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112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缝纫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膝控机构内置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目前,缝纫机上都设有膝控机构以增加对压脚进行升降控制,膝控机构包括有一提升弯梁,该提升弯梁一端与压脚的压紧杆组件相连,一端则是向弯折向下延伸至机台下方以便于操作。在现有的缝纫机中,膝控机构的提升弯梁大部分都是设置在缝纫机头壳体的外部,在提升弯梁与壳体之间即会形成一定的间隙,这一方面破坏了缝纫机机头的整体美观;另一方面,提升弯梁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处空间较小,通常是卫生死角,清洁极为不便,甚至有可能在人工清洁时夹伤人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缝纫机,其膝控机构整体内置于机头的壳体内,整体美观,而且便于清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缝纫机,包括一机头及膝控机构,该机头具有一壳体、压紧杆组件,该膝控机构包括一端连接于压紧杆组件上的提升杆、与提升杆的另一端相连的拉杆,该拉杆向下延伸至机台平面下方与相应的膝控板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膝控机构的提升杆、拉杆均整体内置于该壳体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壳体的后面对应于壳体内部的提升杆位置还设可拆装的盖板。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拉杆与提升杆相互垂直设置。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缝纫机通过将膝控机构内置于壳体内部,不仅使得机头整体美观,而且在清洁操作时,膝控机构不会对清洁操作造成任何影响。而且,可以打开盖板对壳体内的组件进行维护,操作便捷。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的结构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缝纫机,其包括一机头1及膝控机构2。
其中,该机头1具有一壳体12、压脚14、压紧杆组件16,该压紧杆组件12主要是对机头1上的压脚14进行控制以使压脚14处于适当的高度。机头1的壳体12后面还设有一窗口(图未标示),并由一可拆装的盖板18(如图3所示)进行遮蔽,以便于在设备维护时拆下该盖板18对壳体12内的各组件进行维护。机头1内部的其他各组件与现有缝纫机的机头内的各组件基本相同,并非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所在,在此不多赘述,在附图中也并未示出。
该膝控机构2包括提升杆22、拉杆24,该提升杆22基本上是横置的,其一端通过相应的连接件(图未标号)连接于压紧杆组件16上,而另一端则是连接于拉杆24的顶端。而该拉杆24基本上是竖直设置的,其底端向下延伸至机台平面下方与相应的膝控板(图未示出)连接以便于通过膝控板进而控制提升杆22向上提起压紧杆组件16。本实用新型最重要的特点即在于该膝控机构2的提升杆22、拉杆24均整体内置于该机头1的壳体12内。
通过将膝控机构2内置于壳体12内部,不仅使得机头1整体美观,而且在清洁操作时,膝控机构2不会对清洁操作造成任何影响。而且,可以打开盖板18对壳体12内的组件进行维护,操作便捷。
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包括一机头及膝控机构,该机头具有一壳体、压紧杆组件,该膝控机构包括一端连接于压紧杆组件上的提升杆、与提升杆的另一端相连的拉杆,该拉杆向下延伸至机台平面下方与相应的膝控板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膝控机构的提升杆、拉杆均整体内置于该壳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后面对应于壳体内部的提升杆位置还设可拆装的盖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该拉杆与提升杆相互垂直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包括一机头及膝控机构,该机头具有一壳体、压紧杆组件,该膝控机构包括一端连接于压紧杆组件上的提升杆、与提升杆的另一端相连的拉杆,该拉杆向下延伸至机台平面下方与相应的膝控板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膝控机构的提升杆、拉杆均整体内置于该壳体内。在壳体的后面对应于壳体内部的提升杆位置还设可拆装的盖板。该拉杆与提升杆相互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缝纫机通过将膝控机构内置于壳体内部,不仅使得机头整体美观,而且在清洁操作时,膝控机构不会对清洁操作造成任何影响。而且,可以打开盖板对壳体内的组件进行维护,操作便捷。
文档编号D05B29/00GK2813666SQ20052006225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8日
发明者施向安 申请人:施向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