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

文档序号:1741784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行业中一种对机织物经纱上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机织物的浆纱工艺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步骤来实现如图1所示,步骤1调制浆液根据生产工艺需求将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类浆料以及其他辅助上浆助剂(如表面活性剂)以生产工艺需求的比例投入调浆桶内,然后加水搅拌并升温煮浆,待浆液糊化后保持温度在95℃左右焖煮1~1.5h。如果聚乙烯醇的所需添加的量较大时,就需要先将聚乙烯醇在高压煮浆釜内焖煮,然后再放入调浆桶内混合(这需要1~2h的时间)。
步骤2经纱上浆浆液煮好后放入浆纱机的浆槽内,并保持浆槽内的温度控制在92~98℃之间,然后经纱通过浸浆、压浆,最后烘干水份,使浆料分布于纱线内部和包覆着纱线,在织造的过程中起到保护经纱的作用。
现有的方法不足之处在于浆纱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蒸汽煮浆和保持浆液的温度,调浆效率低,浆纱效率不高,浆液的含固量不高只能控制在8~15%之间,烘燥时又需要大量的蒸汽烘去水分,蒸汽使用量十分惊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机织物上浆用汽量,降低成本的淀粉免煮浆经纱上浆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包括调制浆液与经纱上浆步骤,其特征是1)、调制浆液(1)、浆料的选取、准备浆料包括淀粉、聚丙烯酸和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占淀粉干重的1~10%,表面活性剂占浆料总重量的0.1~5%;若聚丙烯酸为固体时,固体聚丙烯酸需要在高压煮浆釜内焖煮至完全溶解成溶液,然后在持续搅拌下冷却至20~35℃室温待用;(2)、浆液调制先在调浆桶内注入淀粉体积3-5倍的水,同时打开搅拌器,然后将淀粉和表面活性剂加入调浆桶内,充分搅拌至悬浮乳液状,需搅拌10~15min,然后加入聚丙烯酸溶液,并持续搅拌15~30min,直到形成稳定的悬浮乳液,加水调节含固量在20~40%,调整乳液的粘度在6~12mPa.s,得到淀粉乳液,注入浆槽;2)、经纱上浆经纱通过浸入上述浆槽中的淀粉乳液,压浆使淀粉颗粒吸附于纱线上,浆槽保持20~35℃室温,上浆后的经纱经过烘筒,淀粉糊化粘结于纤维上,同时烘干,实现上浆。
所述的步骤1)的浆料的选取、准备步骤中还可加入聚乙烯醇,聚乙烯醇占淀粉干重的0~40%,若聚丙烯酸为固体时,聚乙烯醇和固体聚丙烯酸需要在高压煮浆釜内焖煮至完全溶解成溶液,然后在持续搅拌下冷却至20~35℃室温待用。
所述的高压煮浆釜压力为常压至200kPa。
所述的经纱上浆步骤可以采用控制经纱牵引速度与烘筒表面线速度的差速的方式,速比控制在±1~10%。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常规的浸透剂或乳化剂或平滑剂或防腐剂或静电消除剂。
所述的淀粉可为原淀粉或变性淀粉,淀粉细度200~400目。
本发明调浆时省略了浆料需要焖煮的过程,直接将淀粉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类浆料在室温下调制成含固量极高的悬浮乳液,含固量可控制在20~40%,同时在浆纱机的浆槽内不需保持高温,只需在室温下即可上浆。本发明在上浆过程中,浸浆时淀粉和水均匀地吸附于纱线内部和表面,当经纱通过浆纱机烘筒时,在高温(烘筒温度在98-120℃)作用下水份挥发的同时淀粉颗粒也迅速膨胀糊化,将纱线内的缝隙迅速塞满并将相临近的纤维紧紧粘接在一起。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与原有工艺相比,本发明完全省去了高温上浆中淀粉煮浆蒸汽消耗和保持浆槽内温度的蒸汽消耗,浆纱工序蒸汽消耗减少50%,同时浆液含固量高,需要烘出的回潮量小,经纱通过烘筒烘燥的时间较短,淀粉颗粒膨胀糊化的时间也比较短,避免了淀粉在高温下分解,以至于淀粉的粘附性能和浆膜的强力降低,提高浆纱性能;因此大部分织物品种不需要添加过量的聚乙烯醇,就可实现相同的浆纱效果。而且在调浆时提高悬浮乳液的含固量(含固量可控制在20~40%),可以减少在通过烘筒时的烘燥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浆纱的速度。


图1是现有的工艺流程2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适用以淀粉为主浆料的经纱上浆工艺,淀粉包括原淀粉、各类变性淀粉等,适用于各类短纤维的经纱上浆。
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包括调浆与上浆步骤。
1)、织物规格●织物品种府绸织物●经纬纱规格纯棉普梳14.6×14.6Tex●经密和纬密523.5×283根/10cm●幅宽121.9cm2)、浆料种类●玉米氧化淀粉50kg●聚丙烯酸类浆料 9kg(液体状,25%的固体含量)●平滑剂 1kg3)、设备●G921型调浆桶●G924型溶解桶
●G925型供应桶●G146A-180型浆纱机●GA615型织机4)、调浆过程●调制淀粉悬浮液在G921型调浆桶内先放入淀粉体积3-5倍的水,打开搅拌器(转速为36r/min),然后缓慢倒入淀粉和平滑剂,持继搅拌10-15min,待淀粉搅拌至悬浮乳液状,然后加入聚丙烯酸类浆料,再持续搅拌15-30min,直到形成稳定的悬浮乳液,将搅拌器转速调为25r/min,最后按20%的含固量加水定积,浆液总体积为700L,调整乳液的粘度在6-8mPa.s(水值为3.8秒的漏斗式粘度计,秒数值为8~10秒),搅拌充分后注入浆槽。
5)、上浆工艺浆槽内温度为25~30℃,浆液含固量为20±1%,粘度为8~10s(漏斗式粘度计水值为3.8s)。伸长率控制在0.8~1.0%,压浆辊采用先轻压达到润湿效果,后重压加大浆液渗透,保证浆纱的上浆率。烘筒烘筒表面线速度与经纱牵引速度的差速比控制在-2~-3%,浆纱机车速控制在35~40m/min。同时对浆纱辅以双面后上蜡的措施,减少经纱间摩擦系数,提高织造时的开口清晰度。
6)、浆纱效果上浆率 13.1%回潮率 5.4%增强率 25.6%减伸率 26.4%浆膜完整率 56.2%毛羽降低率 53.2%采用本发明工艺实际上浆过程中,浆液对纱线的渗透性增强,而且淀粉在高温下分解时间短,进而提高了经纱的断裂强度(提高了20-30%),同时减伸也比较明显。毛羽降低效果十分明显,浆膜完整率也提高了15%。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包括调浆与上浆步骤。
1)、织物规格●织物品种卡其织物●经纬纱规格精梳涤棉16.3×16.3Tex●经密和纬密677×299根/10cm●幅宽160cm2)、浆料种类●玉米氧化淀粉 100kg●聚乙烯醇(PVA-1799)10kg●聚丙烯酸类浆料3kg(固体状)●抗静电剂 2kg
3)、设备●G921型调浆桶●G924型溶解桶●G925型供应桶●G146A-180型浆纱机●GA615型织机4)、调浆过程●调制聚乙烯醇(PVA-1799)和聚丙烯酸类浆料水溶液在G924型溶解桶内先放入PVA体积10倍的清水,将螺旋式搅拌器(转速720r/min)和刮板式搅拌器(转速25r/min)打开,徐徐加入定量的PVA(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类浆料,开蒸汽加热,使水温保持在65~70℃搅拌10~15min,以利于PVA溶胀。再打开大蒸汽煮沸15~20min,关小蒸汽保温0.5h,检查溶解情况,在全部成透明溶液后,将溶液注入G925型供应桶,打开双速反向框架式搅拌器(速度分别为25r/min及12.5r/min)搅拌冷却至25~30℃待用。
●调制淀粉悬浮液在G921型调浆桶内先放入淀粉体积3-5倍的水,打开搅拌器(转速为36r/min),然后缓慢倒入淀粉和平滑剂,持继搅拌10-15min,待淀粉搅拌至悬浮乳液状,然后加入已经调制好的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溶液,再持续搅拌15-30min,直到形成稳定的悬浮乳液,将搅拌器转速调为25r/min,最后按20%的含固量加水定积,浆液总体积为650L,调整乳液的粘度在6-10mPa.s(水值为3.8秒的漏斗式粘度计,吊秒数值为6~8秒),搅拌充分后注入浆槽。
5)、上浆工艺浆槽内温度为25~30℃,浆液含固量为20±1%,粘度为6-9s(漏斗式粘度计水值为3.8s)。压浆辊采用先轻压达到润湿效果和排出空气,后重压加大浆液渗透,保证浆液的浸透效果和浆纱的上浆率。烘筒烘筒表面线速度与经纱牵引速度的差速比控制在-3%,浆纱机车速控制在60m/min。同时对浆纱辅后上蜡的措施,减少经纱间摩擦系数,提高织造时的开口清晰度。
6)、浆纱效果上浆率 12.3%回潮率 2.2%增强率 35.6%减伸率 16.4%浆膜完整率 56.4%毛羽降低率 70.2%采用本发明工艺实际上浆过程中,浆液对纱线的渗透性增强,而且淀粉在高温下分解时间短,进而提高了经纱的断裂强度(提高了15-20%),同时减伸也比较明显。毛羽降低效果十分明显。
实施例3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包括调制浆液与经纱上浆步骤,1)、调制浆液
(1)、浆料的选取、准备浆料包括淀粉、聚丙烯酸和浸透剂,聚丙烯酸占淀粉干重的1%,浸透剂占浆料(淀粉、聚丙烯酸和浸透剂)总重量的0.1%;聚丙烯酸为固体,固体聚丙烯酸在高压煮浆釜内焖煮至完全溶解成溶液,然后在持续搅拌下冷却至20~35℃室温待用;(2)、浆液调制先在调浆桶内注入淀粉体积3倍的水,同时打开搅拌器,然后将淀粉和浸透剂加入调浆桶内,充分搅拌至悬浮乳液状,需搅拌10~15min,然后加入已经调制好的聚丙烯酸溶液,并持续搅拌15~30min,直到形成稳定的悬浮乳液,加水调节含固量在40%,调整乳液的粘度在6~12mPa.s,得到淀粉乳液,注入浆槽;2)、经纱上浆经纱通过浸入上述浆槽中的淀粉乳液,压浆使淀粉颗粒吸附于纱线上,浆槽保持20~35℃室温,上浆后的经纱经过烘筒,淀粉糊化粘结于纤维上,同时烘干,实现上浆。
实施例4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包括调制浆液与经纱上浆步骤,1)、调制浆液(1)、浆料的选取、准备浆料包括淀粉、聚丙烯酸和浸透剂,聚丙烯酸占淀粉干重的10%,浸透剂占浆料(淀粉、聚丙烯酸和浸透剂)总重量的5%;聚丙烯酸为液体状;(2)、浆液调制先在调浆桶内注入淀粉体积5倍的水,同时打开搅拌器,然后将淀粉和浸透剂加入调浆桶内,充分搅拌至悬浮乳液状,需搅拌10~15min,然后加入聚丙烯酸溶液,并持续搅拌15~30min,直到形成稳定的悬浮乳液,加水调节含固量在20%,调整乳液的粘度在6~12mPa.s,得到淀粉乳液,注入浆槽;2)、经纱上浆经纱通过浸入上述浆槽中的淀粉乳液,压浆使淀粉颗粒吸附于纱线上,浆槽保持20~35℃室温,上浆后的经纱经过烘筒,淀粉糊化粘结于纤维上,同时烘干,实现上浆。
实施例5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包括调制浆液与经纱上浆步骤,1)、调制浆液(1)、浆料的选取、准备浆料包括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和防腐剂,聚丙烯酸占淀粉干重的1%,防腐剂占浆料(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和防腐剂)总重量的0.1%;聚乙烯醇占淀粉干重的1%,聚丙烯酸为固体,聚乙烯醇和固体聚丙烯酸在高压煮浆釜内焖煮至完全溶解成溶液,然后在持续搅拌下冷却至20~35℃室温待用;(2)、浆液调制先在调浆桶内注入淀粉体积3倍的水,同时打开搅拌器,然后将淀粉和防腐剂加入调浆桶内,充分搅拌至悬浮乳液状,需搅拌10~15min,然后加入已经调制好的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溶液,并持续搅拌15~30min,直到形成稳定的悬浮乳液,加水调节含固量在40%,调整乳液的粘度在6~12mPa.s,得到淀粉乳液,注入浆槽;2)、经纱上浆经纱通过浸入上述浆槽中的淀粉乳液,压浆使淀粉颗粒吸附于纱线上,浆槽保持20~35℃室温,上浆后的经纱经过烘筒,淀粉糊化粘结于纤维上,同时烘干,实现上浆。
实施例6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包括调制浆液与经纱上浆步骤,1)、调制浆液(1)、浆料的选取、准备浆料包括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和乳化剂,聚丙烯酸占淀粉干重的10%,乳化剂占浆料(淀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和乳化剂)总重量的5%;聚乙烯醇占淀粉干重的40%,聚丙烯酸为液体状;(2)、浆液调制先在调浆桶内注入淀粉体积5倍的水,同时打开搅拌器,然后将淀粉和乳化剂加入调浆桶内,充分搅拌至悬浮乳液状,需搅拌10~15min,然后加入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溶液,聚丙烯酸为液体状时可直接加入,并持续搅拌15~30min,直到形成稳定的悬浮乳液,加水调节含固量在20%,调整乳液的粘度在6~12mPa.s,得到淀粉乳液,注入浆槽;2)、经纱上浆经纱通过浸入上述浆槽中的淀粉乳液,压浆使淀粉颗粒吸附于纱线上,浆槽保持20~35℃室温,上浆后的经纱经过烘筒,淀粉糊化粘结于纤维上,同时烘干,实现上浆。
权利要求
1.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包括调制浆液与经纱上浆步骤,其特征是1)、调制浆液(1)、浆料的选取、准备浆料包括淀粉、聚丙烯酸和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占淀粉干重的1~10%,表面活性剂占浆料总重量的0.1~5%;若聚丙烯酸为固体时,固体聚丙烯酸需要在高压煮浆釜内焖煮至完全溶解成溶液,然后在持续搅拌下冷却至20~35℃室温待用;(2)、浆液调制先在调浆桶内注入淀粉体积3-5倍的水,同时打开搅拌器,然后将淀粉和表面活性剂加入调浆桶内,充分搅拌至悬浮乳液状,需搅拌10~15min,然后加入聚丙烯酸溶液,并持续搅拌15~30min,直到形成稳定的悬浮乳液,加水调节含固量在20~40%,调整乳液的粘度在6~12mPa.s,得到淀粉乳液,注入浆槽;2)、经纱上浆经纱通过浸入上述浆槽中的淀粉乳液,压浆使淀粉颗粒吸附于纱线上,浆槽保持20~35℃室温,上浆后的经纱经过烘筒,淀粉糊化粘结于纤维上,同时烘干,实现上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的浆料的选取、准备步骤中还可加入聚乙烯醇,聚乙烯醇占淀粉干重的0~40%,若聚丙烯酸为固体时,聚乙烯醇和固体聚丙烯酸需要在高压煮浆釜内焖煮至完全溶解成溶液,然后在持续搅拌下冷却至20~35℃室温待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高压煮浆釜压力为常压至200k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经纱上浆步骤可以采用控制经纱牵引速度与烘筒表面线速度的差速的方式,速比控制在±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淀粉可为原淀粉或变性淀粉,淀粉细度为200~400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纺织行业中一种对机织物经纱上浆工艺。一种直接用淀粉乳液进行经纱上浆的方法,包括调制浆液与经纱上浆步骤,其特征是1)调制浆液(1)浆料的选取、准备浆料包括淀粉、聚丙烯酸和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占淀粉干重的1~10%,表面活性剂占总浆料重量的0.1~5%;(2)浆液调制先注入淀粉体积3-5倍的水,然后将淀粉加入调浆桶内,充分搅拌至悬浮乳液状;2)经纱上浆经纱通过浸入上述浆槽中的淀粉乳液,压浆使淀粉颗粒吸附于纱线上,浆槽保持20~35℃室温,上浆后的经纱经过烘筒,淀粉糊化粘结于纤维上,同时烘干,实现上浆。本发明使浆纱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D06M15/01GK1664226SQ20051001836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1日
发明者王晓广, 郭艳彪, 丁钟敏 申请人:武汉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