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木板材液体常压浸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5183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木板材液体常压浸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木板材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木板材液体常压浸渍装置。



背景技术:

竹木板材是天然高分子材料,富含有机物,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改性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并赋予其某种功能。如提高天然耐腐(蛀)性、阻燃性、尺寸稳定性及获得特定颜色等。改性过程最常采用的即浸渍处理,为达到理想的浸渍效果,目前最常采用的是真空高压浸渍技术。高压浸渍罐属特种设备,设备投入资金大,运行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隐患。而传统的常温浸渍方法浸渍速度慢,浸渍周期长,浸渍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木板材液体常压浸渍装置,可以减少竹木板材浸渍时间,提高浸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将竹木板材的两端分别放置在浸渍箱、干燥箱中,并通过隔离层隔开竹木板材的两端,促使竹木板材内部形成浸渍梯度以及由温度产生的自由能差。此外,通过板材上部的干燥处理,形成含水率势差,使上部低含水率区域的毛细管组织对下部的浸渍液产生牵引拉力,从而实现多重逐级牵引渗透、扩散的效果,进而减少竹木板材浸渍时间。待竹木板材的浸渍端完成浸渍后,将竹木板材上下翻转,对浸渍端进行干燥,对干燥端进行浸渍,实现完全浸渍。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其包括浸渍箱、隔离层、干燥箱及加热装置;浸渍箱的底部设有挡板;浸渍箱的前侧壁及后侧壁均设有电加热管及与电加热管电性连接的浸渍箱温控装置;干燥箱的右侧壁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进风口设有风向导板,风向导板的边缘设有装有干燥剂的柱状网;隔离层由高弹性橡胶制成,其上设有若干排列整齐的开孔;浸渍箱、隔离层及干燥箱由下往上依次设置;加热装置设置在干燥箱右侧,加热装置包括循环风扇及电热丝;干燥箱的左侧壁设有与加热装置电性连接的温控装置;加热装置的出口与进风口联通;加热装置的入口与出风口联通;浸渍箱温控装置与温控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开孔为方孔或者直径5-20mm的圆孔。

进一步地,挡板的高度为10-30mm。

进一步地,浸渍箱温控装置以及温控装置均为调式温控开关或者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PLC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快速地对竹木板材浸渍;2、可以方便地从开孔插入竹木板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竹木板材液体常压浸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为了便于显示装置内部结构,图1中浸渍箱的前侧壁以及干燥箱的前侧壁均未画出;电热管、加热装置的内部结构(即循环风扇以及电热丝)未画出。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竹木板材液体常压浸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显示装置内部结构,图2中浸渍箱的前侧壁以及干燥箱的前侧壁均未画出;电热管、加热装置的内部结构(即循环风扇以及电热丝)未画出。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竹木板材液体常压浸渍装置的剖视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的方向、点状填充表示浸渍液。

浸渍箱1;挡板2;电加热管3;隔离层4;开孔5;干燥箱6;进风口7;出风口8;风向导板9;加热装置10;循环风扇11;电热丝12;竹木板材13;温控装置14;浸渍箱温控装置15。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竹木板材液体常压浸渍装置,其包括浸渍箱1、隔离层4、干燥箱6及加热装置10;浸渍箱1的底部设有挡板2;浸渍箱1的前侧壁及后侧壁均设有电加热管3及与电加热管3电性连接的浸渍箱温控装置15;干燥箱6的右侧壁设有进风口7及出风口8;进风口7设有风向导板9,风向导板9的边缘(即干燥箱6的拐角处)设有装有干燥剂的柱状网(附图未画出);隔离层4为高弹性橡胶制成,其上设有若干排列整齐的开孔5;浸渍箱1、隔离层4及干燥箱6由下往上依次设置;加热装置10设置在干燥箱6右侧,加热装置10包括循环风扇11及电热丝12;干燥箱6的左侧壁设有与加热装置10电性连接的温控装置14;加热装置10的出口与进风口7联通;加热装置10的入口与出风口8联通;浸渍箱温控装置15与温控装置14电性连接。

浸渍箱温控装置15以及温控装置14均为可调式温控开关,也可以为其他用于控制温度的装置,比如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PLC控制器等。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竹木板材液体常压浸渍装置的工作原理为:使用前,向浸渍箱1加入浸渍液。

使用时,将待处理的竹木板材13穿过开孔5插入浸渍箱1,直至竹木板材13接触浸渍箱1的底部及挡板2,使竹木板材13的一端浸入浸渍液中、竹木板材13的另一端在干燥箱6内。一般速生材,如杉木、杨木等在3-5天可以达到较好的浸渍效果。竹木板材13的倾斜角度为55-65°,优选为60°。

待竹木板材13的浸渍端完成浸渍后,将竹木板材13上下翻转,对浸渍端(即浸泡在浸渍液的一端)进行干燥,对干燥端(即位于干燥箱6的一端)进行浸渍,再进行如上述过程的浸渍处理。

若浸渍箱1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3-5℃时,浸渍箱温控装置15驱动电加热管3开启、进行加热,从而可以控制浸渍箱1内的温度。

浸渍箱1内的浸渍液的温度控制为50-80℃,浸渍箱1内的浸渍液的温度比干燥箱6内的温度高10-15℃。

当浸渍箱1内的浸渍液的温度(设定温度)与干燥箱6内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高于15℃时,干燥箱6内的温控装置14驱动加热装置10停止,从而可以控制干燥箱6内的温度降低、减小温度差。当浸渍箱1内的浸渍液的温度(设定温度)与干燥箱6内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低于10℃时,干燥箱6内的温控装置14驱动加热装置10开启,进行热空气置换,从而可以控制干燥箱6内的温度提高、增大温度差;进而保证浸渍箱1内的浸渍液的温度比干燥箱6内的温度高10-15℃。

由于浸渍液会从自由能高的地方向自由能低的地方扩散,并且浸渍箱1内的浸渍液的自由能较高(因为相对干燥箱6内的空气,温度较高、蒸汽压较高),干燥箱6内的空气的自由能较低,可以使浸渍液更加快速地由竹木板材13的一端(即浸入浸渍液的一端)向竹木板材13的另一端(即干燥箱6内的一端)渗透、扩散。

由于隔离层4为高弹性橡胶制成,开孔5可以适用一定尺寸范围的竹木板材13,从而可以方便地从开孔5插入竹木板材13。

可以对干燥箱6内流动的热空气进行导向,使干燥箱6的温度更加均匀。

开孔5可以为直径5-20mm的圆孔,也可为方孔,根据板材尺寸可调节。

挡板2的高度可以为10-30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竹木板材液体常压浸渍装置,常温下对竹木板材13进行浸渍;利用浓度梯度、含水率梯度及自由能差多重、逐级牵引达到较好的常压渗透效果。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