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竹切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7691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竹切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竹切削装置。



背景技术:

毛竹是中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重要的竹种。其竿型粗大,宜供建筑用,如梁柱、棚架、脚手架等,篾性优良,供编织各种粗细的用具及工艺品,枝梢作扫帚,嫩竹及竿箨作造纸原料,笋味美,鲜食或加工制成玉兰片、笋干、笋衣等。毛竹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自古以来常置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迹、天井、景门,以及室内盆栽观赏。常与松、梅共植,被誉为“岁寒三友”。

毛竹竹秆高大通直,材质坚韧轻强,割裂性高,收缩量小,弹性、刚性好,硬度大,纤维长,篾性优良,纹理通直,光滑亮洁,竹材广泛应用于各行工程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原竹可做梁、柱、椽、檀、壁,更是其竹材加工可制作各种农具、工具、家具、文具、体育器材、乐器材料、日常用具用品、工艺美术品、旅游手工艺晶、玩具、餐具、装饰和玩意等,毛竹制品可谓应有尽有,包罗万象,五花八门,样样齐全。

但是一直以来坊间都是通过人工对毛竹进行切削,耗费人力且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是借用木材加工工具对毛竹进行加工,存在使用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毛竹切削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毛竹切削装置,包括架体,电机,切削块,固定块;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一端,电机转轴连接丝杆,移动块套接在所述丝杆上,切削块固定在移动块上,切削块中间形成第一通孔,沿第一通孔内壁间隔设置切刀,架体与电机相对一端设置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第二通孔,固定块两侧面和上端面分别设置螺栓。待切削毛竹穿过第二通孔并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在第二通孔中,带切削毛竹另一端朝向第一通孔,启动电机,通过第一通孔内的切刀对毛竹进行切削。

所述第一通孔内沿直径方向设置十字形切刀。

所述第一通孔内壁间隔设置4-6个切刀。

所述架体上端面设置滑轨,移动块置于所述滑轨中,以保证移动块在滑动时沿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架体上相向设置一对切削块和固定块,切削块和固定块分别设置通孔,毛竹置于所述通孔中,从而对毛竹进行切削,节省了人力,且切削过程更加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削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毛竹切削装置,包括架体1,电机2,切削块5,固定块6;电机2固定安装在架体1一端,电机2转轴连接丝杆3,移动块4套接在丝杆3上,通过电机2的转动带动移动块4在机架1上端面上沿水平方向运动,切削块5固定在移动块4上,切削块5中间形成第一通孔9,沿第一通孔9内壁间隔设置切刀10,也可以在第一通孔9内沿直径方向设置切刀10,架体1与电机2相对一端设置固定块6,固定块6上设置第二通孔8,固定块6两侧面和上端面分别设置螺栓7,待切削毛竹穿过第二通孔8并通过螺栓7将其固定在第二通孔8中,带切削毛竹另一端朝向第一通孔9,启动电机2,通过第一通孔9内的切刀10对毛竹进行切削。进一步在架体1上端面设置滑轨,移动块4置于所述滑轨中,以保证移动块4在滑动时沿直线运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