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脚纤维制高强度板材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686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脚纤维制高强度板材制品的制作方法
众所周知,在纺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下脚纤维,例如废棉、废毛、废麻、废化纤。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得到利用,一般都焚烧了事,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又对大气和土壤造成了污染,后果严重。本发明者在利用上述下脚纤维为原料,在加入粘结剂后,开发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急切需要的各种板材,如地板、台面板、装饰板、吸顶板、护壁板等,来代替资源紧张,生长期长且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制得和影响的木材。
下脚纤维与粘结剂的比例视原料纤维种类和板材制品用途的不同,选择范围在1∶2.5~5之间。粘结剂由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脂、酚醛树脂、石腊、滑石粉、拉克粉以50~60%,25~30%,15~20%,2~3%,1~2%,1~2%的比例组成。制得的板材制品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所测试,其性能如下抗拉强度平均170.45公斤/平方厘米;
冲击强度平均16.64公斤/平方厘米;
弯曲强度平均262.42公斤/平方厘米;
耐磨性能平均0.0023克/平方厘米(负重500克);
耐水性能23℃±2℃浸水30天无变化。
下面提供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先将废棉纤维去除杂物后,称重100克,铺平在木框筛网内,浸入粘结剂胶液中,使其得到充分浸润,约15分钟。粘结剂胶液由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脂、酚醛树脂、石腊、滑石粉、拉克粉以55%,28%,13%,2%,1%,1%的比例配制而成。浸渍后的筛框置于压机进行初压,使粘结剂胶液重量为棉纤维重量的3倍,即总重为400克即可。从筛框中取出坯极入烘房,在100℃温度下烘干,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坯极经电加热压机压制四分钟,热压温度130℃,压力为200公斤/厘米。此时已成半成品。经切边后,用303或107涂料调色打底,印上木纹可制地板,护壁,台面板,印上图等可制装饰板,吸顶板等制品。最后进行表面树脂涂层处理,可用偏氯乙烯涂料或清漆,也可以涂上聚胺脂涂料,再烘干即制得发明所述的高强度板材制品。
权利要求
1.下脚纤维制高强度板材及制品,以纤维为骨架基料加入粘结割后,经高温高压定型干燥而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采用下脚纤维为原料,以1∶2.5~5的比例加入粘结剂制成,其抗拉强度为平均170.45公斤/平方厘米;冲击强度为平均16.64公斤/平方厘米;弯曲强度为平均262.42公斤/平方厘米;耐磨性能为平均0.0023克/平方厘米(负重500克);耐水性能为浸水30天无变化(23℃±2℃)。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还在于可作原料的下脚纤维包括废棉、废毛、废麻、废化纤及带有棉粘壳的短纤维。视原料种类及板材的要求,粘结剂的加入量选择在2.5~5的比例范围内变化。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还在于粘结剂的配方是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脂,酚醛树脂、石腊、滑石粉、拉克粉以50~60%,25~30%,10~15%,2~3%,1~2%,1~2%比例组成。
4.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其特征还在于板材压制完成后,可用涂料调色打底,然后视制地板,台面板,装饰板,护壁板,吸顶板等用途的不同印制各种花纹或图案,并采用不同的表面涂层。
全文摘要
下脚纤维制高强度板材,以废棉、废毛、废麻、废纤维及带有棉粘壳的短纤维为原料,加入粘结剂制得。粘结剂由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酯、酚醛树脂、石蜡、滑石粉、拉克粉以50~60%、25~30%、10~15%、2~3%、1~2%、1~2%比例组成,原料纤维与粘结剂为1∶2、5~5。
文档编号B27N3/08GK1033254SQ8710113
公开日1989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87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87年11月24日
发明者朱竟 申请人:朱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