹重组材家具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一、配料或开料;二、刨光或精截;三、胶拼或贴面装饰;四、边部精裁或铣异型;五、开榫或打眼或钻孔;六、型面加工;七、部件装配与加工;八、表面涂饰;九、总装配;十、包装。本发明的优点利用竹重组材制成的各种类型和各种结构(固装式、拆装式、折叠式等)的竹重组材家具替代实木家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纹色质感,材料资源丰富、利用率高、加工方便、绿色环保。
文档编号B27M3/18GK101879737SQ20101021274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
发明者吴智慧, 徐伟 申请人:南京林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