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693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上锭杆式粗纱机领域,涉及一种自动落纱设备的超降装置,尤其是集体取满管,集体放空管的超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众多纺织厂袭用的落纱手段还是人工落纱,粗纱机在人工落纱时,下龙筋只需超降一次,使筒管顶部与粗纱机锭杆下端脱开一定距离,挡车工即可拔取或插装筒管,实现将满纱取出,装上空管,但在粗纱机的自动落纱装置中,落纱即取满管、落空管、空满管交换、满管输送等操作均是由该装置本身自动进行的,由于筒管是插装在龙筋上的筒管齿轮上,而机械手是以水平位移的动作取、落筒管的,这样自动落纱设备的机械手就无法将筒管取出,这个问题能否以更好的技术方案解决直接影响着自动落纱技术的产业实施,为此,业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现已公开的95201038.0号中国专利“粗纱机的半自动落纱装置”,介绍了相关的技术,即在筒管齿轮内装有筒管轴,筒管轴内装有芯轴,芯轴上部带有与轴线成一定角度的斜台,芯轴下端装有可调节长度的螺栓,当龙筋一次超降时,使筒管产生倾斜,以方便取筒管,显然该技术对于自动落纱设备不适用,前述问题一直困扰着业界人士,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前述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粗纱机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通过设置令龙筋再次超降的构造,使筒管齿轮自己退出筒管,让机械手顺利的取出满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设置在粗纱机上,包括设置在上龙筋上的锭翼、设置在下龙筋上的筒管、和机架上的机械手,所述的下龙筋上设置筒管齿轮,该筒管齿轮上装有与前述的锭翼匹配设置的筒管,其中,上龙筋上方的牵伸装置和与该牵伸装置相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组成牵伸检测部,第一检测装置与工控机连接,并依次连接信号处理器、可编程序控制器、变速控制装置及电机;所述锭翼交错设置在上龙筋上,并与第四检测装置连接,该第四检测装置与工控机连接及电机连接;下龙筋上设置与检测装置对应的感应装置,所述的检测装置依次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机;所述的机械手与检测装置连接,检测装置依次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和齿轮、齿条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中,所述的各检测装置是限位开关。
前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中,所述的各检测装置是行程开关。
前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中,所述的各检测装置是接近开关。
前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中,所述的各检测装置是编码器。
前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中,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是变频器;所述的工控机是单板机;所述的传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和变频电机。
前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中,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是变频器;工控机是可编程序控制器;传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和异步电机。
前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中,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是伺服控制器;工控机是单板机;传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和变频电机。
前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中,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是伺服控制器;工控机是可编程序控制器;传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和异步电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优异的结构配置下,至少有如下的优点通过令龙筋再次超降,使筒管齿轮自己退出筒管,让机械手顺利的取出满管,很好的解决了筒管齿轮插入筒管底部,机械手无法将纱线取出的问题,与现有技术比较结构更为简单,措施更为可靠;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显著的贡献和进步,确实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好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次超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流程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次超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一种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设置在粗纱机上,由牵伸检测部(1)、工控机(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信息处理器(3)、变速控制装置(61、62、64、65)、锭翼(4)、下龙筋(5)、机械手(7)构成,所述的下龙筋上设置筒管齿轮(511),该筒管齿轮(511)上装有与前述的锭翼匹配设置的筒管(52),其中,牵伸检测部(1)由电机(M1)传动的牵伸装置和与该牵伸装置相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11)组成,负责检测纺纱的当前长度值Y,并向与该第一检测装置连接的工控机发出信号,经信号处理器(3)计算出当前长度值Y=预定满管长度值L;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电机(M1、M2、M4、M5)停车,纺纱停止;所述变速控制装置(61)驱动电机(M1),与工控机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连接,该变速控制装置可以是变频器或伺服控制器;所述锭翼(4)交错设置在上龙筋(5’)上,其中的锭翼(4)由电机(M4)传动,并与第四检测装置(41)连接,该第四检测装置与工控机连接,并发送信号;所述的工控机(2)可以用单板机或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或具有计算机功能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CC)替代。
下龙筋(5)带着满管一起下降,龙筋上设置的与检测装置(53、53a)对应的感应装置(53’),检测龙筋下降的位置;所述的检测装置将下降位置信号传递给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电机(M2)使龙筋(5)停止下降;所述各检测装置可以是限位开关也可以是行程开关、接近开关、或编码器;所述的机械手由大气缸推动或电机驱动,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传动的伸进缩回,负责抓持筒管,检测装置(53)将信号发送给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机械手伸进,并抓住筒管;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电机(M2)驱动龙筋(5)再次下降,设置在龙筋上的筒管齿轮(511)可随龙筋一起下降,由于机械手握持着满管原地不动,使筒管齿轮(511)与筒管(51)脱开完成第二次超降的任务。所述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还可以用单板机替代。
粗纱机自动落纱时,龙筋进行两次高精度的超降定位,龙筋第一次超降,筒管与锭杆下端脱开,机械手伸进,满管被集体夹持,龙筋第二次超降,筒管齿轮与筒管脱开,可使机械手夹持满管原位退出;粗纱机通过设在牵伸部分处的编码器检测纺纱长度,发出信号给工控机,并通过PLC控制电机使粗纱机停车,然后龙筋和满管一起进行第一次超降到达预定位置时,使筒管顶部与锭杆下端相距预定值处,通过检测装置将超降到位信号传给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接到一次超降到位信号后,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电机使龙筋停止升降,机械手伸进并握持满纱,接到二次超降信号时,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电机(M2)使龙筋和筒管齿轮一起进行二次超降到第二预定位置时,由于机械手握持满管原地不动,使筒管齿轮与筒管脱开,通过检测装置(53a)将信号传给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并通知第二次超降到位,通过PLC控制电机使龙筋停止下降。机械手夹持满纱退出,完成了自动取纱,这就是二次超降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设置在粗纱机上,包括设置在上龙筋上的锭翼、设置在下龙筋上的筒管、和机架上的机械手,所述的下龙筋上设置筒管齿轮,该筒管齿轮上装有与前述的锭翼匹配设置的筒管,其特征在于上龙筋上方的牵伸装置和与该牵伸装置相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组成牵伸检测部,第一检测装置与工控机连接,并依次连接信号处理器、可编程序控制器、变速控制装置及电机;所述锭翼交错设置在上龙筋上,并与第四检测装置连接,该第四检测装置与工控机连接及电机连接;下龙筋上设置与检测装置对应的感应装置,所述的检测装置依次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机;所述的机械手与检测装置连接,检测装置依次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和齿轮、齿条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检测装置是限位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检测装置是行程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检测装置是接近开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检测装置是编码器。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是变频器;所述的工控机是单板机;所述的传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和变频电机。
7.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是变频器;所述的工控机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所述的传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和异步电机。
8.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是伺服控制器;所述的工控机是单板机;所述的传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和变频电机。
9.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是伺服控制器;所述的工控机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所述的传动电机为伺服电机和异步电机。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落纱再次超降装置,由电机传动,设置在粗纱机上,由牵伸检测部、工控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信息处理器、变速控制装置、锭翼、下龙筋、机械手组成,通过令龙筋再次超降,使筒管齿轮自己退出筒管,让机械手顺利的取出满管,很好的解决了筒管齿轮插入筒管底部,机械手无法将纱线取出的问题。
文档编号D01H9/02GK2595825SQ0228861
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2日
发明者陈谷人, 陈 峰, 冯广轩, 常辉, 杨长青 申请人: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