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圆编机的排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798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圆编机的排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圆编机的排屑结构,尤指一种在圆编机的针筒与上针盘间设有一排屑结构,以排放编织所产生的棉屑。
已知的目前圆编机的针筒与上针盘间配置有一排屑结构,在织针与申克片交错编织所产生的棉屑,可由此排屑结构排出,让棉屑不会积塞于针筒上针盘的针槽里,以确保织针及申克片能正常进行编织。
上述所提的排屑结构如公知的“改进型圆编针织机针筒”,主要包括一针筒本体及针筒上体两者组合而成为一针筒,其特征在于借助多数个多角形垫块垫于针筒本体与针筒上体之间,并利用螺钉固紧,该针筒本体上端和针筒上体的下端分别作成为相对平行的往内下倾的上、下环形斜面,并于该两斜面上分别设置一道朝上和朝下的浅凹槽,使该等多角形垫块顶持于该上、下两浅凹槽的平面上,并使每一多角形垫块的角部垂直对正该上、下浅凹槽周边,因而使该等多角形垫块正确定位固定于该上、下浅凹槽平面上,以使两平行斜面间形成多数个弧形间隙,以便编织时产生的棉屑或纤维屑得以使用气枪予以清除。
而另一公知的“可清除棉屑的针织机针筒结构”特别指出于针筒上包括针筒上体及针筒本体两部份,该针筒上体及针筒本体上均开设有申克片槽及织针槽,且二者相对位,而针筒上体与针筒本体间开设有凹颈部,其特征在于于针筒上体与针筒本体间开设较浅的凹颈部,而在申克片槽后侧端开设较浅的环沟,并在针筒本体后面等间隔开设多个槽孔,使槽孔与环沟及凹颈部形成贯通,同时每一槽孔与凹颈部构成高低落差,可将申克片槽与织针槽内产生的棉屑,经由环沟及凹颈部统一由槽孔排出,且该环沟与槽孔间形成的具弧导引部可使编织成的布面经弧形结构顺畅滑下,以使得在作业中,不因受布面阻碍而影响作业流程。
虽然,上述两者在作业时,皆能达到预期的功效,但是由于前者在针筒本体与针筒上体间所配置的多角形垫块是分开的单个体,造成装配上零件较多,而且在装配时该多角形垫块环状排列于针筒本体上时,与针筒本体间无任何固定设施,因此当针筒上体置于多角形垫块上时,该多角形垫块会产生位移现象,因此让装配者不易组装,造成装配时,所花费时间、工序也较多。
另外,后者在针筒本体与针筒上体间设有槽孔、环沟及凹颈部,而这些槽孔、环沟及凹颈部在针筒本体及针筒上体在车床铣制时,不易制作,而且在制作及组装上所花费的工时及成本也较多,不符合经济效益,而以槽孔、环沟及凹颈部所形成的排屑效果也不佳,常会使棉屑排放不完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缺点,避免缺点存在,本实用新型利用一种简易的排屑结构,让制造者可在较省时、省工序状况下制造生产,可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排屑结构简易让装配者在装配上较容易快速地组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排屑结构是在针筒制造时,该针筒上端直接成形有多个凸块,此每一凸块之间保持有一适当距离地环设于针筒上端,此凸块在与上针盘组装时,即让针筒与上针盘间形成一排屑间隙,在吹屑机构将风量吹向此间隙,即将织针及申克片所钩拉的纱线所产生的棉屑排出,让织针及申克片可作正常的编织。
现结合附图对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结构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针盘与针筒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组合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针筒使用状态上视示意图。
参见
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针盘与针筒立体分解及组合侧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圆编机的排屑结构,主要是于圆编机的申克片与织针(图中未示)交错钩拉纱线编织处(喂纱口)增设有一排屑结构,而此结构恰位于上针盘2与针筒1之间,让上针盘2与针筒1间形成有一可排放棉屑的间隙4。
上述所提的排屑结构,是在针筒1经车床铣制时,在针筒1上端成形有多个凸块11,此每一凸块11之间保持有一适当距离地环形设置于针筒1上端,且每一凸块11皆对应一组喂纱口(图中未示),因此该凸块11是随着喂纱口数增加而增加环设于针筒1上端,另于凸块11上设有一组与上针盘2组装的接合部12,另外前述凸块11的另一端具有一凹陷部13。
上述所提的上针盘2是于上端设有一可置放申克片(图中未示)的针槽21,于上针盘2下方设有一与上述凸块11组装配置的凸环部22,此凸环部22一端延伸有一凸部23,在上针盘2与针筒1组装时,该凸部23即卡掣于凸块11的凹隙部13上,以防止组装过程中上针盘2于凸块11上滑动,另前述凸环部22对应于凸块11处设有一通孔24,此通孔24可供一紧固元件3穿过而锁定于凸块11的接合部12上,在针筒1与上针盘2组装后,在针筒1与上针盘2间形成有一间隙4,即完成一可供棉屑排放的结构。
参见图3、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及针筒使用状态上视示意图。如图所示在申克片(图中未示)与织针(图中未示)在上针盘2与针筒1上交错钩拉纱线编织时,织针及申克片所钩拉的纱线所产生的棉屑会滞流于针筒1及上针盘2的针槽14、21中,此时配置于针筒1及上针盘2后方的吹屑机构5即吹出风量,此风量可将织针及申克片所钩拉的纱线所产生的棉屑吹向间隙4排出,让棉屑不会积塞于针筒1及上针盘2的针槽14、21中,让织针及申克片可作正常的编织。
由于上述的凸块11在针筒1于车床铣制时,就直接成形于针筒2上,因此在圆编机装配者装配时,可在较省时、省工序的状况下,快速地将上针盘2组装于针筒1上。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圆编机的排屑结构,在圆编机的针筒(1)与上针盘(2)间设有一排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针筒(1)上端直接成形有多个凸块(11),每一凸块(11)分别环形设置于针筒(1)上端,此凸块(11)与上针盘(2)组装形成一间隙(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排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块(11)的另一端具有一凹陷部(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排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块(11)上设有一接合部(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排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针盘(2)对应于凸块(11)处设有一通孔(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圆编机的排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针盘(2)下方设有一凸环部(22),于凸环部(22)延伸有一与凸块(11)的凹陷部(13)成卡掣状态的凸部(23)。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圆编机的排屑结构,主要是于圆编机的针筒与上针盘间设有一排屑结构,此排屑结构是在针筒制造时,该针筒上端直接成形有多个凸块,此每一凸块之间保持有一适当距离地环绕设于针筒上端,此凸块在与上针盘组装时,即让针筒与上针盘间形成一排屑间隙,在吹屑机构将风量吹向此间隙,即将织针及申克片所钩拉的纱线所产生的棉屑排出,让织针及申克片可作正常的编织。
文档编号D04B15/14GK2516572SQ0120215
公开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4日
发明者王炳赐 申请人: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