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材防水防腐着色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7961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一种竹材防水防腐着色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竹材是一种生物材料,除了可再生性以外,其特定的组成成分和解剖构造还使其具备了纹理美观、质量体积比小、可加工性强等诸多优点,同时也存在干缩湿胀、容易腐烂、虫蛀、变色等缺点。一般,具有优越的天然防腐性能的木材多为名贵木材,价格比较高。对于普通竹材来说,通过应用防腐技术可以达到延长使用寿命,应用着色技术改变产品不同颜色扩大应用范围的目的。

木材防腐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在18世纪,人们就开始将发明了将煤杂酚油用作木材防腐剂对木材进行防腐处理,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木材防腐的工业化发展。在至今为止的近170年的。但是竹材防腐防水着色板自今还没有。

竹材防水防腐着色板是一种特殊的人造板,根据客户需要可以配置各种颜色,其加工精度,美观度等方面比其它人造板要求更高。可以用作为户外的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竹地板、家具、竹制茶具用材。防腐竹板可以有效地防止微生物的侵蚀,也防止虫蛀,同时防水、防腐,因此可以经受户外比较恶劣的环境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材防水防腐着色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竹材防水防腐着色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新鲜、四龄以上的原竹,长度为7m~9m,眉围在300mm以上,用同轴双锯片开片机锯开,得到等宽等长的竹片,开水蒸煮3~5天脱脂脱色处理;用浸泡液浸泡7~15天,按照重量比浸泡液:水为3:1000;所述的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溶性的烷基铵类化合物8~10份,氨溶季铵铜2~3份,硼化物4~5份,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4~5份,油溶性的环烷酸铜/锌1~2份,百菌清4~6份,有机碘化物2~3份,拟除虫菊酯2~8份;

步骤二、取出浸泡后的竹片,在避光、常温、通风条件下干燥20~30天待水分达到15~16%后,进入热气干燥室干燥处理,对干燥后的竹片进行表面涂覆;所述的涂覆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由环氧树脂e-42/e-205~9份、100μm金红石型钛白粉2~8份、275目滑石粉2~6份、275目高岭土1~4份、275目氧化铝3~4份、275目磷酸锌2~9份、275目碳化硅1~2份、二甲苯5~10份、甲基二乙醇胺5~10份、醇解蓖麻油预聚物4~5份;

步骤三、真空高温高压防腐着色碳化处理;将涂覆烘干后的竹片装入高温高压真空炭化炉的压力舱内,关闭舱门,利用负压原理将压力舱内待处理竹片细胞内的空气抽出,真空泵排除罐中的空气,压力-0.1mpa,时间0.5~1.5小时;将0.1~0.15mol/l的na2sio3的溶液和颜料注入压力舱,加压0.4mpa,时间为0.5~1.5小时,强迫na2sio3溶液和颜料注入竹片细胞内直到预设的渗入量完成为止,停止加压,并将多余的na2sio3的溶液抽出,打开蒸汽阀,使压力达到0.3mpa,并保持70~90分钟,然后关闭蒸汽进汽阀门,打开排气阀门,排放炉内蒸汽,待炉内蒸汽指示为零,3分钟后打开炉门,取出竹片;

步骤四、二次烘干处理,将做完防腐加色的竹片运至干燥窑,利用干燥窑或轨道式干燥窑来进行干燥处理,竹片的含水率控制在4~8%;将竹片精刨成所需要的规格;最后经过涂胶、组坯、砂光、四面刨平即可包装出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具有防腐功能的浸泡液,大幅度提高竹板的防腐性能;2、干燥后进行防水涂覆,涂覆的材料具有很强的防水渗透到板材纹理的效果;3、本发明不仅可以通过碳化过程大幅度提高竹板的防腐性能,可操作性强,而且制得的竹材板具有防水、防腐作用和丰富的颜色,作为户外的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等,应用范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竹材防水、防腐、着色板生产中采用的工艺流程:

步骤一、选取新鲜、四龄以上的原竹,长度为7m~9m,眉围在300mm以上,用同轴双锯片开片机锯开,得到等宽等长的竹片,开水蒸煮3~5天脱脂脱色处理;用浸泡液浸泡7~15天,按照重量比浸泡液:水为3:1000;

其中,浸泡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溶性的烷基铵类化合物10份,氨溶季铵铜3份,硼化物5份,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5份,油溶性的环烷酸铜/锌2份,百菌清5份,有机碘化物2份,拟除虫菊酯6份;

步骤二、取出浸泡后的竹片,在避光、常温、通风条件下干燥20~30天待水分达到15~16%后,进入热气干燥室干燥处理,对干燥后的竹片进行表面涂覆;

其中,所述的涂覆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由环氧树脂e-42/e-208份、100μm金红石型钛白粉6份、275目滑石粉5份、275目高岭土3份、275目氧化铝3份、275目磷酸锌5份、275目碳化硅2份、二甲苯8份、甲基二乙醇胺8份、醇解蓖麻油预聚物4份;

其中,干燥处理的过程

(1)将做完竹片粗刨的竹材,运至干燥室,做烘干准备工作。

(2)倒运来的规格板材整齐摆放,板与板空隙必须在5mm以上,每层间放置横向垫条5跟平均分布,共计每垛20层,垫条必须采用统一规格,表面平整,防止将成品表面损坏。

(3)入干燥室:把码好的板材,用叉车,一一装入干燥室内,摆放整齐并稳当,并将门关紧,在四周做好密封工作。

(4)加热:密封好的干燥室,进行加热温度一般在75~95℃,一般需要7天。

(5)降温:烘干过程中水分控制在达到20%含水率以下要求后,进行降温过程。

步骤三、真空高温高压防腐着色碳化处理;将涂覆烘干后的竹片装入高温高压真空炭化炉的压力舱内,关闭舱门,利用负压原理将压力舱内待处理竹片细胞内的空气抽出,真空泵排除罐中的空气,压力-0.1mpa,时间0.5~1.5小时;将0.1~0.15mol/l的na2sio3的溶液和颜料注入压力舱,加压0.4mpa,时间为0.5~1.5小时,强迫na2sio3溶液和颜料注入竹片细胞内直到预设的渗入量完成为止,停止加压,并将多余的na2sio3的溶液抽出,打开蒸汽阀,使压力达到0.3mpa,并保持70~90分钟,然后关闭蒸汽进汽阀门,打开排气阀门,排放炉内蒸汽,待炉内蒸汽指示为零,3分钟后打开炉门,取出竹片;

步骤四、二次烘干处理,将做完防腐加色的竹片运至干燥窑,利用干燥窑或轨道式干燥窑来进行干燥处理,竹片的含水率控制在4~8%;将竹片精刨成所需要的规格;最后经过涂胶、组坯、砂光、四面刨平即可包装出厂。

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材防水防腐着色板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竹材防水防腐着色板的制备方法包括选材加工、干燥涂覆、真空高温高压防腐着色碳化处理、二次烘干、处理定型。本发明通过真空高温高压防腐着色碳化处理竹材,工艺新颖,可操作性强,制得的竹材板具有防水、防腐作用和丰富的颜色,作为户外的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等,应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郑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重
技术研发日:2017.10.12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