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式合页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1334发布日期:2020-02-11 13:5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头式合页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合页打孔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头式合页打孔机。



背景技术:

合页打孔机是木质板材加工领域的一种常见的打孔设备,用于对木质门窗安装合页时预先打孔。

授权公告号为cn10790041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精确控制钻孔深度的合页打孔机,包括工作台、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钻台,所述钻台底端设置有三排钻头,所述钻台顶端设置有用于驱动钻台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过程均为匀速运动,还包括有用于控制钻孔深度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探测单元:用于感应钻头端部与木板的接触时间并发出接触信号;计时单元:用于精确控制升降机构的下降时间,当接收到接触信号时开始计时,经过预设时间后发出截至信号。其优点是可以精确控制合页打孔机的钻孔深度,打孔深度不会受到板材自身厚度的影响。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合页打孔机对木板进行打孔时,一般会在木板上打出至少两组孔,用于安装多个合页,但是在实际的打孔过程中,每次只能打出一组孔,还需要调节合页打印机的位置或者调节木板的位置,从而打出两组孔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而影响打孔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头式合页打孔机,让合页打孔机对木板打孔的过程中,能够一次性打出两组孔,提高打孔的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头式合页打孔机,包括工作台、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钻台,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板,钻台顶端设置有用于驱动钻台升降的升降结构,升降结构与支撑板连接在一起;

钻台上设置有用于打孔的钻孔装置,钻孔装置包括安装在钻台上的主钻杆,钻台上固定连接有钻孔电机,钻孔电机与主钻杆连接在一起,钻孔电机带动主钻杆转动;在主钻杆上套设有由主钻杆带动的主动齿轮;

在钻台上设置有布置板,布置板上设置有两组从动齿轮;在布置板上穿设有转轴,转轴贯穿布置板,而且转轴与布置板转动连接,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

在布置板上背离从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钻座,钻座内部中空,钻座与布置板固定连接在一起,而且转轴穿入钻座中;

在钻座背离布置板的一侧设置有三个分钻杆,三个分钻杆上安装有钻头,三个分钻杆的一端穿入钻座中且与钻座转动连接,另一端穿出钻座,与钻头连接在一起。在钻座中设置有齿轮组,齿轮组将转轴与分钻杆连接在一起,让从动齿轮转动时能够通过齿轮组带动分钻杆转动;

在布置板上设置有齿带,齿带套设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齿带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木板进行打孔时,工作人员将布置板安装在钻台上,让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齿带连接在一起。启动钻孔电机,转孔电机带动主钻杆转动,主钻杆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分钻杆转动,随着钻台的下降,在木板上钻孔。其中,在布置板的作用下,主钻杆的动力传递到布置板上的两组分钻杆上,两组分钻杆在木板上一次性钻出两组孔,提高木板的钻孔效率,而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齿带连接在一起,增加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间距,让钻出的两组孔之间存在较大的间距,便于木板使用。而且工作人员还可以直接更换长度更长的布置板以及齿带,改变两组孔之间的间距。通过设置钻孔装置,让合页打孔机在使用时能够一次性打出两组孔,提高木板钻孔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置板上穿设有用于将布置板安装在钻台上的连接螺杆,连接螺杆贯穿布置板且一端插在钻台上,连接螺杆与布置板转动连接,与钻台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的将布置板安装在钻台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置板分为第一分板、第二分板以及第三分板;

第一分板位于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之间,在第一分板、第二分板以及第三分板上穿设有与第一分板转动连接且与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螺纹连接的调节丝杠,所述调节丝杠与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连接处的螺纹旋向相反;

在第一分板、第二分板以及第三分板还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分板、第二分板以及第三分板连接在一起的引导杆,引导杆分别与第一分板、第二分板以及第三分板滑移连接;

在布置板上设置有用于自动调节齿带松紧度的松紧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丝杠在转动时,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会沿着调节丝杠朝向第一分板方向或者远离第一分板方向移动,从而减小和增加布置板的总体长度,引导杆和调节丝杠一同对第一分板、第二分板以及第三分板进行支撑,让第一分板、第二分板以及第三分板的上表面保持平齐,不会以调节丝杠为轴发生转动。在松紧调节组件的作用下,让齿带处于绷紧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松紧调节组件包括贯穿开设在布置板上的条形槽,而且在条形槽中穿设有滑杆,滑杆垂直穿设在条形槽中,与条形槽滑移连接;

松紧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布置板上的布置块,在滑杆上固定连接有布置环,在布置环与布置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调节弹簧,调节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布置块和布置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将布置板安装在钻台上时,滑杆布置在齿带的内圈中,而且与齿带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布置板安装在钻台上时,滑杆布置在齿带的内圈中,而且与齿带接触,在布置板未加长时,调节弹簧处于平衡状态,需要有部分齿带绕过滑杆,使得齿带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接触处保持绷紧,而且在布置板加长的过程中,从动齿轮之间的间距变大,在齿带的作用下,滑杆沿着条形槽滑移,使得齿带绕过滑杆处的长度降低,从而增加齿带可利用的长度,而且调节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滑杆进行推动,滑杆会对齿带进行推动,使得齿带保持绷紧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杆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杆安装在条形槽中时,两个限位环布置在布置板的两侧与布置板的上下表面接触,用于防止滑杆在条形槽中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置板上设置有用于对齿带进行定位且将齿带压向主动齿轮的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齿带与主动齿轮啮合的更紧且啮合面积更大,定位柱布置在主动齿轮的两侧,定位柱位于布置槽与主动齿轮之间,齿带从定位柱与主动齿轮之间经过,齿带在定位柱的作用下与主动齿轮上的四分之一齿啮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齿轮与主钻杆之间的连接设置为螺纹连接;

主钻杆上开设有安装钻头的安装孔,以及开设有将主钻杆分叉的多个分叉槽,而且主钻杆上位于安装孔处的孔壁向外张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钻头时,工作人员拧动主动齿轮,然后将钻头插入安装孔中,钻头插入安装孔的过程中,钻头与安装孔的内壁接触,然后工作人员反向拧动主动齿轮,让主动齿轮对安装孔的孔壁进行挤压,进而对钻头进行挤压,让钻头与主钻杆之间连接的更为紧密,而且主动齿轮还对主钻杆和钻头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让钻头能够牢固的安装在主钻杆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置板上设置有用于对主动齿轮进行限制的限制组件;

所述限制组件包括铰接在布置板上的两个竖板、垂直固定连接在竖板上的横板以及固定锁;

两个竖板平行布置,在两个竖板转动到与布置板垂直时,两个横板接触,而且横板将主动齿轮压住,在两个横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容纳主钻杆的容纳槽;

固定锁布置在两个横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布置板安装在钻台上后,工作人员翻转两个竖板到与布置板垂直的位置处,两个横板压在主动齿轮上,然后用固定锁见个两个横板连接在一起,限制两个竖板的自动翻转,在横板的作用下,横板和布置板对主动齿轮进行夹持,限制主动齿轮的上下移动,让主钻杆带动主动齿轮转动时,主动齿轮不会沿着螺纹方向移动。通过设置限制组件,增加了主动齿轮的布置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处设置有抽风机,抽风机上连接有抽风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风机在钻孔时将产生的木屑吸走,减少木屑的飞散。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杆布置在布置板的侧面,在布置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引导管,引导管套设在引导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引导杆与滑杆发生干涉。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钻孔装置,让合页打孔机在使用时能够一次性打出两组孔,提高木板钻孔的效率;

2.通过将布置板设置为可调节长度的,让打孔时的孔距可以调节;

3.通过设置松紧调节组件,让齿带始终保持绷紧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合页打孔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钻孔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钻孔电机上设置主钻杆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主钻杆上开设安装孔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布置板上设置钻座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钻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布置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滑杆上设置限位环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支架;3、钻台;4、支撑板;5、钻孔装置;501、主钻杆;502、钻孔电机;503、主动齿轮;504、布置板;5041、第一分板;5042、第二分板;5043、第三分板;505、从动齿轮;506、转轴;507、钻座;508、分钻杆;509、钻头;510、齿轮组;5101、分齿轮;511、连接螺杆;512、齿带;513、调节丝杠;514、引导杆;515、松紧调节组件;5151、条形槽;5152、滑杆;5153、限位环;5154、布置块;5155、布置环;5156、调节弹簧;516、定位柱;518、引导管;519、安装孔;520、分叉槽;521、限制组件;5211、竖板;5212、横板;5213、固定锁;5214、容纳槽;6、抽风机;7、抽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双头式合页打孔机,包括工作台1、支架2以及设置在支架2上的钻台3。

支架2上设置有支撑板4,钻台3顶端设置有用于驱动钻台3升降的升降结构,升降结构的升降过程为匀速运动。

参照图2、图3,在钻台3上设置有用于打孔的钻孔装置5,钻孔装置5包括安装在钻台3上的主钻杆501,钻台3上固定连接有钻孔电机502,钻孔电机502与主钻杆501连接在一起,钻孔电机502带动主钻杆501转动。在主钻杆501上套设有由主钻杆501带动的主动齿轮503。

在钻台3上设置有布置板504,布置板504为矩形板,布置板504上设置有两组从动齿轮505,主动齿轮503与从动齿轮505的直径以及齿数相同,从动齿轮505沿布置板504长度方向布置在布置板504的两侧。在布置板504上穿设有转轴506,转轴506贯穿布置板504,而且转轴506与布置板504转动连接,与从动齿轮505固定连接,从动齿轮505转动时,布置板504一同转动。

在布置板504上背离从动齿轮505的一侧设置有钻座507,钻座507内部中空,钻座507与布置板504固定连接在一起,而且转轴506穿入钻座507中。

参照图4、图5,在钻座507背离布置板504的一侧设置有三个分钻杆508,三个分钻杆508上安装有钻头509,三个分钻杆508的一端穿入钻座507中且与钻座507转动连接,另一端穿出钻座507,与钻头509连接在一起。在钻座507中设置有齿轮组510,齿轮组510将转轴506与分钻杆508连接在一起,让从动齿轮505转动时能够通过齿轮组510带动分钻杆508转动。其中,布置板504上设置有两个钻座507,存在两组分钻杆508。

具体的来说,齿轮组510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在分钻杆508上的分齿轮5101,在钻座507中分齿轮5101与钻座507内壁接触,由钻座507上下内壁对分齿轮5101的上下移动进行限制,而且是三个分钻杆508呈一条直线布置,布置方向与布置板504的长度方向平行。三个分钻杆508中处于中间位置处的分钻杆508与转轴506穿入钻座50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得转轴506转动时能够直接带动中间处的分钻杆508动作,而且三个分钻杆508上的分齿轮5101啮合在一起,能够一同转动。

在转轴506转动时,转动先带动中间位置处的分钻杆508动作,而且会将动力传递到另外的两个分齿轮5101上,带动另外两个分钻杆508转动。

参照图2、图7,在布置板504上穿设有用于将布置板504安装在钻台3上的连接螺杆511,连接螺杆511贯穿布置板504且一端插在钻台3上,连接螺杆511与布置板504转动连接,与钻台3螺纹连接。在连接螺杆511的作用下,布置板504安装在钻台3上。

在将布置板504安装在钻台3上时,主动齿轮503与布置板504接触,为了让主动齿轮503能够带动从动齿轮505转动,在布置板504上设置有齿带512,齿带512套设在主动齿轮503和从动齿轮505上,齿带512与主动齿轮503和从动齿轮505啮合,在齿带512的作用下,主动齿轮503转动时的动力传递到齿带512上,再经由齿带512传递到从动齿轮505上,从而带动从动齿轮505转动。其中,通过设置齿带512,让主动齿轮503的动力更容易传递到从动齿轮505上,不需要从动齿轮505和主动齿轮503啮合在一起也能让主动齿轮503带动从动齿轮505转动。齿带512呈环形。

在对木板进行打孔时,工作人员将布置板504安装在钻台3上,让主动齿轮503与从动齿轮505通过齿带512连接在一起。启动钻孔电机502,转孔电机带动主钻杆501转动,主钻杆501带动主动齿轮503转动,主动齿轮503带动从动齿轮505转动,从动齿轮505带动分钻杆508转动,随着钻台3的下降,在木板上钻孔。其中,在布置板504的作用下,主钻杆501的动力传递到布置板504上的两组分钻杆508上,两组分钻杆508在木板上一次性钻出两组孔,提高木板的钻孔效率,而且主动齿轮503与从动齿轮505之间通过齿带512连接在一起,增加主动齿轮503与从动齿轮505之间的间距,让钻出的两组孔之间存在较大的间距,便于木板使用。而且工作人员还可以直接更换长度更长的布置板504以及齿带512,改变两组孔之间的间距。通过设置钻孔装置5,让合页打孔机在使用时能够一次性打出两组孔,提高木板钻孔的效率。

为了让工作人员在改变两组分钻杆508之间的间距时,不用将布置板504从钻台3上取下,将布置板504的长度设置为可以调节的。

参照图7,布置板504分为三部分,包括第一分板5041、第二分板5042以及第三分板5043,第一分板5041位于第二分板5042和第三分板5043之间,在第一分板5041、第二分板5042以及第三分板5043上穿设有调节丝杠513,调节丝杠513与第一分板5041转动连接,与第二分板5042和第三分板5043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而且调节丝杠513与第二分板5042和第三分板5043连接处的螺纹旋向相反,使得调节丝杠513在转动时,第二分板5042和第三分板5043会沿着调节丝杠513朝向第一分板5041方向或者远离第一分板5041方向移动,从而减小和增加布置板504的总体长度。

在第一分板5041、第二分板5042以及第三分板5043还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分板5041、第二分板5042以及第三分板5043连接在一起的引导杆514,引导杆514分别与第一分板5041、第二分板5042以及第三分板5043滑移连接,引导杆514和调节丝杠513一同对第一分板5041、第二分板5042以及第三分板5043进行支撑,让第一分板5041、第二分板5042以及第三分板5043的上表面保持平齐,不会以调节丝杠513为轴发生转动。

在布置板504长度发生变化时,齿带512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为了让齿带512能够始终与主动齿轮503和从动齿轮505紧贴啮合,在布置板504上设置有用于自动调节齿带512松紧度的松紧调节组件515。松紧调节组件515布置在第二分板5042和第三分板5043上。布置板504上设置有两组松紧调节组件515。

参照图7、图8,松紧调节组件515包括贯穿开设在布置板504上的条形槽5151,条形槽5151沿布置板504的宽度方向布置,而且在条形槽5151中穿设有滑杆5152,滑杆5152垂直穿设在条形槽5151中,与条形槽5151滑移连接,在滑杆5152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5153,在滑杆5152安装在条形槽5151中时,两个限位环5153布置在布置板504的两侧与布置板504的上下表面接触,用于防止滑杆5152在条形槽5151中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

松紧调节组件515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布置板504上的布置块5154,在滑杆5152上固定连接有布置环5155,在布置环5155与布置块5154之间固定连接有调节弹簧5156,调节弹簧5156的两端分别与布置块5154和布置环5155固定连接在一起,在调节弹簧5156处于平衡状态时,滑杆5152处于条形槽5151的一侧,而且是远离布置板504中间位置处的一侧。

在将布置板504安装在钻台3上时,滑杆5152布置在齿带512的内圈中,而且与齿带512接触,在布置板504未加长时,调节弹簧5156处于平衡状态,需要有部分齿带512绕过滑杆5152,使得齿带512与主动齿轮503和从动齿轮505接触处保持绷紧,而且在布置板504加长的过程中,从动齿轮505之间的间距变大,在齿带512的作用下,滑杆5152沿着条形槽5151滑移,使得齿带512绕过滑杆5152处的长度降低,从而增加齿带512可利用的长度,而且调节弹簧5156处于压缩状态,对滑杆5152进行推动,滑杆5152会对齿带512进行推动,使得齿带512保持绷紧状态。

另外,调节布置板504长度时,齿带512与主动齿轮503啮合的角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齿带512与主动齿轮503的啮合,为了让齿带512与主动齿轮503能够啮合的更好,不受布置板504加长的影响,在布置板504上设置有用于对齿带512进行定位的定位柱516,定位柱516用于将齿带512压向主动齿轮503,使得齿带512与主动齿轮503啮合的更紧且啮合面积更大,定位柱516布置在主动齿轮503的两侧,定位柱516位于布置槽与主动齿轮503之间,齿带512从定位柱516与主动齿轮503之间经过,齿带512在定位柱516的作用下与主动齿轮503上的四分之一齿啮合。

为了防止引导杆514对于滑杆5152的滑移造成干涉,将引导杆514布置在布置板504的侧面,在布置板50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引导管518,引导管518套设在引导杆514上。

在实际的使用中,有时只需要在木板上打一个孔,所以需要将布置板504取下,参照图3,在主钻杆501上安装钻头509。为了让钻头509能够更容易安装在主钻杆501上,且主钻杆501上的主动齿轮503不会对钻头509的安装造成影响,将主动齿轮503与主钻杆501之间的连接设置为螺纹连接,而且主钻杆501上开设有安装钻头509的安装孔519,以及开设有将主钻杆501分叉的多个分叉槽520,而且主钻杆501上位于安装孔519处的孔壁在分叉槽520的作用下向外张开。在安装钻头509时,工作人员拧动主动齿轮503,然后将钻头509插入安装孔519中,钻头509插入安装孔519的过程中,钻头509与安装孔519的内壁接触,然后工作人员反向拧动主动齿轮503,让主动齿轮503对安装孔519的孔壁进行挤压,进而对钻头509进行挤压,让钻头509与主钻杆501之间连接的更为紧密,而且主动齿轮503还对主钻杆501和钻头509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让钻头509能够牢固的安装在主钻杆501上。

主动齿轮503与主钻杆501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所以主钻杆501带动主动齿轮503转动时,可能会导致主动齿轮503发生松动,无法带动齿带512转动,为了防止主动齿轮503在主钻杆501上发生松动,参照图2,在布置板504上设置有用于对主动齿轮503进行限制的限制组件521。

参照图7,限制组件521包括铰接在布置板504上的两个竖板5211、垂直固定连接在竖板5211上的横板5212以及固定锁5213。

两个竖板5211平行布置,而且沿着布置板504的宽度方向布置,位于齿带512的外侧,在两个竖板5211转动到与布置板504垂直时,两个横板5212接触,而且将主动齿轮503压住,在两个横板5212上均开设有用于容纳主钻杆501的容纳槽5214。固定锁5213布置在两个横板5212上,用于将两个横板5212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布置板504安装在钻台3上后,工作人员翻转两个竖板5211到与布置板504垂直的位置处,两个横板5212压在主动齿轮503上,然后用固定锁5213见个两个横板5212连接在一起,限制两个竖板5211的自动翻转,在横板5212的作用下,横板5212和布置板504对主动齿轮503进行夹持,限制主动齿轮503的上下移动,让主钻杆501带动主动齿轮503转动时,主动齿轮503不会沿着螺纹方向移动。通过设置限制组件521,增加了主动齿轮503的布置稳定性。

参照图1,在进行打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屑,木屑扩散在空气中,很容易被工作人员吸入体内,为了对木屑进行清理,在工作台1处设置有抽风机6,抽风机6上连接有抽风管7,吹风管对准木板,在钻孔时将产生的木屑吸走,减少木屑的飞散。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布置板504的作用下,主钻杆501的动力传递到布置板504上的两组分钻杆508上,两组分钻杆508在木板上一次性钻出两组孔,提高木板的钻孔效率,而且主动齿轮503与从动齿轮505之间通过齿带512连接在一起,增加主动齿轮503与从动齿轮505之间的间距,让钻出的两组孔之间存在较大的间距,便于木板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