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83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衣物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干燥装置。该装置通过向装有衣物或毛巾等(以下简称“衣物等”)的滚筒内供给高温空气,来干燥上述衣物等。
背景技术
衣物干燥装置,一般由送入滚筒内的高温空气来干燥衣物等。
这样的装置,如图3所示,在壳1内可自由回转地配置有滚筒10,该滚筒10由安装在壳1内的风扇罩22可自由回转地支承着,同时滚筒10的前方开放部周缘也可由与之嵌合的支承环3支承,从而可自由回转地支承上述滚筒10的前后两端。
在上述后壁11的回转中心部设置吸气用风扇F的同时,在上述支承环3上设有热风供给口30,连设有用于排出来自上述吸气用风扇F的排出气体的排气筒12,而上述支承环3的中央开口部则由支承于壳1的开关门13封闭。在该形式的干燥装置中,在由电动机15回转驱动上述滚筒10的同时,向上述滚筒10内供给来自加热装置31的高温空气,该加热装置通过热气管道32与热风供给口30相连接。在将衣物等M装入滚筒10内的状态下,操作上述加热装置31和电动机15,则在回转并搅拌滚筒10内的衣物等M的同时,由上述高温空气进行加热并干燥。
另外,在该装置中,在排气筒12设置有排气温度传感器S2的同时,在上述支承环3上安装有用于判定滚筒10内的衣物等M的温度和干燥状态的衣物温度传感器S1和电极传感器S3,由电极传感器S3的输出来监视衣物等M的干燥状态。
衣物温度传感器S1和排气温度传感器S2是用来监视衣物等M和滚筒10内的温度的,当衣物温度传感器S1和排气温度传感器S2所检测的衣物温度或排气温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界限温度时,为了防止加热给衣物等M带来变色等不良影响,下调加热装置31的发热等级,进行从运转开始初期的最大发热等级(在该装置中为第8级)逐级下调该发热等级的控制。由此,既可以防止衣物等M受到加热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又可以使该衣物等M中大量水分蒸发地、迅速地干燥衣物等。
在该装置中,控制加热装置31的发热量,以使衣物温度传感器S1和排气温度传感器S2所检测的衣物温度和排气温度不持续在上述界限温度以上,同时进行干燥运转。然后,当根据电极传感器S3的检测信号确认衣物等M的干燥完成,则终止上述干燥运转。
日本特开平5-18479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71399号公报但是,在现有的衣物干燥装置中,容易产生衣物等M的干燥不均的问题。
下面就上述问题点进行更详尽地描述。
在上述现有装置中,在干燥运转的开始初期,加热装置31以最高发热等级的第8级加热,此后,当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衣物温度上升至衣物界限温度时,或当排气温度传感器S2所检测的排气温度上升至排气界限温度时,为防止加热给衣物等M带来的不良影响,将加热装置31的发热量下调至第7级。此外,在即使加热装置31以第7级加热、而上述衣物温度等仍超过了与上述同样值的衣物界限温度等的情况下,进一步地逐级下调加热装置31的发热量第6级→第5级......,以防止加热给衣物等M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加热装置31以最高加热等级的第8级L8加热的干燥运转的开始初期,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衣物温度T1的斜度(以下称“衣物温度斜度”)为最大值。
另一方面,在加热装置31以上述第8级L8加热的干燥运转的开始初期,当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衣物温度上升至衣物界限温度时,即使将发热等级从第8级L8下调至第7级L7,衣物温度传感器S1的检测温度也会暂时过调,由此会在上述检测温度降低之前产生时间滞后。
但是,在上述现有装置中,作为切换加热装置31的发热等级的判断要素的衣物界限温度,在所有发热等级(第8、7、6......级)中,多被设定为同一值。该衣物界限温度被设定为两个有效温度的调和点,例如,设定为“101℃”(参照先进技术文献2)。这两个有效温度分别是指用于防止加热给衣物等M所带来不良影响的温度,以及用于蒸发该衣物等M中的大量水分、迅速干燥的温度。
因此,如图6所示,在将上述加热装置31的发热等级切换到第7级L7后的上述过调中,当衣物温度传感器S1检测到的温度再次为上述衣物界限温度(101℃)以上时,将加热装置31的发热等级进一步下调至第6级L6,从而从第8级L8到第6级L6连续下调了两个发热等级,而第7级L7的加热操作实际上是被跳过去了。
这样,由第6级L6的加热代替了第7级L7的加热,其结果是加热保持衣物等M的高温的时间变短,从而热传递量减少,难于有充裕的时间高温化用以干燥衣物等M的中心部,由此容易产生衣物等M的干燥不均的问题。
另外,在滚筒10内装入了标准量以上的衣物等M的条件下的、干燥运转的开始初期,来自加热装置31的发生热主要作为用于使衣物等M的温度上升和使衣物等M中的大量水分蒸发的蒸发热而被消耗掉,所以,排气温度传感器S2所检测的排气温度T2缓慢上升,其温度斜度(以下称为“排气温度斜度”)要比上述衣物温度斜度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衣物等M的干燥不均少的衣物干燥装置。该装置具有衣物温度传感器S1和排气温度传感器S2,该衣物温度传感器S1与滚筒10内的衣物等M接触,并检测衣物温度,该滚筒10内供给有由加热装置31加热的高温空气;该排气温度传感器S2用于检测从上述滚筒10中排出的湿润空气的温度。每当由上述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上述衣物温度超过界限温度时,就进行将上述加热装置31的发热等级下调一级的控制。
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技术手段如下,在由上述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上述衣物温度的上升斜度大于由上述排气温度传感器S2所检测的上述湿润空气的温度的上升斜度的条件下,下调发热等级时的第1界限温度要比下调至该发热等级的下一级时的第2界限温度设定得更低一些。
上述技术手段如下面所述而作用。
在将标准量以上的衣物等M装入滚筒10内的条件下,在干燥运转的开始初期(处于高发热等级状态)等时,将衣物温度上升至上述第1界限温度,即使下调加热装置31的发热等级,该衣物温度也会暂时继续升温,由此,衣物温度就会过调。
但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手段,在干燥运转的开始初期等的、衣物温度的上升斜度大于湿润空气的温度上升斜度的条件下、下调发热等级时的第1界限温度要比下调至其下一级时的第2界限温度设定得更低一些。因此,即使如上述那样衣物温度过调,也难于超过上述第2界限温度,由此,可以防止将加热装置31的发热等级连续下调两级这样的问题。
因此,不需过度地下调加热装置31的发热等级,就可以维持衣物等M的高温,所以不仅该衣物等M的表面、其中心部也可以维持高温,可以充分地干燥至该中心部,防止干燥的不均。
在技术方案1中,可以使上述第1界限温度为,开始操作上述加热装置31的干燥运转开始后、最初下调发热等级时的界限温度。
在干燥运转开始后至下调最初的发热等级,加热装置31以最高发热等级进行加热操作,所以衣物温度的上升斜度成为最大,上述过调也十分明显。因此,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上述过调显著时,适用于本申请的发明,所以与技术方案1的发明相比,可以更显著地抑制干燥不均。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有的效果。
在干燥运行时不需过度地下调加热装置31的发热等级,就可以维持衣物等M的高温,所以容易进行该衣物等M的热传递,不仅该衣物等M的表面、其中心部也可以维持高温,可以充分地干燥至该中心部,防止干燥的不均。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如上所述,与技术方案1的发明相比,可以更显著地抑制干燥不均。


图1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干燥装置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干燥装置的加热装置31的发热等级与衣物温度等的相关图。
图3为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衣物干燥装置的构造图。
图4为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衣物干燥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5为电极传感器S3的示意图。
图6为现有衣物干燥装置的加热装置31的发热等级与衣物温度等的相关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衣物干燥装置的机械构造与所述图3、图4所示内容相同,所以下面记述了与所述现有技术的说明所不同的内容。
如图4所示,壳1为长方体形状,同时在其前面配置有以铰接部17为支点而旋转开合的单开门式开关门13。另外,在该开关门13上设有把手19。
如图3所示,在开设于支承环3的下部的热风供给口30上连接有热气管道32的上端开口。该支承环3可自由回转地支承收容于壳1内的滚筒10的前端。该热气管道32用于引导气体燃烧器31a的燃烧排出气体。另外,在支承环3上配置有衣物温度传感器S1和电极传感器S3。该衣物温度传感器在进行干燥操作时与衣物等M接触,从而检测衣物温度。该电极传感器用于在与衣物等M接触后,判断其干燥程度。如图5所示,在衣物等M跨越电极传感器露出的两电极K1、K2的状态下,由与衣物等接触时的电极传感器S3是否为通电状态,从而检测干燥与否。具体地说,在衣物等M的湿度高、其电阻低的情况下,衣物等M作为导体导通电极K1、K2;而在衣物等M干燥、其电阻高的情况下,衣物等M虽然与电极K1、K2接触,但不能使其导通。因此,在干燥运转中,根据电极K1、K2与衣物等M接触进而被导通的频率,从而判定该衣物等M的干燥与否。
另外,在滚筒10的后端外周搭设有环形带16,同时该环形带16由配置于壳1内的下部的电动机15的回转轴150驱动。环形带16由松紧调节辊14赋予其张力。另外,驱动吸气用风扇F的风扇带21搭设于上述电动机15的回转轴150上。
收容上述吸气用风扇F的风扇罩22借助安装板18固定于壳1的后壁11,同时该风扇罩22的吸气口220从后方与形成于滚筒10的内板的中央部的小孔群区域101相对。另外,在风扇罩22的排出口221连接有与大气相连通的排气筒12,在该排气筒12内如上所述配置有排气温度传感器S2。此外,小孔群区域101的正面部由皮棉过滤器23覆盖。
在该装置中,当电动机15的回转和气体燃烧器31a的燃烧开始时,由搭设于电动机15的回转轴150的风扇带21和环形带16使吸气用风扇F和滚筒10回转,同时来自气体燃烧器31a的燃烧排出气体经热气管道32→热风供给口30→滚筒10→小孔群区域101→吸气口220→吸气用风扇F→排出口221→排气筒12而被排出至大气中。
在上述衣物干燥装置的控制装置(未图示)中装有微型计算机。该微型计算机存有如图1的流程图所示内容的控制程序。以下根据图1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例的衣物干燥装置的操作。
当按下设置于壳1的下部的运转开关4(参照图4)时,在图1的步骤ST1中,电动机15被驱动,吸气用风扇F和滚筒10回转。另外,发热等级X设置为表示最高发热等级的“第8级”。
然后,在步骤ST2中,加热装置31的气体燃烧器31a以发热等级X(在步骤ST1中设置为第8级)燃烧。具体地说,气体燃烧器31a是以3150Kcal燃烧。
然后,在步骤ST3中,待机至设定时间结束。执行设定时间的待机是为了等待衣物温度传感器S1和排气温度传感器S2的检测温度的相对关系趋于稳定。
接下来,在步骤ST4中,判断衣物等M是否为干燥状态。具体地说,由滚筒10回转并搅拌的衣物等M以跨越电极传感器S3的电极K1、K2的状态与电极接触,进而判断干燥是否完成。当由该电极传感器S3输出的设定时间内的通电信号数(表示电极K1、K2间电流流过的信号数)为干燥基准数以上时,判断为未干燥状态,而当上述通电信号数不足干燥基准数时,判断干燥完成。
接下来,在步骤ST5中,判断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衣物温度是否达到衣物界限温度t℃(与所述发明特定事项的“第1界限温度”相对应),或排气温度传感器S2的检测温度是否达到排气界限温度65℃。另外,上述衣物界限温度t℃,具体地说,指的是比后述的将气体燃烧器31a的燃烧量从第7级下调至第6级时的、衣物界限温度101℃稍低的温度。
如图2所示,在将标准量的衣物等M装入滚筒10的情况下,在气体燃烧器31a以最高发热等级第8级L8(发热等级X=8的状态)燃烧的运转开始初期,来自气体燃烧器31a的燃烧排出气体的热大多被衣物等M所吸收,所以,在该运转开始初期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衣物温度T1的上升斜度变大;而由上述衣物等M的吸热和该衣物等M中的大量水分的蒸发热,消耗了热量,所以排气温度传感器S2所检测的湿润空气的温度(排气温度)的上升斜度变小。即、前者的衣物温度的上升斜度要比后者的湿润空气的温度(排气温度)的上升斜度大。在运行开始初期的阶段,当可由步骤ST5确认上述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衣物温度上升至衣物界限温度t℃时,由步骤ST6进行用于使发热等级X的值仅减少“1”的演算“X=X-1”,由此,发热等级X的值变为“7”。然后,以该减少了的发热等级X(在步骤ST6中成为“7”)使气体燃烧器31a燃烧(参照步骤ST7)。具体地说,使气体燃烧器31a以2750Kcal燃烧,由此防止由衣物等M过热所引起的变色等不良影响(第6级以下也是同样)。另外,在执行步骤ST5时,在排气温度传感器S2所检测的湿润空气的温度达到65℃以上的情况下,也执行步骤ST6、ST7,使气体燃烧器31a的发热等级下调一级,以2750Kcal燃烧。当从排气筒12排出的湿润空气的温度超过65℃时,滚筒10内有可能成为易将加热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作用于衣物等M的高温状态,所以基于安全考虑,下调气体燃烧器31a的发热等级。
然后,在步骤ST8待机1分钟后,在步骤ST9执行干燥完成的判定。该干燥完成判定为与所述步骤ST4同样内容的控制。另外,也不一定非要设置步骤ST8的1分钟待机的控制程序,也可在步骤ST7后直接执行步骤ST9的干燥完成判定。
在步骤ST9中,如果判定未完成干燥,则在步骤ST10中判断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衣物温度是否上升至衣物界限温度101℃(与所述发明特定事项的“第2界限温度”相对应),或判断排气温度传感器S2的检测温度是否上升至65℃。在此,气体燃烧器31a以第7级燃烧时的衣物界限温度的上述101℃比气体燃烧器31a以第8级燃烧时的衣物界限温度的上述t℃稍高。因此,在加热装置31以上述第8级L8加热的状态下,当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衣物温度上升至衣物界限温度t℃后、下调发热等级时,即使上述衣物温度超过了衣物界限温度t℃,产生过调,也不必过于担心下述情况,即、超过发热等级变更后的最初的温度检测时所下调的发热等级的第7级L7的衣物界限温度101℃而继续升温。因此,如图2所示,气体燃烧器31a以第7级L7可靠地燃烧,难于出现如图5所示的现有例子(衣物界限温度均设定为101℃)那样、气体燃烧器31a的发热等级从第8级L8下调两个等级至第6级L6的危险。由此,与图5的现有例子相比,由于不会存在跳过第7级L7的问题,所以在干燥运行时不需过度下调加热装置31的发热等级,就可以维持衣物等M整体的高温。由此,不仅该衣物等M的表面、其中心部也可以维持高温,可以充分地干燥至该中心部,防止干燥的不均。
当可由步骤ST10确认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衣物温度上升至衣物界限温度101℃时,控制操作返回至步骤ST6。
另外,当在步骤ST4、ST9中判断衣物等M为干燥状态时,在步骤ST11中令加热装置31的气体燃烧器31a熄火。此后,在使滚筒10和吸气用风扇F动作1分钟后,响起蜂鸣器,报知干燥完成(步骤ST12、ST13)。
另外,在将少量的衣物等M装入滚筒10进行干燥运行的情况下,来自气体燃烧器31a的燃烧排出气体的热几乎不消耗在加热衣物等M上,所以排气温度传感器S2所检测的排气温度迅速地上升至排气界限温度(65℃)。因此,在进行少量干燥的情况下,事实上,主要是根据排气温度传感器S2所检测的排气温度来进行发热等级的控制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将发热等级从第8级切换到第7级时的衣物界限温度以外的衣物界限温度设定为101℃,但该衣物界限温度并不限定为101℃。
权利要求
1.一种衣物干燥装置,具有衣物温度传感器(S1)和排气温度传感器(S2),该衣物温度传感器(S1)与供给有由加热装置(31)加热的高温空气的滚筒(10)内的衣物等(M)接触,并检测衣物温度;该排气温度传感器(S2)用于检测从上述滚筒(10)中排出的湿润空气的温度;每当由上述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上述衣物温度超过了界限温度时,进行将上述加热装置(31)的发热等级下调一级的控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上述衣物温度的上升斜度大于上述排气温度传感器(S2)所检测的上述湿润空气的温度的上升斜度的条件下,设定下调发热等级时的第1界限温度,使其比下调至该发热等级的下一级时的第2界限温度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界限温度为,起动上述加热装置(31)的干燥运转开始后、最初下调发热等级时的界限温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等的干燥不均匀少的衣物干燥装置。该装置具有衣物温度传感器(S1)和排气温度传感器(S2),该衣物温度传感器(S1)与供给有由加热装置加热的高温空气的滚筒内的衣物等接触,并检测衣物温度;该排气温度传感器(S2)用于检测从上述滚筒中排出的湿润空气的温度;每当由上述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上述衣物温度超过了界限温度时,进行将上述加热装置(31)的发热等级下调一级的控制。在上述衣物温度传感器(S1)所检测的上述衣物温度的上升斜度大于上述排气温度传感器(S2)所检测的上述湿润空气的温度的上升斜度的条件下,下调发热等级时的第1界限温度要比下调至该发热等级的下一级时的第2界限温度设定得更低一些。
文档编号D06F58/28GK1626725SQ200410100068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9日
发明者青山阳一, 川本正行 申请人:林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