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利用玉米秸秆加工人造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人造板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的、有髓芯的秸秆, 如玉米秸杆或高粱秸杆等制造人造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业,工业,包装业等用板需求量很大,大都以木材为主,造成大量砍伐树木,严重破坏森林。另一方面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作物,每年产生的玉米秸杆可达上亿吨之多,而秸秆的利用率极低,大都被焚烧,丢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造成环境大气污染。虽然也有用玉米秸秆制造人造板的,但由于玉米秸秆具有其特殊结构,即,外有一层生物腊的韧皮层,内有松软的髓芯,韧皮层很薄,只有0. 1 0. 2mm,髓芯松软没有任何强度,因此现有利用玉米秸秆制板的方法是先将玉米秸秆粉碎后将髓芯分离出去,或是将秸秆割开,刮去髓芯部分,再加工,导致利用率低,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玉米秸等有髓秸秆,不需粉碎,不需除髓加工,不破坏原有纤维组织,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人造板的加工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玉米秸秆加工人造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胶黏剂稀释,然后将胶液注入秸秆的髓芯内;
2)将注胶后的秸秆放入压板机中,在0.8-1. 5Mpa, 100-140°C下,下压成板条;
3)将若干板条拼装成帘状,或用线绳将若干板条联接成帘状,然后根据所需板材的厚度,以每层纵横交错叠压,层与层之间喷涂胶粘剂,在压力l_2MPa,温度100-160°C下,热压,制成板材。利用玉米秸秆加工人造板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1)将若干秸秆拼接成帘状,或用线绳将若干秸秆联接成帘状;
2)将胶黏剂稀释,然后将胶液注入秸秆的髓芯内;
3)将注胶后的帘状秸秆放入压板机中,在0.8-1. 5Mpa, 100_140°C下,下压成板;
4)根据所需板材的厚度将板以每层纵横交错叠压,层与层之间喷涂胶粘剂,在压力 l-2MPa,温度100-160°C下,热压,制成板材。玉米秸杆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即,外层为一层生物腊质包裹的韧皮层,内部是松软的髓芯,玉米秸杆中纤维素含量低,半纤维含量相对较多,因此抗折强度较差。本发明通过向玉米秸秆的髓腔中注胶,利用髓芯和胶黏剂将玉米秸秆压成板条,以增强秸秆中半纤维、 纤维的强度,最大限度利用原料,节省加工工序成本。本发明将注胶后的秸秆放入压板机中,注入髓芯内的胶液因为压力充分向髓芯扩散,渗透,髓芯质中富含胶体,加压加温使胶液固化与髓芯质复合并与外层木质韧皮层紧密结合定型。因此不仅工艺简单,而且其强度抗拉力,抗折度与木材相仿,因不破坏原纤维组织,成品条属双面对称胶合结构,应力较小不易变形,胶合压实的髓芯部分强度与木材相近,吸水性较低。由于玉米秸秆表面含SW2的生物腊质层,醛类树脂粘合剂粘合效果不理想,所以一般选用异氰酸酯(MDI)或性质相应的粘合剂,效果较为理想,而且MDI具有防水性能。在每层帘或板片的结合面涂胶,如果有凸凹不平时可在胶黏剂拌入锯末等屑类物质,以增强板的密实程度,减少胶用量。因为成形板条为双面对称胶合结构,变形应力小,所以对层数的奇偶数不必要求,只需考虑板材厚度,在压力为1-2MI^温度135°C在热压机中压制成板材。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板材与传统方法制备的玉米秸密度板(S卩,将玉米秸切段,粉碎,分离出髓芯,碎叶片,经拌胶,分层铺装,采用MDI胶热压合成中密度碎料板)和织席压胶合板的对比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玉米秸秆加工人造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胶黏剂稀释,然后将胶液注入秸秆的髓芯内;2)将注胶后的秸秆放入压板机中,在0.8-1. 5Mpa, 100-140°C下,下压成板条;3)将若干板条拼装成帘状,或用线绳将若干板条联接成帘状,然后根据所需板材的厚度,以每层纵横交错叠压,层与层之间喷涂胶粘剂,在压力l_2MPa,温度100-160°C下,热压,制成板材。
2.一种利用玉米秸秆加工人造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若干秸秆拼接成帘状,或用线绳将若干秸秆联接成帘状;2)将胶黏剂稀释,然后将胶液注入秸秆的髓芯内;3)将注胶后的帘状秸秆放入压板机中,在0.8-1. 5Mpa, 100_140°C下,下压成板;4)根据所需板材的厚度将板以每层纵横交错叠压,层与层之间喷涂胶粘剂,在压力l-2MPa,温度100-160°C下,热压,制成板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玉米秸秆加工人造板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胶黏剂稀释,然后将胶液注入秸秆的髓芯内;将注胶后的秸秆放入压板机中,在0.8-1.5Mpa,100-140℃下,下压成板条;将若干板条拼装成帘状,或用线绳将若干板条联接成帘状,然后根据所需板材的厚度,以每层纵横交错叠压,层与层之间喷涂胶粘剂,在压力1-2MPa,温度100~160℃下,热压,制成板材。本发明充任利用玉米秸等有髓秸秆,不需粉碎,不需除髓加工,不破坏原有纤维组织,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加工的人造板强度与木质相同。
文档编号B27N3/08GK102555015SQ20121006052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刘成坤 申请人:刘成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