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墙纸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8991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5](6)软化竹方:将竹方浸入45°C热水中软化30h。
[0036](7)刨切:按刨切刀具4的刀刃与竹方的竹纤维方向夹角α为15°进行刨切(见图2),得湿薄竹片。
[0037](8) 二次浸泡改性:将湿薄竹片放入防霉防蛀液中浸泡lOmin,在30°C下烘15小时,然后加热至60°C烘30小时,最后降温至45°C保温6小时得薄竹片5。
[0038]所述防霉防蛀液由以下组分混合制成:香樟树叶提取物15份,白桦树皮提取物15份,质量浓度80%的乙醇溶液50份。
[0039]所述香樟树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香樟树叶干燥至含水率在10%以下,粉碎,按I g:10ml的料液比加无水乙醇混合,40°C下提取40min,过滤,滤澄按I g:8ml的料液比加无水乙醇,40°C下提取60min,过滤,合并滤液,得香樟树叶提取物。
[0040]所述白桦树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含水率在5%以下的白桦树皮粉碎后,加入6倍重量的浓度90wt%的乙醇,浸泡40min,然后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35min,合并提取液,得白桦树皮提取物。
[0041]实施例2:
一种竹墙纸的生产工艺,具体为:将厚度为1.0mm的薄竹片5加贴防水滤纸(市售)作为背衬6强化后,把加背衬的薄竹片置于有文字的模板内,薄竹片接触有文字的模板面,热压复合使竹纤维塑化成型后得产品(见图3),热压复合的压力控制为15kg/cm2,温度控制为150°C,时间控制为120s。
[0042]所述薄竹片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O原料处理:将原竹截断成竹段,将竹段纵向锯或剖成粗竹片1,将粗竹片的四个面刨削平整。
[0043](2)微波改性:将步骤(I)处理获得的粗竹片放入工业微波炉中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处理的具体工艺为:首先用微波功率15KW的低功率段加热6min,接着用微波功率95KW的高功率段加热2min,最后用微波功率45KW的中功率段加热4min。
[0044](3) 一次浸泡改性:将步骤(2)处理获得的粗竹片放入稀酸溶液浸泡lOmin,然后将粗竹片取出,干燥后得改性粗竹片;所述稀酸溶液为质量浓度为1%的硝酸溶液与质量浓度为2%的磷酸溶液按照1: 2体积比的混合物。
[0045](4)制竹块:将改性粗竹片施胶后加压叠合集成为竹块2。
[0046](5)制竹方:将竹块施胶,加压层积成竹方3。
[0047](6)软化竹方:将竹方浸入55°C热水中软化20h。
[0048](7)刨切:按刨切刀具4的刀刃与竹方的竹纤维方向夹角α为30°进行刨切,得湿薄竹片。
[0049](8) 二次浸泡改性:将湿薄竹片放入防霉防蛀液中浸泡20min,在40°C下烘10小时,然后加热至70°C烘20小时,最后降温至55°C保温3小时得薄竹片5。
[0050]所述防霉防蛀液由以下组分混合制成:香樟树叶提取物20份,白桦树皮提取物10份,质量浓度70%的乙醇溶液60份。
[0051]所述香樟树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香樟树叶干燥至含水率在10%以下,粉碎,按I g:10ml的料液比加无水乙醇混合,50°C下提取30min,过滤,滤澄按I g: 12ml的料液比加无水乙醇,50°C下提取40min,过滤,合并滤液,得香樟树叶提取物。
[0052]所述白桦树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含水率在5%以下的白桦树皮粉碎后,加入8倍重量的浓度85wt%的乙醇,浸泡50min,然后加热回流提取5次,每次30min,合并提取液,得白桦树皮提取物。
[0053]实施例3:
一种竹墙纸的生产工艺,具体为:将厚度为0.5mm的薄竹片5加贴无纺布作为背衬6强化后,把加背衬的薄竹片置于有图案的模板内,薄竹片接触有图案的模板面,热压复合使竹纤维塑化成型后得产品(见图3),热压复合的压力控制为lOkg/cm2,温度控制为100°C,时间控制为60s。
[0054]所述薄竹片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O原料处理:将原竹截断成竹段,将竹段纵向锯或剖成粗竹片1,将粗竹片的四个面刨削平整。
[0055](2)微波改性:将步骤(I)处理获得的粗竹片放入工业微波炉中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处理的具体工艺为:首先用微波功率1KW的低功率段加热7min,接着用微波功率90KW的高功率段加热2.5min,最后用微波功率40KW的中功率段加热5min。
[0056](3)—次浸泡改性:将步骤(2)处理获得的粗竹片放入稀酸溶液浸泡8min,然后将粗竹片取出,干燥后得改性粗竹片;所述稀酸溶液为质量浓度为1%的硝酸溶液与质量浓度为2.5%的磷酸溶液按照1:1.5体积比的混合物。
[0057](4)制竹块:将改性粗竹片施胶后加压叠合集成为竹块2。
[0058](5)制竹方:将竹块施胶,加压层积成竹方3。
[0059](6)软化竹方:将竹方浸入50°C热水中软化25h。
[0060](7)刨切:按刨切刀具4的刀刃与竹方的竹纤维方向夹角α为20°进行刨切,得湿薄竹片。
[0061](8) 二次浸泡改性:将湿薄竹片放入防霉防蛀液中浸泡15min,在35°C下烘12小时,然后加热至65°C烘24小时,最后降温至50°C保温5小时得薄竹片5。
[0062]所述防霉防蛀液由以下组分混合制成:香樟树叶提取物18份,白桦树皮提取物12份,质量浓度75%的乙醇溶液55份。
[0063]所述香樟树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香樟树叶干燥至含水率在10%以下,粉碎,按I g:12ml的料液比加无水乙醇混合,45°C下提取35min,过滤,滤澄按I g:10ml的料液比加无水乙醇,45°C下提取50min,过滤,合并滤液,得香樟树叶提取物。
[0064]所述白桦树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含水率在5%以下的白桦树皮粉碎后,加入7倍重量的浓度85wt%的乙醇,浸泡45min,然后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30min,合并提取液,得白桦树皮提取物。
[0065]本发明所得墙纸更天然,环保,防霉防蛀性好,不易开裂变形。
[0066]竹墙纸的外观质量符合QB/T3805-1999标准,环保符合GB18585-2001标准。阻燃性能符合GB8624-2006标准。防霉性能经GB/T2423.16-1999检测,长霉为O级别。
[006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主权项】
1.一种竹墙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为:将薄竹片加贴无纺布或者防水滤纸作为背衬强化后,把加背衬的薄竹片置于有图案或者文字的模板内,薄竹片接触有图案或者文字的模板面,热压复合使竹纤维塑化成型后得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复合的压力控制为5-15kg/cm2,温度控制为80-150°C,时间控制为30s_120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竹片的厚度为0.1-1.0_。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竹片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O原料处理:将原竹截断成竹段,将竹段纵向锯或剖成粗竹片,将粗竹片的四个面刨削平整; (2)微波改性:将步骤(I)处理获得的粗竹片放入工业微波炉中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处理的具体工艺为:首先用微波功率10-15KW的低功率段加热6-9min,接着用微波功率85-95KW的高功率段加热2-3min,最后用微波功率35-45KW的中功率段加热4_6min ; (3)一次浸泡改性:将步骤(2)处理获得的粗竹片放入稀酸溶液浸泡5-10min,然后将粗竹片取出,干燥后得改性粗竹片; (4)制竹块:将改性粗竹片施胶后加压叠合集成为竹块; (5)制竹方:将竹块施胶,加压层积成竹方; (6)软化竹方:将竹方浸入45-55°C热水中软化20-30h; (7)刨切:按刨切刀具的刀刃与竹方的竹纤维方向夹角α为15-30°进行刨切,得湿薄竹片; (8)二次浸泡改性:将湿薄竹片放入防霉防蛀液中浸泡10-20min,干燥处理后得薄竹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稀酸溶液为质量浓度为1-1.5%的硝酸溶液与质量浓度为2-3%的磷酸溶液按照1:1-2体积比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防霉防蛀液由以下组分混合制成:香樟树叶提取物15-20份,白桦树皮提取物10-15份,质量浓度70-80%的乙醇溶液50-60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樟树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香樟树叶干燥至含水率在10%以下,粉碎,按I g:10-15ml的料液比加无水乙醇混合,40-50°C下提取30-40min,过滤,滤渣按I g:8-12ml的料液比加无水乙醇,40-50°C下提取40-60min,过滤,合并滤液,得香樟树叶提取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白桦树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含水率在5%以下的白桦树皮粉碎后,加入6-8倍重量的浓度85-90wt%的乙醇,浸泡40-50min,然后加热回流提取3_5次,每次30_35min,合并提取液,得白桦树皮提取物。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干燥处理具体为:在30-40°C下烘10-15小时,然后加热至60-70°C烘20-30小时,最后降温至45_55°C保温3_6小时得薄竹片。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墙纸的生产工艺,将薄竹片加贴无纺布或者防水滤纸作为背衬强化后,把加背衬的薄竹片置于有图案或者文字的模板内,薄竹片接触有图案或者文字的模板面,热压复合使竹纤维塑化成型后得产品。本发明所得墙纸更天然,环保,防霉防蛀性好,不易开裂变形。
【IPC分类】B27K3-32, B27K3-02, B27K5-00, B32B37-10, B27K3-50, B27K5-04, A01N65-24, A01P3-00, B27D1-00, A01P17-00, B32B37-06
【公开号】CN104708681
【申请号】CN201510061870
【发明人】林勇, 林欣砚
【申请人】林勇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2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