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工作式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520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连续工作式压力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工作式压力机。



背景技术:

在大型工业生产木材料板时可通常采用连续工作式压力机。在这些压力机中,如DE 39 13 991 C2中描述那样,压制力通过液压调节构件传递到压板和加热板上以及随后经由钢带传递到压料上,这些钢带经由滚动体毯(滚条)支承地回转布置。用于在液压调节构件中产生的力的力流基本上通过压力机机架传递和支承。这种压力机的进一步改型可见DE 40 17 791 C2和DE 43 40 982 B4。

对于所有这些现有技术来说共同的是,沿压制线路将连续工作式压力机分成若干区域。开始是进料区域,该进料区域在下文中被忽略,因为这涉及第一压缩区的特定构造(如由DE 43 01 594 C2已知),并且对于本领域来说也已知为所谓的进料楔形压实机。这种压实机接纳来自供料装置的压料垫并且根据预先调好的主压实轮廓来压实该压料垫。如果压制间隙基本上达到最终产品的厚度,材料位于高压区域(HD),随后材料到达中压区域(MD)和低压区域(ND)。基本上在前两个区域内进行加热和塑化。这些区域由于其所需的高压制力而具有基本上实心的压力机机架。低压区域(ND)通常给予材料板时间来完成凝固。

这三个区域的基本区别在于压力机机架的不同构造,这些不同构造针对不同的最大的力来设计,以在生产时节省成本。这些区域的不同之处从设备技术角度看在于:框架构造的不同材料强度、在于每一列(横向于生产方向)所采用的液压缸的数目和尺寸、在于使压力板由压力机机架进行所需支承的间距等。此外已知的并且对于技术人员、在此为机械工程师来说特有的是,对于具有相同布置的相同区域采用尽可能相同的部件并且对 称地布置这些部件。

因此,已知的是对于不同的区域(HD,MD,ND)沿连续工作式压力机布置各种框架机架,其中,在每个区域中采用相同的压力机机架,并且压力机机架及其实施形式仅在两个区域之间的过渡部分处才有不同。

由于金属和钢结构的成本升高和与现代PC支持的构造技术结合的FEM的可能性,总是越来越多地减少所耗费的金属的量。这会导致目前的压力机不再具有所要求的刚度。但同时目的仍是通过压力机板的弯曲和调节来补偿由于温度造成的压力机的变形以及生产尽可能精确的最终产品。

但是对于以尽可能精确的尺寸稳定性来生产最佳的最终产品不利的是,直接借助液压缸加载的压力机板在其纵向延伸和横向延伸方向上具有不精确性,因为在没有压力加载的区域内压力机板会“呼吸”并且沿弯曲线弯曲。由此,在待生产的材料板处产生较差的厚度容差。

通过WO 2005 046 950 A1已知颗粒板或刨花板以及用于生产这种板的方法。这些颗粒板在此由至少三层构成,其中,外层由细材料构成,而中间层由较粗的材料构成。为了现在节约最大量的材料可规定,基本上以较低的材料比例来生产板,其中,仅在板的稍后为了加工成覆盖层或固定元件所需要以形成与其它部件的连接的那些位置处才散布较高比例的材料。对此,建议沿压料垫的纵向或其生产方向将较高比例的材料连续地散布到成型带上或已存在的下方覆盖层上,以获得压料垫的具有较高材料输入量的沿生产方向彼此间隔开的多列,这些列在生产长度和宽度上厚度均匀的板之后具有更高的密度。此外,通过至少一个横向于生产方向运动的喷嘴可以在一定位置、较佳地沿横向类似于斑块地附加施加材料。这用于由分开的板条来获得刨花板,这些刨花板为了饰面或连接装置的安装而具有较高的密度,但在表面中采用较少材料和密度。

在生产坯料时在坯料的宽度或长度上形成单位面积重量分布,这结果当然也会造成不同的坯料高度。在此情况下,密度(在不同高度的情况下)并不强制是不同的。如果坯料在宽度上均匀地被压制或者穿过在宽度上均匀的压制间隙,则坯料由于不同的单位面积重量而具有不同的密度。

除了在生产坯料时产生的问题外,在压制具有不同单位面积重量的坯 料时也有困难。特别有问题的是,具有回转的钢带的连续工作式压力机会加强地倾向于钢带偏移,因为沿长度和宽度有不同的压力作用于钢带以及如有可能作用于滚动的支承件上。此外困难的是,目前的支承间距和支架间距在不利的情况下会过强地受到所产生的密度起伏的影响或者设计得过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连续工作式压力机,该压力机能在要求相同的区域中提高连续工作式压力机的精度。在任务的扩展型式中,应改善对于最终产品的尺寸稳定性负责的、位于压力机的出料口处的校准区域,特别是对于纵向和/或横向上密度分布不同的材料板来说。

本实用新型以连续工作式压力机为基础,该压力机具有如下特征:

-两个无限回转的、将压料拉过压力机的钢带,这些钢带在它们之间形成压制间隙,以压制压料,

-支承钢带的、可调温的加热板,

-布置在钢带和加热板之间的滚动轴承支承件,

-多个横向于钢带的回转方向布置的机架,机架用于接纳压制力,这些压制力经由针对每个机架的多个布置成列的液压工作缸、为了进行压制以及为了调节压制间隙而直接引入到加热板内,

-用于对压料通风的进料区域(KV),

-用于压料的压制路段,该压制路段基于机架和/或液压工作缸的实施方式而可分成至少两个不同的区域(HD,MD,ND)。

针对连续工作式压力机的该任务的解决方案是,在一个区域中将至少两个机架横向于钢带的回转方向彼此偏置地布置和/或

在一个区域之内使第一机架的至少一个工作缸布置成横向于生产方向地与第二机架的至少一个工作缸偏置(错开)。

除了其它系统外在这种压力机中还可将滚条回转件设立成滚动轴承支承件。每个区域具有多个(压力机)机架,多个工作缸布置于其内,这些工作缸直接(大多中间连接有隔离件)引入加热板中,并且经由材料的反 压力或者经由回程缸来调节压制间隙。进料区域通常尽管理解为一区域,但也可视作为一种特定构造,因为此处受到普遍重视的是在最短路径上对压料进行通风和压实。对于进料区域的更精细调节,采用本实用新型也完全是有意义的。

连续工作式压力机如已实施那样具有带有不同的压力区域的多个区域(关于最大可能的压力)。位于压制路段的初始部分处的高压区域(HD)、中压区域(MD)和位于压制路段末尾处的低压区域(ND)。低压区域本身是对于生产材料板的成功来说决定性的区域,因为在此存在校准区域。在该校准区域内调节材料板的尺寸稳定性。

压力机机架从构造上基于最大预计的压力来设计和构建。在常见的压力机中,在宽度上布置有大约五个工作缸,这在常规的布置中使得能够在宽度上以五行来调节压制力分布。

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以有利的方式通过较少数目的工作缸可获得在压力机机架中可调节的各行的更大差异化的布置。

当要生产沿长度和/或宽度方向密度不同的材料板时,这是特别有利的,这对于每个连续工作式压力机来说是一种挑战。

以有利的方式如下来区分不同的区域(HD,MD,ND):

a)以机架的差异化的结构/构造来区分,

b)通过最大可能承受的力来区分,

c)区别在于机架的工作缸的支承间距、尺寸、数目,

d)机架的不同间距,和/或

e)不同的压力区

较佳地,在一个区域中有多个机架的情况下规定,沿钢带的回转方向,两个机架中的至少两个液压缸与钢带的回转方向平行地形成一行(S)。

较佳地,在工作缸处构成多行,平行于回转方向或生产方向形成这些行,其中,这些行至少由四个机架来标志(这些行至少来自四个机架),因为总是两个机架通过工作缸的对应布置来限定一行。

较佳地可规定,至少三个机架具有交替的缸列。

特别较佳的是这样的设计:在压力机中每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机架就 反复出现缸或机架的相同布置。

为了节约设备技术方面的额外费用,代替工作缸,可布置有固定的支承件(支架)。较佳地规定,以多个机架或其工作缸的预先给出的间距来形成相同的布置,特别是通过在一列或一行中的工作缸来形成相同的布置。当例如布置有10个机架,在行加倍的情况下(在4个工作缸的情况下,在宽度上,行数=8)每一行提供有仅两个或三个工作着的工作缸,并且使其余的支撑点设有固定的支承件就够了。因此,在压力缸的耗费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就能以有利的方式来扩大可调节的各行。

工作缸可借助回程缸实施成双向作用和/或单向作用。

特别是可规定,在压力机的出料部分处为材料板布置有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适于在宽度上、较佳地分成多行、在材料板上进行分析并且与控制或调节装置进行有效连接,该控制或调节装置将测量结果转化成用于一个或多个机架和/或工作缸的控制信号并且将其传递给一个或多个机架和/或工作缸。

由于存在多行S,现在以有利的方式和方法可以在一个区域中、较佳地在校准区域(低压区域)中在宽度上实现更窄的压力分布。特别有利的是,当材料板中沿宽度不同的密度分布通过差异化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压制来调节时提供这种应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其它有利措施和构造从从属权利要求和后续借助附图的描述来得出。

在附图中并不对连续工作式压力机进行完整描绘。已经阐释的和在此完全作为基础的现有技术对于技术人员是已知的。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机的示意侧视图;以及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机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压力机1的示意侧视图,该压力机带有两个无限回转的钢带3 和从左向右的生产方向7。这些钢带3沿回转方向6彼此相反地绕转向筒5被引导,并且在它们之间构成用于压制压料8的压制间隙,并且它们在此将该压料8拉过压力机1。这些钢带经由滚动轴承(未示出)支撑在支承于机架2内的加热板10处,这些加热板在此实施例从上方借助工作缸4加载有压力,其中,工作缸4又支撑在机架2处。在图2中可以在压力机1的进料侧看到楔形压实机KV。沿生产方向7依次为高压区域HD、中压区域MD和低压区域ND。这些区域HD、MD和ND在工作缸4和机架2的设计方面明显彼此不同。在该实施例中,高压区域HD具有最大的工作缸4。此外还有位于机架2中的框架板,高压区域中的这些框架板设计成比位于中压区域或者低压区域ND中的机架2中的框架板要强(牢固)得多。在此不对机架的详细设计作说明,因为各个区域之间的过于不同的特征也好阐释。

工作缸的尺寸和设计方案沿生产方向7从较大的值变化到较小的值。例如,位于高压区域HD中的工作缸4还借助构成机架2的两块稳固的框架板来支承,在中压区域MD中,这两块框架板实施成薄得多,在低压区域ND中可能甚至设置仅一个框架板来支承较小的工作缸4就足够了。该图在图1中又反映了连续工作式压力机1的侧视图。

如果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来实施低压区域ND,则例如每两个机架2错开(偏置)地布置工作缸4。根据四个机架,通过处于一条线上的工作缸4构成与生产方向7平行的行S,这些工作缸4示例性地从上到下用S 1、S2、S3来标号。机架2的数目可根据压力机不同而变化,但明显比该实施例的示例性数目要多。

在本实用新型的含义下,机架2可沿生产方向7偏置(错开),并且借助机架,工作缸4作用于加热板10上。

在此,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的限制较少,可例如总是仅成对地在机架2处出现偏置;例如,两列机架保持彼此相继,其中,最近的两列或者至少最近的一列Rn+1关于工作缸4和/或机架是偏置的,等等。

以有利的方式,在各种变型中,一行或者一列的工作缸用固定的冲击装置来更换,假定在一个区域中每一行具有至少一个、较佳两个、特别较 佳为四个工作着的工作缸4。

压力机1的后面可接有测量装置12,在该测量装置中可较佳地沿宽度分段地检查经压制的材料板11。测量结果可自动地传递到控制或调节装置13处,并且与理论值相比较。控制或调节装置13随后将控制或调节信号传递给压力机的远程控制台或者直接传递给工作缸4和/或机架2。

附图标记列表

1.压力机

2.机架

3.钢带

4.工作缸

5.回转筒

6.回转方向

7.生产方向

8.压料

9.传送带

10.加热板

11.材料板

12.测量装置

13.控制或调节装置

KV 楔形压实机

HD 高压区域

MD 中压区域

ND 低压区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