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饱水简牍的脱水方法

文档序号:1645146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饱水简牍的脱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饱水简牍的脱水方法,属文物脱水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简牍是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其中竹制的叫竹筒或简称简,木制的叫木牍或简称牍,合称简牍。从现今所了解的资料来看,简牍是存在于世界范围的文字载体。近 如古汉文化圏的日本、韩国,远至古罗马时的英国,以及意大利、瑞士等。至本世纪初,日本已发现简牍近十多万枚,在英国文达兰城堡也发现数千枚罗马时期的墨书木牍,2003年在韩国也发现数十枚饱水木简。在菲律宾的巴拉望岛和民都洛岛上,十九世纪末叶,学者们发现了古菲律宾文的竹筒。在中国约有四万六千枚有字干木简,饱水的有字简牍约十五万枚。上述简牍被发掘时通常饱含大量的水分,有些已经相当腐朽,出土后若任其自然干燥,将发生強烈的自发脱水过程,导致简牍严重收缩、变形或开裂,甚至整体崩溃;若仍然将其浸泡于水中或埋于泥土中不及时脱水,又将受各种微生物或细菌的侵蚀而加速腐朽,所以大部分饱水简牍出土后不得不浸泡在加有防腐剂的水中,这样即不便于陈列展览,也不利于科学研究。怎样去保护这饱水简牍,使它脱水加固不再受损坏,已成为文物保护技术上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ー问题,世界各国的文保工作者对饱水简牍的脱水定型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ー些成果,但大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英国文达兰达木牍出土后,大英博物馆实验室采用ー种化学方法对这些饱水木牍做脱水处理,处理过程中,不少木牍残片因过于薄脆而碎裂,没有好的方法可以防止。在日本采用丹麦国立博物馆开发的三级丁醇浸溃真空冷冻干燥法做过ー些木简的脱水,因考虑到操作和环保方面的多种因素,丹麦国立博物馆现在也放弃了该方法。大英博物馆所采用的こ醇ーこ醚连浸法虽然可使原来肉眼无法释读的文字显现出来,但这种方法对于木质糟朽和薄脆的木简而言却并不理想,若用于处理我国大量的饱水竹简更是困难。对于PEG填充等饱水简牍脱水方法而言,存在脱水后顔色偏深,字迹不清晰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发展新的脱水技术,用于解决数量巨大的饱水简牍脱水保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脱水后的简牍所衬托出的字迹清晰,在温湿波动的情况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不会出现水溶性填充材料所常见的吸湿返潮问题,且具有可重复操作性的饱水简牍的脱水方法。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饱水简牍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发掘出并浸泡于保护液中待脱水的饱水简牍进行档案登记;
2)、档案登记完毕后,在室温20—30°C的条件下,用一个略长于饱水简牍长度、宽度为5 — IOcm的塑料板将饱水简牍从保护液中托起,用毛笔蘸着纯净水对其进行清洗,以清洗掉饱水简牍上所附着的泥污,清洗动作要轻,饱水简牍清洗数量每次为I枚;3)、清洗完成后,在室温20—30 V的条件下,将饱水简牍放置于ー个略长于饱水简牍长度、宽度为3 — 5cm的玻璃板上,然后用棉线将饱水简牍和玻璃板螺旋状整体缠绕;缠绕过程动作要轻,以避免棉线勒入饱水简牍对其造成损毁;
4)、在一个敞ロ器皿中放入含量为30%的こ 醇,然后将整体缠绕的饱水简牍和玻璃板浸泡于こ醇中,こ醇的用量以将饱水简牍和玻璃板整体淹没为准,多只饱水简牍同时浸泡时,各饱水简牍之间严禁叠压,以避免影响浸泡效果;浸泡时间为60— 80小时;
5),60-80小时后,将饱水简牍和玻璃板整体取出,然后在盛有含量为50%和75%こ醇的敞ロ器皿中分别浸泡60— 80小时;
6)、按3 7的重量比值,将十六醇溶于无水こ醇中制备成十六醇无水こ醇溶液,然后将步骤5的饱水简牍和玻璃板整体浸泡于十六醇无水こ醇溶液中60— 80小时;浸泡完成后,在恒温温箱中将饱水简牍和玻璃板整体再次浸泡于重量比值为6 4的十六醇无水こ醇溶液中60— 80小时,恒温温箱温度控制在35— 40°C内;
7)、将盛有十六醇的敞ロ器皿放置于恒温温箱中,将恒温温箱调整到50—60°C使十六醇融化成溶液,将完成步骤6的饱水简牍和玻璃板整体浸泡于十六醇溶液中2小时然后取出;十六醇的用量以其所融化成的溶液将饱水简牍和玻璃板整体淹没为准;
8)、取出后的饱水简牍在室温20—30°C的条件下自然干燥I小时,然后用无水こ醇冲洗或电吹风机清除简牍表面凝结的十六醇,使用电吹风机清除时注意电吹风机与简牍之间的距离保持在40— 50cm,风カ温度为50— 60°C,清除完毕后拆除棉线即告饱水简牍脱水エ作完成。所述的无水こ醇为含量在99. 9%以上的分析纯。上述饱水简牍的脱水方法适用于厚度在3_以内的饱水简牍,厚度超出该范围的饱水简牍浸泡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调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是通过用不同含量的こ醇将饱水筒牍分别浸泡一定的时间,然后用不同比值的十六醇和无水こ醇溶液再次浸泡,从而使饱水简牍中的水分被逐步置換,进而达到脱水的目的,脱水后的简牍可清晰地显现出其上的字迹,在温湿波动的情况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各向收缩率稳定在5%以内,不会出现水溶性填充材料所常见的吸湿返潮问题,并且该方法具有可重复操作性,可为简牍将来的再处理留有余地。本发明在实际工作当中,成功地对里耶秦简和走马楼三国吴简的饱水简牍进行了脱水,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具体脱水处理结果如下
文物名称简牍 文物材质木、竹 文物年代秦、三国吴
收藏机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简牍博物馆 保护机构荆州文物保护中心 保护时间2002年一 2010年
编号为1617-1622的里耶秦简脱水前后尺寸和重量对比
权利要求
1.一种饱水简牍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发掘出并浸泡于保护液中待脱水的饱水简牍进行档案登记; 2)、档案登记完毕后,在室温20—30°C的条件下,用一个略长于饱水简牍长度、宽度为5 — IOcm的塑料板将饱水简牍从保护液中托起,用毛笔蘸着纯净水对其进行清洗,以清洗掉饱水简牍上所附着的泥污,清洗动作要轻,饱水简牍清洗数量每次为I枚; 3)、清洗完成后,在室温20—30°C的条件下,将饱水简牍放置于ー个略长于饱水简牍长度、宽度为3 — 5cm的玻璃板上,然后用棉线将饱水简牍和玻璃板螺旋状整体缠绕;缠绕过程动作要轻,以避免棉线勒入饱水简牍对其造成损毁; 4)、在一个敞ロ器皿中放入含量为30%的こ醇,然后将整体缠绕的饱水简牍和玻璃板浸泡于こ醇中,こ醇的用量以将饱水简牍和玻璃板整体淹没为准,多只饱水简牍同时浸泡时,各饱水简牍之间严禁叠压,以避免影响浸泡效果;浸泡时间为60— 80小时; 5),60-80小时后,将饱水简牍和玻璃板整体取出,然后在盛有含量为50%和75%こ醇的敞ロ器皿中分别浸泡60— 80小时; 6)、按3 7的重量比值,将十六醇溶于无水こ醇中制备成十六醇无水こ醇溶液,然后将步骤5的饱水简牍和玻璃板整体浸泡于十六醇无水こ醇溶液中60— 80小时;浸泡完成后,在恒温温箱中将饱水简牍和玻璃板整体再次浸泡于重量比值为6 4的十六醇无水こ醇溶液中60— 80小时,恒温温箱温度控制在35— 40°C内; 7)、将盛有十六醇的敞ロ器皿放置于恒温温箱中,将恒温温箱调整到50—60°C使十六醇融化成溶液,将完成步骤6的饱水简牍和玻璃板整体浸泡于十六醇溶液中2小时然后取出;十六醇的用量以其所融化成的溶液将饱水简牍和玻璃板整体淹没为准; 8)、取出后的饱水简牍在室温20—30°C°C的条件下自然干燥I小时,然后用无水こ醇冲洗或电吹风机清除简牍表面凝结的十六醇,使用电吹风机清除时注意电吹风机与简牍之间的距离保持在40— 50cm,风カ温度为50— 60°C,清除完毕后拆除棉线即告饱水简牍脱水工作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饱水简牍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水こ醇为含量在99. 9%以上的分析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饱水简牍的脱水方法,属文物脱水保护技术领域。它是通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将饱水简牍分别浸泡一定的时间,然后用不同比值的十六醇和无水乙醇溶液再次浸泡,从而使饱水简牍中的水分被逐步置换,进而达到脱水的目的,脱水后的简牍可清晰地显现出其上的字迹,在温湿波动的情况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各向收缩率稳定在5%以内,不会出现水溶性填充材料所常见的吸湿返潮问题,并且该方法具有可重复操作性,可为简牍将来的再处理留有余地。特别适用于饱水简牍的脱水处理工作。
文档编号B27K5/04GK102642224SQ201210116760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吴昊, 方北松, 陈华 申请人:荆州文物保护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