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材加工用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8254发布日期:2020-12-11 15:0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材加工用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材加工用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木材是维管形成层向内的发展出植物组织的统称,包括木质部和薄壁射线。木材对于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据木材不同的性质特征,人们将它们用于不同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实木家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实木加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木材进行钻孔处理,尤其是家具中的连接木,需要进行钻孔,以便于连接使用。

目前,木材的钻孔加工处理是通过机械钻孔装置实现的,但现有的钻孔装置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对钻孔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木屑进行集中收集处理,使碎屑散落至工作台上,严重污染台面,需要人工频繁进行清理,费时费力,且由于钻头裸露,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工作人员误触钻头的事故,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木材加工用钻孔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钻孔装置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对钻孔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木屑进行集中收集处理,使碎屑散落至工作台上,严重污染台面,需要人工频繁进行清理,费时费力,且由于钻头裸露,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工作人员误触钻头的事故,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材加工用钻孔装置,包括工作台、基座、支撑架、升降机构、升降板、驱动电机、钻头、碎屑收集构件和自适应调整装置,其中,所述基座连接于工作台的一侧,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于基座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垂直安装于基座与支撑架之间,所述升降板连接于升降机构的升降座上,所述升降板对应安装于工作台上方,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升降板的顶部,所述钻头连接于驱动电机输出轴贯穿升降板的一端,所述碎屑收集构件通过自适应调整装置安装于钻头的外围,所述碎屑收集构件包括环状罩壳,所述环状罩壳的内壁表面均布有抽吸口,所述环状罩壳的内部设有集屑腔,所述环状罩壳的内部设有用于连通抽吸口和集屑腔的过屑通道,所述环状罩壳的外壁底端设有与集屑腔底端连通的排屑口,所述基座上对应支撑架远离工作台的一侧设有碎屑收集箱,所述碎屑收集箱通过抽吸管道与排屑口连接,所述抽吸管道上设有负压风机,所述自适应调整装置是由上连接座、导套、下连接座、恒力弹簧、弹簧连接座和滑动导杆组成,所述导套通过上连接座固定安装于升降板的底部,所述下连接座连接于导套远离升降板的一端,所述恒力弹簧通过弹簧连接座与弹簧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恒力弹簧远离弹簧连接座的一端与环状罩壳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导杆固定安装于环状罩壳顶部对应恒力弹簧的内围位置,所述滑动导杆远离环状罩壳的一端贯穿弹簧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并延伸至导套内,所述导套内设有与滑动导杆滑动配合的滑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为丝杆升降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升降座直线升降导向的升降导杆,所述升降导杆架设于基座与支撑架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吸口为喇叭状敞口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屑腔的底端为类斗形结构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导杆的顶端与导套内滑腔顶端之间设有间距,该间距长度大于恒力弹簧的最大形变量。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木材加工用钻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木材加工用钻孔装置,通过碎屑收集构件、抽吸管道、负压风机和碎屑收集箱的组合设置,能够对钻孔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木碎屑进行集中收集,防止碎屑散落至工作台上,保证台面清洁,无需人工频繁清洁,同时利用碎屑收集构件笼罩钻头,有效避免由于钻头裸露导致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工作人员误触钻头的事故,使用安全性较高。

2、该木材加工用钻孔装置,通过设置自适应调整装置配合碎屑收集构件进行使用,能够使碎屑收集构件始终处于钻孔工位外围,对溅射以及散落至木材孔位外围的碎屑进行集中收集,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木材钻孔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碎屑收集构件和自适应调整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连接座、导套、下连接座及滑动导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基座;3、支撑架;4、升降机构;5、升降板;6、驱动电机;7、钻头;8、碎屑收集构件;801、环状罩壳;802、抽吸口;803、集屑腔;804、过屑通道;805、排屑口;9、自适应调整装置;901、上连接座;902、导套;903、下连接座;904、恒力弹簧;905、弹簧连接座;906、滑动导杆;10、碎屑收集箱;11、抽吸管道;12、负压风机;13、升降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木材加工用钻孔装置,包括工作台1、基座2、支撑架3、升降机构4、升降板5、驱动电机6、钻头7、碎屑收集构件8和自适应调整装置9,其中,基座2连接于工作台1的一侧,支撑架3固定安装于基座2的顶部,升降机构4垂直安装于基座2与支撑架3之间,升降板5连接于升降机构4的升降座上,升降板5对应安装于工作台1上方,驱动电机6固定安装于升降板5的顶部,钻头7连接于驱动电机6输出轴贯穿升降板5的一端,碎屑收集构件8通过自适应调整装置9安装于钻头7的外围,碎屑收集构件8包括环状罩壳801,环状罩壳801的内壁表面均布有抽吸口802,环状罩壳801的内部设有集屑腔803,环状罩壳801的内部设有用于连通抽吸口802和集屑腔803的过屑通道804,环状罩壳801的外壁底端设有与集屑腔803底端连通的排屑口805,基座2上对应支撑架3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设有碎屑收集箱10,碎屑收集箱10通过抽吸管道11与排屑口805连接,抽吸管道11上设有负压风机12,自适应调整装置9是由上连接座901、导套902、下连接座903、恒力弹簧904、弹簧连接座905和滑动导杆906组成,导套902通过上连接座901固定安装于升降板5的底部,下连接座903连接于导套902远离升降板5的一端,恒力弹簧904通过弹簧连接座905与弹簧连接座905固定连接,恒力弹簧904远离弹簧连接座905的一端与环状罩壳801顶部固定连接,滑动导杆906固定安装于环状罩壳801顶部对应恒力弹簧904的内围位置,滑动导杆906远离环状罩壳801的一端贯穿弹簧连接座905和下连接座903并延伸至导套902内,导套902内设有与滑动导杆906滑动配合的滑腔。

本实施方案中,环状罩壳801的底端还设有橡胶垫,橡胶垫的设置是起到缓冲防护的作用,橡胶垫的底端与钻头7的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具体的,升降机构4为丝杆升降机,升降机构4包括用于升降座直线升降导向的升降导杆13,升降导杆13架设于基座2与支撑架3之间。

本实施例中,丝杆升降机为现有技术中起升降作用的设备之一,在本实用新型中起到带动升降板5升降的作用,升降机构4的升降座内设有与丝杆相适配的丝杆螺母,丝杆转动时,利用丝杆螺母与丝杆的配合使升降座升降,升降座上还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与升降导杆13滑动配合的滑套,通过滑套与升降导杆13滑动配合,保证升降座沿丝杆直线升降。

具体的,抽吸口802为喇叭状敞口结构。

本实施例中,将抽吸口802设置为喇叭状敞口结构,能够增加抽吸范围,使碎屑收集效果更佳。

具体的,集屑腔803的底端为类斗形结构设置。

本实施例中,将集屑腔803的底端设置为类斗形结构,能够利于碎屑在集屑腔803的底端集中,避免碎屑滞留于集屑腔803内。

具体的,滑动导杆906的顶端与导套902内滑腔顶端之间设有间距,该间距长度大于恒力弹簧904的最大形变量。

本实施例中,上述结构设置使本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木材钻孔加工,使滑动导杆906在导套902的滑腔内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待钻孔加工木材固定于工作台1上的相应位置,继而启动升降机构4、驱动电机6和负压风机12,通过升降机构4上的升降座带动升降板5匀速下降至一定高度,同时驱动电机6驱动钻头7高速旋转,在匀速下降并高速旋转的钻头7作用下完成对木材的钻孔加工作业,在钻孔加工过程中负压风机12持续工作,通过抽吸管道11对环状罩壳801内集屑腔803进行抽负压操作,通过过屑通道804使抽吸口802产生吸力,将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经抽吸口802、过屑通道804抽吸至集屑腔803内,继而通过抽吸管道11抽送至碎屑收集箱10内完成收集,避免碎木屑散落于工作台1上,保证台面的清洁,同时环状罩壳801还能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工作人员操作失误与钻头7发生接触,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在升降板5匀速下降并使环状罩壳801底端与木材表面接触时,在升降板5继续下降过程中,自适应调整装置9起到对碎屑收集构件8的自适应弹性收缩的作用,对恒力弹簧904产生压力使其压缩,至钻头7完成钻孔的过程中,使环状罩壳801始终处于钻孔工位外围,对溅射以及散落至木材孔位外围的碎屑进行集中收集,装置稳定、可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