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33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缝纫机台,配有一个台架和一块用于承受缝纫机的台板。
缝纫机可利用升降装置在一个正常工作位置、一个设定得较高的另一工作位置和一个设定在缝纫机台内的静止位置之间移动。配置了不同的开关,用于升降装置的手工操作和自动停车。
DE 25 04 422 A1公开过另一种缝纫机台,其中,其台板也是安放在一台架上,它也具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支承板,以之用于作为自由臂设计的缝纫机。支承板可用手在一个居下位置、一个居中位置和一个居上位置之间移动,在居下位置上缝纫机处在不使用状态,在居中位置上自由臂的上边对台板对齐,在居上位置上自由臂处于自由状态。在支承板的居中位置上,为容纳支承板所设置的台板开口的剩下部分被一嵌板盖住。
EP 533 412 A1公开过一种可调节的缝纫机台,它配有一个台架、一个设计成套筒式的支柱、一个回转轴承,该回转轴承由一个安置在支柱上的紧固套和一个被容纳在紧固套中的端轴颈构成,还配有一个固定在该端轴颈上的支承框架。在该支承框架上可更换地安置一个台板,在此台板中容纳了扁底式缝纫机的基板。根据第二个实施例,一台立柱式缝纫机直接安置在回转轴承上。利用一个安置在支柱内的液压传动装置,缝纫机可以调节到一个舒适的工作高度。此外,支承板或者说立柱式缝纫机可如此加以回转,使得操作人员能尽可能无障碍地看到缝纫机的针迹位置。
上面所介绍的已知缝纫机固然能实现不同的调节可能性,但它们要么局限在纯粹的功能性措施上即缝纫机相对于台板的高度位置的可变更性上,要么局限在纯粹的人机工程学调定(ergometrischeEinstellungen)上,这种人机工程学调节可以实现对缝纫机的舒适操作或者对缝纫物的较轻便处置。
通过下述措施,即在缝纫机台的台架上配置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一方面支承着台板,另一方面支承着一个用于缝纫机的可回转的且其本身可相对于台板而上下移动的支承板,便可将缝纫台连同缝纫机的工作高度按操作人员的不同身材高矮进行调节,以满足坐着或站着操作缝纫机的要求。此外,缝纫机例如立柱式缝纫机可针对台板在不同高度上进行调节,使得立柱式缝纫机要么空立着,要么它的针脚板与台板平面对准。此外,缝纫机通过支承板的回转可以如此地按角度定向,使操作人员可自由看见缝纫机的针迹位置。
此外,在缝纫机的下降后的位置上,当它的针脚板同台板平面对准时,台板开口的剩下的自由空间便可按已知方式利用一盖板加以关闭,以便由此获得一个相互关联的封闭的缝纫物铺放面。
从属权利要求中述及了本发明提出的缝纫机台的各项进一步有利的结构设计。
因此,移去权利要求2中所述及的嵌板,便可接触得到摆梭(Greifer),以达到换线筒的目的,而不须将整个盖板移去。
权利要求3和4中所述及的结构使操作人员更便于执行不同的调整过程。
权利要求5中述及的防护框架同盖板一起构成一种箱形盖体,借助这一防护框架,在下降的支承板情况下,支承板和台板底边之间出现的自由空间便被关闭了,而且这样可防止操作人员在支承板向上移动而进入台板开口时可能受到伤害的现象。
权利要求6中述及的开关保证了附带的安全以防止意外接通用于抬升支承板的电动机。
通过权利要求7和8所述的改进,台板连同缝纫机还可以围绕一水平轴线回转,从而可依角度如此定向,使得对于特定的缝纫工作可最佳地操纵缝纫物。
一个台板12固定在横杆9上,该台板包含一个大的矩形开口13。
支承框架8连同台板12可利用一个升降装置14而上下移动。该升降装置包括一个安置在纵梁3内的电动机15,此电动机具有一个贯通的电动机轴16。电动机轴16经过图中未示出的锥齿轮传动机构分别同两个空心立柱5的每个立柱中所支承的、也未在图中示出的一个丝杠相连。这两个丝杠按已知方式被容纳在同样未在图中示出的螺纹套筒中,该螺纹套筒自身与异形管6相连。
在支承框架8的支承管件10中套筒式地分别容纳一个在图中未示出的可移动的异形管。相配安置的支承管件10和异形管形成第二个导引机构17。
在支承管件10中所容纳的异形管的上端上安置了一个用于支承板19的回转支座18。该回转支座1 8也含有一个轴20,其纵轴线21构成用于支承板19的转向轴。回转支座18此外还具有一个相对于支承框架8而固定的保持板22及一个同支承板19相连的而且因此可随同该支承板一起回转的板23。两个板22、23利用一个夹紧机构24可彼此夹紧在一起。
支承板19如同开口13一样是矩形的,仅略小于该开口。支承板利用一个升降装置25可上下移动。升降装置25与前述的升降装置14相当。因此,它具有一个同样在纵梁11内的电动机26。该电动机也包含一个贯通的电动机轴27。此外,升降装置也具有各两个在图中未示出的锥齿轮传动机构、丝杠和螺纹套筒。
支承板19为了调定它的回转位置而配置了一个调节装置28。该调节装置由一个可手工操作的丝杠29构成,该丝杠由一个固定在支承框架8上的螺纹套筒30容纳着。丝杠29的端头可旋转地被支承在支承板19上。
一台立柱式缝纫机31被固定在支承板19上。该缝纫机具有一个齐平地嵌置在支承板19中的基板32和一个由基座、臂部和头部组成的上外壳33。在基板32上固定着一个支柱34,该支柱按已知方式包含一个在图中未示的摆梭及一个进给机构。在支柱34的上端安置了在图中示意地绘出的针脚板35。


图1中所示支承板19的上部位置中,支承板充满了开口13。这时,支承板19的上边与台板12的上边对齐。在这个位置上,在松开夹紧机构24之后,通过丝杠29的转动,支承板19连同缝纫机31便可围绕轴线21回转到图2中所示的转向位置中。随后,新的转向位置便借助夹紧机构的夹紧而被确定。在支承板19转动时,一个固定在板23上的角形开关触指36便离开一个固定在保持板22上的终端开关37,这样该开关便转换到断开位置中。开关37处在电动机26的电路中。只要开关37是断开的,电动机26就不会通电,从而支承板19便不会被降下。为了降下支承板19,支承板也先必须转回到水平的初始回转位置中,在这个位置中开关触指36已再次关闭终端开关37。
此外,在降下支承板19之前,要将一个包围着缝纫机31的、如图3、4和5所示的防护框架38套置在支承板19上,这时,保护框架38的外边基本上与支承板19的上边的外棱边对齐。如图4和5所示,在防护框架38上套置一个盖板39,并例如借助永久磁体固定在这个位置上。将一个可以单独取下的嵌板41插置到盖板39上的一个毗连着支柱34的开口40中,该嵌板同样可借助在图中未示的永久磁体加以固定。在防护框架38的底边上安置一个向下突出的触杆42,该触杆穿过支承板19的一个孔43而将一个固定在支承板底边上的终端开关44转换到闭合位置上。开关44与开关37串联地处在电动机26的电路中。因此,只有当防护框架38在支承板19上处于工作位置上时,电动机26才能通电,支承板19才能降下或向上移动。
当支承板19降下到它的在图3中所示的下方位置中时,支柱34的针脚板35便与台板12的上边对齐。只有图4和5中示出的盖板39的上边也处在同一个平面中。于此,在降下支承板19时所形成的处于开口13的边缘和上外壳33的支座及支柱34之间的自由空间便被该盖板关闭,这样对于缝纫物的不受阻碍的操作便产生一个封闭的缝纫物铺放面。
两个串联的终端开关37、44确保了下述条件只有当支承板19连同缝纫机31处在图1所示的初始回转位上和只有当防护框架38套置在支承板19上时,支承板才能借电动机移动。否则,缝纫机31可能受到损害,而且在支承板19进入台板12的开口13中时可能发生人身伤害危险。
图6和7中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按第二个实施例,台板附带地还可围绕一个水平轴线回转。其缝纫机台的基本结构相当于第一个实施例的缝纫机台1的结构。因此,它们彼此相应的部件都用同一个附图标记表示,不过,第二个实施例的附图标记以附加的一撇标示。
从缝纫机台1′的台架2′,只绘出两个空心立柱5′中的一个或一个在该空心立柱中可套筒式地移动的异形管6′。在每个异形管6′的上端各有一个横杆9′利用一个螺栓50可回转地被支承着。两个横杆9′分别与一个垂直的支承管件10′和一个在图中未示的纵梁共同形成一个支承框架8′。在两个横杆9′上固定着一个台板12′。
台板12′可利用一个调节装置51而围绕一个由螺栓50形成的水平轴线52回转。调节装置51具有可手工操作的丝杠53,该丝杠由一个螺纹套筒54所容纳。如图7所示,它由一个头部55、一个柱形中部56和一个轴颈57组成。螺纹套筒54以其中部56和轴颈57可旋转地被支承在异形管6′之一的相应的、在图中未详示出的孔中,并借助一个弹簧环58依轴向地被定位。丝杠53的端头是作为轴颈59设计成形的。该轴颈59穿过一个活节螺栓60的一个在图中未详示的孔,并借助一个弹簧环61依轴向加以固定。活节螺栓60被容纳在一个固定在支承管件10′上的伸出部62中。异形管6′具有一个长孔63,以之用于丝杠53的穿通。
缝纫机台1′的其余结构与缝纫机台1的结构相当。相应地,缝纫机台1′具有如缝纫机台1同样的调节可能性。此外,按缝纫机台1′,通过对调节装置51的操作,支承框架8′还可连同台板12′和依本实施例未绘示的缝纫机附带地围绕水平轴线52回转,这样,台板12′也就可以同缝纫机一起回转到一个适用于特定缝纫工作的角度位置。
权利要求
1.缝纫机台,包括-一个台架(2),-一个经过一个第一导引机构(7)而安置在台架(2)上的支承框架(8),-一个第一升降装置(14),用于支承框架(8)的上下运动,-一个安置在支承框架(8)上的台板(12),它有一个开口(13),-一个经过一个第二导引机构(17)而安置在支承框架(8)上的支承板(19),其大小和形状与台板(12)上的开口(13)相匹配,-一台安置在支承板(19)上的立柱式或自由臂式缝纫机(31),连同在立柱(34)或自由臂中的一个针脚板(35),-一个第二升降装置(25),用于支承板(19)上下运动到两个不同位置中,其中,在上部位置中时是支承板(19)的上边而在下部位置中时则是针脚板(35)的上边与台板(12)的上边对齐,-一个用于支承板(19)的转向支座(18),其中,转向轴线(21)平行于缝纫机纵轴线延伸,-一个盖板(39),当支承板(19)连同缝纫机(31)处于下部位置上时利用该盖板来关闭台板(12)的剩余开口(13)。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39)中配置了一个与针脚板(35)毗连的、可以单独取下的嵌板(41)。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台,其特征在于为所述支承板(19)配置了一个决定其回转位置的调节装置(28)。
4.按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台,其特征在于至少为支承板(19)的上下运动所配置的升降装置(25)具有一个电动机(26)。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台,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盖板(39)配置了一个支撑在所述支承板(19)上的防护框架(38)。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台,其特征在于为用于支承板(19)的升降装置(25)的电动机(26),配置了两个开放其可接通性的、串联的开关(37,44),其中一个开关只有在防护框架(38)处于工作位置上的情况下才操作,另一个开关只有在支承板(19)处于初始回转位置上的情况下操作。
7.按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台,其特征在于支承框架(8′)可同台板(12′)一起围绕一个水平轴线(52)回转。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台,其特征在于为了所述支承框架(8′)和台板(12′)的回转配置了一个调节装置(5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缝纫机台,包括台架(2);经第一导引机构安置在台架上的支承框架(8);用于支承框架上下运动的第一升降装置(14);安置在支承框架上、带开口的台板(12);经第二导引机构安置在支承框架上的支承板(19);安置在支承板上的缝纫机(31);用于支承板上下运动的第二升降装置(25);用于支承板的转向支座(18);当支承板连同缝纫机处于下部位置时用来关闭台板开口的盖板(39)。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本发明的缝纫机台能够可选择地在功能方面和人机工程学方面进行调节。
文档编号D05B75/02GK1412376SQ0214429
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0日
发明者维尔纳·吉拉 申请人:Pfaff工业机械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